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印像

作者: wxhai

導讀有幸到遵義工作一段時間,遵義這個名字從我小學時候就印在腦子裡了,那徽章上遵義會議會址的二層小樓閃閃發光。讓我知道遵義有這麼一座有名的建築,其他一無所知。 想像中的遵義在貴州山區應該是個貧窮的地方,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會有什麼好地方呢。其實不然,遵義是座歷史名城。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文化也有不少可陳之處,這些都可在各類的介 ...

有幸到遵義工作一段時間,遵義這個名字從我小學時候就印在腦子裡了,那徽章上遵義會議會址的二層小樓閃閃發光。讓我知道遵義有這麼一座有名的建築,其他一無所知。

想像中的遵義在貴州山區應該是個貧窮的地方,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會有什麼好地方呢。其實不然,遵義是座歷史名城。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文化也有不少可陳之處,這些都可在各類的介紹中看到,這裡不做轉摘了。同時,時代步伐的前進也沒有遺忘遵義。

遵義最漂亮最吸引我的地方是鳳凰山和山腳下繞著鳳凰山緩緩流淌的湘江河水。休息日我總是從小路上山,下山後沿著湘江河回家。上山的路有六七條,有大路有小路,我都走過。我還是偏愛走小路。登上鳳凰山,就走進了原始森林的懷抱,一股清新撲面而來,修築的上山路兩旁的樹木大小參差,看上去雜亂無章不像有的風景點都是人工栽培的整齊劃一的樹林,感覺到一種野趣。許多小路就是市民在野山中走踏而出的。走在這樣的山路上,感覺不到是在旅游,倒像是真正的生活在山裡,是個山裡人一般。在一個城市的市區擁有這樣一座山真是遵義人的福氣了。放在浙江或者江蘇隨便哪個地方不收個10元20元的門票才奇怪呢。遵義市政府在這點上還是很親民為民的了。山不很高,海拔1078米,但遵義本身海拔就800多米,所以也就200多米,跑的快點20-30分鐘即可倒山頂,出的一身汗。山頂一個瞭望台,瞭望台有人看守進不得,我離開遵義的時候,瞭望台正在拆要建一個漂亮的塔。在山頂的平台上可以俯瞰遵義城和遠處層疊起伏的山巒,涼風吹來,神定氣閑。山上盡是老人在早鍛煉和打羽毛球的,你來我去,球還打的很專業;有跳健身舞的,合著節拍,踏著音律,煞是好看;有打拳舞劍的,穿戴漂亮的武術行頭,行雲流水般的令人駐足;有練氣還不知是練聲的,盡著嗓子使勁大吼,像是畫眉鬥嘴,你一聲他一聲,山中不時傳來聲聲吼叫。

半山腰上有座紅軍山屬於鳳凰山山麓,由於建有一紅軍烈士紀念碑和紅軍紅三軍團的參謀長鄧萍烈士墓而得名。還有我小時在課本上讀過的紅軍女衛生員的墓,紅軍女衛生員的銅像香火不斷,像菩薩一樣被人供奉著。每到周日有一個市民自行組織的合唱團風雨無阻地在此唱歌,有拉手風琴的、有吹薩克斯的、有彈電子琴的、還有指揮呢,橫幅上寫著,不管你來自何方,什麼年紀,想唱就來。唱的都是悠揚的民歌和激昂的革命歌曲。

山腳下在密密的樹林裡和廣場的樹蔭下是那熙熙攘攘的人們在茶座裡,喝茶聊天,打牌下棋。遵義人的生活就在鳳凰山,鳳凰山就是遵義人的生活,是那麼的安詳和清閑。

在此山上,美中不足是遵義人或是包括到遵義上鳳凰山的外地人的衛生習慣。隨地吐痰是一個在鳳凰山非常嚴重的問題。一路上山或下山,你可以到處看到地上的痰跡,稍不注意還會踩到。你可以看到穿著整齊的人隨口吐痰,而且路的兩邊就是野地和樹叢,他們就是不願扭頭往邊上吐,就是喜歡直直的往自己的正前方“呸”的一口,惡心之極。紅軍山的台階有311個,兩旁都雕刻著關於紅軍的歷史故事,非常整齊美觀和宏偉,可惜在這樣美麗的地方台階上布滿痰跡和瓜子殼,更何況還有清潔工人不斷的在打掃。叫人看了難受。

山腳下流淌著清清的湘江河,沿江的親水平台雖然不那麼豪華,卻透著一股子親切。沿著河邊漫步,江中有戲水人踏著一根毛竹,手執一根平衡竹竿在水中劃出各種姿勢,幾個人還做出各種造型,悠然游戲。不管春夏秋冬,每天都有游泳的人在劈波斬浪。垂釣的人,靜靜的候著魚竿,等待著那魚線上的一絲顫動,盡管都是手指長短的魚,也樂此不疲。

遵義的街上一如其他城市一樣,商業的喧嘩滲透到各個角落。只是從那放在門口招徠生意而發出震耳欲聾的把再美妙的音樂也變成噪音的音箱,在告訴你這還是個管理不到位的城市。甚至街道的喧鬧可以持續一個通宵而不用擔心有人來管。我住在遵義最熱鬧的丁字口,樓下晚上是大排擋,晚上六點左右擺上桌椅,炒菜聲吆喝聲唱歌聲吵架聲一直要鬧到凌晨5點才安靜。我是睡眠極好的人,也經常半夜醒來,也會打開陽台的窗戶探頭去看底下喝酒人的打架,上班時還會去看看夜裡打架留下的血跡。但願附近的居民沒有失眠症。我離開遵義時,政府開始整頓了,我為周圍的居民感到高興。

遵義的飯店酒店有一大特點,包房裡必備麻將桌,飯前打幾圈麻將成了餐前的開胃菜了。飯店很多,生意也很好。民以食為天,也反映出遵義人的生活灑脫和悠閑。

到了遵義,遵義會址是非得去看一下不可,那是毛主席的發祥地啊。參觀一下老建築,了解一下歷史,不無意義。只是關於遵義會議的歷史在我國宣傳很多很詳盡了,無需在此復述了。看了會址聽了講解,倒是留下一個迷,遵義會議參加的人數到底是19人還是20人?雖然現在沒有實際意義,但卻耐人尋味。58年12月以前,遵義會議參加的人數是19人。58年11月,鄧總書記視察遵義來到了遵義會議會址,指著會議桌的一角,對著隨從說,那時開會我就坐在這個位置。要知道那時19人是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朱德、陳雲、博古、王稼祥、劉少奇、鄧發、何克全,劉伯承、李富春、林彪、聶榮臻、彭德懷、楊尚昆、李卓然、李德、伍修權,沒有鄧小平。總書記既然那麼說了,添上一個座位,增加一個人,19人變為20人也是理所當然的啦。遵義會議的尋址也是經歷了一番功夫的,時間過去已久,當事人的記憶有的也比較模糊,問毛澤東開會時坐在哪裡,毛也回答不出,只是記憶說當時記得坐的靠火盆很近,所以現在的遵義會議的會議桌上沒有擺放與會者的姓名牌。到了文化大革命,鄧的位置又被撤了,又成了19人了。文化大革命結束位置又放上了。鄧這麼解釋說,參加遵義會議不會在我的榮譽中增加多少,不參加會議也不會減少我的榮譽。我著急,活著的當事人那麼多,為什麼不找個人證呢?周恩來,劉少奇,劉伯承,張聞天等等等等,都可以啊。可惜啊可惜,現在當事人都已作古。不過留點迷讓後人去考證考證也不失一種趣味。

婁山關也是遵義的一個景點,毛主席的詞“西江月.婁山關”即出自此役後的大作。“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月”在我們這代人的記憶中時如此難忘而真切。婁山關,山不高卻很竣險,兩山中一條狹道,而今山頭上還保留著當年戰鬥留下的戰壕。令人感嘆,當年勞苦大眾跟隨共產黨當紅軍,打土豪分田地,為的是過上幸福的生活,可能許許多多的人還說不上什麼叫幸福生活,只要吃上飽飯,穿上衣服就可以了。當年參加紅軍打仗負傷後,許多留在當地又做了農民。這幾年還活在世上被找到時,日子艱苦的令人心酸。展覽會上的照片看上去衣服襤褸,營養不良,和當了官的比較一天一地,唏噓不已。從這聯想在遵義正好遇見原遵義鐵合金廠的職工把全市的道路封鎖,上街游行。打聽知道,全國最大的鐵合金廠-遵義鐵合金廠破產,許多工人每月只拿208元,夫妻兩人養個孩子怎麼生活啊,市委書記發表講話要安定要穩定。工人這麼說,你市委書記也拿一月208元來穩定穩定看。勞動人們的要求真的不高啊。

遵義市中心丁字口,傍著湘江河建有一個河濱公園,當地人稱快活林。整天人流駱繹不絕,有鍛煉的、有散步的、有下棋的、有聊天的,還有為了生計擦鞋的、扦腳的、賣唱的很是熱鬧。快活林的出名還在於它的皮肉交易,有一真實的軼聞乃報上所登:一年輕背簍(當地為人背物出力,背上一背簍而名),有欲,到快活林尋瀉。一女開價5元,成交,事畢,背簍提褲即逃,女提褲不及,急呼捉賊。眾人攆之,背簍情急跳湘江河,後體力不支呼救,撈起擒獲。反見女亦逃,眾人驚怪,抓後,然賣淫嫖娼也。傳為笑談。我同事親歷,經快活林遇四旬女賣春,開口20元,問何以如此,曰:年大價高無人應,家中離異無業一高中生。同事給20元即離,婦千謝萬謝。細讀痛心疾首。

遵義給我的印像總體是美麗而充滿活力,雖不富裕卻很悠閑,氣候宜人,適合居住。城市管理再加強些,不輸沿海城市。


精選遊記: 遵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