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

作者: elmoliu

導讀引子 很喜歡旅行,也一直都很想把旅途中的風景和心情記下來,但總是以忙為借口來掩蓋懶惰的實質,以至於看著一些自己曾經的得意之作(照片)居然會叫不出那個地方的名字。終於決心記下自己的三次印度之行,不僅是因為印度是我去過次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另一個是德國),也因為好多朋友的催促。希望別寫成流水帳,能讓朋友們對那裡有個直觀的印像。 印度的邏輯 ...

引子

很喜歡旅行,也一直都很想把旅途中的風景和心情記下來,但總是以忙為借口來掩蓋懶惰的實質,以至於看著一些自己曾經的得意之作(照片)居然會叫不出那個地方的名字。終於決心記下自己的三次印度之行,不僅是因為印度是我去過次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另一個是德國),也因為好多朋友的催促。希望別寫成流水帳,能讓朋友們對那裡有個直觀的印像。

印度的邏輯

印度人自有一套不同於世人的邏輯,比如手抓飯,他們認為與其使用不知道多少人用過、也不知道是不是清潔的餐具,不如把自己的右手洗干淨,用自己最信得過的“餐具”進餐。左手在印度是有特殊用途的,我在住過的所以酒店裡都發現在馬桶或浴缸邊放著一個直徑和深10釐米左右,帶把手的小塑料桶,用這個工具和左手配合,在每次方便後清洗“出口”。所以,我猜在印度,“太寧”、“馬應龍”一類的產品銷路不好太好。

對於時間,印度人的“one minute”一般都意味著“ten minutes”甚至更長。但也有例外。

因為當地的午飯時間是在下午一點到兩點,而晚飯時間則一般是晚上八點到十點。印度時間又比中國晚兩個半小時,所以我的生物鐘往往驅使我在六、七點鐘就不得不考慮晚餐的問題。有一次,我在7:25趕到酒店明確標明7:30開始的自助餐廳(我實在是無法准確判斷那些在菜單上不明所以的菜能否讓我的舌頭和胃接受,而侍者的印度英語又超越了我所能理解的一般禮儀性或專業性的範圍,所以我更喜歡加入自己眼睛判斷的自助餐),可侍者微笑著告訴我,還沒到7:30呢……然後他們就在我面前在5分鐘內把十幾個菜擺好。

最近這次的返程航班是晚上22:50,我12:00在酒店結帳後,本打算把行李寄存在機場,然後再去市區轉轉。結果當我提著大包趕到機場,卻被荷槍實彈的警衛攔住(我到過的每個機場都是如此),他們查了我的機票後告訴我,我在八點以後才能進入機場,而且機場沒有任何“行李寄存”的業務。在我看來,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機場裡冷冷清清,節省了很多椅子的空間。後來仔細想起來,原來這個措施還有另一個好處:原來印度的機場一般只有一個安檢口和一個登機口(即使像孟買和新德裡這些相當於上海、北京的很繁忙的機場,也不過是在較大的登記口上設置10個木質的小櫃台,將其改為10個小登記口)這樣每次都只能有一個航班的乘客通過安檢和登機。通過廣播和電子屏甚至類似中國鐵路的大鐵牌等方式來“叫號”,只有被點到的航班乘客才能去安檢和登機,這樣整個一套程序下來,就能保證再繁忙的機場,一個登機口也能讓乘客按時登機,而且不用將機場建設的傻大傻大的,也不需要很多的工作人員。還能提高乘客的“素質”,因為你不得不發揮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才能,在一片喧囂中發現你的航班信息。而且,所有的航班都用擺渡車,這樣還能防止大家帶過多的手提行李:)

但讓我驚奇的是,我在印度乘坐的十幾個航班裡,只有一個因為天氣原因延誤了兩個小時——從結果上看,只有一個登機口的孟買機場的效率似乎還要高於有40多個登機口的北京機場:)

印度有1652種語言在使用之中,在立國之時,只好將最為普遍的14種加上英語共同確定為官方語言。仔細觀察盧比,你會找到15種文字。印度人的邏輯是與其費很大的力氣去“推廣普通話”,不如承認多種語言和文字的差別。

印度的交通

實際上,這是我最不喜歡印度的一方面。因為在孟買的活動較多,而這個城市又偏偏是個南北長、東西短的地方,每天我消耗在車裡的時間就至少有兩個小時。而且還要忍受遠超過國內的嘈雜。說起原因,自然首先是車多路窄。但“車”的定義十分寬泛,不但有國內常見的轎車、汽車、自行車,還有很多北京俗稱“蹦蹦”的三輪摩托車(千萬不要小看它,這可是孟買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我見過身穿艷麗紗麗的少女,也見過領帶加皮鞋的年輕白領坐這種車,最多的時候,還見過將近10個孩子擠在一輛車裡),更有現在雖然在孟買等大城市較為少見,但在中小城市裡還較為普遍的悠哉游哉的“神聖動物”——牛。所有這些“車”的共同特點就是沒有後視鏡或者即使有,也把後視鏡合在車身上。然後就是一片“萬車爭流”的壯觀場面。每輛車都尋找並侵占適合自己的“車道”,並且毫不顧忌後面的車輛(此時後視鏡只能是個擺設)。同時因為大家都在按喇叭,所以喇叭也形同虛設,而其直接後果就是路上嘈雜不堪。

印度的“must-see”

泰戈爾那句著名到反而很少人知道是出自他的筆下的詩句“使之生如春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竊用過來形容印度的幾處美景倒是蠻恰當的。美國的《國家地理》曾評選過全世界50處“must-see”人生必去之處。中國有長城和香港兩處,印度則有泰姬陵和Kerala邦兩處。

絢爛春花——泰姬陵

印度東北部與彪悍的西亞地區之間一馬平川,所以印度歷史上的多個王朝都是穆斯林王朝,其中最為著名的國王恐怕就是莫臥兒王朝第五代國王Shah Jahan了。他的寵妃Mamtaz Mahal,在19年裡給他生了14個孩子(真是強悍),在生第14個時去逝,國王很傷心,於是征調了2萬多名能工巧匠,耗資500萬盧比(現在不算什麼,在當時可的確是一筆大錢),用時22年,用純白色大理石建成了泰姬陵。泰姬陵是Taj Mahal的音譯,當地人告訴我Taj是皇冠的意思,也有人認為Taj是Mamtaz的諧音。

我去的那天,艷陽高照,雖然已經在網上、電視上多次看過她的靚照,但第一眼看過去,的確有一種被她的絢爛灼痛的感覺。長城要遠觀其群山之中蜿蜒騰飛的雄姿才好,兵馬俑要近看其發須戟張的栩栩如生才妙,而泰姬陵卻達到了遠近、前後、俯仰各個角度的完美。難怪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為了達到最佳的美觀效果,其周圍的四根高塔並非垂直,而是向外傾斜12度,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是萬一地震,高塔不會砸到主殿。所有的大理石都是手工打造,據說每名工匠最多只能連續工作兩到三年,否則他的手指就會徹底殘廢。更為精巧的是彩色紋飾並非彩繪,而都是用各色奇石嵌入白色大理石制成。

國王還想在附近建造一座純黑色一模一樣的大理石陵墓留給自己,但國庫已經被耗盡,他的兒子篡位,將他軟禁在不遠的阿格拉堡。很多關於泰姬陵的傳說都寫道:國王每天遙望泰姬陵,不久就悲憤而亡。實際上,他去世前被軟禁了整整七年。死後在女兒的力爭下,才得以葬在泰姬陵中,但他的石棺在側面,而王妃石棺居中,這在整個印度都是獨一無二的。

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說泰姬陵最美的時候是在日出和日落,柔軟的陽光會將白色大理石變為幾近透明,如同夢幻。為了等待黃昏,我頭頂烈日,腳踏熱石(所有參觀者都不許穿鞋,在印度具有宗教性質的建築或著名的古跡裡,這是個定律),苦等了三個小時,可是一場大雨徹底打消了我等候落日的念頭。可等我離開不到十分鐘,太陽卻又奇跡般的跳了出來,只能感慨自己緣慊一面了。

另外幾個印度人特有的邏輯在此也體現的很清楚:外國人的面票十500盧比(約和RMB150),是印度本地人的25倍;進入泰姬陵前,要求把所有的手機、口香糖、硬幣都寄存在門口,而且有荷槍實彈的衛兵仔細檢查每個觀光客,這樣在裡面是看不到天安門廣場上曾引發大討論的“城市雀斑”;允許DC進入第二道門,但卻嚴格禁止DV,這個我怎麼也想不出原因,而且在附近也沒有找到中國旅游區很常見的“景區VCD”專賣(我想去開家音像店一定能賺錢)。更有意思的是在大門處懸掛的開關門時間不像世界其他地方標明8:00-18:00,而是寫著“Sunrise---Sunset”。這在印度幾乎是最為常見的時間表。

靜美秋葉——Kerala邦

Kerala邦位於印度西南部,氣溫終年在30度以上,是“布滿椰子的大地”之意。那裡有3個主要的季節:夏季(二月至五月) ,冬季(十月至元月)還有雨季(六月至九月)。Kerala邦最著名的就是backwater和椰林水道。所謂backwater是指淡水湖或河與海水只有咫尺之遙,季風季節來臨時,海水越過海岸線注入河中,等風過雨起,河水暴漲時,河水再越過沙丘向海流去,一年年周而復始,這就是backwater的由來。夕陽西下時,在淡水一側乘船,夕陽透過椰林,與水中的倒影共同形成了一道“如秋葉般靜美”的圖畫,不知為何,腦海中突然跳出了“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年少青澀時那段似有若無的戀情如海潮般瞬間溢滿胸臆…

回來仔細品味Kerala這個人間天堂,似乎另一個印像最深的卻是酒店。尤其獨具匠心:一個湖畔獨棟將觸角深入水澤,盡角處是一張掛在兩棵大椰子樹間睡床,日間可捧閑書,於樹下享湖風,夜裡可賞星鬥,在月光裡沉睡。洗手間則把一半頂棚完全打掉,代之以透明的紗窗,流星朗月,盡入浴中。住在這樣的地方,的確可以忘俗。據說每到聖誕前後,歐美游客便絡繹不絕的趕來這裡享受“人間天堂”。

印度是應該自己親自去體驗一次的地方,其實我這裡涉及到的只是其中很小的幾個點,印度的宗教、種姓、歷史、藝術、現代經濟都沒有論及。日本“超級好奇寶寶”妹尾河童先生寫的《窺視印度》是很好的一本入門書,建議對印度有興趣的朋友買來讀讀。印度,了解越深入,你就會越為之著迷。套用印度旅游局的一句口號——This is“Increditable !ndia”


精選遊記: 新德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