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青島(第四篇)

作者: 09113358

導讀大巴進入了嶗山風景區,第一站是八水河,顧名思義是由八條河的水彙聚而成。上次來沒有看見高高的水壩,也沒有看見龍潭瀑下的石拱橋,看來十幾年來嶗山人做了不少事。烈士的雕像還在,絕壁上“龍吟”兩個字清清楚楚,因為是枯水季節,瀑布變成了小溪。游人忍不住下到拱橋下面,到龍潭戲水。花崗岩岩石被水磨得非常光滑,但肉眼看去不覺得,當把腳伸上去時,就� ...

大巴進入了嶗山風景區,第一站是八水河,顧名思義是由八條河的水彙聚而成。上次來沒有看見高高的水壩,也沒有看見龍潭瀑下的石拱橋,看來十幾年來嶗山人做了不少事。烈士的雕像還在,絕壁上“龍吟”兩個字清清楚楚,因為是枯水季節,瀑布變成了小溪。游人忍不住下到拱橋下面,到龍潭戲水。花崗岩岩石被水磨得非常光滑,但肉眼看去不覺得,當把腳伸上去時,就會感到腳下抹了油。一位女士驚叫著:“我的鐲子!”原來她滑倒了,右手重重地摔在岩石上,把一只價值兩千多的翡翠手鐲摔成了三截。上次來這裡,山民們多以賣德州扒雞、山貨、海貨為主。這次來,德州扒雞已被自制的山雞取而代之,新添了烤魚片。山雞個個經過了染色,紅紅的,煞似悅眼。但仔細想想,每個小攤上放著十幾二十只,這嶗山的山雞也成熟得過快的;否則,怎麼能跟得上如今的商業步伐。再看看山民的制作,還真不敢隨隨便便地把那些東西往嘴裡塞。

以前的山民非常純樸,現在的山民也隨著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完成了轉軌。自家修了一個簡易的廁所,一人把門,不交五毛錢不得入內。一位深圳來的代表,從賣自制工藝品的小攤旁走過,不知是她的挎包還是別的什麼碰倒了一塊工藝石,與木頭基座分了家,石頭上也出現了豆點大的坑。攤販出口就要她賠八百,會議的主持者前來調停,不出三言兩語,攤販就要動武。最後,以賠付五十了結。

來到太清宮已是午飯時間。跟著導游進了一家叫“東風飯店”的餐館。茶水未上,米飯先行上來了。茶水用閉,飯致冰涼,回鍋的菜才鋪天蓋地地上了桌,這大概是從泰國引進的機制,好讓游客快快吃完走人。公平地講,飯菜還算可以,但做法上有點糟蹋了好東西,惟有香螺味道特別,果真有股自然的香味。

用完餐,去了一趟洗手間,分明看見是“男廁”,進去後一拉單間的小門,發覺裡邊的人著裝不對,慌忙把小門關上。好不容易等小門開啟,鑽出來的人絕對不是男士。這裡是男女公用,慶幸這裡的人見怪不驚,沒有被當作流氓抓起來,或挨一頓暴打。出來時,正遇一位女代表急著找廁所。搖手一指,她站在廁所外邊難受地張望良久,就是不敢邁腿進去。她還以為我們在使壞,要不是伙房的廚師出來告訴她,還不知她要在那裡憋多久。

出了餐館,又有一位代表把一個本來就掛得很玄的海龜殼碰翻在地,把左後爪摔斷了。好一番爭執,差點又動粗,還是會議主持者出面調停,標價兩千八百元的海龜殼賠了一百元。

嶗山本不算華夏什麼高山,海拔不過一千三百三十米,但濱海能有這樣的高山直入大嶗山本不算華夏什麼高山,海拔不過一千三百三十米,但濱海能有這樣的高山直入大海,也屬罕見。故而,到這裡一游,主要是看山看海。嶗山還是那樣怪石林立,石縫中長樹,這裡的樹木要有頑強的生命力,既要抗旱,還要牢牢把握很淺的表土。重游嶗山,已是年近不惑,已無往日的衝勁,沒有敢上嶗山頂,再去看看山那邊的軍港。五天前剛爬過道教另一座名山——青城山,去青城山第一峰拜會過騎在銅牛背的張三峰,雙腳已成殘疾之勢,未敢再到這裡來逞能。

青島人信奉“一生二,二生三”;所以,太清宮分三官殿、三清宮、三皇宮。道家無寺廟一說,只有宮、殿、觀之稱。嶗山的宮也罷,殿也罷,用石條砌壘,灰瓦蓋頂,氣勢都不宏偉,但構造緊湊,看上去像農家小院。宮殿雖顯簡陋(可能嶗山派追求簡樸),樹木也不多,但這裡的能尋到奇花異木。三官殿傳聞系邱處基始建,供奉天官(主賜福)、地官(主制惡)、水官(主赦免)。殿門前一邊一棵銀杏,傳說是邱處基親手所栽,如今非常粗大,大概要三人才能合抱。導游小姐要大家猜哪一棵雌,哪一棵雄。大家把殿門右邊那棵認作雄樹,左邊那棵認作雌樹,因為旁邊有棵小銀杏,有母子之情。結果,導游小姐說“錯”。純陽派不戒婚娶,沒有嚴格的戒律;而全真派不能婚娶,戒律嚴格。邱處基是全真派的始祖,自然不會容忍殿內有雌樹。

進了殿門,院內正中是殿堂,旁邊耳房是道士的居室。院真正的奇景是兩棵耐冬,左邊的開紅花,嬌艷似火;右邊的開白花,潔白如雪。蒲松林累試不第,躲到太清宮來養性,寫人寫鬼流傳後世,就是從這兩棵耐冬身上得到了靈感,寫出了纏綿的人鬼情,漂亮柔情的女鬼絳雪就是那棵白花耐冬。

三清宮供奉太上老君、張天師、呂純陽。院內有一棵古柏,有一株藤樹附體,藤樹的根深深扎在古柏身上,儼然一對情侶,實屬奇觀。看著這棵奇木,不免想起劉三姐一句名言:“世上只有藤纏樹,哪有樹纏藤?”到了供奉伏羲、燧人、神農的三皇宮院內,有一棵三樹合一的奇觀更是奇特。古柏身上有藤樹附體,半中央有棵鹽膚木破樹而出,尖尖的樹枝如錐。兩樹合一尚能理解為情侶纏綿悱惻,那這三樹合一又作何解釋呢?望著那伸出來的鹽膚木樹枝尖如利刺,難道說不是第三者插足?

三皇宮東廂房供奉東華大帝,西廂房供奉王母娘娘,看來陰陽平衡。導游小姐特意交代,女士拜東華大帝,男士拜王母娘娘,千萬不能拜錯了。

從三官殿到三清宮的路上,有一塊大岩石,傳說宋代有位道士傍晚途徑這裡,遇一位白發老人指點迷津,遂提筆寫下三個大字,游人怎麼認也認不出“遇仙橋”三個字。隔著石階與之相對的是一棵斜臥的榆樹,稱龍頭榆。導游小姐說,雙手觸摸必有好運,打麻將盤盤和滿牌。

三皇宮旁邊有一個小屋名為耿真人祠,不對游人開放,為的是不要讓游人去打攪他。明代,嶗山發生了長達十五年的佛道之爭,耿玉蘭在這場佛道之爭中成為嶗山道士的恩人。為了不忘懷恩人,嶗山道士特辟這間小屋為耿真人祠。當年,一個叫闞山的和尚行游完天下之後,相中了嶗山這塊風水寶地,就此住了下來,立志要在這裡修建一座寺廟。他先是與嶗山的道士套近乎,讓道士們放松了警惕。他與皇後有私情,鼓惑皇後從皇帝那裡討了聖旨,堂而皇之地在三清宮門前興建海印寺。道士們多次赴京都無功而返,只好經人指點去求助於京城的一位高僧耿玉蘭。耿玉蘭在皇帝那裡打贏了官司,討得撤除海印寺的聖旨。海印寺已不復存在,可遺址還在,一塊石碑刻著警世遺言,警示後人不要放松警惕欲侵占家園的賊人。

官家來抄撤寺廟,闞山逃匿,不知去向。可後來人們發現太清宮背後的山頭上出現了闞山的影子:一塊形似和尚的巨石被另一塊扁平的岩石遮擋了一半。人說闞山自感慚愧,不敢正眼看嶗山道士,才在那裡躲躲閃閃。抑或是狼子野心不死,還在窺視著什麼。

與三皇宮大殿相對,是一個亭子。傳聞當年蒲松林常在這裡構思他的“人鬼情未了”——《聊齋》。導游小姐說,到亭子裡坐一坐,必能考上博士。想想蒲松林致死也只混到貢生,就知道導游小姐的話難以置信。

走下三皇宮用條石壘砌的平台,一眼泉水便在腳下。泉水終年不枯,即使久旱之後;所以定名為“神水泉”。青島多泉水,制成青島啤酒,名揚天下,早已眾所周知。然而,用嶗山泉水制成的嶗山啤酒同樣甘醇,天下人知道的並不多。

回到海大,雙腿又有朝殘疾方向發展的趨勢。告別宴會之後,叫出租車司機送到了福山路的良子洗腳房。良子即良家女子,拒收小費,拒干非良家女子所干的事情。四壁貼滿了警告:“發現收小費,獎勵2800元”。讓客人不得不消除胡思亂想(聽說青島有些洗腳房根本不洗腳)。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洗、泡、捶、拍,全身覺得清爽了許多,可良家女子價格也不匪,八十八元一洗。

回到青島那瘦小的機場,蹬上歸去的飛機,雖不是作闞山式的撤退,但也可默默地說一聲:“別了,青島。不知何是才能再回來?”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