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的湘西日記

作者: 那羅延天

導讀湘西日記 一、郭靖的襄陽城 3月9日襄樊陽光如此燦爛 出門本來沒有帶日記本的,今天在襄樊轉車,剛好時間有多,就在小攤上買了一本漂亮的書信箋記日記,是醜小丫的漫畫冊,很可愛。於是我和穎兒坐進麥當勞寫日記,一人一本,倒也有趣。 昨晚雖然是一夜的硬座,車廂倒是很空,後來大家都能橫臥了,倒也不算太辛苦。清早6點到了襄樊,天還沒亮呢。去吉首的車是晚 ...

湘西日記

一、郭靖的襄陽城

3月9日襄樊陽光如此燦爛

出門本來沒有帶日記本的,今天在襄樊轉車,剛好時間有多,就在小攤上買了一本漂亮的書信箋記日記,是醜小丫的漫畫冊,很可愛。於是我和穎兒坐進麥當勞寫日記,一人一本,倒也有趣。

昨晚雖然是一夜的硬座,車廂倒是很空,後來大家都能橫臥了,倒也不算太辛苦。清早6點到了襄樊,天還沒亮呢。去吉首的車是晚上11點的,所以在襄樊就有了一整天。看了看地圖,武當山太遠了,就去古隆中吧。上午在冷冷清清的老城裡苦尋早點店,突然在街頭聽到了《射雕》的主題曲,驀的悟到這不就是郭靖大俠守了多年的襄陽城嗎?郭襄的名字即來源於此。於是心中念念,有了一些感慨。穿昭明台出北門,見漢江清清,江面寬廣,便十分歡喜,想起94年來漢中城的“漢江日暮”,想起“夢想最初的那段燕翅”,居然已經是8年過去了嗎?

去隆中已是中午,用記者證免了兩張門票,還在門房寄存了行李,兩人竊喜半天,原來此證有這諸多的好處,怎麼我以前就從來沒想過利用一下呢?隆中是諸葛亮當年躬耕隱居的地方,劉備三顧茅廬,著名的《隆中對》千古揚名。隆中植被不錯,林木森森,可貴的是游人罕至,走到哪裡都一片靜謐,總是因為非旅游旺季吧。山上桃花、玉蘭都艷艷地開了,有如空谷幽蘭一般自在。在“三顧堂”,穎兒因了午後陽光的慵懶,竟躺在廊椅上寐著了。醒來還直說睡得可香了,大約是武侯托了什麼好夢吧。

襄樊由襄城和樊城兩個古城組成,兩邊隔著長長的漢江大橋,所以兩城各有自己的商業中心,但是都不算繁華。襄城四周有城牆和護城河環繞,小而精致。那城河水亦波光瀲灩,岸邊楊柳依依已是新綠,也算賞心悅目了。

二、千辛萬苦的旅程

3月10日吉首晴

平生第一次跳窗下火車,也算難得的經歷吧。這趟車是從襄樊開往湛江的普快,這年頭普快就等同於慢車,又是開往廣東的普快,民工潮之洶湧可想而知。從始發站開始車廂過道就站滿了人,路上一站站過去,只見上來的人,不見下去的。全程13小時不吃不喝倒也沒什麼,難的是上不成廁所。穎兒是紋絲不動,連這個念頭都沒不敢起。我在早晨跟在一輛買貨的小車後面(這車無論什麼樣的險境都能一往無前,為此你不得不對售貨員佩服得五體投地),以為可以僥幸得逞。千辛萬苦跟到了車廂交接處,對面又來一輛小貨車,這倆小車居然要在那裡錯車!我被卡在那裡徹底動彈不得。而我後面一人急中生智,騰空而起踩著小貨車的邊緣穿越了這尷尬之境。這等輕功我哪裡有?只有望廁興嘆,退了回來。

到了吉首,哪裡還能出去?唯有一窗。幸好我們座位就在窗口,穎兒先跳了下去,我把包遞下去後,也翻身下窗,穎兒好心來抱我,結果反而讓我一屁股坐到了月台邊沿上,腳都觸到了鐵軌,幸而是個大站,停車時間還算長,要不可真玄乎呢。

吉首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治所在,沒想到一下火車看到的卻是那麼破破爛爛的城市,就像中國內地10年前的標准縣城一樣,道路坑坑窪窪的,公車車況都不好,出租車都是髒兮兮的小面的,一輛車過去,馬路上就塵土飛揚,難道這就是我們魂牽夢繞的湘西嗎?

三、香噴噴饞死人的腊肉

3月11日 吉首 晴

全靠一味腊肉挽回了我們對湘西的最初印像,我和穎兒在夜色深沉的小飯館裡,抹著油亮發光的嘴巴,撫著撐得鼓鼓的肚子,由衷的發出“就憑著今晚吃的腊肉火鍋我們也不枉此行”的感慨。湘西的火鍋很好玩,矮矮的小木頭桌子(小孩子玩的方桌)中間挖個洞,底下是蜂窩煤爐子,爐子上放一個帶柄的鐵鍋,菜是先配好的,湯水很少,辣子豐富,像我們平時吃的大燴菜一樣,腊肉是主料,其他雜七雜八,不知道為什麼,竟會那麼好吃。本來下定決心只是嘗嘗味道的,結果兩大碗米飯不知不覺都下去了還舍不得停筷,唉!還說晚上10點以後決不進食呢!苗條准則早扔到爪哇國去了。

湘西的腊肉大多是土法熏制的,所以才會那麼香。中午在湘臨媽媽家的廚房裡看到梁上掛的一條條黑黑的腊肉,真沒看出來那就是民間最常見最古老的熏法熏出來的美味。湘臨是我在上海的好朋友,吉首是她老家,伊爸爸媽媽就住在吉首大學。既然到了吉首,免不了要叨擾他們,沒想到他們居然把兒子的新房子給我們住,湘西人真是熱情好客啊!湘臨媽媽在自家屋邊的小山坡種了很多的花木,還制作了不少盆景。桃花都結了花骨朵,正含苞欲放,鄉間的鳥語花香撲面而來。伊家廚房很大,連做吃飯的堂屋,中間就是一個火堂,據說平時都是有炭火在哪裡燒的。抹了鹽和花椒等調料的豬肉往往是正月裡就整排整排的掛在有火堂的屋梁上,什麼時候想吃了就取下來切一塊。

四、中國最美的小城

3月12日鳳凰微雨

見到沱江的時候,正有一點點微雨,青山綠水盡在縹緲霧氣中。清的水,平闊闊的江,舊的城門樓子,橫過江的矮木橋,再遠去了是一座虹一樣風雨廊橋。翠翠的“邊城”不就在這裡嗎?穎兒激動地用手機向老公彙報,伊老公問:“看見翠翠了沒?”穎兒答:“看見了一群翠翠她媽!”江邊很多的洗衣婦,正在用扁扁的木板捶打著衣服。

微微提起長裙,從密密低低的石頭碇步上一步一步輕躍著過江而去,上了江邊一戶人家開的茶樓裡,一邊喝茶,一邊凝望著江水說著閑話。雨時驟時歇的,江面上泊了些供游人乘坐的小木船,沒什麼游客,木舟輕飄飄的蕩漾著。茶不錯,一個人才兩塊錢。這裡吃飯那才叫便宜呢。剛出汽車站時看到的那些小飯館,都是飯菜隨便吃每位只需3個大洋,那菜一碟碟裝起來少說也有十幾碟的,碰到一個大胃口的怎麼能不陪本呢?

沿著官道慢慢往東南方向隨江而行,去拜謁沈從文墓。一直那樣喜歡沈從文的文字,一直向往著他的家鄉,今日得償夙願,別的不重要,墓地總要去看看的。岸邊柳色青青,已然春色滿江。有坐了游客的木船,晃晃悠悠的順江而下,不比我們繞了很多的路才到先生的墓前。山名聽濤,墓極簡樸,只立了一個五色石碑,正面背面都有著綠色的字跡。前面是先生富有哲理的自述:“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而背面則是先生的姨妹、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張允和的挽聯“不折不從,星鬥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這樣的評語,用在先生身上真是再妥帖不過了。先生的骨灰,據說三分之二灑在了沱江,三分之一埋在了這裡。

五、黃絲橋和南方古長城

3月13日鳳凰晴

昨天晚上決定在鳳凰住一夜。這是一家家庭旅館,叫做“紅岩井”,老板娘是一個苗家妹子,很熱情也很能干。因為是淡季,伊家的旅館也開了沒多久,價錢很便宜,一個鋪15元,兩人間30元,衛生間就在邊上,都干干淨淨的。我們倆是老板娘在買菜的途中揀的。一看我們倆那副外鄉佬樣子就主動搭話,果然做成了生意。不過老板娘也是夠地道,晚飯給我們做了兩菜一湯,每人才收兩塊錢。晚上伊還陪我們在城裡轉悠,帶我們免費參觀了熊希齡(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的故居。

今兒一早我們就去看黃絲橋古城了,很有趣,一個村寨大小的古城。據說是從唐武則天時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其實黃絲橋村還比古城大呢。這個袖珍小城的城牆垛子和道路好像也是依比例縮小的,村民們把房屋傍著城牆根兒蓋,有些屋頂便伸到了城牆沿上。如今的石城是康熙時代的,難得的是四面的城牆都沒坍塌,也沒修復,悠悠然城牆上走一圈,城裡的村居城外的田野都歷歷在目。西門門洞那裡有豬自得的覓食於垃圾堆上,衛生是實在差了點。

出了黃絲橋,沒有碰到去鎮上的三輪車,我們只好在鄉間徒步,幸而一路黃黃的油菜花,為我們添了許多郊游的樂趣。之後去看南方古長城,這原是古代中央政府為抵御苗疆的起義而建的,現在卻被某旅游公司搞的像昨晚才建好的一樣,使得我們完全沒有了攀登的興趣。只在長城腳下的田野溪流邊靜靜坐了半晌。天正蔚藍,溪水正清,微風清拂,遠處隱約還有狗吠一兩聲,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南長城下菜花正香,於是覺得這個午後很經典,於是我和穎兒就斜坐在隴上簡樸的橋頭,以那長城為背景擺了POSE互相謀殺了幾張菲林。

回到鳳凰泛舟沱江,看那江邊一百年前的吊腳樓上呀然開了一扇窗,想那端午節賽龍舟捉鴨子的辰光,到底是窗裡的人看江上的人,還是江上的人看窗裡的人呢?黃永玉的奪翠樓在夕陽的光暈裡沉默不語,而多嘴的船夫則絮絮叨叨的跟我們從沈從文的舊相好說到了旅游公司正在招募“翠翠”和她爺爺……

六、寂寞的德夯

3月14日吉首晨有暴雨後陰轉多雲

本是要告別吉首的一天,因為買了第二天凌晨的火車票,又撿了一個苗寨去游。德夯離吉首不遠,就包了一輛面的。因了凌晨的暴雨,峒河的水漲了很多,又混又急,一路也見不少滑坡,不甚好走。然而一出城便見鄉野風光,有大片大片的黃菜花在河岸邊燦爛著,亦有呈階梯狀排列的,心下便快活起來。

從矮寨一拐上去德夯的路,便覺得山形完全迥異於周邊,有些似雁蕩,有些似桂林,清清爽爽又各自成峰,若五老靜默,若孔雀開屏。德夯是苗語的音譯,意為美麗的大峽谷。站在德夯村抬頭四望,發現自己被險峰奇山包圍,似乎到了桃源盡頭。這種四面屏風的世居地被稱為“峒”,意為神仙雲中望下看的洞,乃是道家所尊崇的洞天福地。

沿著山雨後的石片子路走了七八裡,看到了落差達200多米的流沙瀑布。這瀑布真的如薄紗飄飄,老遠就被它的水花細細碎碎的撲了一臉一身。空山新雨後,這空氣真的是好新鮮,跟了我們風塵僕僕一路的髒毛衣,仿佛被剛洗過一樣。流紗瀑布雖沒有雁蕩大龍湫那樣磅礡的氣勢,卻也銀練飛舞煞是好看。轟鳴的水聲使這空山更寂靜。妙的是這一山這一瀑布此刻只屬於我和穎兒兩個人,便是這一路迤邐而來,除了在山間偶見耕作的農夫和他的牛,哪裡又遇到過什麼人影呢?

驚險的場面在回來的路上,穎兒與一頭小牛犢狹路相逢,穎兒大驚,那牛兒倒是悠然自得地很有紳士風度,邁下另一條山路去也。

七、告別湘西:過而不入張家界

3月15日長沙陰有霧

大清早爬起來趕六點多的火車,好客的湘臨媽媽還給我們每人送了一大塊自己熏制的腊肉,真是讓我們又是歡喜又是慚愧。九點多火車到了著名的張家界市。雖然對“鬼斧神工”的張家界慕名而久,卻不想在如流的游客中間告別心中的湘西,於是只當相約下一次。中午在凌亂的張家界市區吃飯,發現這裡的民風很有趣,別看城市不大,飯店生意都還滿好,各類飯局名目繁多,什麼“喜得千金”宴、“喬遷之喜”宴就碰見了好幾回。大街上還看到有人開車拉著大大的“壽”字沿街游行,請的軍樂隊一路吹吹打打,陣容龐大,真是好玩的緊。

下午坐上火車離開湘西,一周快樂而寂寥的旅程就此結束。而人生還在繼續,漫漫未來誰知道?回到上海,一切又要從頭開始,或者找到新的工作,或者結識新的朋友,或者定居,或者離開。也許這一生中只有一個湘西,也許這一生一直在路上。也許這世界對我而言,只是一處又一處的異鄉。但是總有一些東西,我們一生也不會放棄,不是嗎?


精選遊記: 吉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