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追思

作者: yikwyjp

導讀送兒子入川求學,住成都二仙橋。忽想起杜甫的詩句:"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於是冒雨前去游武候祠。 其實八十年代,我曾到過成都,游過武候祠。舊地重游,成都的變化之大,讓我根本無法辨認。此番前去武候祠,我希望在那紅牆碧瓦,古柏翠草之中,尋找那久遠的記憶。 倘徉武候祠門前, 杜甫的詩句:"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躍上我的心頭,高大的照壁和一對明代石獅峨然� ...

送兒子入川求學,住成都二仙橋。忽想起杜甫的詩句:"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於是冒雨前去游武候祠。

其實八十年代,我曾到過成都,游過武候祠。舊地重游,成都的變化之大,讓我根本無法辨認。此番前去武候祠,我希望在那紅牆碧瓦,古柏翠草之中,尋找那久遠的記憶。

倘徉武候祠門前, 杜甫的詩句:"寺憶曾游處,橋憐再渡時"躍上我的心頭,高大的照壁和一對明代石獅峨然聳立,顯示出古祠雄偉的氣勢。望著那似曾相識的祠院門樓和秋風中飄零的樹葉,一種斯人已去,景色依舊的復雜心情油然而生,不禁感嘆江山易改,花柳難覓,一切都己逝去,隔葉的黃鸝鳴得不再是翠柳蒼柏,而是高樓偉牆。沉眠在地下的諸葛武候之魂,也只能游戈在這祠堂的天上地下。

古樸的青石路自大門始,沿中軸線貫通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等主要建築,宛如一條通往渺遠的古代之路,把游人引向逝去的歲月,去領徊曾經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們的風采。院內古柏參天,濃陰匝地; 殿宇高大壯麗,氣勢宏偉;樓閣廊榭造型典雅,翹角飛檐;祠宇四面茂林修竹環抱,古塚惠陵(劉備墓)巍然而立。二門至劉備殿與東西廊,過廳至諸葛亮殿東西兩廂房,形成兩組四合建築結構,軸線建築兩側配有園林景點和附屬建築。翠柏掩映,碧茵鋪地,景色宜人。

站在昭烈廟前,我有一種層雲滿胸,歷史襲來的感覺。兩廂的文武塑像似乎都在與我對話,那一刻,生死之交,陰陽之界,渾沌了,飄升了,歷史在濃縮,鏡頭在延伸,諸葛亮運籌帷幄,一聲令下,階前的三面釜鼓響起雄渾激昂的鼓聲,預示著他的隊伍拔灶起程,西征出發。此時,古樂從心底溢出,戰馬從眼前馳騁,我仿佛成了西域邊關的衛士,跟隨軍師在古棧道上健步如飛。

武侯祠中,有不少匾額、對聯,其中有一副篆書的長聯寫道:公本識字耕田人,為感殊遇驅馳,以三分始,以六出終,統一古今難,效死不渝,遺恨功名存兩表;世有陳強古冶子,應笑同根煎急,誰開誠心,誰廣忠益,安危天下系,先生以往,緬懷風義拂殘碑。

這副對聯,敘述了諸葛亮的一生。上聯是說,諸葛亮早期隱居隆中,是一個從事勞動的知識分子,後來為了答謝劉備對他的特殊知遇之恩,他才願效驅馳。以三分始,指隆中決策的預見,以六出終,指六出祁山伐魏的事情,效死不渝,是效忠蜀漢政權,至死不變的意思。兩表,指前後出師表。所謂遺恨,是指沒有完成他理想中的統一中國的事業。

下聯是說,世上有像陳強、古冶子這樣同生死的人,就應當譏笑那些本是同根、而又相煎太急的醜劇。但當前的情況,卻又正是如此。誰能夠像諸葛亮那樣,開誠布公,集思廣益?因此他認為諸葛亮是一個身系天下安危的人,如今人死了,如果要憑吊忠烈,那就只好“ 緬懷風義拂殘碑”了!

殿堂裡,游人放輕了腳步,仿佛怕驚憂了諸葛先生。是的,他生前太累了,一生都在戰鬥,自從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來,他便"三顧頻繁天下計,兩廂開濟老臣心",忠貞死節為天下計,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蜀任丞相期間,戎馬倥傯,大部分時間是“貔貅刁鬥陣前過,虎帳中軍練夜營”中度過,赤壁之戰、火燒連營、草船借箭、淚斬馬謖、木牛流馬、七擒七縱孟獲、白帝城受劉備病托,輔佐後主劉禪,死前遺囑葬簡殮,只穿平日便服,不要任何陪葬,葬於漢中定軍山即可。他的《出師表》中陳情的:"侍衛之臣懈於內,忠志之士忘於外者"讓今天的我輩汗顏愧疚,無地自容。

此刻,我默默佇立在諸葛亮的塑像前,思緒很亂,但卻很虔誠,大殿高堂上,諸葛亮手執羽扇,頭戴綸巾,肅然清正,史書說諸葛亮“身長八尺(約1.84米),容貌甚偉”,此像則突出他足智多謀之風,儒雅風流之氣,他目光炯然,長須飄動,宛如仙人的神態,讓人想起他端坐城樓,驚退城下大軍的故事,雖說我面對的是1700余年後的一具泥塑,但我仍覺得他是有生命的,他在思考,在探索,兩道利劍般的目光穿透巴山蜀水的陰雲濃霧,追蹤著將士們的拼殺。

當我在《出師表》碑前沉呤良久時,兒子卻在諸葛瞻,諸葛尚塑像前頻頻按動快門。是啊,諸葛亮不但一生奉獻,死而後己,兩位公子子繼父業,戰死沙場,英年早逝,如此家風偉範,怎能不令人敬佩和懷念呢,兒子這一代人生於祥和安樂的環境,如同一艘在風平浪靜中行駛的船,不用航標燈也能行駛,一旦遇上狂風暴雨,他能否安身立命,受命危難,像諸葛亮父子那樣去為國捐軀嗎……?

一個台灣旅游團的導游在出腦筋急轉彎題:"楊貴妃和劉後主兩人誰最胖……?"有人笑道:"扶不起的劉阿鬥最胖。"言簡意賅,意味深長,我和兒子相視一笑,盡在不言之中。讀書時學過趙子龍救阿鬥故事,知道阿鬥是個弱智,難得諸葛亮輔佐後主劉禪的那一片赤膽忠心,然而終究蜀還是被曹滅了。今天我們讀諸葛亮的《梁父呤》《隆中對》在歷史的文字中觸摸諸葛亮的高風亮節,治國方略,惋惜他當年北上奪取中原,重振漢家基業的理想沒有實現。真希望他從祠堂那一片古柏中踱出來,為我們今天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再作一篇新的《出師表》。

我很想在諸葛亮的塑像前留個影,但我知道沉眠於地下的諸葛亮並不喜歡後人虛榮的朝瑾和禮拜,他沉默著,好像在用平和謙恭的神態拒絕我,我收回了相機,然而在我心靈的膠卷上,他留下了一張永遠也不會褪色的底片。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