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朝聖記(7)

作者: niuniu_777

導讀十方普賢的內涵十分豐富,是佛教教理、教儀與造型的完美結合。十方普賢聖像的整體高度為48米。其中須彌座的高度為6米,圓融法界至頂層的佛面高度為36米,圓滿柱的高度為6米。整體高度48米,喻意為阿彌陀佛度化眾生的四十八願。須彌座6米,喻意為菩薩度化眾生的六種方法,即六度。聖像高度36米,依漢譯稱揚阿彌陀佛淨土的《平等覺經》中所列過去三十六佛之數為高度 ...

十方普賢的內涵十分豐富,是佛教教理、教儀與造型的完美結合。十方普賢聖像的整體高度為48米。其中須彌座的高度為6米,圓融法界至頂層的佛面高度為36米,圓滿柱的高度為6米。整體高度48米,喻意為阿彌陀佛度化眾生的四十八願。須彌座6米,喻意為菩薩度化眾生的六種方法,即六度。聖像高度36米,依漢譯稱揚阿彌陀佛淨土的《平等覺經》中所列過去三十六佛之數為高度。喻意為過去現在未來諸佛,佛佛同體,法法一如。祈願法界眾生稟尊普賢行願,導歸佛國淨土。聖像的高度36米加6米的圓滿柱為42米。喻大乘菩薩修行階位中之三賢(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聖(十地)及(等覺、妙覺)二聖的四十二賢聖。圓滿柱6米,喻意為6方諸佛。指東、西、南、北、上、下六方世界贊嘆阿彌陀佛功德之諸佛。六方與十方相應,義理相近。聖像位置所處海拔的高度加十方普賢的高度是3108米。三,表示佛、法、僧三寶。又表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0八,表示一0八種煩惱、一0八種業障、一0八種病苦。喻意為,一旦發心歸依三寶,禮拜十方普賢,修學普賢行願,即可消除過去、現在、未來的無量煩惱、業障和病苦,獲得自在如意,快樂吉祥。聖像之所以名為十方,從方位上而言,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和上、下。從普賢的願行而言,是指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迥向的十大願行。這十大願行是指導眾生離苦得樂,從凡夫至成佛,必須學修的十大法門。此十大願行遍滿十方法界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無有窮盡。從十方十面的朝向而言,能平等饒益十方的一切眾生。從十所表示的意義而言,含攝了一切法,一切相,一切處重重無盡悉皆圓滿的意義。積眾多妙義和形態,而尊稱為十方普賢聖像。普賢菩薩的坐騎白像像征著心性柔和、負重行遠,體現著普賢菩薩的慈悲之懷。大像六牙代表六度,也就是六種到達彼岸的方法: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它像征“願行廣大,功德園滿”。 金頂十方普賢聖像是峨眉山的像征,是峨眉山的標志,不到金頂等於沒有到峨眉山,到金頂不拜十方普賢聖像是一生的遺憾。金頂是峨眉山景點和寺院的彙集,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普賢行願和人們美好心願的融合。48米高的十方普賢聖像矗立在金頂,集天地靈氣,映日月光輝,俯世俗百態,圓眾生心願。典雅優美的普賢端座於白像和蓮花座台上,端凝、悲憫、祥和,四方雲霧飄浮繚繞著佛身,當太陽的霞光照在佛像的寶頂上時,無數的祥光瑞氣從聖像上反射出來,為雲海鑲上了瑰麗的金邊,震撼著芸芸眾生的心靈,使得善男信女,莫不跪服仰望,頂禮膜拜。面對聖像,修的是心,得的是福,圓的是人們所有的心願。



(十方普賢)

到十方普賢腳下的感覺不知該如何表達,先是呆呆的,然後就不由自主地磕頭,然後就泣不成聲,行願品都讀得斷斷續續,這眼淚就跟開了水龍頭似的無法控制,南無大光明山普賢菩薩!!!

金銀銅殿的佛像都無比莊嚴,這裡師傅也非常可親,做事非常認真,那天我對自己寫字潦草給師傅帶來麻煩深表歉意,我在金頂幫師兄們寫功德時,百元的百寫太潦草,那師傅說,他看明白了,但如果交上去核對時很容易看成千,寺院裡戒律很嚴,對善款等都非常認真地核對操辦,後來魚雷艇和那個師傅去下面做了登記證明我寫的是百元,他們認真負責非常讓我感動!!!這師傅非常好,同意我們拍了佛像,還介紹我們寺院住宿及吃飯情況.

金頂因為還在裝修建造,所以住宿的地方還沒建好,為了滿足居士們能住宿金頂願望,開許以歸依正到客堂辦理,打地鋪過夜,寺院騰出兩大房間,男女各一間,能給大家簡單的過一夜,每人收取5元錢. 客堂師傅幾次提醒這條件很差,直接睡地上,一個大房間近百人,可俺鐵了心住下來,附近賓館太貴,不就熬一 夜麼,.總比露宿好呢


現在真發覺很多大德預言,說這時期女眾學佛多,真是那樣,我們這大房間基本都是中老年人,一大房間起碼住了200人左右,最大年紀87歲,這些老太太我真太佩服了,上百裡山路都是自己走上來的,身上背的都是干糧,拿出的錢全部是毛票組成的,裡外層的包裹著錢,我看著無比贊嘆和頂禮這種精神,好多在優越環境下的城市人,可能因為優越使他們無緣這樣朝聖,這樣積累福報和信心. 說這些老婆婆沒錢,可實際他們擁有的比金錢可貴更富有的多!!據說很多人每年都會這樣來一次,給菩薩供養一點他們辛苦錢,供養一塊紅布,恭敬地磕頭!

那天在寺院看見一個衣著樸素整潔的婆婆,.一路把塑料花,一塊紅部,還有蠟燭恭敬地供養到供台上時,那莊嚴幸福的表情使我感動法喜的無法演說,這比很多所謂有錢人坐著轎子,然後隨手往扔幾十元錢,不知珍貴多少啊!!!

頂禮這些給我們示現的婆婆菩薩們!!

一晚上因為人多,有些嘈雜,也沒雜睡好,早晨很早就起來了.

寺院師傅們很早就開始早課,這裡天一般6點左右日出後才會亮起來,和內地有2個小時左右的時差關系.

我們跑到金頂那裡,舍身岩下峽谷林莽中,看見有一大串如霓虹燈般的美麗燈光,我起先以為這是對面建築,後來發覺對面只有群山,而且那燈非常可愛會不斷移動,,飄曳騰湧,忽高忽低,仿佛銀河繁星墜落岩谷,“時而散舞,星星點點;時而相聚,,令人眼花繚亂,心動神搖。”這就是“萬盞明燈朝普賢。” 我還發現有一顆燈他最可愛,一個人混在星星裡,但它頑皮地不斷變化跳轉,忽閃忽閃,讓我們有個錯覺,是不是這些聖燈是天上星星忍不住下來禮敬供養菩薩呢????!

早上五、六點鐘,站在舍身岩上遠望東方,只見天邊一脈鑲上金邊的灰色雲層緩緩浮動,金邊映射周圍厚厚的雲層灼灼閃光。慢慢地,灰雲裂開了一條縫,縫中透出橙黃的光芒,雲縫越來越大,顏色也逐漸與周圍雲層變為橙黃,稍頃,紅日露出一點弧形的金邊,弧形越來越大,雲層也為它閃開一條道路,當橙紅色的旭日冉冉上升,露出大半個腦袋時,速度突然增快,像一顆打足氣的皮球,猛地一剎那,跳出地平線,光芒四射,穩穩當當地嵌在地平線上。人們的臉上被塗上了一層酒後的紅暈,金頂也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彩衣。這時你會忘記了山頂寒氣襲人的晨霧,不停地跳躍歡呼,久久不願離去!!

金頂雲海,雲海瞬息萬變,有看著如一個城堡,有看著有無數人馬,我還看見有大鵬金翅鳥在展翅飛翔...忍不住真想去抓一團棉絮下來,或者把它當床舒適地躺著,看星星!!!!!這裡雲海古稱“兜羅綿雲”或“兜羅綿世界”。兜羅是梵語,一種樹名。“兜羅綿”意指此樹綻放的花絮,紛紛揚揚..



(萬佛頂)

20日看完聖燈,日出,吃好飯後就去萬佛頂 然後下山完成我們朝聖的最後兩天

20日一早4點起床,非常寒冷,裹著棉衣來到金頂平台.

天上漫天星星.大殿裡,師傅們已經開始早課了,鐘聲在喚醒沉淪的眾生,聞鐘聲煩惱輕,敲醒在六道的眾生從惡夢醒來是早晨.

圍著十方普賢轉了好幾圈, 那個在打地鋪睡我隔壁的南京的女教師挺可愛,她並不太信佛,不過看我繞了,她覺得肯定繞了有好處也和她姐姐跟著我們繞起來,她在南京認識佛教協會的人所以也在寺院和我們共同度過了一夜,她對佛教很多還不明白,也有些誤解,這裡面也包括了一些看似佛教徒的人不如法造成的一些誤解,還有需要更多佛子來跟更多人介紹佛法,讓更多人認識佛法,任重而道遠.

看完聖燈和日出我們出發去乘小火車去萬佛頂.


日照萬佛生紫煙,遙看貢嘎立前川。

高聳入雲九千尺,疑是天闕落人間。

萬佛頂是“普賢住處,萬佛圍繞”之意,是峨眉山最高之處海拔3099米.

現恢復的萬佛閣,雄偉莊嚴、金碧輝煌,既有廟堂之嚴,又富景觀之美,給人以質樸、新奇而親切的觀感。閣高21米,主體共四層,懸於樓頂的“祝願古鐘”神情肅穆、莊重威嚴,宛如普賢菩薩率眾弟子傳道行願,俯視凡塵;善男信女敲鐘許願,鐘聲悠悠,不絕於耳,讓您融身佛海,浮想聯翩……

登峨眉絕頂,敲祝願古鐘,祈萬佛祝福,保全家平安!



(祝願古鐘)

佩服西藏的仁波切,最殊勝的地方,他們總會繞上利益眾生的風馬旗

萬佛閣撞鐘一般是晨暮各敲一次,每次緊敲18下,慢敲18下,不緊不慢再敲18下,如此反復兩次,共108下。其含意是以應12個月,24節氣,72物候(5天為一候),合為108數。意思是像征一年輪回,天長地久,祈福國泰民安,人間幸福。在佛教中也說為清除108種煩惱,即所謂“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平時敲鐘3、6、9下均可,祈福全家安康,心想事成,財運亨通,萬事如意!



(峨眉山三峰傳說)

金頂下山走過雷洞坪,洗像池 連望坡鑽天坡走到九嶺崗後就有個岔路了我們往B線往下走了,還有條路通往我們來時走的老路.

金頂......雷洞坪,洗像池 連望坡鑽天坡走到九嶺崗---華嚴頂--初殿--長老坪--息心所--萬年寺(晚上住宿)--

7月20日的腳步已經非常的不輕松了,已經整整跑了5天了,全部是攀登的山路,兩條腿已經跟鉛似的重和緊了.所以下山時腿已經開始有時發抖了,此時真正體會了蜀道難啊,上也累下也累,下山時更多了份緊張,很多階梯非常小並長著苔蘚,加上時而下雨,很容易腳下一滑就摔一交,在這種地方滑一下可不是小事啊!!所以下山注意力比上山更集中,全身繃得死緊,鼓勵自己抓緊走路,咬緊牙關,勝利在望!!!

好不容易循著上山原路走回到九嶺崗,從這裡分岔,開始我們最後的兩天的朝聖之路了!!

下山之路也有上山路,跌蕩起伏,就跟人生一樣,禍福相倚啊!!路上遇見好幾對一起行走的年輕人,還有一家三口這樣走路的,大家總在休息的驛站遇見,或者在寺院裡遇見,不用說話,一個相視一笑就給對方互相的鼓勵,一起努力把這路程走完,相逢何必曾相識啊,相逢即是有緣,整個朝聖過程真是一個人生心路的過程縮影啊~~

終於走到華嚴頂,寺院建在山峰上,正好朝拜和休息一下.一峰聳翠九嶺崗上,峰頂就是華嚴頂,海拔高度1960米。取《華嚴經》的意思命名寺廟。華嚴頂又是這座山的名稱,站在這裡可以看到金頂、九老洞、洪椿坪、萬年寺等山景,晴天 還可看到峨眉城市,所以這裡有“小金頂”之稱。

該地曾為玉皇亭(道教稱謂),清清雍正年通融、慧先二僧相繼擴建為寺.華嚴四周雲遮霧蓋,非常之秀美。附近有九龍井、桂花洞,相傳在創建該寺時,因地無水源,老僧夢神指示,就地挖鑿,水即湧出。桂花洞為桂花仙子住處,仙子常將丹桂芳香撒向人間,風景險奇。

寺院很小,現在供釋迦牟尼佛和觀音。感覺非常清淨,汗水淋漓的我們一坐到寺院的方桌子前,就不想站起來了,穿堂風吹過甭提多舒服了~~~嘴巴好干啊,去寺院的水龍頭裡裝了些水,這裡所有寺院放出的水全部是甘甜的山泉,這在城市裡是無法想像的幸福事情!!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休息後我們繼續進發,古人真是智慧啊,一張一弛是文武之道,休息是為了更好的進發,所以人有時光有熱情還不夠,智慧太重要,修行如生活一般只有在真正的實踐中才會真正感悟,只有實踐才會讓我們從感性中真正走到理性.

接近中午,終於走到過長老坪。傳說有位長老坐化坪上。長老是誰呢?傳說就是漢時在峨眉山采藥的蒲公老人。在長老坪的左下方有個地方叫蒲氏村,據說曾是蒲公後人聚居的地方。後人為了紀念這位老人,便在坪上修了一座廟,古叫長林禪院,後以地名名寺 。今寺已不存,但傳說長留人間。

初殿。也與長老有關,初殿在宋時,有仙人用一碗供游人歇憩飲水之用。初殿與蒲公傳說有關。據《峨眉山志》說:東漢明帝年間,峨眉山上一位叫蒲公的老人,一天采藥至雲窩(即現在初殿的地址),忽然發現地上有鹿子的腳印,於是順著鹿跡走,走哇,走哇,走到岩頂鹿跡不見了,卻見岩前,紫氣騰湧,出現了個很大的七彩光環,他驚異不已,迷惑不解。便到洛陽拜偈印度來的騰、法二位高僧。高僧回答說:“這是普賢祥瑞”。於是蒲公回到峨眉山便在山頂上修建了普光殿,供奉普賢。後人又在蒲公發現鹿跡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小廟,就是初殿。

殿內供釋迦牟尼佛、文殊及普賢菩薩像。殿後左右供觀音和地藏菩薩像。這一帶有一奇妙的自然景觀:每天白雲從這裡升起,飛到駱駝嶺上然後慢慢地飄落下來,故名雲窩。到了冬天,周圍已是白雪皚皚,唯雲窩一片蔥綠,兔子、松鼠、雀鳥等都來這裡覓食,這一奇異景觀稱為“雲窩不雪”。

我在殿外的左面尋找那曾經充滿仁者之風的仙人碗,只看見一個非常髒的可能被人丟棄的碗,此碗不知流落何方,心理有莫名的悵然和憂傷~~

殿前的古大德塔碑默默地豎立著,那些為佛法鞠躬盡瘁的大德們游戲幻化,看著人世間的潮起潮落,絢爛與平淡,繁華與落寞,所有的眾生相盡收眼底,成住壞空~~~~頂禮古德們!!感謝你們還讓我升起那份感恩之心,這些一切景像都默默地在訴說著佛真理和法教,一切色法的無常,如夢如幻!

從初殿出發往觀心坡 到達觀心所

景色秀美的觀心坡曾經是古人觀心靜修的地方,山脊上那座小廟就是息心所。蔣超《峨眉山志》載:一長者說偈雲:“身相如虛空,不攝善惡念;是名息心所,菩薩方便力。”殿內供觀音和藥師佛。寺居岩畔,下望如高懸半空,所以古人曾這樣形容說:“息心所,高閣危懸,如在九天,如臨九淵,人心至此,獨持半偈,萬緣皆息矣。”門上那對聯更把“息心”的意思說透徹了:“萬籟無聲心自息,一身非我物同春。”意思是在此一切聲音都沒有的寂靜空間,心自然也就安靜下來,感覺到自己也是萬物之一的一種無我境界。

從進寺院, 大家都無比贊嘆,莊嚴清淨,殿堂裡非常靜,莊嚴的佛像微笑著,風徐徐地吹過,我們心一下特別清淨,~~~萬緣皆息.

殿後的平台上有武術教練在給學員指導訓練, 都穿著白色的古綢衣服,讓我覺得有些時光倒流的恍然~~~心裡真有住下的衝動,福地啊!!

走出息心所,門口擺放著桌子等,有個簡易小賣部,因為峨眉山山路比較遙遠,每過一個崗或者大的坡總有那裡的居民或者寺院有便民的歇息地,可以給大家補給~~~息心所的冰粉太讓我難忘了,每次想起還流口水那!!這冰粉是峨眉山一種植物做的,吃上去跟果凍似的滑溜溜,加上山泉的清涼,紅塘的甜蜜,直沁人心脾,滿滿一大碗才收1.5元, 對於爬山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碳,過分流汗是非常缺水,口渴的厲害,我和魚雷艇一口氣干掉三碗,直喊幸福!!

我的兩條腿已經重的有些抬不起來了,走路有些晃蕩,一咬牙多走了些,他才有些適應過來, 哎,看來得一股作氣了,不能多休息了,傍晚一定要趕到萬年寺啊,不斷有抬轎子人上來勸我們坐,我們做劉胡蘭狀,堅決把頭一抬,使命趕路, 太小看我們列, 都堅持到現在了,咱們的意志是不可動搖地~~~~雖說他們在後面喊著離萬年寺還有十幾裡山路,那坡不好走列~~~因為前面已經滑過一交,所以不敢馬虎,一直拉著欄杆走呢!不過人有時是需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的,咬牙走過了就過了,而且過了這一坎,越走越快,真是否極泰來,蓄勢才能待發~~

向偉大的萬年寺,峨眉山鼻祖寺院進發~~~~


精選遊記: 峨眉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