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記游

作者: 慕宏

導讀去年四月,我到南京親戚家去。親戚住在南京長江路總統府附近,周恩來率領的中共代表團駐地梅園對面。路邊有一片小花園叫櫻花園,種了一些櫻花樹,櫻花是在我上次三月下旬離開南京後開的,現在花事已過,卻是滿眼桃紅柳綠,白天常有退休的老年人提著鳥籠來這兒,將籠兒掛上枝頭,打開蓋鳥籠的罩布,然後便坐在一旁歇息,傾聽著鳥兒們在柳浪中婉轉嬌啼。 昨天上� ...

去年四月,我到南京親戚家去。親戚住在南京長江路總統府附近,周恩來率領的中共代表團駐地梅園對面。路邊有一片小花園叫櫻花園,種了一些櫻花樹,櫻花是在我上次三月下旬離開南京後開的,現在花事已過,卻是滿眼桃紅柳綠,白天常有退休的老年人提著鳥籠來這兒,將籠兒掛上枝頭,打開蓋鳥籠的罩布,然後便坐在一旁歇息,傾聽著鳥兒們在柳浪中婉轉嬌啼。 昨天上午我在親戚家閑來無事,借了一台數碼照相機便出去散步了。沿路走到總統府門前,搭上3路公交車,坐到省政府。下車後找到雞鳴寺路,順著這路便能走到玄武湖公園。路很窄,路南是一長溜的香火供品店,鱗次櫛比,綿延二百來米,供應著保定、北京、三亞、印度及世界各地的名香、佛像、經文、吉祥物等,一路梵香撲鼻,誦經之聲及佛教音樂不絕於耳,若不是身邊不時有出租車疾駛而過,真以為置身於何處聖山佛地呢。

西行數十步,抬頭往路對面的小山上看去,只見有大小佛殿依山而建,重檐飛掾之上,兀然突現一座寶塔,掩映於疏枝綠葉之間,塔頂直指天宇,氣像莊嚴。這就是雞鳴寺和那44.8米高的藥師佛塔。這寺始建於公元300年,527年梁武帝蕭衍下令重建,並改名同泰寺。之後他曾三次舍身於此寺為奴,即號稱在寺裡做眾僧的侍從,而後每次都由群臣捐金數億錢奉贖他回宮,純粹是鬧劇。然而就因為他如此,南朝便有了許多寺廟。杜牧《江南春絕句》寫道:“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根據史料所記,南朝僅在建康(南京)一地寺廟便超過五百,僧尼人數逾十萬人,他們不事耕織,結交權貴,霸占土地,經營工商業,放高利貸,香火一時大盛,這便是受梁武帝三舍其身的影響。梁武帝曾提出“三教同源”,說道家、儒家都來源於佛教,如來與老子、孔子是師徒關系,說佛教是黑夜裡的月亮,儒、道是眾星,三者既有高下之別,又互相烘托,交相輝映,說自己由學儒到學道到學佛,才得到真正的歸宿。他這是以這三教作為自己的統治工具,歷代統治者都有這一招,自己發跡之時心狠手辣,殺人如麻,不擇手段;待上台後要保住自己的地位,便希望天下人心向善,忠孝兩全,最好是勘破紅塵,出家修行,不問世事,只信冥冥之中自有天堂地獄公斷,這樣一來就沒人造反了。也就是說只許自己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種心理即便現代也是如此。然而他的法治太偏,王室和士大夫有種種特權,對人民則極其嚴酷苟刻,以至有人當面對他說:“陛下為法,急於黎庶,緩於權貴,非常久之術;誠能反是,天下幸甚。”這樣只能加劇、加深社會矛盾和危機。

這同泰寺就是當時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南唐時又改名淨居寺,後來又叫圓寂寺,宋朝叫法寶寺,明朝1387年才改名雞鳴寺。1984年泰國還送了兩座5噸的銅佛像,一是釋伽牟尼像,一是觀世音菩薩像,我並沒進寺,估計大概是供奉在毘羅大殿裡吧。從路邊看,上行十余台階是山門,再上十余階是韋陀殿,韋陀是佛教中的護法神,所用兵器是降魔杵。再上十余階便到毘羅大殿,轉過大殿便是藥師佛塔。這個藥師佛我倒不甚了了,不敢妄言,但喜歡看那塔,小巧玲瓏,金碧相間,在朝陽的輝映下流光溢彩。塔高八層,塔身八角形,是樓閣式塔,南北朝時最流行的外觀結構。佛塔源於印度,原本是為了收藏釋伽牟尼的遺骨——舍利子,供佛教徒禮拜而建築的,兩漢期間傳入中國,其建築形式與東漢原有的木結構樓閣相結合,形成中國式的木結構樓閣式塔,南北朝時盛行一時,洛陽永寧寺塔便是當時最大的一座九層方形木塔。後來便流行磚木結構,這座藥師佛塔是1989年重建,外表看好像是磚木結構的。塔一般建在山頂上,取其偉岸,可以登高望遠,而外形上也越顯得卓越挺拔,符合佛教徒膜拜時的心理。一些人更是喻其為陽物,如報載幾年前發現的四川一座大臥佛,樂山大佛在其胸,而正有一座塔在其身中段處。其實不管如何評說,一座青翠的山上出現一座小巧玲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寶塔,會使人眼前一亮,為這山陡然增添許多秀色,使人感到山川的壯麗,領略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每次看到遠處山頭的寶塔,便會有前往登臨的欲望,然而都沒時間。這次當然也沒時間,因為我心裡就想著去一覽鐘山虎踞之雄姿,並且照一張玄武湖旁有鐘山,山水相映的相片,急著去玄武湖公園呢。

忌憚著路上疾駛的汽車,便沿著山坡下窄小的人行道走,挨擦著沿坡垂下的青綠藤蘿,和那被藤蘿覆蓋著的褐色的山岩,轉了幾個彎,前面豁然現出一道城牆,一座城門。一出門,便是玄武湖公園邊門。正待進門,忽從眼角瞥見城牆上有人走動,便仔細觀察,隨即發現若進玄武湖公園便上不了城牆。心想若進公園則不能內外兼顧,而上了城牆不但能登高望遠,還可內外風景兼顧,何樂而不為?當下躊躇滿志購票上牆。城牆高20多米,寬約十余米,我上的這一段十分完整。據介紹,當初建這城牆時,以石灰漿、糯米汁,再加上桐油砌磚,因此城牆極為堅固,經久不裂。上得城牆,果然眼界豁然開朗,城內雞鳴寺、城外玄武湖盡收眼底。只是一件事大殺風景,這天雖晴而無風,天地之間卻是霧藹蘊縈,二三裡之外便茫無邊際,鐘山只見一線輪廓,相機取景框裡干脆就看不見。無奈之下,只得就女兒牆(城牆上靠城內的矮牆)旁的石凳坐下,瀏覽著湖光霧色,欣賞雞鳴寺藥師佛塔的秀姿,靜待霧散。如果霧散,便可見鐘山,說不定還能看見山中的紫微之氣呢。這股紫氣在插隊時曾看見過,那時在長江輪船上遙望南京,有時能看見黃昏斜照下的鐘山和城郭之間隱約現出一股紫色之氣,直上天宇。堪輿相士認為這是紫微垣之氣,是帝王之相,當年六朝建都於此,就是衝著這股紫氣來的。然而六朝皆短命,到後來反而引來了日本鬼子到此大肆殺戮。日本人也懂堪輿之術,也知道這裡是中華之龍脈,便在此窮凶極惡地燒殺,然後妄圖三個月滅了中國,但即便是如此凶殘也只待了八年便俯首投降。

坐在城牆上,沐浴著初春溫暖的陽光,一個人在那兒浮想聯翩,不知不覺兩個小時過去了,那霧氣不見散去,卻比原來重了些,眼看無望,腹中倒覺得飢餓了,便離開城牆,回親戚家去。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