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溫州

作者: 唐瀛

導讀沿著江濱路走,一邊是車水馬龍的繁鬧都市,一邊是萬裡雲天的甌江景色。不時會看到有小寺院掩在江邊的建築物中,逐一逛去,是數百年前本地的一些人物,因他們或多或少在本地的歷史上留下了一些痕跡,都被百姓紀念在這裡。但無論是什麼原因,這些神祗都曾造福過百姓,救黎民於水火,身後被老百姓供養在這裡,為了紀念,也為了繼續護佑這一方水土。 我突發奇想, ...

沿著江濱路走,一邊是車水馬龍的繁鬧都市,一邊是萬裡雲天的甌江景色。不時會看到有小寺院掩在江邊的建築物中,逐一逛去,是數百年前本地的一些人物,因他們或多或少在本地的歷史上留下了一些痕跡,都被百姓紀念在這裡。但無論是什麼原因,這些神祗都曾造福過百姓,救黎民於水火,身後被老百姓供養在這裡,為了紀念,也為了繼續護佑這一方水土。

我突發奇想,數百年乃至千年前,這江濱路上的大廈都還沒有,甚至連江濱路都還沒有的時候,這些小廟周圍會是怎樣的一種景色?溫州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景色?

東晉明帝太寧元年,也就是公元323年的某一天,太守郭璞登上了西山,了望周圍諸山,錯立如鬥,說:“城繞山外,當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於山,則寇不入鬥,可長保安逸。”於是,一道城牆將積谷、華蓋、海壇諸山相連。建城時顯白鹿銜花的瑞像,故又名鹿城。又按二十八星宿數在城內打井,掘潭五方暗合五行,鹿城遂成。

北臨郭公,望大江東去,南登積谷,則良田千頃,西山之清泉注入松台山麓落霞潭,碧波鱗鱗水清見底。小城內一街一水,舟楫相聞;暑來寒往,朝雨輕塵;青磚碧瓦,柳色新新;郭外青山,寺邊綠樹;出得城來,雜花生樹,群鶯亂飛,淺草沒了馬蹄……

而從現在的很多地名就可以看出來,當年城內有多少水巷河道:信河街、第一橋、勝昔橋、倉橋,等等等等。

歷史不知道湮沒了多少古跡,也不知道中斷了幾度春秋?當年的二十八口井,現在還有好幾口在用,太多的飲水人卻已經不知道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了。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對溫州人來說,只是將市場搬到了台面上而已。當大江南北、全國上下都在驚嘆和研究所謂溫州模式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溫州歷史上一位叫葉適的老先生。

葉適字正則,公元1150-1223年,浙江永嘉人,永嘉學派的代表者。他的學說被稱為“功利學說”,他的學說,是對當時南宋商品經濟相當發展的高度概括,反映和代表了工商業主的利益。“時自我為之,則不可以有所待也;機自我發之,則不可以有所乘也。不為,則無時矣,何待?不發,則無機矣,何乘?”他的意思是,善於利用時機,當然可以決定成敗,但我們應當積極主動去創造時機!這樣的理論對現在走遍全世界去經商的溫州人,是多麼好的一個解釋?早在千年前的溫州人就已經給現在的溫州模式做出了注解,我們還要去找什麼樣的答案?

林立的高樓,取代了小橋流水人家的別致。春草池已成一汪死水,池上樓再夢不出千古絕唱。

來來往往的人流,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目的而來:淘金!普通話替代了聽不懂的鄉音,可又有多少人會知道,這拗口的語音,是我們真正的古漢語?當年的謝靈運開創山水詩的先河,或許用的就是這溫州話語來吟唱。

醒來吧溫州人,我們猶如做了一場大夢,醒來時卻遺失了滿懷的珠寶,那些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的珠寶。近代大儒孫詒讓先生早醒一刻,他辦了教育,校了古書,他自己也成了一顆永不失色的明珠,王國維在玉海樓題“……飲水思源……”我們真的該思源了。


精選遊記: 溫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