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問茶

作者: jimmyjunming

導讀杭州的美自不必提,西湖以其少女般的魅力,清麗脫俗的姿態吸引著世人。且不說那三面雲山,一水抱城的自然山光水色,那“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自然風光情系天下眾生人文景觀同樣豐富多彩:古代庭、園、樓、閣、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漫游城內,或珠簾玉帶、煙柳畫橋,或萬千姿態、蔚然奇觀,或山青水秀、風情萬般。這時候如果能進到山裡,一邊欣� ...

杭州的美自不必提,西湖以其少女般的魅力,清麗脫俗的姿態吸引著世人。且不說那三面雲山,一水抱城的自然山光水色,那“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自然風光情系天下眾生人文景觀同樣豐富多彩:古代庭、園、樓、閣、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漫游城內,或珠簾玉帶、煙柳畫橋,或萬千姿態、蔚然奇觀,或山青水秀、風情萬般。這時候如果能進到山裡,一邊欣賞如畫美景,一邊體會江南風土人情,更是人間一大快事。暑假南下游玩時,有機會在杭州體味了一下“龍井問茶”,其間的快樂令人追憶無窮。問茶的地方是在西湖湖西的群山中,其間群峰疊翠,雲霧繚繞,山不在高,有茶則名。群山環繞的九溪十八澗已被片片茶園點綴滿了。茶園北面是雙峰插雲,南面是九溪煙樹,這裡雖然領會不到西湖的秀美,但蔥蘢的綠樹和潺潺的小溪讓你足足感受到了大自然生機與寧謐的和諧。面對著一排排圓嘟嘟,綠油油的茶樹和山上那若隱若現的石頭房子,我們知道這就是龍井名茶的故鄉。大家彼此心照不宣,既然到此,豈有不去探訪一下龍井茶道的道理?況且文人雅士還給這探訪起了一個美名——龍井問茶。

我們揀了一條小徑走進深山。之所以往深裡走,大概是人們都認為山越深受外界塵囂影響越少,民風也就越純樸。在半山腰我們看見了一座門開著的石房子,院子裡一位老大娘坐在一口木殼的炒鍋前翻炒著什麼,好像是茶葉。大娘看見我們,飽經風霜的臉上透出一股熱情的微笑,這種微笑正是我們想像中的山裡人的微笑,也就是這種微笑,給了我們最踏實的感覺,仿佛八路軍到了人民家裡。就這家了,我們一致認為。我們踏進了門檻,“大娘,我們能看一下怎樣炒茶葉嗎?”

大娘從椅子上起身,一邊招呼著我們,一邊給我們找椅子。待我們都坐下了以後,她收拾了一下炒鍋,將裡面深綠色的濕乎乎的茶葉撥到簸箕裡後,便與我們攀談了起來。果然不出我們所料,這個炒鍋就是用來炒茶葉的。大娘知道我們對龍井茶感興趣,開始和我們說的也盡是關於茶葉。她告訴我們,茶葉的制成要經過采、晾、炒幾個階段:將嫩芽從茶樹上采摘下來,在陰涼處晾一段時間,然後在炒鍋裡將其炒好,這樣基本就可以了。我們聽她說來覺得這似乎有點簡單,難道聞名的龍井茶只是這樣的制作步驟,沒有什麼秘方嗎?大娘似乎從我們的表情上猜透了我們的心事,她進到裡間去,拿了兩個黃紙包走了出來,緊接著,拿來了杯子和暖瓶。他打開了兩個紙包,讓我們看一下這兩種茶葉的區別。他們都是龍井茶,我認得。不過一種葉片要大一些,顏色深一些;另一種葉片小,顏色黃黃的。大娘將兩種茶葉分別給我們衝了兩杯,這時的茶水,一杯顏色深且混,另一杯淡淡的而且清澈。過了一會兒,我們就嘗到了正宗的山泉衝出的正宗龍井,茶入口中,軟軟的感覺直滑入喉嚨,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一口過後,頓覺清爽多了,再來一口,就能品出它的滋味柔和甘芳,清香持久,回味雋永。茶中聖品果然名不虛傳。我們交換著品了一下兩種茶,在品味中,兩種茶的差別就更明顯了,茶水的柔滑度,澀度,香度,香味的持久度都有很大差別。果然是差別巨大,我們想,能產生如此的差別,肯定在制茶工藝上要許多的技巧。大娘告訴我們,要制成一份特級龍井,要花費許多的精力。首先茶區就要選好的,選土地肥沃的,雨量充足的,有時還要帶迷信色彩選區;采茶要選好時機,清明時節左右最好;采茶還要選好葉,太老的味太澀,太嫩的味不足;炒茶要講究火候,要講究次數,有時一點點疏忽就會影響茶的品色。真正等出來一簸箕成品,那真是飽含心血啊!

與大娘的交談中,我想起裡一種說法,據說,喝茶、品茶能陶冶人的清、敬、怡、真,使人心境常處於平和之中。清,就是清潔、清廉和清寂寧靜;敬,即尊人慎已、儀態誠懇;怡,即精神情趣和行為愉悅;真,即以智慧良知,使人使已達真、善、美之境界。在與大娘的言談中,我們才真正的領略到這種清正、灑脫的人格。大娘的熱情好客,大娘對故鄉的自豪與熱愛,對制茶工藝盡善盡美孜孜以求的精神令我們敬佩。難怪龍井茶在中華大地上穩坐十大名茶之首,其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千百年來形成的文化內涵自不可少,但廣大勞動人民對它的呵護、發揚似乎更重要。而我們這些城市裡長大的孩子,有機會在這群山之中,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洗滌著自己的靈魂,又何嘗不是一件終生受益的事呢?

從龍井問茶中,我們學到了很多。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