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口鎮采風記

作者: 踢踢歪歪

導讀又出發了,正如朋友們預料到的那樣,還是古鎮。 只是,這次的距離稍遠些,並且獨自前往。自去年到過客家人的聚集地梅州,永定之後,便開始關注客家文化了。雖然那只是浮光掠影般經過,但那種震撼的景像,讓我懂得了傳統之美。於是,便固執地把思緒就如刻舟求劍一般,留在那裡,有待一天去再度發掘。 和亙古不變的山海相比,最難堅守的是自己的家園,最難抗拒� ...

又出發了,正如朋友們預料到的那樣,還是古鎮。 只是,這次的距離稍遠些,並且獨自前往。自去年到過客家人的聚集地梅州,永定之後,便開始關注客家文化了。雖然那只是浮光掠影般經過,但那種震撼的景像,讓我懂得了傳統之美。於是,便固執地把思緒就如刻舟求劍一般,留在那裡,有待一天去再度發掘。

和亙古不變的山海相比,最難堅守的是自己的家園,最難抗拒的是外界的誘惑。我喜愛古鎮,也在那裡留下不少足跡,但許多知名的古鎮,反而不願前往,總怕看到那些無奈的變化。欣慰的是,那些還依然保持自己風貌的古鎮和村落,總能吸引我,總讓我加緊步伐,彷佛有一天它們將不再如初!

有一天,松口鎮便進入了我的視線。

其實,松口鎮並非默默無聞,從相關的資料中可以了解到,它是嶺南四大古鎮之一,也是著名的僑鄉,那裡保留了豐富的客家人文資源。松口鎮,以及它的周邊地帶,曾經是人才輩出,傳統文化極其興盛的地方。最難能可貴的,如今的松口鎮依舊保持了原貌。

4月29日出發,當晚到達。

清晨的松口鎮,中山公園旁一家叫做喜多多的超市門口,許多服務員正在列隊上班呢。雖然這只是一家典型的三線城市規模小超市,但在如今松口鎮,它已輕松地在零售業中獨執牛耳。也就在這個小超市斜對面不遠處,有成排的舊式騎樓。騎樓下的街道空寂冷落,偶有人影也匆匆走過。和超市門前的熱鬧氣氛相比,這兒的幾家雜貨鋪顯得蕭條異常。

然而,如果時光倒退60年,這騎樓下的商業街恐怕會讓如今的喜多多超市黯然失色的!

這條幾百米長的南洋風格騎樓,是上個世紀30年代由華僑投資的,1000多家的商鋪林立其間,達到了商業的鼎盛期。舊時這裡是廣東第二大的內河港,地處閩贛粵的交彙地,水陸交通發達,歷史上便是商貿重鎮,無論是貨物還是人流的聚集地。松口有句驕傲的話語“松口不認州”,這個“州”便是指當時的梅州了,可見當時的松口何等興旺!

建國後,這些舊街道也紛紛改名,上大街改為“繁榮東路”,世德新街改為“新生路”,下大街改為“和平東路”…… 隨著公有制的推進,那些繁榮的景像卻嘎然而止。如今,除了幾家狹小的雜貨鋪,再也沒有繁榮的景像。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些騎樓保存得非常完好,從任何一個角度望去,似乎時光都回到清末民初的年代。

順著騎樓繼續前行,可以看到梅江旁邊一些過去的碼頭,其中的火船碼頭尤值得留意。盡管,這裡已經寂繆得只剩下空蕩蕩的江水,還拍打著磨得發亮的石階。

說到火船碼頭,還應回顧一段歷史。松口是華僑之鄉,現有人口7萬多,但是在外的華僑卻有8萬人之多!60多年前,為了逃避戰亂和謀生需要,許多客家人再次遷移他們的家園,而松口是到汕頭下南洋的必經之路。昔日的火船碼頭,最多的時候有300多條船只在這裡停泊,6000多旅客從這裡出發。每一天,這裡都在上演離別的場面,而這一去就是一輩子。

老街正對著火船碼頭的,是當年的松江旅舍,昔日梅州最大的旅舍,四層樓的洋樓上面依稀還可見到“Hotel Tsung Kihn”的字樣,許多客家人那就是在這兒住上最後一晚,天亮後便揮淚告別故土前往遙遠的南洋。

這火船碼頭雖然早已廢止,但無疑地,它承載了太多的內容。人們對於過去的記憶,往往會依托一些具體物件,比如一張照片,一張報紙,甚至是一首歌曲。所謂以景襯情,睹物思人。在眾多華僑的心中,這個碼頭是漂泊的符號,是背井離鄉的起點。據說,在火船碼頭,每年都有許多華僑及他們的後代來到這裡,面對滔滔江水,回憶昔日的離別情景,懷念逝去的歲月。即便像我這樣的的外鄉人,看到它也會感慨萬千的。

再繼續往前走,便可以到達梅東橋。從這個建於1950年的大橋上,可以俯視寬闊平靜的梅江,可以遠望連綿不斷的陰那山系,可以想像一番許多年前的那種繁華!

如果你只是觀看松口鎮的老街,細細品味,也就半天足矣。不過,松口古鎮的風物繁多,又怎是半天能夠瀏覽得到的?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在向導的陪同下,我在松口停留了兩個整天,走街串巷,尋村訪寨,足跡踏遍了松口鎮及周邊地區,行程有100多公裡,拍攝了不少照片。

這裡是古建築的聚集地。古人以為天圓地方,而以“圓”和“方”作為天、地之代稱,“載圓覆方”。“圓”具有形像美和意識美,既表示對於天的崇敬,又像征團圓和幸福。這樣的傳統之美,就生動地體現在客家人的建築上面。其中以土樓和圍屋為代表。

在松口鎮的仙溪橋附近,還保留著歷史久遠的元代客家圍屋遺址。位於鎮東面銅琶村下店,有被譽為客家建築文化活教材的是明代殿堂式圍屋世德堂,它的建築風格結合了中原漢族府第的特點,又是三堂四點金式(房屋的四角有如近代炮樓的建築),三圍城的半圍龍屋,結構極具特色;元魁塔, 座落於距梅縣松口鎮四公裡處的梅江下游北岸,為明末翰林學士東宮侍講李二何創建,廣東省郵局於1982年以十大名塔作郵資票花,元魁塔為其中之一。松口鎮是僑鄉,許多建築都體現了中西合璧,如老街上南洋風格的騎樓群,還比如華僑興建秉彝莊圍屋,位於隆文鎮,規模浩大的,占地12畝,有12個廳堂近百個房間。甚至,我還在松口鎮郊不經意看見日式風格的圍屋。

這裡也是傳統文化的聚集地。

“在客家地區,你不難看到在群山蒼茫之間、流水環繞的村落中一支又一支的旗杆拔地而起衝入雲天……”這旗杆就是石楣杆,它是科舉,官位的像征。被稱作客家人的“華表”,又叫“石筆”。在松口鎮郊,這樣的石筆就靜靜地樹立在田野中。明清時期,松口鎮出了4位翰林,9位進士,27位舉人。如明末在皇宮擔任侍讀學士的李二何,廣州著名書院學海堂的第一任學長吳蘭修,《光緒嘉應州志》總篡溫仲和等等。松口鎮長期以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如今鎮上就有兩所省一級學校。

這裡還是名人輩出的地方。

梅縣是將軍之鄉,一共出了229位將軍。梅縣最早興辦的軍事學校應該算是1907年的松口體育學堂。離松口鎮不遠的寶坑村,僅僅這裡就出了四位將軍,其中黃慕松大將,曾於1933年任陸軍大學校長。1918年5月末,孫中山先生專程到松口視察,會見同盟會成員。下榻於銅琶村的愛春樓,至今保存完好。

在松口鎮梅教村,可見到一處緩坡上的圍屋“翰林第”。這裡是泰國總理他信的母親居住的地方,去年7月份總理曾親自前往此處拜祭祖先。

對於我來說,來到松口鎮,可以學習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之美,更重要的收獲是,認識何謂繼承之道!

繁華過後是煙雲,許多曾經盛極一時的地方,經過衰退之後往往迅速地消失在視野之中。除了個別的載體以文物方式保留下來,更多的隨著歲月的流逝,隨著商業的發展而被覆蓋掉。然而在松口鎮及其周邊地區,那些街道,那些故居,那些物品,那些傳統禮儀,依舊未曾改變。走在那裡,時間仿佛停滯在過去的某段歲月裡面。我非常敬佩客家人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對於先人的尊重。他們讓觀者仿佛回到過去,讓後人記住先輩的成就。

在向導的幫助下,我們一天會去10多個地點。我們每次來到那些古舊的居所,總有淳樸的面容,款待的熱茶,還有耐心的講解。遺憾的是,我時常聽不懂他們的方言。

5月2日晚上,第二天就要離開了。當晚風雨大作,雷電交加。突然間,整個鎮子的供電中止了,一片漆黑,工業文明的威力霎拉間失去了。閃電中,外面若隱若現的都是那些古樸的民居,蒼勁的古樹,它們仍舊保持著自己的生命力,頑強地屹立於這個與時俱進的年代。

最後,很感謝我的向導梁德新先生,沒有他的精心安排和細致解說,我對於松口鎮的了解將非常膚淺。梁先生是《客家人》雜志的編輯,筆耕甚勤。他自幼在松口鎮長大,對於客家文化非常熟悉。所到之處,無不娓娓道來,讓人大受啟發。唯嘆自己知識淺薄,時常無法更深入的理解。

參考書目:

1、《梅縣松口鎮志》。

2、《客家鄉情》,作者:梁德新。

3、《客家歷史與傳統文化》,作者:劉佐泉。



(松口鎮)


精選遊記: 梅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