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一日之張公洞探奇

作者: 淡淡痕跡

導讀宜興古稱陽羨,位於蘇、浙、皖三省交界的太湖西岸,滬、寧杭大交通的中心,是長江三角洲的一顆璀璨明珠,它素以“陶的古都、洞天世界、茶的綠洲、竹的海洋”而享譽海內外。 到了宜興,去過竹的海洋,當然要去洞天世界。:)本來我計劃的只是去著名的善卷洞,結果simoom說為什麼不去張公洞,我看了下張公洞就在從竹海到善卷洞的途中,於是把張公洞添了進來,——� ...

宜興古稱陽羨,位於蘇、浙、皖三省交界的太湖西岸,滬、寧杭大交通的中心,是長江三角洲的一顆璀璨明珠,它素以“陶的古都、洞天世界、茶的綠洲、竹的海洋”而享譽海內外。 到了宜興,去過竹的海洋,當然要去洞天世界。:)本來我計劃的只是去著名的善卷洞,結果simoom說為什麼不去張公洞,我看了下張公洞就在從竹海到善卷洞的途中,於是把張公洞添了進來,——我想這應該是我們這次旅行的失策之處,以至於我們為了在一天的時間裡能夠趕完所有的景點而有些疲於奔命的感覺。最最重要的是沒有功夫好好的游覽善卷洞。

我們在飯店看到游一在車從中艱難行進的時候便結帳下來坐車,——沒有辦法,許是因為宜興的交通不方便,所以它的旅游業也不甚發達吧,我們沒有看到在路邊攔生意的私人車。景區的停車場密密麻麻的停滿了車,裡面的車根本就沒有辦法衝出重圍,總動不動就有人因為車被刮花了而爭吵,看著那些駕著豪華小轎車前來的人真地是充滿了同情,——我們仿佛看到它的美麗車身被刮花的情景。 經過差不多半小時的顛簸和擁擠,在路邊被扔下車,張公洞便到了(5*4)。買了門票(35*3)入內,感覺還是不錯的,遠遠的看見山腰上綠蔭掩映中的紅牆黛瓦,當然,我們過來是看“江南第一古跡”和“海內奇觀”的張公洞的。所以我們租了個燈(8),穿上外套,直接奔洞裡去了。 張公洞又名庚桑洞,是個古老的石灰岩溶洞,據稱發現於春秋時代,相傳是中國道教創始人漢代張道陵和唐代張果老(八仙之一)隱居修行的地方,所以叫“張公洞”,據縣志記載還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五十八呢。還在洞口就能感覺到從洞裡漫出來的涼意,於是我們深感帶了外套的明智。:P


說到張公洞,傳說是“洞中有洞,洞內套洞,大洞包小洞,一洞復一洞,洞洞不同,洞洞有奇”。還在洞口,就見岩壁上赫然題著畫家徐悲鴻對張公洞的評價,這估計是最有名的吧?他說:“希奇古怪,說也不信;真正絕妙,到者方知。” 說實話,游這樣的地方的話,真的需要很豐富的想像力的,到此我才發覺自己的想像力有限!:(很多東西都看不出來,真的是郁悶的。雖然緊緊地跟了一個導游,但是這個男人聲音太溫柔,基本上只能偶爾聽到一兩句話,還是別人轉述的。暈。。。 傳說張公洞就是當年拍攝《智取威虎山》的地方,我沒有看過這部片子,所以simoom的爸媽一路爭論下來,入到海王廳後就肯定是那裡了,於是我也就相信是這裡了。洞內洞光很昏暗,只有海王廳的中央,有一個由溶岩滴水積聚而成的水池,從池中可以看到洞口與藍天相接的倒影,形成了所謂的“洞中藍天”,看上去倒是挺不錯的。


我們跟著那個導游從左側鑽進一個進出口並排的小洞,說是有清澈見底的泉水,稱水鼻洞,遺憾的是我們只顧著低頭看狹窄逼仄的階梯,根本就沒有看到清澈見底的泉水。倒是說洞底可以“坐井觀天”,很不幸的我和simoom走在最後,估計前面的整個團隊都看不到井口的天吧,——因為我們兩的高大身影把他們的天給遮了,還好,我們走在最後,於是我們看到了所謂了井口的藍天,卻是要感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 走過洞中九曲回腸般的盤腸洞,那裡有據說是當年白毛女睡過的地方,可憐的娃,這麼寒冷徹骨的石頭上怎麼睡啊?怪不得熬得頭發都白了。這裡估計是洞裡面設計很獨特的一個地方吧,我想,他們真正要讓我們看得不是白毛女當年的艱苦,而是那一線曙光吧?當時導游啪的把整個洞穴的燈都關了,嚇了我一大跳,他叫我們仰頭自己看,是不是能夠看到穿過刺骨的黑暗中那一線光明?果然有!是啊!在白毛女所處的這麼艱難的生活中都還有一線光明呢,我們大家是不是都要堅信這一點呢? 轉出洞來的時候,我們不約而同舒了口氣,——總算出來了,整個游覽的過程,就像探險了,總算是做到了步步小心,時時在意,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事實上我們就是一只跟著那個導游在走路。。。 我們從朝天洞口攀爬上了盂峰山頂,這便是張公洞最後一景瓊崖望湖了。我們站在山頂眺望周圍都不認識的地方,遠遠地看到一片城市模樣的地方,我說是不是常州呢?畢竟我們當初是一條支路走過來的,應該也不是很遠吧。J 至於山上的洞靈道觀,我們就沒有怎麼看了,看看時間不早,我們只是穿堂而過的下山了。


精選遊記: 宜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