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行記(2):龍門石窟

作者: 阿圖

導讀洛陽行記(2) 龍門石窟 走在洛陽街頭,看見一座座現代化的高樓,你根本無法察覺這裡曾經是中國的千年古都,似乎古都的輝煌已經隨著歲月流失而消逝,似乎古都的一切都已經蕩然無存,撫摸現在我們無法尋覓歷史,這種中國現代化摧殘歷史的通病在洛陽也毫不例外,好在還有一個龍門石窟,讓我們在春色中來閱讀歷史,感悟中華民族融合與文化。我一直以走遍中國天� ...

洛陽行記(2)


龍門石窟

走在洛陽街頭,看見一座座現代化的高樓,你根本無法察覺這裡曾經是中國的千年古都,似乎古都的輝煌已經隨著歲月流失而消逝,似乎古都的一切都已經蕩然無存,撫摸現在我們無法尋覓歷史,這種中國現代化摧殘歷史的通病在洛陽也毫不例外,好在還有一個龍門石窟,讓我們在春色中來閱讀歷史,感悟中華民族融合與文化。我一直以走遍中國天南海北而欣慰平生,但在欣慰也有不少的遺憾,沒有到過中國的三大著名石窟就是之一。提起這三大著名石窟,大家都知道是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雲岡石窟和洛陽的龍門石窟。當我靜靜的站在龍門石窟一座座無言的佛像前,感觸遠古和現在,感觸歷史沉積和文化的變遷,覺得龍門石窟被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確實是恰得其所,這不僅僅是因為龍門石窟如金字塔一樣像征一種中國古代燦爛的文化和文明,而更重要的是它演繹了幾千年中國歷史基本走向:無數次外來民族因為武力征服的勝利導致的不是中華民族消亡,而是外來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融入;無數外來文化在中國廣播導致的不是中國文化湮滅,反而使中國文化更加燦爛和豐富……三大著名石窟尤其是龍門石窟產生、發展和保存於今就是一種有力的見證。翻開沉寂的歷史,讓我們省察幾千年洛陽和龍門石窟的變遷,歷史就會在我們眼前鮮活地動了起來:鏡頭慢慢的推遠,在黃河的中心也就是中國的中心洛陽,富饒的土地和發達的生產,造就了生活的繁榮和文化的璀璨。而遠在洛陽、遠在古中國之外邊境活躍的少數民族由於其落後而被稱之為“胡人”,在這些“胡人”中,最有名的是“五胡”,這就是匈奴、羯、氏、羌、鮮卑這五個少數民族。他們對中原的繁榮無時不刻傾慕著、窺視著,最後就是鐵騎侵入,兵衝刀揚,選擇了人類歷史最古老、最原始的占有方式-武力掠奪。鮮卑拓跋部族對中原的入侵和中國古代史上的北魏王朝的建立就是其中的一個典例。鮮卑拓跋部族是“五胡”中最有起色的一個部族。隋朝和唐朝的開創者都是這個部落中湧現出來的人物,後來統一了中國,結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鮮卑拓跋部的祖先居住在東北的大興安嶺地區,到拓跋力微為首領時,遷居到了盛樂(今內蒙古托克托)。公元398年,隨著鮮卑拓跋部在中國西北的強盛,不斷向南侵入,建立了北魏,並在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時期將督促遷往平城(今山西大同),近100年後,到494年北魏孝文帝時期,北魏繼續向南擴展,進入中原並遷都洛陽。始於北魏時期的三大石窟,就是這一歷史的見證。從地理位置和時間走向來看,從公元366年建造的甘肅敦煌莫高窟,公元439年建造的大同雲岡石窟,到公元494年建造的洛陽石窟,是北魏從北向南侵入、統一的時間相印證,而有趣的是後兩個石窟都是北魏建造在它的新都城。為什麼北魏在武力的勝利後都要在它的都城建造石窟呢?一般都認為是和這一時期佛教在中原的傳播有關,因為三大石窟其主要內容就是石刻的佛像以及相關文化。佛教在剛剛傳入時首先在洛陽生根,洛陽白馬寺始建於公元368年,相傳漢明帝夜夢金人,頂有白光,因此派蔡愔和秦景等人西行求佛法,在月氏遇到來自天竺(即印度)的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就將他們迎還洛陽,回來時還用白馬馱回了佛像和佛經,於是就仿造天竺式樣在當時洛陽城的西門外,今洛陽市東9公裡的地方修建了白馬寺。帶回的佛經就是中國最早的《四十二章經》,而白馬寺也成為中國的第一座佛寺。白馬寺經歷代不斷修葺,至今猶存。到北魏時,洛陽城內的寺廟已多達一千三百多處,大的寺廟都擁有富麗的神殿、曲折幽邃的園林、高達十余丈以上的佛塔和高數十尺重數萬斤的銅佛。而在北魏孝文帝定都洛陽後,在洛陽龍門山上開鑿的石窟,僅僅開鑿的賓陽洞中洞就用了二十四年時間,洞內十一尊大佛雕刻精美,富麗堂皇。北魏為什麼要化如此的精力來建造三大石窟尤其是龍門石窟?當然要讓歷史學家來回答這個問題,恐怕答案會很多。我認為主要是出於統治文化的需要。北魏定都洛陽以後,拓跋族就不得不改變以往游牧的生活方式,接受漢族農耕方式,在平原地區定居下來。他們很快接受了漢族的風俗習慣,改漢姓,取漢名,穿漢人的衣服,說漢話,和漢人通婚,死後葬在漢地。比如北魏的皇族拓跋氏就改稱元氏,丘穆陵氏就改稱穆氏,除皇族外門第最高的八個姓氏穆、陸、賀、劉、樓、於、稽、尉都改了。孝文帝自己非常仰慕漢文化,他帶頭把公主嫁給漢人,又娶漢人女子入宮,又讓他的六個弟弟都娶漢人之女為正妃,原來的拓跋族正妃都降為側室。他下令凡是到了洛陽的都要稱自己為河南洛陽人,死後就葬在城北的北邙山上,不得還葬平城。一邊是仰慕漢文化,一邊又擔憂漢文化成為統治文化。這是每一個外族統治者無一例外的共同,北魏是如此,以後的元朝、清朝都是如此。作為只有強大武力而沒有悠久文化的外族統治者就必須尋找一種非中華傳統文化來加以推廣,因此佛教文化便因運而生,而成為主流。在這一歷史背景下,三大石窟這無一不是巨大的工程才能產生。盡管是佛,但是佛的形像卻融入了統治文化的需要,據有人考證在北魏建立後建造雲岡石窟的佛像中,最宏偉的五尊巨佛是依照北魏前期五位皇帝為楷模的刻制。而洛陽龍門石窟中,在武周武則天建都洛陽後建造的最為壯觀、傳神的石佛則是以武則天為楷模而刻制。這也例證了三大石窟是統治文化的需要。佛教文化的興起,並沒有湮滅中國一脈相承的文化,這就是中國文化神奇的地方,盡管有許多外來文化在中國曾經成為統治文化,盡管在短暫的歷史時刻中國傳統差點窒息、湮滅,但是最終又起死回生,將他們融入其中,這就因為任何一種外來文化如果不進行漢化的改造,無法為中華民族真正接受。就是連三大石窟的佛像造型也是如此,有人曾經仔細揣摩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造型的區別,發現從形像、服飾到神態,龍門石窟的刻像都基本漢化了,大佛姿態也由雲崗石窟的雄健可畏轉變為龍門石窟的溫和可親了。文化遠勝於武力在於它的長期影響。龍門石窟一旦成為一種文化的像征,就必然產生長遠的影響。從北魏孝文帝開鑿龍門石窟,到唐朝、北宋的繼續建造,先後歷經600多年,建造了佛像十萬余尊,窟龕二千三百多個。用600年的時間來制作一項工程或文化,僅就這一點,龍門石窟也是曠世空前了!站在龍門石窟,我無心去一一品賞那些栩栩如生的佛像的藝術精美,而更多的是翻閱歷史,感觸現在,一個信念似乎從我的腦海慢慢的跳出:文化不滅,則民族不滅!當我們又一次談振興中華民族的時候,千萬別讓我們的文化一路同行。



(龍門石窟之佛像)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