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古城印像

作者: 安妮1982

導讀平遙城牆始建於西周( 公元前827—728年 ),大將尹吉甫北伐儼狁時駐兵於此,築西北兩面 , 舊為夯土城垣 ,平遙城築於北魏初 。初稱平陶 , 太武帝拓跋燾始光元年 (424年)改名平遙。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築,由“九裡十八步”擴為“ 十二裡八分四釐”(6.4公裡),變夯土城垣為磚石城牆。按照相傳的“山水朝陽 ,龜前戲水,城之攸建,依此為勝”說法,取神龜“吉� ...

平遙城牆始建於西周( 公元前827—728年 ),大將尹吉甫北伐儼狁時駐兵於此,築西北兩面 , 舊為夯土城垣 ,平遙城築於北魏初 。初稱平陶 , 太武帝拓跋燾始光元年 (424年)改名平遙。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築,由“九裡十八步”擴為“ 十二裡八分四釐”(6.4公裡),變夯土城垣為磚石城牆。按照相傳的“山水朝陽 ,龜前戲水,城之攸建,依此為勝”說法,取神龜“吉祥長壽”之意,築為“龜城”:六道城門南北各一為頭尾 ,東西各二為四足。均為重門甕城 ,外建吊橋。明清兩代先後有 25 次維修,牆高10米,垛堞高2米,四周間築馬面,上建敵樓,城頂磚墁,內牆磚砌排水槽77個 。清時又重建城樓,角樓,並取孔子弟子、賢人之數,四周垛堞現為 3000 個,敵樓築為72座。此外,還在東城牆點將台上建了高真人廟,東南角城頂上築了奎星樓和文昌閣。整個內城外郭,固若金湯!平遙城牆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山西省十佳旅游景點之一。平遙城牆平面呈方形,周長6162.7米,牆高10米,頂寬3—5米 ,牆頂外築2米高的垛口牆(又稱擋馬牆),內砌女兒牆,牆身素土夯實,外包青磚。環城每隔50 —100米有一個突出的敵台(也稱馬面),台上築有敵樓一座,共有72座,垛口3000個,重門甕城六座,南北各一、東西各二,每座城都建有重檐歇山頂城樓,城牆四隅角樓四座,城牆外四周有深寬各3米的護城壕,六門外原設有吊橋,沿河植槐柳。平遙城牆,規模宏大,設計嚴謹,是研究中國古代城池建制的珍貴實物遺存 .



(夜晚的城牆)



(壯觀)



(城牆的一角)



(白天的城牆)



(周邊的建築)


精選遊記: 平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