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行跡之東陵游記——>

作者: 淡淡痕跡

導讀我到沈陽的時候還不是最冷的時候,雖然地面都結冰了,雖然種種跡像表明已經是滴水成 冰了。幸好我新買的羽絨服還夠用。但還是沒有真的碰到大雪。但據說這兩天下了大雪了 。有些遺憾這樣的錯過。畢竟也是平生第一次去了東北啊!:) 去沈陽之前我就走了很充分的准備,從網上當了好多的關於沈陽的信息,好吃的好玩的好 看的,面面俱到,還順便整理了很多千山� ...

我到沈陽的時候還不是最冷的時候,雖然地面都結冰了,雖然種種跡像表明已經是滴水成 冰了。幸好我新買的羽絨服還夠用。但還是沒有真的碰到大雪。但據說這兩天下了大雪了

。有些遺憾這樣的錯過。畢竟也是平生第一次去了東北啊!:)

去沈陽之前我就走了很充分的准備,從網上當了好多的關於沈陽的信息,好吃的好玩的好

看的,面面俱到,還順便整理了很多千山的資料,只是最後臨時改變了路線去了大連,所

以沒有用得上。當時選擇去游東陵的慘痛經歷我們的simoom已經進行過了血淚控訴,我就

不多說了。

東陵地處沈陽市東郊二十裡的天柱山上,是大清開國君主努爾哈赤及其皇後孝慈高的陵墓

。與沈陽市的昭陵、新賓縣永陵合稱“關外三陵”、“盛京三陵”。東陵公園又名“福陵

”,它始建於公元1629年(天聰三年),到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

歷史。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大清建國,定陵號為“福陵”。 因為在沈陽的東郊,所以

叫“東陵”。

東陵背倚天柱山,前臨渾河,自南而北地勢漸高。

http://photo.***/mypic.php?pid=84052619&_dir=%2F5265594

拍這張照時我們的路盲simoom帶著我走到了公交車站,遙望東陵掩映在遠處的樹林中,就

是找不到入口,經過一番尋訪才發現原來南轅北轍了。Sigh~~~~!

門前東西兩側各有下馬碑四座,上面的碑文用漢、滿、蒙、回、藏五種文字雕刻而成。這

是清代前來祭祀的官員們“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的標志。

http://photo.***/mypic.php?pid=84056246&_dir=%2F5265594

下馬碑前還各有一個石牌坊,牌樓是四柱三樓式,石刻仿自木構建築,式樣完全相同。在

正紅門前的兩旁還各有一個石雕的華表、兩個石獅子左右各一。

http://photo.***/mypic.php?pid=84059601&_dir=%2F5265594

http://photo.***/mypic.php?pid=84068092&_dir=%2F5265594

由於我們的攝影技術有限,所以拍出來的效果也就一般般了,拍正紅門居然沒有拍到華表

和石獅子。:P

進入紅門是三條筆直的石鋪甬道叫做“參道”,垂直北上。參道正中與紅門相對的那條道

叫“神路”,一切建築皆以為軸線左右對稱排列,兩側設有天柱、石像生、華表等分立與

蒼松翠柏之間。

http://photo.***/mypic.php?pid=84073095&_dir=%2F5265594

神橋、一百零八蹬就倚勢在正對著的小山坡上,故意建成這樣的原因第一是人走到這裡就

要彎腰低頭,以顯對墓主人的尊敬,其次也是取我們中國的風水之說中的好風水一眼望不

到頭的寓意。

由此處拾級而上,便是神功聖德碑碑亭,碑亭呈正方形,九脊重檐歇山式,飛檐鬥拱,亭

內正中立有“大清神功聖德碑”用滿、漢兩種文字合壁刻寫的頌揚了太祖努爾哈赤為大清

國創業的豐功偉績。據說已經被燒毀了,於是沒有去看。

http://photo.***/mypic.php?pid=84075881&_dir=%2F5265594

從隆恩門到寶城其中有隆恩殿、東西配殿、焚帛亭、二柱門、石祭台、明樓、月牙城、寶

城等建築群,這被森嚴的方城圍在其中,儼然如一座森嚴的城堡。居方城中央的隆恩殿是

舉行祭祀的重要場所;東配殿是存祝版和制帛的地方;西配殿是喇嘛們誦經作法超度亡靈

的“道場”。現在都在展覽一些關於努爾哈赤的歷史資料。月牙城形如一彎新月而得名,

是清代陵寢的一大特點;寶城中間是一座高大的圓丘就是寶鼎,它是福陵的心髒,大清開

國皇帝努爾哈赤及孝慈高皇後即長眠於此。

http://photo.***/mypic.php?pid=84078316&_dir=%2F5265594

我們登上了這個一般城池的具體而微的寶城,simoom給我繪聲繪色的講解一些典故和歷史

。不知不覺就逛完了,往回走的時候發現游人們原來都已經匆匆離去了。我們兩個大傻瓜

也開始覺得肚子餓了,於是匆匆離去驅車前往大清花。——希望墓主人不要怪罪我們這些

俗世中的人們,我們真的是懷著緬懷和敬仰的心情來的。回望一眼立在松柏間的望天吼,

頓時覺得理解了他們矛盾的心情,原來誰都是怕孤獨的。願一切故去的人能得到安息!


精選遊記: 沈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