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古都行之四:洛陽

作者: huankeyi2001

導讀中原古都行之四:洛陽下了整整一天的大雨,皮鞋浸得稀濕,背包也完全濕了,連放在包裡的人民幣也難免此難。但我們畢竟完成了今天的游覽任務。 早晨6時38分離開鄭州,9時到達洛陽。下車後,將行李寄存,即去龍門。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城南13公裡處,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我國古代佛教石窟的三大寶庫。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 ...

中原古都行之四:洛陽下了整整一天的大雨,皮鞋浸得稀濕,背包也完全濕了,連放在包裡的人民幣也難免此難。但我們畢竟完成了今天的游覽任務。

早晨6時38分離開鄭州,9時到達洛陽。下車後,將行李寄存,即去龍門。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城南13公裡處,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我國古代佛教石窟的三大寶庫。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現存佛像約11萬尊,窟龕2300多個,佛塔70余座,是研究我國古代佛教、雕塑藝術、建築、音樂、舞蹈的珍貴文物。

盡管風大、雨大,但我們的興致還是很高,撐著傘,蕩漾在中華古代藝術的海洋中。

走進龍門石窟群中最大的洞——奉先寺,洞內正中是一尊盧舍那坐像,像高17米,頭部就有4米多高,耳朵長1.9米,據說有四千多斤重。她像一位中年婦女,眼睛微微俯視,胸脯豐滿,端莊慈祥,神采奕奕。

石窟群的造像高低不一,有高十幾米的,也有僅幾公分的,大佛像高大雄偉,表示唯我獨尊,其他佛像按品級一尊低一尊,全都從屬於大佛像。飛天手執樂器,飛舞天空,在為大佛奏樂舞蹈。所有的佛像,神態莊嚴、形像生動,顯示了古代雕刻的高超技藝,讓人驚嘆不已。

龍門石窟對岸是香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陽達18年之久,常住香山寺,自號“香山居士”,死後葬於香山。白居易墓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下午2時,去關林。關林是埋葬三國時蜀國大將關羽頭顱的地方。關羽與吳國交兵失利,敗走麥城,被吳將呂蒙所擒,不屈而死。孫權為轉移責任,將頭顱送到洛陽給曹操,曹操識其計,將頭顱配上木雕身軀,以王侯之禮厚葬於此。墓周圍古柏成林,墓地土塚高起,外以矮牆圍之,氣氛莊嚴肅穆。

3時30分,乘車去白馬寺。白馬寺在城東18公裡處,我們到那裡已將近5時。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我國後,建立起來的第一個佛寺。中國有自己的和尚和一套拜佛的禮節,都始於白馬寺。它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歷史。

相傳東漢皇帝派人赴西域求佛法。行至月氏(今阿富汗一帶)得到佛教和佛像,並遇天竺(今印度)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便邀他們同赴洛陽,因他們是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回國的,第二年修寺院,即以“白馬”命名。同時,還在寺院的東西兩端雕了兩匹白馬,現在這兩匹白馬仍然完好無損。

80年代我曾來此一游,這次重游,印像甚深。第一,寺院大門的氣勢更宏偉。第二,寺院裡環境幽靜,和尚彬彬有禮,佛事安排得井井有條,真不愧為我國佛教第一古剎。

白馬寺的佛像雕塑都堪稱精品,尤其是韋馱菩薩和大雄寶殿中的三尊大佛:主佛,釋迦牟尼,左邊,藥師佛,右邊,阿彌陀佛,是現已失傳的元代夾苧干漆造像作品,防腐、重量輕,而且,看起來,穩重、端莊,是我國佛教中的絕品。

6時20分,帶著虔誠和滿意的心情,我們告別了白馬寺。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