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游廣西(3):陽朔田園風光騎車游

作者: 長空雁叫

導讀ZHK也是雲游四方的老驢,去年金秋相遇,交談之間感慨竟然誰都沒去過桂林,當即決定同游廣西。事先做足了網上的功課,打算將廣西游的重點放在陽朔,然後順訪桂林、柳州,如有可能,再游德天瀑布。旅游花費一律采用AA制,這樣可以省去不必要的客套,大家都能玩得盡興。11月11日早由廈門飛桂林,中午抵陽朔,當日下午即漂流遇龍河,並游覽了大榕樹和月亮山。12日上午 ...

ZHK也是雲游四方的老驢,去年金秋相遇,交談之間感慨竟然誰都沒去過桂林,當即決定同游廣西。事先做足了網上的功課,打算將廣西游的重點放在陽朔,然後順訪桂林、柳州,如有可能,再游德天瀑布。旅游花費一律采用AA制,這樣可以省去不必要的客套,大家都能玩得盡興。11月11日早由廈門飛桂林,中午抵陽朔,當日下午即漂流遇龍河,並游覽了大榕樹和月亮山。12日上午乘小船游覽漓江,下午冒小雨徒步游遍陽朔縣城,晚上逛西街,兩人走進一間旅行社,經“高人”指點,選中“縣城→田家河→留公村→矮山→縣城”的路線,打算13日騎自行車觀賞陽朔的田園風光。13日早飯後,ZHK找到一位姓M的導游,談到我們要去的路線,她強調旅途辛苦,要求25元,我們只答應給20,最終拍板成交。又去租了自行車,依舊是每車五元,導游免費。三人騎車沿漓江南行,從陽朔大橋旁經過,跨越田家河上的一座小橋,進入一個村子。導游小M就家住此村,這時她才坦誠相告,原來,我們要去的地方她也從未走過。很多村民都主動與小M打招呼,她也正好可以向老人們打聽道路。對路線大致有些了解後,小M帶領我們騎上一條顛簸的石子路,這條路大致與漓江並行,寬度勉強可以通行汽車,在當地也算是一條大道。我們經過書童山、木山村後,來到一處名叫“獅龍”的地方。這裡緊貼漓江邊,風景非常秀麗,停車拍了好幾張照片。江邊有處不太高的懸崖,崖上有座“獅龍山莊”,供應“正宗的漓江清水魚、土雞、土鴨和農家青菜”。餐廳就設在懸崖邊,用餐時可以順便飽覽窗外的漓江美景。山莊老板與小M相識,一再和我們套近乎,很想做我們的生意,但無奈我們已經吃過早飯,吃中餐又還沒到時候,確實愛莫能助。小M向老板咨詢後說,由此向前,有兩條游玩路線可供選擇:一條就是腳下的石子“大路”,基本上與漓江並行,沿途可以觀賞漓江的景色,但游畢仍需走原路返回(正好可以回來吃午飯);另一條路線需要與“大路”拜拜,全程走田間土路,經留公、木橋、矮山返回縣城,是百分之百的“陽朔田園風光游”,我們決定選擇後者。離開“大路”,走上田間小道,三人騎車深入“陽朔田園”的腹地,通過不時地打聽道路,大致瞄著留公村的方向前進。繞過一座山,又是一座山,走出一個村,又進另一村,金秋時節,遍地是待收割的稻谷,路邊果樹結實累累。金燦燦的田野、裊裊炊煙和迷人的“喀斯特”山水地貌,構成一道靚麗的陽朔田園風景線。騎車旅行可以自己掌握速度和路線,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相比徒步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和體力,相對於“跟團”而言,又能使你的旅游具備更多的個性特色。請個導游也是絕對必要的,我們走的是“冷門”路線,小M也不識路,但她畢竟本地人,可用方言與當地村民溝通,因此,雖是邊走邊問,但也大致能保持著正確的前進方向。騎啊!騎,騎啊!騎,田間小路終於有了盡頭,一條大路橫在眼前,詢問路人,得知我們已到了留公村附近。騎車向右拐,駛上大路,又走了很長一段時間,在路邊遇到一間賣食品、雜貨的小店,因為導游說早上還沒吃早餐,我們給她買了個面包,順便大家都坐在小店門口的椅子上休息。問過店老板後,小M告訴我們說,這裡已經屬於木橋村,我們的旅程走到此處,就算是已經過半。一路所見,村民的衣著,房屋都很簡陋,陽朔的秀麗風光似乎僅只造福於“西街”,並沒給周邊的農村帶來太多的實惠,小M說,當地村民的主要謀生手段依舊是農業,然而,人多地少,土地也不肥沃,百姓收入十分有限。難怪極其重視農業的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大家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我看桂林山水就不是甲天下”。不過話說回來,雖然生活水平不很高,但當地的民風卻是非常地純樸,因為沿途不時地停留、觀景、拍照,ZHK不慎把數碼相機遺忘在某處田邊,直至騎出很長一段路後才察覺,急忙返回尋找,相機仍在原處,一位農民說,“這種東西丟在這裡是沒有人會要的”。休息後繼續上路,從此走的都是“大路”,行車速度加快了許多,但沿途風景卻遠遜於前一階段的田間小道,我們再也沒拍過任何照片。經過“矮山”回到縣城,小M的導游費仍付給了25元,這是她最初的要價。下午准備參觀“世外桃源”,答應到時請小M帶我們去買票(每人45元),這樣,我們每人可以節省5元,她自己也能從售票處那裡得到一點好處,是一個雙方互利的安排。中午又在西街上吃了一頓啤酒魚,兩人共消費39元。飯後在汽車總站附近找到小M,她帶我們到位於陽朔公園附近的“世外桃源”售票處買了兩張門票,然後又把我們送上駛經“世外桃源”的小巴。“世外桃源”是台灣老板投資經營的,模仿陶淵明筆下“桃花源”的意境構築,完全是人工造景,不合我的胃口。然而,景區的服務精神卻是可圈可點,雖然我們只是兩人,但一進大門就被當成是一個旅游團,專門配備了導游,乘船游覽時,也是專為我們兩人單開了一部游艇(原本可乘20多人)。這裡的導游都是來此“實習”的旅游專業學生,台灣老板只提供食宿和少量的津貼,但學生們卻干得興高采烈。每當有旅游團通過一座“城門”時,城樓上的劉三姐都會拋下的繡球,得到繡球的人都自以為很幸運,但實際上這只是帶團導游的安排。入城時,我發覺我們的導游偷偷指了我一下,於是,一個繡球就直奔我飛來。游畢返回西街客棧,找到J女士,她已為我們買到晚上的戲票。恰逢周六,大量游客從廣東方向湧來,西街上頓時熱鬧了許多,晚餐到“玫瑰木餐廳”吃印度烤雞,總店當晚的烤雞份額早已被預訂一空,香港老板為了留住已登門的顧客,特意打電話叫分店派專人送來一只烤雞,這頓晚餐我們共消費了67元。飯後搭乘電瓶車,趕赴田家河上的“山水劇場”,觀看“印像劉三姐”,該劇是張藝謀的傑作,以漓江邊的真山真水為舞台,動員了600余名當地村民參加演出。然而,就好像是電影“十面埋伏”一樣,“印像劉三姐”的場面雖然極其華麗,但內容卻是頗為空洞。一個小時的表演中,只有當數百名全身銀光閃閃的“漓江女兒”,仿佛是夜空繁星般的豪華出場時,我才感到了真正的心靈震撼,除此以外,其他場景似乎就只是不斷變幻著的紅、綠、藍、金和銀色燈光,分別被稱為“紅色印像”、“綠色印像”、“藍色印像”、“金色印像”和“銀色印像”。14日早飯後游陽朔公園,它就位於汽車總站旁邊,一般游客很少光顧這一景點,但我覺得如果有時間的話,這裡還是值得一游的,因為,登上園內的一座小山,可以居高臨下地觀賞、拍攝楊朔城區的全景。游畢陽朔公園,又到附近街市轉了一下,回客棧退房,在西街上吃了“最後的午餐”,然後就乘車赴桂林。按照昨日小M的指點,這一次我們選擇坐大巴,雖然比來時乘坐的小巴多花3元/人,但卻是一路不停的直達車,座位也要寬松得多。

在陽朔停留四天三夜,人均花費總計685.25元。其中:住宿:90.00,飲食: 228.25,交通(包括乘車,乘船,租車及導游): 139.00,景點門票: 222.00,其它: 6.00 。



(金燦燦的田野、裊裊炊煙和迷人的“喀斯特”山水地貌,構成一道靚麗的陽朔田園風景線)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