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岩紀行

作者: love25202008

導讀龍岩在福建西部,故人常以“閩西”代稱其域。閩西多山,群峰逶迤,連綿不絕,浩浩蕩蕩,勢如長龍。相傳,山中有巨岩,岩壁皺折肖龍,故其城便有“龍岩”之名。山高而城低,環城諸峰重重疊疊,如青蓮之瓣,而其城廓則勢同蓮心,城中高樓就有蓮籽之形。閩西又是革命搖籃,曾哺育過中國工農紅軍這條赤色“巨龍”,有詩為證:“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岩上杭”。閩� ...

龍岩在福建西部,故人常以“閩西”代稱其域。閩西多山,群峰逶迤,連綿不絕,浩浩蕩蕩,勢如長龍。相傳,山中有巨岩,岩壁皺折肖龍,故其城便有“龍岩”之名。山高而城低,環城諸峰重重疊疊,如青蓮之瓣,而其城廓則勢同蓮心,城中高樓就有蓮籽之形。閩西又是革命搖籃,曾哺育過中國工農紅軍這條赤色“巨龍”,有詩為證:“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岩上杭”。閩西土地皆為紅色,人們便常用“為烈士鮮血所染”以緬懷先烈,激勵後人,故龍岩人也就有了龍精神。

山多則水必美,水美則景必勝,所謂地靈人傑,龍岩亦不能外。

山之美

龍岩之山,山山皆美。披木覆林者,其綠濃似瓊漿,稠得實難化解,低是如翡 翠璜,使人心曠神怡,高則似碧玉之劍,直指雲天,令人豪氣頓長;竹篁繁茂者,遠觀仿佛鹿臥兔憩,安祥寧靜,臨近則聞濤聲陣陣,有如虎嘯龍吟,壯人膽魄;石徑曲斜,有農人荷鋤登攀;煙嵐氤氳,但可聞犬吠雞鳴……

然,其最美者當數“睡美人”。

“睡美人”於江山鄉山塘村後,數峰相連,構成人形,遙望恰似一美女仰臥,眉目清秀、五官端正,長發飄飄兮如流瀑,乳峰高聳兮似湧波,曲線畢現,美目微閉,泰然安睡,不問人間今年何年,不覺時下是夏是冬。

靜觀美人之睡,漸有遠離塵囂之感,竟覺時空凝結,萬籟俱靜,心中縱有千千結,此刻亦被風吹散,神亦清、氣亦爽,貪念作冷灶飛灰,色欲作落花流水,名利作過眼煙雲,目中只現天高雲淡,心間惟有青山長存。有此一游,修身與養性可兼而得之。

因“睡美人”恰於江山鄉境內,江山人便常一語多關地戲謔:“愛江山亦愛睡美人”。其實,此愛當為對祖國、家鄉與自然之深情大愛。鄉裡人雖人勤手巧,可二十多年前的日子卻不堪回首。是龍之傳人,便斷不肯久困淺灘,他們藉改革開放之機,日出便作,日落方息,植竹成林,護林成風,才有這般山山披綠,峰峰掛翠。待竹長成,便伐竹回村,破竹為篾,織篾為席,創出名牌“睡美人”,近售大江南北,遠銷東南各國,獲利頗豐,加之其他收入,人均一年可得四千元有余,終於得在市場經濟大海自由騰躍。眾人居新宅,穿新衣、食有魚、肉,行有汽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洞之奇

龍崆洞處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內,又為福建省級風景名勝,亦是我國現探明的特大溶洞之一。

此洞確實不小,入洞不久,便有一廳豁然現出,粗觀略計,約可容兩三千人。人在廳中,尤如侏儒一般,尚不及稍大的石筍。一聲輕呼,便有回響自八方彈出,聲聲不絕,人愈顯渺小。廳中有飛燕盤旋自如,絲毫不受阻礙。據說,與此廳不相上下者,洞中還有七個?全洞面積更是可達五萬余平方米,其洞之大,儼然有貴州天星洞之勢。

此洞所在之山,高不足五百米,然洞中空間即有近三百米之高。洞中可分三層,上中兩層洞中有洞,曲徑四通八達,環環相銜,層層疊疊,迷宮也似。已開發的三千余米游程,忽上忽下,時寬時窄,步步有景像可觀,處處有故事可聽。此洞之形與江蘇善卷洞相比,亦毫無遜色。

於洞中游走,有淙淙水聲相伴始終,洞中愈顯靜謐,不經導游指點,卻難尋下層流水蹤跡。直到游程已去大半,往另一洞口行時,方見數流聚彙之河陡然而現,河面有十米之寬,水勢平緩,河道雖彎曲如腸,卻仍可容三舟並行。以舟代步,順流而游,其情其趣,決不亞於浙江“黃龍”名洞。

龍崆洞中,鐘乳、石筍遍步,或如飛龍在天、或如猛虎下山、或如天女散花、或如村姑浣紗,有石花盛開、有雄獅迎賓、有靈貓戲犬,更有奇觀“龍傘”圓撐……難以一一枚舉。此情此景,於其他洞中亦為常見,不再贅述。然,抗戰時期,日寇肆無忌憚的燒、殺、擄、掠,激起一批熱血青年滿腔義憤,毅然舉起愛國大旗,以龍崆洞為依托,與侵略者展開了殊死的搏鬥……此一史實卻為別洞所無。故此洞除幽、美之色外,尚凜然而具悲、壯之氣。

龍崆洞中藏蛟龍,挾雷裹電鬥頑凶;雲散雨霽國有幸,浩氣長存青山中。這也可視為龍之性格、龍之精神的體現。

得“天星”三份勢、“善卷”三份形、“黃龍”三份趣,更有一份血染風采,龍崆洞當列天下名洞矣!

林之幽

距龍岩城郊14公裡處,有一處森林公園,名曰“東肖”。此地是革命先輩鄧子恢的故鄉,路旁至今尚有昔日紅軍宣講革命的戲台。今朝之東肖與當年之窮鄉僻壤相比,自是已“換了人間”。

許是公園又兼度假村之故,進得門去,但見小橋流水、柳映碧水、蕉綠亭紅、曲徑通幽,與一般公園並無二致,甚至還有少許匠氣。然,沿一石徑,於清溪旁溯流而上,過綠蔭中數幢中西合壁小屋,林愈密,逐漸仰首難見天日;氣愈清,呼吸之間如飲醍醐。行走其間,但見遍野幽花雜卉,漫山瘦石叢篁;溪流歡奔,如孩童嬉戲;藤蔓纏樹,似戀人相依;更有幾株人稱“活化石”的桫欏少女也似,於水邊亭亭玉立,尤在自顧自憐。木葉稠密,禽鳥啼鳴而難覓其蹤;石徑側旁,花草散香且可見七彩。其時正當盛夏,置身其間,卻不覺絲毫酷暑炎熱。隨路之起伏漫步,如踏波探海,周身皆被碧色所圍,飄乎﹖蕩乎﹖實乃其樂無窮。

行走間,忽覺四周景色似曾相識,停步思索良久,方憶起曾於雲南西雙版納的野像谷與廣東肇慶的鼎湖山“品氧谷”有過類似際遇。

山路越行越高,水聲越來越響。峰回路轉,一道白練自難視其頂的陡崖上倏然直垂,其勢似迸似崩,其速如射如噴,三疊之下,激起團團水霧,片刻之間,衣衫已被滲濕,一陣涼爽直透肺腑……

龍岩人何其幸也,游山觀水,寄情天地,卻不必竹杖芒鞋、遠離家門,即不耗財費時,又免旅途勞頓,但凡得些余暇,只消擯卻俗務,往東肖走上一遭,沐溪水,滌盡身上汗跡;浴山風,拂去心中塵埃,便可得一份禪境道界獨有的“淨、靜”閑適……

距城數裡遙,存如此境地,可謂罕見。更難得的是,此公園系一龍岩籍華僑投資所建。龍岩人之龍精神在此可見一斑,亦是東肖民眾於“愛江山亦愛美人”的另一類注釋。


精選遊記: 龍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