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地方:127天丹麥童話之旅——一個北大女孩在哥本哈根的生活與愛(19)(陝西師大出版社)

作者: victoria1110

導讀3月15日:歐洲人喜歡尼斯 一早趕去聽20世紀丹麥建築史,誰知臨時換了教室。我正不知該往何處去,無意中看見站在咖啡機前的那個美國女孩有些面熟。一問,果然是建築系的學生,和她一起走,便找到了教室。? 在網上為我的歐洲之旅查找列車時刻表,我們打算盡量乘夜車,這樣可以節省時間——畢竟春假只有不到一個月——而且可以省錢。果不其然,布拉格一維也納、威� ...

3月15日:歐洲人喜歡尼斯

一早趕去聽20世紀丹麥建築史,誰知臨時換了教室。我正不知該往何處去,無意中看見站在咖啡機前的那個美國女孩有些面熟。一問,果然是建築系的學生,和她一起走,便找到了教室。?

在網上為我的歐洲之旅查找列車時刻表,我們打算盡量乘夜車,這樣可以節省時間——畢竟春假只有不到一個月——而且可以省錢。果不其然,布拉格一維也納、威尼斯一羅馬、羅馬一佛羅倫薩、尼斯一巴黎這四條路線都有夜班火車。歐洲旅館的住宿費很貴,這麼一來,我們可以省下將近一千塊錢。我們立刻去STA訂好了青年旅館,住宿費一共花去1703法朗,價格還比較公道。?

在春假的頭八天,建築系給學生安排了去芬蘭和瑞典的學習旅行,然後才讓學生自由旅行。Eric的計劃是去布拉格、維也納、意大利,幾乎和我的路線一樣,不過日期不同。在國內時以為歐洲最負盛名的旅游城市就是羅馬和巴黎,到了這兒才知道歐洲人對法意邊境的尼斯小城才是真正的情有獨鐘。昨晚Elizabeth就極力向我推薦此地。今天去STA訂了尼斯一個晚上的旅館,差點沒讓那位工作人員的眼鏡掉下來,“Are you sure(你確定嗎)?”我還以為出了什麼問題,趕緊說當然啊,他遺憾地攤攤兩手,說那裡非常非常的好,風景宜人,一天絕對不夠,建議我無論如何應該再玩一天,哪怕把巴黎的日程減少一天,也一定要在尼斯好好玩兩天。聽完他這些熱情的介紹,我趕緊說我其實要在尼斯呆兩個白天呢,因為打算坐夜車,所以省了一天的旅館。他這才勉強點頭說OK,還不忘加上一句“That is a very beautiful city(那時一個很美的城市)”。?

3月16日:“我們是我們自己”

上網。上周四西班牙馬德裡爆炸,今日《紐約時報》網絡版頭版大幅照片依然是馬德裡悲慟的人群,這個世界不太平。打開郵箱,收到國內好友發來的一篇文章,是《經濟觀察報》許知遠的《這一代人的中國意識》。很久沒看中文了,讀來頗有感慨。

在這兒,每天早晨CNN總是在報道西班牙的爆炸,他們請來很多專家在熒屏上侃侃而談。很顯然,這次事件使恐怖主義的陰影從美國擴散到了歐洲。可能這樣的擴散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戰爭。”9•11” 之後,人們越來越容易成為情緒化的受害者。不錯,我們需要一個出口來宣泄洶湧的情緒:我們是如此地悲傷和憤怒。然而,當悲傷充斥著我們的頭腦的時候,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放棄理性。我非常高興地看到,CNN的屏幕上有一位專家——也很遺憾只有一位——說在我們恢復理性之前,現在對任何組織采取任何行動都為時過早。

為什麼——”9•11”和這次馬德裡爆炸——這一切都要發生呢?我相信這兩者之間是有聯系的。實際上,歐洲已經很深地卷入了美國的圈子裡。當我閱讀那些有關歐盟的材料的時候,我發現大部分的材料都直接或間接地和美國有關。現在,越來越多的歐洲人開始重新思考他們的位置——除了可以悲傷、憤怒和抱怨之外,我們究竟還應該做些什麼?

今天我交了歐盟課的期末論文提綱,我研究的是歐盟和中國的關系。你知道,對於很多美國人和歐洲的普通人來說,中國還只意味著紫禁城、長城、意味著很多美麗的旅游景點。對於他們,中國的圖像就是那些。當然,我們可以說他們的視野太窄,或者說他們太驕傲、太自我。但是,另一個問題又來了:對於我們自己,中國究竟又意味著什麼呢?

就如許知遠所說,年輕的一代將面臨重建民族性格的挑戰。但這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國人常常追尋某一種或幾種模式:開始是蘇聯模式,而在1980-1999這段時間又向西方尤其是美國學習了一些東西。然而,中國什麼時候能夠形成自己的模式呢?這種模式應該是現代的,獨特的,也是符合中國實際的,換句話說,應該是具有中國特色的。

可能丹麥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好的參照系。這是一個很小的和平的國家。但是她給我的最深的印像並不在於她比較完善的福利體系和優美宜人的風景,而在於她的人民對她的態度。雖然她是歐盟的成員國,但是她可以向歐盟說“不”,可以向任何一個有關的國際集團和組織說“不”。我曾經和一些丹麥人討論過,他們的態度很一致:哦,丹麥就是丹麥,不是美國、也不是法國或德國,當然了,我們可以和他們交朋友,但是,我們畢竟是我們自己。

3月17日:夢境的打破

難得趕上一個沒課也沒什麼其他事情的日子,早晨起床時Elizabeth和Sophie早已出門,廚房裡留了字條和25克朗,Elizabeth在條上說她今天沒法准備午飯了,讓我自己去買點吃的對付一下。?

陽光很好,天氣預報說今天19℃,終於可以脫掉厚厚的羽絨服,穿上輕薄的外套和皮鞋去附近的圖書館、商店、超市裡轉悠了一陣。回來打開電視,不料又是一驚——巴格達市中心的旅館發生爆炸,約10人死亡。

十幾年前,我們在憧憬21世紀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地繪出一幅無限美好的圖景。的確,在世紀伊始,人們就沉醉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所帶來的種種便利之中,麥當勞薯條的香氣從美國飄到中國,“全球化”這一名詞迅速流行,並在人們的心目中構建起一個世界大同的夢境。?

是“9·11”率先打破了這一夢境。人們猛然發覺,科技和民主並不意味著世界的全部,相當一部分人類甚至還面臨著生存權的剝奪,阿富汗的戰火中喪生的人民和五角大樓裡遇難的精英一起,為這個世界撕下了太平盛世的偽裝。?

我一直為那些在網上發帖子為”9•11”事件擊掌叫好的人而感到羞愧。9月11日那天早晨的紐約陽光燦爛,很多人都像往常一樣和自己的親人吻別,說“See you(再見)”,然後精神抖擻地走上工作崗位。他們絕對不會想到前方迎接他們的巨大的陰霾——不僅是美國的、更是全世界的陰霾。這次襲擊並不僅僅是針對美國,更是向全人類共同的尊嚴發起了進攻。殉難者的妻兒家人在忍受一種多麼大的突如其來的悲痛——一種本不應該發生更不應該由他們來承擔的悲痛。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已經讓人類承受了太多的苦難,在21世紀,難道還要讓更多的人流下更多的淚水嗎?

實話說,這次巴格達大爆炸給我的震撼遠不及馬德裡事件——不知為什麼,這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心理反應,前者就是沒有後者強烈。一方面,可能是由於對巴格達的戰火早已習以為常,但另一方面呢,是不是也隱含有對不同地域的生命價值的潛在判斷的差別?我在心裡給自己敲響了警鐘:難道我們已經在潛意識裡認為,中東地區的人民就理所應當地承受更多的戰火、經歷更多的對生命的漠視嗎?這種漠視的根源僅僅是因為他們出生在那樣一個動蕩的地區,所以注定了與和平無緣嗎?行文至此,已經打了這麼多問號,至於答案是肯定還是否定,我沒有足夠的勇氣來直面。


精選遊記: 哥本哈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