雨中華山

作者: jingang0438

導讀提前好幾天就告訴兒子一起去登華山,本想叫兒子高興高興,卻不料,將行時天氣預報說那裡有雨。害得我一陣心慌,不敢去看兒子的表情,怕他失望。 雖說華山與我們這裡也有七八百公裡之遙,但路很順,看好了車次,夜晚出發,明早即可以到達。所以,雙休日就足夠了。華山,我以前與幾位朋友爬過,其險、峻、秀、威、壯、美、奇具佳。從兒子兩歲半被我第一次帶出門 ...

提前好幾天就告訴兒子一起去登華山,本想叫兒子高興高興,卻不料,將行時天氣預報說那裡有雨。害得我一陣心慌,不敢去看兒子的表情,怕他失望。

雖說華山與我們這裡也有七八百公裡之遙,但路很順,看好了車次,夜晚出發,明早即可以到達。所以,雙休日就足夠了。華山,我以前與幾位朋友爬過,其險、峻、秀、威、壯、美、奇具佳。從兒子兩歲半被我第一次帶出門到如今,他也跟著我跑遍大半個中國。這華山要是說好了又不去,我都不知道怎麼跟兒子交待。看來,我只好硬著頭皮上山了。

華山自古便是座名山,即“五岳”之一的西岳,早負盛名。國內凡是愛旅游的人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由於是老景點,去過的人太多,所以很少見到有誰誇耀自己去過華山。說實在的,走遍這三山五岳,華山我以為是最好的奇山之一。其刀削斧劈的萬丈絕崖,與那驚心動魄的長空棧道、鷂子翻身,也只有在華山才可以體會得到。可惜,古有“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說法,把“五岳”貶了個夠,而“五岳”之首又被沒什麼姿色的泰山奪去,華山當真是受了不少委屈。

第二日晨,當我們到達華山腳下時,那雨還算沒有下出來,但老天一臉的陰沉。原計劃徒步登山,但恐中途遇雨,於是臨時改了主意,帶著妻兒來到當年解放軍智取華山的登山處,購了三張纜車票便直抵北峰。據在場的廣播講,這纜車是當今中國最高長的纜車。

乘車凌空,憑窗小望,我們仿佛真的超度成仙一般。時才在山下雲來霧去,不見天日,這幾分鐘的纜車果然是平步青雲。纜車窗外,但見萬峰下伏,雲低變海,高峰成島,一片“未來水世界”的模樣。驚得我等深感不虛此行,心胸也變得無比寬廣。想不到老天竟如此的厚待貿來之人。

游轉北峰,笑走擦耳崖,攀筆立天梯,一路來到蒼龍嶺。這裡是華山極佳處之一。其峻、奇、險足可比肩黃山之鯽魚背。無怪乎當年韓愈驚恐而失手投書山崖。來到嶺上盡頭處,有幾個小販在兜售可以現場刻上自己名字的銅牌。照例我們又為兒子刻上一塊。這樣的銅牌是兒子每次登山必存之物。過金鎖關之時,大氣上浮,霧雲充天,時才所見到的美景已被一片忽來的陰雨所取代。這是早該來到的雨。雨打青山,帶來陣陣掌聲般的脆響,清洗著山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樹木和每一位行人。過五雲峰後便入華山中的密林,此時山道上人影全無,又有小雨相伴,再襯上幾把小雨傘,更加顯出這密林的幽深。華山,的確與別山不同,東西南北均有高峰,活脫出一個很高的地台來,中間是茂密的森林,其四面均是筆立的陡崖,通天拔地,其形若花,故本名“花山”,後因古時“花”與“華”同音,傳將下去便成了華山。

入鎮岳宮後,小兒的那雙布膠鞋早已濕得不成樣子。於是耍賴,一步也不肯走了。無耐,我只得一個人前往西峰先尋得住處後再復來接她們上山入住。西峰曾是當年敵軍的司令部。舊貌依在,只是已換了人間。沉香劈山救母的動人故事就發生在這住所的背後。

安頓好妻兒小睡,心情依然難以平靜。於是推窗望外,但見大雨如注,霧氣飛揚,蒼茫無限,一片陰沉昏暗。寒意,也隨著雨水一齊襲來,使原本上山帶來的殘夢被刮得七零八落。我有些擔心,如此這樣下去必定空轉此山,什麼也看不到。望著妻兒安眠的樣子,我更加不安這雨帶來的麻煩。於是,輕掩木扉,走到閣中大殿。有一位老道慌忙走了過來,為我送上三柱香。我也捐上幾元錢,鄭重其事地拜上一拜,但求退霧去雨,有個好的天氣。才拜過神仙,心情依然難平,於是,我獨自一人拾級而上,來到西峰一塊巨石之上。這裡已無人氣,更無人聲,只聽空中雨響。下面自是萬丈深淵,以前和朋友一同來時曾在這裡小照,把這裡看個清透。如今雲霧已將我化去,不見天日,如鬼似魅,我真的有想飛翔的感覺。雨,成直線而下,風起雲湧,濃妝淡抹,我可以看得到風把雨簾搖晃出直豎的波紋。一層又一層,一波又一波,仿佛是永遠不卸的帷幕。唉—,若是在往常,這裡該是最佳的觀日落地點,而現在也正該是看夕陽日落霞光的時間了。

次日清晨,小鳥歡叫。我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推窗外望。依然是霧,好在沒有雨。盥洗完畢,我租上三件軍大衣,將我們的行囊寄存在西峰,開始了新的一天。

循西峰蓮花洞順著山脊走向南峰,一路上雲霧籠罩,不見天日。從煉丹爐回望西峰,本該是絕色回眸,西峰那驚崖滑壁、通天之姿可見得真切,舉相機隨手一拍,即是絕好的風光佳作。可惜,現在真的是霧裡看峰,西峰美景妻兒終不得見,只得靠我百般描繪,反加深了她們的憾意。過孝子峰,攀上仰天池,告訴妻兒,這裡就是華山極頂——南峰,海拔2160米。這仰天池雖說是個石中的小水坑,無根無源,卻據說終年不涸。由於華山此時是山下有雨,山上有霧,這偌大一個華山我們前後走來,僅見二三個游人,顯得格外清靜。站在南峰放眼望去,霧氣翻湧,只可意會,不能見物。下南峰,穿走南天門。這裡是華山精華極至——“長空棧道”所在地。所謂“長空棧道”,即是古人在萬丈絕崖壁上先鑿些小洞,小洞中插上木棍,在木棍上架上木板,即成一條貼崖小道。小道長約五十米,上下裂隙梯路約二三十米,寬約三十公分,上不著天,下不著地,靠崖壁有鐵鏈可抓,凌空處無護欄。人行其上常如壁虎一般,膽小者或恐高者常不忍下目,故而敢為者甚少。棧道的盡頭有一個崖壁小地台,三十米見方,靠山一側鑿有石觀一座,內有神像。據說,這裡是道家高人丘處機得道的地方。此時,小雨雖然未下,但霧氣甚重,鐵鏈、木板均布滿了水滴。然而,華山的奇絕之處就在於險,無險也就無華山。在我的動員鼓勵下,我妻終於下定了決心,與我一起扶走濕漉漉的“長空棧道”。小兒不甘在上也躍躍欲試,被我令其看守東西,坐等我們歸來。

行長空棧道,小心謹慎,其實有驚無險。無論是上下攀登,還是前後行走並不難行,只是臨淵心存恐懼而已。有如城市公園內的螺旋滑車,驚翻歸地之後,自是輕松異常,好不過癮。此一經歷,對我妻而言也是一種很好的切身體驗。不料想,聽得我說這一番道理後,再走東峰另一險處“鷂子翻身”時,小兒定要親身驗過一番。這“鷂子翻身”雖說沒有“長空棧道”高險,但對小兒來說,行進卻十分難爬。所謂“鷂子翻身”,就說明崖非直立,而是還有一個突出崖。站在崖旁下望,不見登踏之處。下腳時全靠用腳探行,一步一挪,又常歪斜踏登,比長空棧道更為難走。於是我不得不在下,用手扶小兒的腳來找腳踏之處。一路百般小心後,我們終於來到崖下的觀棋亭,得見趙匡胤當年留下的殘棋。這裡原是個小山脊,如同青龍探海,尾部靠山,三面凌空。脊中小路彎彎,也常有高立奇特之處。憑山下望,小風輕吹,猶如凌空飛翔。這裡還是個迎風坡,一天來的霧氣到了這裡終於被刮出一層雲天。但見,天分成兩層,上陰下雲,中間清透。腳下流雲飛動,雲海茫茫。小風過後,透出萬峰綠崖,時隱時現,不斷組合著夢幻般的畫卷,喜得我等人大聲歡呼。記得那年我們一家人在峨眉山上,一山之中僅我處可見佛光。那時佛光一開,精妙絕倫,亦真亦幻,我們每個人都幻化成仙。於是我們也是大呼小叫,於是引來無數游人向我們這裡奔跑。那一場動人畫面,後來被我攝入我的攝影機之中。今日東峰雲開,驚喜之色遠勝於彼,壓抑了一天的心情終於被釋入放出來。只是今天無人奔來,少了共享之人。

妻子在崖上忙於攝下迷人的幻景,小兒與我在崖下自是指點江山,說東道西,興奮異常。出“鷂子翻身”,三人便忙登東峰絕頂,這裡可以俯瞰大半個華山雲海的壯觀景像。特別是那北峰,遠遠看去,被那雲霧揉來撫去,如海中的小島一般。東峰下面那無數矮小的綠色山峰,也仿佛水洗的一般蔥綠可愛,清晰異常;背後那片叢林更是蒼翠欲滴,綠得新鮮。

一家人真的是忘了時間,坐看過了天午。在東峰之上草草吃了些自帶的食物,這才順著山道來到筆立的雲梯。這雲梯與來時的天梯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更陡、更滑、更高。一些上年紀的人要想攀上爬下,還真有一些難度。下五雲峰後,我叫妻兒在此等候,我自復上西峰取我的行囊,並還我借的三件軍大衣。復下金鎖關時,雲霧再起。我們已完成華山之行,自是不去管它,一路徑直而下,復乘纜車下山。下山之時,從那雲縫之中,見到不少上山時未見的瀑布,雖然水量不大。但高山流水,也是好一派風光。


精選遊記: 華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