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之旅

作者: frost70

導讀台風麥沙過後,天氣逐漸涼爽,我們即駕車去往向往以久的安徽天柱山,開始為期三天的旅程。 天柱山又稱古南岳,公元106年,漢武帝登禮天柱山“號曰南岳”,然而,到了公元589年,隋文帝又詔南岳為衡山,故天柱山又稱古南岳。又因春秋時為皖國封地,山名皖山,水為皖水,安徽省簡稱“皖”即源於此。天柱位於皖西南的潛山縣境內,現隸屬於安慶市。 潛山,一� ...

台風麥沙過後,天氣逐漸涼爽,我們即駕車去往向往以久的安徽天柱山,開始為期三天的旅程。

天柱山又稱古南岳,公元106年,漢武帝登禮天柱山“號曰南岳”,然而,到了公元589年,隋文帝又詔南岳為衡山,故天柱山又稱古南岳。又因春秋時為皖國封地,山名皖山,水為皖水,安徽省簡稱“皖”即源於此。天柱位於皖西南的潛山縣境內,現隸屬於安慶市。

潛山,一座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底蘊豐厚的古老縣城,位於長江中下游平原與大別山區的結合部,扼大別山咽喉,瀕臨長江黃金水道。地理條件優越,物華天寶,山川秀麗,人文薈萃。潛山在周朝時,為皖國所轄、皖國都城就在今潛山縣城,為皖西南中心地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天柱山,又名皖山,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是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國家級森林公園,2001年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區,雄峰奇石、幽洞秀水,綽約多姿,純樸自然,主峰海拔將近1500米。我們的車子一早從常州出發經寧滬-寧合-合界高速一路向西駛去,進入安徽境內後,不時看到路旁矗立的巨大的廣告牌,上皆為宣傳天柱山雲霧繚繞的奇峰美景,更增加了我們希望盡快一賭這南岳雄姿的好奇心。

車行6,7個小時,終於到達了潛山縣城,這裡的繁華程度卻超出我們的的想像,因為在不久以前,我們看到的資料山顯示,潛山縣還是個大別山區的國家級貧困縣,但這裡的賓館飯店一應俱全,熱鬧非凡。

事先聯系好的當地旅行社已派導游等在約定地點,馬上帶我們駛往第一處景點----白馬潭。車出縣城,放眼盡是蒼翠欲滴的青山,皖河像一根悠長而綿軟的帶子,繞行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一路上,山坡,房前,屋後,盡是即將成熟的大得誘人的板栗,我們忍不住停車摘了幾個,清甜香脆,與炒熟了的栗子相比,別具風味。唯一遺憾的是,因為此處位於大山深處的水吼鎮,道路狹窄崎嶇,且多為砂石路,後來才了解到此地原本並不富裕,路是村民集資修建的,已經很不容易了,要是早幾年來的話,估計我們的車根本開不進來。我們開得很艱難,經常會在懸崖處與前方車量會車時進退兩難,一路顛簸前行,歷時一個多小時終於到達目的地,一個綠水盈繞的小山村。村裡的房子大多就地取材,用石頭,砂土依山而建,門前的草坡上用茅草搭著牛棚,幾頭大水牛旁若無人自顧吃草,懶得抬眼看我們,雞,鴨,鵝,豬,一律散養在河灘上,任其自由覓食嘻戲。

碼頭上早已等了大隊人馬等待上竹筏,有小販兜售一次性雨衣,我們沒買,後來才頓足後悔不已。因為船工將筏撐出去不遠,上游漂流返回的游客個個穿著雨衣全副武裝,見我們的筏駛過,便使出密秘武器----塑料盆,盡情往我們身上潑水。迅雷不及掩耳之時,大家混身濕透,索性脫了鞋,將腿伸到清澈見底的水裡,掠過河裡細膩的沙子和光潔的鵝卵石,浪花奔湧處,盡情感受一回清涼。

此處河段為天險灘,彎多灘險,流水湍急,灘水時而動如脫兔,時而靜若處子,河邊龜牛獅像等奇石歷歷在目。竹筏漂行於奇峰碧野之間,衝激流、過險灘、兩岸秀麗的山水風光,仿佛令人置身於無盡的詩情畫意之中。上到緊迫處,無法再撐,船工請我們下來走一段山路,他們人工將筏拉上去,我們再回到筏上,繼續前行。從上游返航的途中,我們充份吸取了教訓,將手機與相機用塑料袋包好,並買了塑料盆和竹水槍隨時應戰,遇到上溯的游客,大家互相一頓猛潑,從一開始的埋怨與排斥到最後高高興興水淋淋地上了岸。

上到岸邊,天色漸晚,河岸山坡上的土屋裡,已飄出陣陣炊煙。我們到達約定的農家吃晚飯,菜肴異常豐富。煮的雞蛋個頭不大,一看就是自家的草雞蛋,味道當然是純正多啦。絲瓜,茄子,辣椒等蔬菜也都是自家地裡種的。有一道辣椒腌酸豆角,鹹,辣,鮮,爽脆,下飯,充份體現了安徽當地的口味。用瓦罐煨的排骨木耳冬瓜湯醇香鮮美,紅燒肉肥而不膩,大家一致認定是這裡養的豬肉質好,所以吃起來感覺味道特別好。後來我們吃飽了到灶間去烤火,才發現這裡的人家用的燃料通通是滿山遍野干枯的松樹枝劈的柴,主人家告訴我們,所有的肥肉他們會先在灶上用作料燉一遍,等油浮出來,再下鍋炒香菇或山菌,這樣吃起來一個是入味,而且香而不膩,令人胃口大開。

當夜我們決定趕到天柱山景區,入住半山腰的賓館。一路上,我們不時看到開山修路時兩邊山崖上露出的各色岩石,後來才了解到,天柱山是典型的花崗岩地貌,正是這種獨特的花崗岩地貌造就了天柱山眾多的奇峰、怪石。而這些怪石也因節理的不同,形態各異,第二天我們在上山的途中就看到了像鼻石、鸚哥石、蜒蚰石等眾多栩栩如生的造型。

山上的賓館條件談不上奢華,但各種必要的設施俱全,洗澡入睡,一夜無夢到天亮。早上被林間早起的鳥兒清脆的啼聲喚醒,推窗望去,一輪紅日已蒸騰待發。

吃完早飯,即開始上到距下塌處只有十分鐘路程的入口處買票進山。

遠望天柱山,只見崇山峻嶺連綿不絕,聽導游介紹,天柱山海拔千米以上的雄峰就有幾十座,根據不同的風化作用,形成了柱狀、錐狀、穹狀和脊狀等不同形態的山峰,如天柱峰、飛來峰、迎真峰、青龍背等。而這些景點,我們將在幾個小時內,一一征服。天空已徹底放晴,陽光透過滿山的綠樹直射下來,好在這裡植被覆蓋非常茂密,行在山間石階,並不覺得特別熱,剛出一點汗,一陣山風吹來,便又恢復了涼爽。放眼望去,滿目清涼。天柱山又被譽為 綠色的寶庫,這裡盛產品質優良的各色土產,野生瓜簍子、石耳、菊花、茶葉,板栗、竹筍、高山蔬菜等等,均是無公害的有機食品。

天柱山主景區面積達八十多平方公裡,我們一路前行,只見處處有山峰通天拔地,氣勢磅礡,大家忍不住爭先恐後拍照留念。一路前行,到達了讓人回味無窮的神秘谷景區。出乎我們意料的是,長長的石階上,居然擠滿了游客在排著長隊,原來前方山路險峻,很多地段只容許一人通過,且險要無比,因此影響了前行的速度。此處堪稱天柱山奇勝之一,整個石谷全長400余米。落差100余米,滿目是巨石錯落有致,危洞幽深,忽明忽暗,神奇莫測。在一些經過的石窟中,徑徑相連,宛若回廊九曲。更有些路段,只能手腳並用匍伏前行才能通過,而另有一些洞窟進出無比狹窄,估計體重九十公斤以上人士通過是將非常困難,有人形像地稱此處為“胖子愁”。。常常有些洞裡暗得只見得到一縷微光叫人摸索前行,出了洞口卻又見太陽明晃晃在頭頂高掛,遂豁然開朗,長驅直入。兩旁各色峭岩古松,猶如精心栽培的盆景,掛在懸崖上,姿態各異,別有情趣。無數的巨石,看似毫無章法,卻又像精心布置一般,疊置於峽谷之中,便形成了一個個神秘的石洞,狹窄陡峭,左右環繞,上下迂回。就在我們發現幾乎無路可走的時候,定睛一看腳下,通往山頂的台階終於又出現了。

當我們終於到達山頂,近觀對面的天柱峰,如刀劈斧劈,峭拔高聳,四周則是層層的山巒起伏,望不到盡頭,遠處皖河飄蕩依舊,直伸展到目光無法企及處。山中巧石遍布,或大或小、或散或合、或立或臥,姿態萬千,與自然的山勢形成和諧的統一。看不盡的群峰疊翠,真正是剛與柔的統一,雄奇與靈秀的並存。真不知造物主怎能將這萬千景像融於一山,更不知這山怎能守著這天生麗質而從不張揚。

回程的路上,依舊有好景不斷,萬景台及拜月台上,風光奇巧壯麗,可四面觀遍美景;山腰即是中國第三大高山平湖煉丹湖,水質清純,波平如鏡。我們在下山途中,海拔一千米左右的一個餐廳用了午餐,居然吃到了傳說中的豪豬肉等野味,可謂是真正的美味。

回望西關,一路上還看到許多戰爭年代留下的先人避居此地生活的遺跡,真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令人嘆服……

回到賓館,累得倒頭就睡,隱約聽到半夜山裡刮起了大風,第二天一早醒裡,下起了瀝瀝的雨,越發聞得見空氣中的清甜。遠望群山,大半都已籠罩在如夢如幻的薄霧中。

當我們到達天柱峽谷時,雨下得更大了。大家打了傘,向空無一人的峽谷進發。周邊只見丘陵起伏,遍地修篁,抬眼望去,煙波迷萬壑,霧海隱千峰。峽谷入口處走進去不遠即是一個小山村,村裡不見人影,只有幾只肥壯的大母雞悠閑地四下刨食,小路邊是一壟壟的稻田,即將成熟的穗上綴滿晶瑩的水滴,坡上還種著蓖麻,青菜,穿過一片竹林時,冷不丁看到一只大南瓜枝纏藤繞從頭上垂了下來。在這靜靜的山谷裡,山下山上雨霧蒙蒙,遠處的險峰在浮雲裡忽隱忽現,隱約聽到偶爾有公雞打鳴,一派與世無爭的田園風光。

這裡的瀑布共分五條,落差不是很大,但水勢頗急,一路激蕩奔湧,沿途每條瀑布景致各異,另有一番氣勢。踏著陡峭婉轉的台階,沿著淙淙流蕩谷間深水,來到最壯觀的一條大瀑布前,大家不顧腳下濕滑,紛紛穿過岩石激流,站到瀑布前感受撲面而來如雨似霧紛飛的水花。倒瀉下來巨大的瀑布轟然作響,凌空飛舞,撞到山間突起的岩壁上,跌碎為片片飛花,四下直濺開來,珠垂玉墜,銀光閃閃,混和著霏霏細雨,彌漫山間,撲面而來,沁人心脾。就像一條白龍直衝下來,在這空寂的山谷裡蕩氣回腸地自由弛騁,一路壯烈到達谷底的水潭中,恰似萬馬奔騰衝鋒陷陣,氣勢磅礡,驚心動魄。周圍是山巒起伏,林海茫茫,秀木參天,晨霧濾淨塵世的喧囂,飛流的瀑布衝走心底的浮躁,襯得青山更顯奇秀,山谷更加幽靜。

順著山坡上修砌的石階,我們一路到達了峽谷的出口,這裡同樣可以遠遠地看到一個清秀的小山村,伴著門前的層層綠油油的梯田,和流水潺潺,安靜地臥在這群山環抱中,疑似世外桃園般如幻如真。

我們在即累又興奮的狀態中結束了這次讓人回味無窮的旅行,山川風物,無不透露出不加掩飾的純樸和秀麗多姿的風情,永遠地定格在我們的心裡。


精選遊記: 天柱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