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散記續1

作者: feiying1976

導讀上個坡再下去出門過了很特別的天橋就到了海邊,這個天橋顏色溫柔並且和周圍的景色配合得很諧調,大海的的碧綠,天空的蔚藍,與天橋兩面欄杆的靛色和天橋主體的紅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一棵棵棕櫚樹樹立在提岸邊,海邊的沙灘放了一只木船,幾個用大理石制作的大鼠標也置放在這裡,一對戀人坐在上面相互依偎著講著悄悄話,不時還傳來陣陣笑聲。船和鼠標,一個� ...

上個坡再下去出門過了很特別的天橋就到了海邊,這個天橋顏色溫柔並且和周圍的景色配合得很諧調,大海的的碧綠,天空的蔚藍,與天橋兩面欄杆的靛色和天橋主體的紅色交相輝映,相得益彰。一棵棵棕櫚樹樹立在提岸邊,海邊的沙灘放了一只木船,幾個用大理石制作的大鼠標也置放在這裡,一對戀人坐在上面相互依偎著講著悄悄話,不時還傳來陣陣笑聲。船和鼠標,一個是原始的交通工具一個是現代科技的產物出現在一個視野裡。不遠處海浪輕輕拍打著海岸,海面有幾艘漁船經過,很遠就能聽到轟鳴聲。架在海裡的橋轉了個彎延伸到岸邊,海浪拍打著橋墩,遠處的夕陽映紅了海面波光粼粼,一艘油輪緩緩駛過。這樣的景色讓人留戀,時間仿佛也靜止了。此時的心情只有游覽西湖的時候才曾有過,這裡是孩子嬉戲、戀人相擁、老人相攜、游人欣賞的好地方。時間在不覺中流逝的飛快,黃昏時分海灘上的人變的多了起來,我們也要離開了,按照小邢老板介紹的路線,我們沒有做車,沿著海堤看著風景一路走到演武路後走回到住處附近的太古大排擋。中午吃的是素齋到了這時候肚子早就鬧起了意見,要了兩只螃蟹、兩種螺、紅鯧醬油水、一大盤炒面線、一個放了雜七雜八的記不起名字的煲外加一瓶啤酒。本來要點海怪吃,但有朋友游記說過那東西不怎麼樣,所以也就沒敢點,味道實在是不錯一算帳180多塊,有點小貴。

夜色已黑,買了點水果就回到住處,第一天我們住的10樓朝南看海的,衛生打掃的比較干淨,不過對面的建築有些擋,回來時候環島路演武大橋的燈已經開了,這時候只能形容它更像一條蟄伏在海面上的銀龍,海天一色漆黑的映襯下特別的漂亮.9點多到樓下店老板還沒弄完的咖啡吧去坐,打算請教明天的行程.咖啡吧的牆是用報紙來裝飾的,深色的實木桌椅,每個桌子都有一盞別致的燭台.書架著放著一些時尚和旅游的報刊,一個架子擺滿了復制的著名油畫,在燈光的映襯下整個的氛圍讓人感覺親切而又柔和.所以接連兩個晚上我們都會到著消磨時間.老板在上網,老板的一個的朋友正在煮著咖啡,還有幾個也是住在樓上的游客.有一對夫婦是從上海過來的,第二天就要離開了,目前住的房間正是我要般過去的那間.一個叫graz的女孩也是從上海過來的於是三個女孩子就湊在一起聊了起來,我也乘機請教了一些線路上的問題,咖啡煮好了,老板的朋友熱情的叫我們一起品嘗,謙讓了一下我們也就不再客氣了.我們平時都是喝鳥巢的咖啡,那裡喝得慣他煮的什麼純咖啡,他見我們喝了一口就說苦,就拿來奶精和糖讓我們來加.大家坐在吧台椅上邊喝邊聊起來,煮咖啡的叫藍山,是做編輯工作的,對咖啡很有研究.老板帶個眼鏡有些胖,一聽就知道是個東北人,聊天後得知也是個喜好旅游的,尤其讓我佩服的是因為他旅游到廈門,從而喜歡上了這個城市,一個人辭職來到這裡,一年後退休在山東養老的父母也過來了.由於第二天一早要起來去鼓浪嶼,問完行程內之後都10點多了起身和旅友們道別就上樓睡覺了.

一覺很舒服的睡到天亮,陽台望出去是碧波蕩漾的大海,漂亮的演武橋佇立在海中,往來的汽車奔馳而過.早餐是烏糖沙茶面,由於離住的地方不到三個站地,我們沒有坐車沿著大學路走到吃早餐的地方,邊走邊逛也才用了十幾分鐘.早起的大多都是年長的,手裡拿著各樣的青菜小販也滿街的用閩南語吆喝著.烏糖沙茶面裡座滿了人,門口還停了幾輛車,據邢老板講到12點就沒什麼好料1點就關門了,生意做到這份上也只能用一個”牛”字來稱贊了.豆腐和魷魚比較好吃,尤其是湯味道更是鮮美,非常值得大家去品嘗.

解決了早餐也有了精神,拐了兩個彎就到了海軍碼頭,對面就是我們仰慕已久的有”海上花園”之稱的鼓浪嶼,《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主辦評選的“中國最美的地方”榜單上,鼓浪嶼高居“中國最美六大城區”排行榜榜首。對岸一尊鄭成功戎裝雕塑佇立岸邊朝著台灣方向,我們課本上讀過鄭成功是民族英雄名垂千古的,其實不然,鄭成功是兵退台灣也是被逼無奈之舉,屯兵自立為王一直想反撲大陸,有些和蔣介石有些類似.歷史讀的不好就當野史說給大家聽聽了.查過資料鼓浪嶼面積1。77平方公裡。島上四季如春,樹木蒼翠,鮮花常開,建國前各國列強紛紛建立使館,歸國華僑富商衣錦還鄉也紛紛建造豪華公館.因此鼓浪嶼也有”萬國博物館”之稱.另小島鋼琴數量非常多,經常有鋼琴之聲傳來又叫”鋼琴之島”或”音樂之島”一個小小的鼓浪嶼有如此多的頭銜.怎能讓人不向往呢?望向對岸有兩個最高點一個是日光岩另一個就是紅色屋頂的八掛樓.上船不用買票,一層人多觀景不方便,直接到二樓收一元,碼頭到對岸只有500多米,兩岸之間被稱為鷺江,實際就是海.眼前的這一起讓我感覺很熟悉,是啊這和上海的外灘有實在多的形似之處.左岸是沒什麼太高建築物的鼓浪嶼古樸而典雅,右邊滿是高高聳立的大廈現代而又明快.一江只隔好像進入了不一樣的時代.上了島一顆保護級的大榕樹首先進入眼簾,我們兩傻傻的大聲驚嘆它的樹齡,為什麼說傻傻的,是因為以後在島上見到太多這樣的古樹,見怪不怪,那麼多的美景都看不過來,還那來的時間去仔細的看它的年齡.記得看過什麼書裡曾經說榕書是招魂的.估計即使是真的這顆樹招來的也是快樂的魂魄.在這個美麗快樂的小島上應該不會有什麼孤單魂野鬼.榕樹的不遠處是那帶營業執照的街頭表演者,據說每年還要從新評比一下,進行淘汰.問清楚了書店的位置買了一份鼓浪嶼的手繪地圖10元一份,今天游覽鼓浪嶼就全靠它了而且還有收藏價值.有了地圖就不怕迷路了,龍頭路的麻糍是如雷貫耳不得不吃,而且老先生還會很合作的擺個造型讓你拍,吃過早飯還不是很餓所以龍頭路的魚丸就沒有吃,況且據說真正好吃的的是福州路上的林記魚丸.龍頭227號還有一個專賣舊貨的,很有知名度,以色列的後裔,順著龍頭能看到博物館――八角樓紅色的樓頂.邢老板建議我先到這裡了解廈門和鼓浪嶼的歷史後在游覽.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每座建築的後面一定有一個人物也會有一些故事,我查了一些資料是這樣介紹八掛樓的.

八掛樓: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總建築面積3710平方米,高25.7米。圓頂高10米,有8道棱線,置於八邊形的平台上,頂窗呈四面八方二十四向,故稱"八卦樓",是廈門近代建築的代表。八卦樓原主人為台灣板橋林家三房林鶴壽,由原鼓浪嶼救世醫院院長美籍荷蘭人郁約翰設計。郁氏借鑒巴勒斯擔、希腊、意大利和中國一些經典建築風格,設計出這幢融東西方建築文化於一體的獨特的仿古建築。紅色圓頂是直接摹仿世界最古老的伊斯蘭建築巴勒斯坦阿克薩清真寺的石頭房圓頂;82根大圓柱是參照公元5世紀建造的古希腊海拉女神廟的大石柱;柱間平托的石梁和線條,可從希腊雅典廣場的赫夫依斯神廟看到;十字形通道源於希腊,後用於羅馬教堂;古希腊的陶立克式和愛奧尼克式柱頭裝飾和壓條下的青鬥石花瓶,充分展示中西結合的古典美。八卦樓的原主人林鶴壽,是菽莊花園原主人林爾嘉的堂兄弟, 1884 - 1937.3 板橋人,屬三房林維德系,是林維源子侄輩中唯一有商才者,故林維源從事的經濟活動中大都有鶴壽的協助。鶴壽漢學造詣深,精通英、日文,30歲即任1909年成立之林本源制糖會社社長,1895 年,林隨父定居鼓浪嶼,在水仙宮開設“建祥錢莊”。後由鼓救世醫院美國人郁約翰設計建造八卦樓。開始林氏家族財力充裕,看到鼓浪嶼上洋人建造了上百個洋別墅,就立志要建一座超過洋人所有別墅的大別墅。由於工程資金超支,林家資產被大樓拖垮,遠走海外,終生未回鼓浪嶼,人去樓空.

林老先生如果當初知道這個結局不知道還會不會執意要建呢?有人說後歸於抵押的日本銀行所有,當時作為王儲的裕仁曾經來過八掛樓.還栽了一個棵白玉蘭樹.1999年遭遇台風被刮.順便發幾句牢騷,除了門口收票人簡單的幾句話,只要你不追在管理員屁股後面問點事情,恐怕是沒人會和你主動說上一句話。中國的博物館之所以看的人少,主要是和體制有關系,國家的經費撥下來養了一群懶人,沒有了生動的講解又怎麼能夠吸引人呢?因為事先的收集了資料所以才覺得這樓確實有味道,我們圍著樓轉了兩圈什麼圓頂、柱子、通道一一欣賞了一番,洋人設計的東西還是弄不明白。進到館內看到從古到的歷史這個還是懂一點的,有一個展廳是些住外使節和我們國家友好往來送的一些禮物以及古今廈門的名人包括體育拿過奧運獎牌的介紹,由於廈門離有海上有“絲綢之路”的泉州很近,所以也展示各個時期精美的瓷器。喜歡瓷器的朋友不妨仔細看看。我還是比較喜歡室外,那有很多有些了大格式長短大炮還有有"古石雕大觀",展出宋代以來的石雕品近400多件。有居家的窗、各類碑文、佛像、刻有八卦符號的大鐘、疊在一起的各類石鼓、文官拿折武將持劍很有意思。坡頂還有一碉堡,下坡比較陡,整個一面都做成假山,在我看來還是這院落才是最有意思的,要是小時候一定是玩打仗捉迷藏的好地方。

鼓浪嶼是個懷舊的好地方,一幢樓、一條巷、一個庭院都會讓你發會呆的地方。去過了博物館,我們就開始進入漫無邊際的行走,我們要把自己走丟了,我們要讓自己迷失方向,不知道那裡才是目的地的在鼓浪嶼上閑逛。其實你不必當心自己真的迷路,只要你問任何一個島上的居民,他們都會熱情的幫你指路,讓你倍感溫暖。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