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的瀑布

作者: sam_zhou_seu

導讀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廬山戀》的電影,非常好看,不過對其中描述的戀愛卻是似懂非懂。慢慢地我長大了,也開始學會了憧憬火熱的愛情,後來我也戀愛了,結婚了,這個過程似乎沒有包括《廬山戀》這類文學和影視作品描述得那麼神奇,再後來,我知道大多數人都像我一樣日子平平淡淡地過著,但我有些不甘,所以我喜歡旅游,希望在自然的美麗中尋找失落的激情。 前不 ...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廬山戀》的電影,非常好看,不過對其中描述的戀愛卻是似懂非懂。慢慢地我長大了,也開始學會了憧憬火熱的愛情,後來我也戀愛了,結婚了,這個過程似乎沒有包括《廬山戀》這類文學和影視作品描述得那麼神奇,再後來,我知道大多數人都像我一樣日子平平淡淡地過著,但我有些不甘,所以我喜歡旅游,希望在自然的美麗中尋找失落的激情。

前不久聽說有一項吉尼斯世界記錄是由《廬山戀》創造的,作為一個祖籍江西的游子,我挺欣慰,也勾起了我廬山游的渴望。在我的印像中,廬山和中國的近現代歷史聯系緊密,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多項大決策曾在此產生,但大多與錯誤和失敗相連,於是連帶廬山也背上了些包袱,但無論如何,廬山作為休閑避暑勝地的美譽卻是有口皆碑的。余秋雨說過:一個對山水和歷史同樣寄情的中國文人,恰當的歸宿地之一,是南京。作為一個同樣以山水和歷史見長的地方,廬山又會給我這個“南京人”什麼樣的印像呢?但短短的三天時間就讓我做一個結論性回答恐怕不是以偏概全就是信口雌黃了,不如說一下我對廬山風景的感受吧。

若說廬山的特點,我覺得首推廬山的瀑布。沿路大大小小的溪流造就了多姿多彩的瀑布群。大的如三疊泉,橫亙百米之上的崖際,婉轉三疊而下,氣勢非凡。小的如涓涓細流,隨風而飄,時聚時散,也頗有韻味。至於開先瀑布(李白瀑布),也因詩仙的大作而吸引了大批游客。

較大多數的游客而言,我對這些瀑布的體會可能更深刻些。對於小瀑布,我趴在地上欣賞它們,即便是風景不曾美麗,也要聆聽一下那水流發出的叮咚聲,愉悅一下自己的耳朵,嘗一口清澈的泉水,愉悅一下自己的口舌。大者如李白瀑布,蓋因氣勢遜於三疊泉且路陡難行,故多數游客僅到源頭窺視就下山了,而我卻是下到泉邊,用肌膚進行感觸。坐在水潭邊的巨石上,仰視百米瀑布從天而降,聲勢駭然,不由得感嘆大自然的偉大和詩仙的奇思,《望廬山瀑布》之後鮮有詩人敢於描寫廬山瀑布,記得徐凝曾作《廬山瀑布》:“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後被宋代大文豪蘇軾痛扁,他專門寫了一首詩,“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辭。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連蘇東坡都這麼推贊,估計後來者即使有才氣也得掂量一下了。

看著綠油油的潭水,我沒有“洗惡詩”的念頭,但卻有到潭中體驗一下 “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的衝動,潭中盡管在瀑布下有一小塊凸出的石頭,但企圖在瀑布下的站穩的各種努力都是徒勞的,貼切地形容瀑布衝擊的感覺是 “恰如子彈落雙肩”,細細看看,押韻!想來太白不會游泳,否則這種感覺如何不會在他的筆下發酵呢?

至於三疊泉,我是用心靈去感觸的。沿著陡峭的石階上下千米對體力是極大的考驗,然而一路也不是沒有景致。透過密密的樹林可以看見對面山上的岩石,岩石紋理清晰,似是無形的力量將一塊塊顏色深淺不同的石板堆壓起來的,在陽光下泛出明暗不同的銀色亮紋,襯著樹葉油油的綠色,景致錯落分明,再配上嘩嘩的水流聲,似是娓娓動聽的沿途解說,一直伴你到谷底。細品三疊泉,覺得它擁有中國儒家的特色,如果說黃果樹瀑布縱橫開闔,剛健無比,可以用中國武術流派中的少林派類比的話,那麼廬山的三疊泉就相當於中國武術中流派的武當派。泉水從上而下,憋足了勁,但卻不急於發力,而是先一疊,緩一下,再換個角度一疊,再緩一下,最後一疊又轉回來,並且鉚足全身的氣力,直衝谷底,充分展示了陰陽相濟、剛中帶柔的特點,不似許多瀑布一樣直上直下,蕩氣回腸,但卻柔而不弱,收發自如,該發力處自當盡全身之力,給人以氤韻悠長的感覺,頗符合國人的審美特點。不知當年的理學宗師朱熹是否從中有所悟?

從三疊泉回來的路是痛苦的旅程,但我卻發現了一條岔道,來到了一疊泉邊,這裡沒有了谷底的喧嘩,除了水聲、風聲外就只剩下我的腳步和心跳聲了。能在這樣一個熱鬧的景區中找到這樣一塊完全屬於自己的地方讓我既驚又喜!瀑布帶出的陣陣涼風很快就吹走了我的暑意,站在瀑布的背後,可以隱約看到對面的岩石,這種隱隱約約的感覺填滿了心間,真如在夢中一般。在飛瀑邊我找到一塊石頭坐了下來,細心品味飛流的瀑布,隨風搖擺的野花,以及濕漉漉的涼風,一種從未有過的安詳包圍了我,靜靜地坐著,期待時空就此凝固。

從山崖落下的瀑布砸在一塊突出的岩石上,爆裂的水滴四處飛濺,滿世界就只剩下這一種聲音了,單調卻不枯燥。陽光透過雲層,散落在水滴上,依稀可見七色的彩虹,可惜天上的雲層有些厚,否則該是多美的一張彩虹圖啊!

突然間有一種衝動,想去摸一下這奔騰的液滴。於是我跨過了欄杆,跳到瀑布下的平台上,平台很滑,稍有不慎可能就要為這急流作添磚加瓦的工作了,但心中的渴望衝淡了恐懼,終於觸摸到了水滴,體驗到了砸在手中那種沉重的動量,一種巨大的滿足感油然而生。

手裡捏著野花,不禁想起陶公來,不知此時的感覺和他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否相似?可惜不能到他墳前一見了,附首打油詩:

清流濺落兩山間,點點飛星過手邊。

借問陶公何處覓?一疊泉邊心意牽。

三天的行程匆匆結束了,至於廬山其他的景點,在記憶中可說的大概也只剩下名稱和大致相同的景色了,所以不說也罷。

回到家中,將照片導入電腦,慢慢欣賞起來,真的有許多的遺憾,但細看一下,我覺得有些吃驚,無論照片的主體如何,其中的背景卻是同一般的秀美,又將風景照挑出再看一遍,於是有些感觸了,原來廬山很美的,而要領略廬山的美,必須如此時這般慢慢體會,一點一點比較,細心發掘,廬山的神奇才會在你眼前展現。順手我打開了存有以前照片的文件夾,不經意間也積累起了數萬張數碼照片了,看看這時間的積累,才會覺得原來生活也是值得欣賞的,只有靜靜地體會,慢慢地咀嚼,你才能看到在生活平靜的外衣下其實充滿了各種氣泡和漩渦,每一個氣泡和漩渦都值得我們回味,如同廬山一樣,過多的表面雷同也會使我們的視覺產生審美疲勞,其實風景是一樣的秀美。這一刻,我沒有體會到激情,卻體驗到了踏實。

平平淡淡的美也是美,這是一種持久而耐看的美,而能欣賞平平淡淡的美更是一種美。


(三疊泉)



(一疊泉)



(烏龍潭)



(一疊泉2)



(太白瀑布)


精選遊記: 廬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