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隆隆而去的火車,就這樣載我去那遠方……

作者: jessfong

導讀雖然去過不少的地方,雖然以前外出每一個城市都會忙裡偷閑地搜尋大街小巷、古樓人跡;我懂得心底的那股激情在湧動,在無時無刻尋找迸發的一瞬;而這次,卻是我第一次懷著純粹的心情獨自登上我的旅程。是那班來去自由的朋友們挑引的衝動?是那顆驛動的心在催促?我只知道,在生命中的另一個起點,我已開始了新的旅途。沒有考慮什麼,沒有詳細計劃,就地圖上劃� ...

雖然去過不少的地方,雖然以前外出每一個城市都會忙裡偷閑地搜尋大街小巷、古樓人跡;我懂得心底的那股激情在湧動,在無時無刻尋找迸發的一瞬;而這次,卻是我第一次懷著純粹的心情獨自登上我的旅程。是那班來去自由的朋友們挑引的衝動?是那顆驛動的心在催促?我只知道,在生命中的另一個起點,我已開始了新的旅途。沒有考慮什麼,沒有詳細計劃,就地圖上劃了一個圈;背起那個曾經被人嘲笑笨重的行囊,懷揣著別人的游記,還沒忘了上火車前跟我的朋友們喝上一杯,就這樣,出發了。

那隆隆而去的火車,就這樣載我去那遠方……

那個圈畫得不大,就只是三湘。

第一次爬上那個上鋪睡,身體隨著列車有規律的擺動成為慣性,我努力讓自己進入睡眠狀態,迷迷糊糊裡,若非呼嘯而過的另一輛車或鐵道旁有光的靜止物,有時你好像感覺不到列車其實是在顛簸之中。突然間,車廂大亮,熾白的日光燈眩目得一下子驚醒過來,我的第一站----長沙到了。站在人跡尚稀的站台上,仍然有點昏昏然,剛才在臥鋪上的假寐狀態還沒恢復過來。長沙即使是南方,比起廣州,深秋的清晨還是多了一分寒意。鐵軌就靜靜地橫在面前,左右延伸到無限遠;那陣風,就循著綿長的鐵軌那頭吹來,這時,忽然的一束強光,也順著那風,射進視野裡。遠方的一列火車正徐徐進站,汽笛長鳴;隆嚓隆嚓…鐵輪有節奏地滾輾著道軌,同時也撞擊在我的心頭,不由得屏住了呼吸,感受著那股力量。就在這幾秒鐘內,我改變了在長沙停留的主意,而跳上了那列開往張家界的火車。

張家界十月雨紛紛

列車剛進入張家界段,窗外開始飄雨。我對面坐著一位穿風衣的女孩,她雙手不停地收發著手機信息,嘴角現出甜蜜。是男朋友吧?心想。我對她微笑。原來她是導游呢,長沙人,正帶著個團入張家界。她的熱心,使對張家界完全陌生的我心裡有了個大概的譜。

想不到張家界給了我首次印像是雨。而當地所介紹的和後來我回廣州所看到的關於其絕美的圖片,那種千姿百態、溝壑縱橫、奇峰聳立、萬石崢嶸的大自然奇觀,與眼前的根本劃不上等號。此時的張家界,已籠罩在一片雨幕裡。遠眺峰林,山高處雲霧繚繞,而正是那片雲霧,牽引著我披雨進山了。

山間綿綿的石級彎彎曲曲地往上延伸著,越往高處,雨更密,霧更濃。只有散落在周圍的雨滴,將霧氣蕩了開來,顯出滿眼滴翠的山林,珙桐、鵝掌楸、銀杏在雨中搖曳;拾級偶爾看到幾片飄落的殷紅楓葉,否則會忘了現已是深秋時節,只是張望卻見不到半點楓樹的影子。

風,牽動著葉子,偶然飄來幾聲人笑;雨,穿透了密林滴落在身上。閉上眼睛,凝神間,腦海裡卻一片空靈,我仿佛聽見了來自心靈深處的一把聲音,由遠至近,漸漸地,與周圍的這一切和成了天籟之音。

每上到拐彎處,猛然的一屏柱峰就突兀在身旁,讓你大吃一驚。那像被刀削似的峰柱,直插雲霄,目眩間感覺身體也貼著峰壁飄飄然上升了。過望景台,眼睛極想穿過那層並不凝重的霧,追尋那些被幾輩山民傳誦的詭秘奇絕的人物異石。一陣風濤,雲霧終於散去,果然慢慢地露出端倪,隱隱瞧見危岩絕壁上橫長的蒼松,霧裡看花倒成了此時最佳的意境了。忽然想起馬致遠的一曲巫山雲雨 “暮雨迎,朝雲送,暮雨朝雲去無蹤。襄王謾說陽台夢。雲來也是空,雨來也是空,怎捱十二峰。” 自忖世事莫不如是,在永恆的大自然面前,多少虛榮浮夢只是轉瞬即逝的泡影而已,“楚王台榭空山丘”,巍然屹立的,仍是那巫山十二峰!

天終於放晴了,遠處山巔依然雲霧縹緲,雨後的張家界會是怎樣動人的一幅圖畫?可惜我已坐在返長沙的列車上了。望著窗外疾弛的稻田,神思卻不由自主地飛回了幾天的雲游雨吟裡去了…… 上黃獅寨,淌金鞭溪,繞紫草潭,奔後花園,悠悠然在雲霧裡過天下第一橋…… 那穿雲破霧滑翔下山的極妙感受,想想神仙下凡也不過如此吧?如果舍去纜車的話?呵呵!…… 那一對給了我家一樣感覺的土家母女,土家媽媽的親切寒暄、掌勺妹子靦腆的笑窩,味道很重的土家小菜和美味的米粉…… 那位阻止我想傍晚獨自踏雨下山的山民,他那著急擔心的神態…… 還有還有,是一點點的遺憾,那位從進山就一直跟著我喋喋不休的本地導游,我干嗎就固執自己的想法而不多給他一點的包容和慷慨?……

我欲乘波洞庭去

記得小時候,廣東流傳著一出家喻戶曉的粵劇“柳毅傳書”,凄婉動人的情節,特別是那個花好月圓的美好結局,總令人無限向往,百聽不厭。我那時可是整幕的曲詞都可以背唱出來的。此時,我就站在洞庭湖邊的岳陽君山上了。在柳毅井旁,看著那個通往洞庭龍宮的入口,湖水盈盈,遐想連翩,想像著當時柳毅是如何送信的情景,並早把記憶中舞台上的井口拋進洞庭湖中了。

君山,相傳是舜帝之二妃居此而得名。山上那斑斑淚跡的湘妃竹,訴說著那個凄美的故事。雖是悲劇,卻是歌頌一份真摯、至死不渝的愛情。“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巧的是,同一個地方,同是民間傳說,而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人物演繹不一樣的愛情故事;至今,雖然更多的無奈、反叛、悲歡離合…… 出現在現代人的身上,可是骨子裡所向往所渴望所追尋所認同的都是一樣,我相信。

一厥範仲淹的《岳陽樓記》而名播古今的岳陽樓,就聳立在洞庭湖邊上,與君山遙遙對望。霧雨中,極目八百裡洞庭湖,煙波浩淼,隔岸的被詩人劉禹錫形容為白銀盆裡一青螺的君山,已淹沒在一片霧靄裡,尋不到影蹤。湖邊柳絮紛飛,疑是春花三月,何來雨綿綿?瑟縮在寒風中,此時最想的是學呂仙那樣,“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了。

登南岳衡山

意料之中,山上仍然雨霧彌漫。上至半山亭,我決定選擇坐車到最高峰祝融峰。車子所過之處一片模糊,10米之外不見五指,兩車交彙都非常小心,坡陡路滑,幾乎每個坡都呈U型。及至祝融峰上,更是舉步維艱。原來今日謂初一,想必是祝融老兄在本該風高物燥的季節裡的一個恩賜吧。只是金秋登南岳,卻無法俯瞰七十二峰的秀麗豐姿,留在腦海裡的,是一片的白茫茫。而呼吸在這深秋的空氣裡,瑟瑟於如冬天的寒風中,體會南岳春夏的意境,這可是足以讓我回味的了。

南天門索道下行至半山亭,擇幽徑下山,過穿岩詩林,沿途山茶燦爛,詩意盎然。腳底的石徑是天然的大麻石鋪砌而成,與張家界的石級又有不同,這種大麻石在家鄉司空見慣,小時候的院子裡水井邊都鋪此石。石級散滿了晦黃的松針,此時天空終於一片明淨。

岳麓山上

應一位在長沙工作的友人相邀,留湘的最後一天同上岳麓山。

“在古木參天、濃蔭蔽日、山光水色的湘江西岸,有一片典雅莊重的古建築群,這就是為世人所矚目的四大書院之一的岳麓書院”,“岳麓書院的每一組院落、每一間房舍、每一塊石碑都蘊含著雋永的文化品位……”這是書序裡所描繪岳麓山上的著名書院了。其中有一副對聯“唯楚有材,於斯為盛”,氣勢磅礡,道出了該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而最令人震撼的是在蘊藏著如此深厚奧秘的儒家“道統”精神的書院文化中,於明清及上朔到宋代,書院誕生了許許多多有著“師夷長技以制夷”愛國情懷、推崇實學的士人、偉人,如朱熹、魏源、曾國藩等。我輩也從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感受到岳麓書院文化的歷史影響。

出書院後門,沿石徑上行便是心儀已久的愛晚亭。此行本極想坐看簇擁於滿山紅葉中的愛晚亭,可惜湘地十月中的氣候還是不能如願,但見滿目蒼翠,游人如鯽,卻多了點客途秋恨已已。

滬畔風中初見,

愛晚亭裡曾逢,

愛晚,愛晚。

流水便隨春遠,

行雲終與誰同?

相尋夢裡路,

飛雨落花中。

…………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