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懷舊聖地

作者: 1391083****

導讀井岡山游記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在中學念書時,老師曾教我們唱過一首歌,其中有一段歌詞:“羅宵山脈的中段,有一座雄偉的高山,蒼蔥翠竹常年青,小河流水永不斷,敬愛的領袖毛澤東,在那一九二七年,他帶領著紅軍上了山……”。那時候我只有18歲,鬥轉星移,不曾想到,三十年後,親自登上了這座神奇、獨特的紅色寶山。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 ...

井岡山游記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我在中學念書時,老師曾教我們唱過一首歌,其中有一段歌詞:“羅宵山脈的中段,有一座雄偉的高山,蒼蔥翠竹常年青,小河流水永不斷,敬愛的領袖毛澤東,在那一九二七年,他帶領著紅軍上了山……”。那時候我只有18歲,鬥轉星移,不曾想到,三十年後,親自登上了這座神奇、獨特的紅色寶山。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宵山脈中段,山高林密,形態奇特,動植物資源異常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2.1%,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4.3℃,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井岡山不但是馳名中外的革命聖地,也是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它集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和高山田園風光為一體,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旅游、避暑、療養的最佳勝地。2006年12月18日,導游帶我們上山游覽中講到,在1927年9 月9日,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發動了秋收起義,當時起義部隊有5000多人,起義失敗後,部隊剩下2000多人,到了三灣,經過改編,僅剩700多人,這支部隊向何處去?通過數次調查、打探,最後決定上井岡山。上午我們觀看了紅軍醫院、紅軍造幣廠、毛澤東故居等景點。每到一處,都看到了當時革命環境的艱苦,讓我肅然起敬。並在“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紀念碑前拍照留念。12月19日上午去黃洋界景點游覽。那是1928年8月30日,湘贛兩省的敵軍利用8個團的兵力向黃洋界發動猛烈進攻。當時井岡山只有紅四軍三十一團一營兩個連的兵力,敵我力量懸殊太大,後決定廣泛發動群眾,動員赤衛隊、暴動隊和人民群眾參戰。他們自覺地組織了擔架隊、救護隊,在黃洋界哨口用竹釘、籬笆、擂石、滾木等設置了五道防線,利用有利的地形,保衛革命根據地。戰鬥打響後,敵人因山高路窄,只能一個挨著一個的往上爬,槍炮發揮不了作用。在我軍三十一團團長朱雲卿、黨代表何挺穎、一營營長陳毅安的指揮下,紅軍居高臨下迎戰敵軍多次組織進攻,均被我軍擊退下去,最後敵人灰溜溜地了。為此,毛澤東寫下了《西江月·井岡山》,即:“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窺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聽完導游的介紹,紅軍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讓每一位游客深深的感動。井岡山是革命的搖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在鬥爭中創造和培養了一種無產階級革命精神,即:堅定信念,敢闖新路,實事求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毛澤東強調“井岡山精神不要丟了”。鄧小平強調:“井岡山精神是寶貴的,應當發揚”。江澤民強調:“中國革命的勝利離不開井岡山精神,實行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同樣需要發揚井岡山精神”。我是老共產黨員,能有機會親臨井岡山感受革命先烈的戰鬥事跡,使我心潮澎湃,激情滿懷,感動、敬仰之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次紅色之旅讓我更多地知道了偉大領袖毛澤東的豐功偉績;讓我更加熱愛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讓我更加堅定了為共產主義奮鬥的信念;也深深地感到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在我即將離開“革命先烈紀念碑”之時,我懷著無比敬仰的心情,為長眠在井岡山的革命先烈們,深深地鞠了三個躬,然後緩緩地走向汽車,告別了這座神奇、獨特的井岡山!



(紀念碑)


精選遊記: 井岡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