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印像湘西風情的隨筆

作者: 木子申

導讀灣灣的沱江從鳳凰古城中穿過,眼看著太陽已經緩緩沉入山中,而我們只有在堵車的山道上等待,遠眺著江水緩緩流向前方了。走走停停使我更能對這中國最美的湘西小城的記憶更加清晰起來。清晨: 霧氣在江水上蒸騰而起,橫跨沱江霧色中模糊的"虹橋"下已有小船在穿行,江邊的吊角樓層層疊疊的像是水墨畫卷在展開。煙雨迷朦中洗衣女錘打聲咚咚而 來。吊角樓客棧臨江� ...

灣灣的沱江從鳳凰古城中穿過,眼看著太陽已經緩緩沉入山中,而我們只有在堵車的山道上等待,遠眺著江水緩緩流向前方了。走走停停使我更能對這中國最美的湘西小城的記憶更加清晰起來。清晨:



鳳凰的街巷如縱橫的阡陌一環扣著一環,一層疊著一層。順著江水方向的修建,如S型的小巷蜿蜒曲折,兩邊的小鋪面很是樸實,沒有現代裝修的痕跡,只有兩

只紅色的燈簍顯出喜慶的樣子,每個門面兩個絕對不多,給人以安靜。行走在石板路上,彎曲和不平使您只能慢步其間,歲月的磨礪使得石板露出黑而亮的質地,與

白牆和黛瓦的挑著高高屋檐吊角樓相互對應了。手工作坊裡制作的姜糖在空氣中散發著姜汁的氣味,不見大聲的吆喝,只要糖絲的扯動就已吸引了無數游客欲望了。不少店面都有手工染制的蘭花土布掛在牆上,花色很是復雜,看看一定是很養眼的。

南方長城:


建築於公元682年的石城,方形的城牆用巨大的石塊壘成,牆不很高,城門的箭樓有三層而已,城門只能容雙騎進出。如果與北方的關隘相比則要矮

小很多,我想這與古代南方經濟的不發達戰爭不慘烈有關系吧,北方歷來對著外族和草原驃騎的衝擊,關口建築的高大而堅固,南方的城堡也與蘇杭的建築一樣小巧

玲瓏。想起了“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的俗語了。由於在清代一直做為兵營而得以完好的保存下來,今天城內依然居住十幾戶居民,政府雖已

為他們修建了搬遷的新居,但這些將士的遺族依然固守這塊小小的城池不願離開。這裡曾經是鳳凰古縣城可能性我覺的不大,因為它太小,難容湘西古老文化的底蘊

的。

故居:

鳳凰是有一些名人的,在石板小路的尋常巷陌間,作家沈從文先生、民國第一任總理熊希齡、畫家黃永玉等的故居都散落其中,讓人在閑散的步調中去

回想往日的時光了。在不大的院落裡,我看到了沈先生寫出《邊城》巨作的小小書房,單薄的書架,簡樸的書桌留下了年輕人的心靈與筆觸的對話,同樣孕育著自己

心中的理想,點滴小的故事組成了一個長篇巨著。當然那時一定沒有游人的打擾,只有平凡、平靜、平和的生活,不安份的年輕的心實際上早已飛到了遠方的世界,

用筆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有一天當機會來臨,沈從文就毅然離開了這靜謐的小城,使自己在大江南北游歷而孕育出深刻的思想了。我不知沈從文的苦惱是什麼,但我

想一定很多很多,故去的人,對我們這些匆匆的旅人來說,只能是無盡的猜測了。看著掛在故居的沈先生簡略的線描畫像,深邃而悠遠的目光微笑的看著過客,這裡

就是沈先生守望故去歲月編織夢想和愛情的家了。

夜景:


鳳凰的夜是靜靜的,雖然游人如織,而我卻不能記得。只有沱江放行的紅色河燈燃著蠟燭慢慢漂流。倒影水中霧裡的吊角樓依舊披者古樸的衣衫,星點的燈簍是

紅色的點綴。不時有拿著河燈賣的孩子歡快的奔向相擁的情人,也不斷有許願的河燈水上漂流了。我們也放下了自己的心願,隨目光讓它靜靜的漂游。東城門已經沒

有了辛苦的小販,只有慢慢跨過江中石台的旅人,兩岸的客棧只有不是很亮的燈光灑在江中形成條條光影,無聲的流水述說一天的勞頓。萬名塔邊上幾個攝影者還在捕捉光與影的蹤跡。而我將回去了,想念家鄉的心情在游子的心中彌漫……

更多內容請進:http://***/lirn


精選遊記: 鳳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