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巷中的背影――記洪江古商城

作者: nj老菜

導讀深巷中的背影――記洪江古商城一般人所謂的湘西,是指鳳凰、張家界一帶,那裡游客雲集,早已美譽在外。其實我以為湘西可分為南北兩處,湘黔鐵路攔腰橫貫湖南,在湘西有懷化站,位於交通要道,是個較大的城市,而湘西的南北就以懷化分界。湘西之南,一般人較少去,其實那裡也有不少值得一顧的地方。我在走過湘西之北後,准備將這湘西之南再領略一番。在下了梵� ...

深巷中的背影――記洪江古商城一般人所謂的湘西,是指鳳凰、張家界一帶,那裡游客雲集,早已美譽在外。其實我以為湘西可分為南北兩處,湘黔鐵路攔腰橫貫湖南,在湘西有懷化站,位於交通要道,是個較大的城市,而湘西的南北就以懷化分界。湘西之南,一般人較少去,其實那裡也有不少值得一顧的地方。我在走過湘西之北後,准備將這湘西之南再領略一番。在下了梵淨山後,我在早晨離開了貴州銅仁,下午就到了位於懷化正南的洪江。一、古商城和窨子屋洪江古商城早在明代便有了一定的規模,由於地處沅江邊,便成了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上通湘黔山區,下達洞庭湘江。隨著商業的興隆,各處客商雲集,古城內店鋪林立,作坊成群,形成了商城的繁華榮茂。自古湘西多匪患,所以古商城的大戶人家紛紛建起了“窨子屋”。所謂“窨”,有窖藏的意思,而窨子屋則是高牆包圍,門不大但厚重,內裡是二三層高的房屋一進進的圍起來,每進只留下一個小小的天井,就如同窖藏一般,所以稱為窨子屋。洪江的地勢高低不平,所以房屋就地勢錯落而建,街巷繞房舍彎曲而走,導致了古商城的街巷有了如迷宮一般的“七衝八巷九條街”。有了這般的高牆深宅,再加上曲折莫辨的窄巷,還有巷口的拱門,構成了那個時代的防盜工事,保得一方平安。市鎮的興旺依賴水道,但隨著近代陸路交通的發達,洪江開始衰敗了。湘黔鐵路從北邊經過,造就了一座鐵路運來的懷化城,而冷落了洪江;國道從西邊通過,成就了黔江的大片新市區,又遺落了洪江。不過,倒是被冷落在交通要道旁的洪江,僥幸沒有被開發的大潮將它的古舊席卷而去,留下了前人創造的一片遺跡。眼下的洪江,雖然已經拆去了臨江的一帶,變成了呆板的千篇一律的隨處可見的城市街道商鋪,但在那些毫無美學可言的多層建築後面,存留了古商城的一部分,其中仍然保存有明清古建築380多棟,成為了游客光顧的主要著眼點。洪江古商城近年被發掘出來了,當地政府在做著大力的宣傳。游客們開始光顧,他們的身影不時在高牆窄巷、深宅大院裡閃現。旅游的商機也使古商城從默默無聞到大力開發,現在一些窨子屋內的住戶已經開始搬遷,一些特種行業也被包裝,期待著從中挖掘出GDP來。二、高家書院和主人窄窄石板巷,高牆下一扇門,在門檐下掛著一對紅燈籠,上有一個“書”字,推開發出“吱呀”聲的厚重木門,就進入了一個高樓高牆包圍的小小庭院。院內一個青石六角缸,缸體的三面雕著花,另三面則刻著詩文,青石缸原先是用於儲水防火的,而今卻被主人養著金魚,色彩鮮艷的金魚活潑潑地游動,給色調偏冷的院子增添了一份活力。這就是高家書院,當年高家的弟子們就在這個院內上著家族辦的私塾。現今的主人聶先生十分熱情的接待了我,他家的這個小小客棧從不做宣傳拉客,只是接待朋友們介紹來的客人。底層的客廳兩側是客房,樓上是聶先生自己住著。我住進了一樓的廂房,層高足有四米,窗戶不大,有些暗淡的光照著黑黑的板壁,幾件時代不同跨越近百年的家具井然安放,三面圍的大床掛著蚊帳,被褥整潔,躺上去給我極其松弛的感覺,連空氣中的味道都似乎透著一股歷史的遺留。這是一處可以使人放松沉靜的地方,吸引著我在此流連了四天。

聶先生的孩子在外地,只他夫婦二人。聶先生待我極熱情,陪我走街串巷,介紹風土人情,還邀我一同參加他朋友們的聚餐活動。他開這個客棧,似乎主要倒不是掙錢,而是為了時常有客來熱鬧一番。我在洪江逗留的這幾天裡,吃住都在聶家,聶太太的廚藝頗高,將家常菜肴做得十分合口味,我在奔波多日後,能有這種家庭似的飯菜和住宿,真是慰人心暖。

三、各式人家住在聶先生家還有一個好處,可以登高到他家的屋頂平台,去俯看古商城。放眼看去,滿是黑瓦,那黛瓦層層的疊起來,鋪開去,魚鱗般的蓋住間間房舍;而房屋則鱗次櫛比的高起來,矮下去,錯落成宅院深巷;而那些粉牆,只露出窄窄的一條,在一旁勾勒出院落街巷的輪廓。整個古商城只有街巷和高牆深院中小小的天井透著天,其余全被屋頂遮蔽。聶先生帶我在令人暈頭的小巷裡穿行,不時的介紹指點著那些大宅院。古商城的大宅院一般為兩類,一是官員家宅(包括退休和不在任的),一是經商人家,這些大戶人家一律的有著幾進深院,天井高高在上,只是在太陽高懸時才有陽光照入。到了一大院,在庭院的牆上刻有一幅字,居然是我家鄉揚州的八怪之一鄭板橋的字:吃虧是福。據當地人介紹,當年大院的主人是鄭板橋的親戚,做生意賠錢後,鄭板橋以這幅字贈他,以示安慰(不過我在揚州倒沒查到這種說法)。還有一些建築是近代才出現的,包括銀行、報館,這些建築的外表看不出有什麼不同,但內裡的格局已有變化,如西式的樓梯、欄杆、窗欞。在其中一處,還看見了當年躲避匪盜的暗門,當遇匪患時,全家可以躲入暗室,從另一通道逃逸。古城中還有一些特種行業,聚集在一條街上,有煙館,供人吸食鴉片,館內還有密室和暗道,以便那些不願意曝光的煙客們悄悄前來吞雲吐霧,過一把癮。與煙館相鄰的還有青樓,這古已有之的場所,也曾在文人墨客的文字裡被描述,什麼“秦淮八艷”,什麼“贏得青樓薄幸名”,似乎倒有了些浪漫的情調。青樓,也總是伴隨著商業的興旺而生存,洪江自然也存在這個古老的行業。那些當年的房舍仍然存留著,恐怕在其它地方是再也見不到成群的這樣用途的房舍了,所以青樓也成為旅游的一個亮點。將這罕見之屋做為賣點倒沒啥,不過從事古商城開發的人,將青樓掛了些飄搖的彩旗,還弄了些文字在上,這倒是生出了幾分曖昧。在一家青樓的門前,掛了一個牌子――“紹興班”,看來是當年來自紹興的女子在此謀生。這倒有趣,如今在沿海發達之地,可不乏來自內地的女子也在或明或暗地從事類似的職業。可見當年洪江的經濟地位,也類似如今的沿海,是相當的繁榮昌盛,引得紹興孔雀往西飛。在這些經歷了百余載的各式老屋內,如今居住了許多家市民,當年的一家大宅,就可以容進十幾戶人家,顯得擁擠不堪,還有各家自行的搭建,更是凌亂。雖然居住條件不好,可是居民們很是熱情好客,見你進來,總是說隨便看,任由我到處亂串。聶先生說,如果你是春節來的話,可以在這裡從早吃到晚,隨便到哪一家,都會將你當賓客來接待。我走過的古城鎮也算不少了,可是像洪江古商城規模這樣的大,原狀這樣的好,可是從沒見過的。就像揚州這麼大名氣的古城,也只零落地殘留了幾戶大宅院。也許就是因為洪江地處湘西一隅沒有名氣而幸免。四、牆上的歷史高牆圈起了個個窨子屋,高牆排列在石板巷的兩側,高牆在磚砌石壘外,總要抹上一層灰泥,而灰泥在歲月的剝離下,總得過一些年再來抹上一層,於是灰泥形成了層層疊疊,包裹著高牆,也包裹了歲月和曾經的記載。然而灰泥在歲月的侵蝕下,脫落了,斑駁了,顯現出它曾覆蓋的原來。在一面高牆前,我看到了四道的泥灰層。其中的一層是黑色的,全然不同於其它的粉白。聶先生告訴我,那是在抗戰期間,為了遮蔽城市,防止日軍的飛機轟炸,於是將所有的白色粉牆全部抹上了黑色的一層。筆墨書法,是國人傳統的喜好,將這一喜好用在粉牆上,也是有著悠久的歷史。當年的宋江,酒酣後於粉牆疾書,卻成就了一百單八將的風雲際會。近代的中國,由於政治的大眾化,牆壁更是成了發表言論的大規模可視化瀏覽物,在紅色狂飆的年代達到了極致。古商城的高牆,當然也不可避免地成為筆墨的留言處。那些幾十年前的文字,在擺脫了被覆蓋的灰泥後,又重顯出來,帶著那個時代特有的風貌,與我咫尺之近。看著那商鋪的招牌,商品的廣告,不由得使人聯想起那些只是在文學影視作品裡見到的形像。一塊很大的牆面,高處釘著塊藍底白字的牌子“龍船衝”,脫落的粉壁下有著一些墨字,殘缺了,仔細看去,那是一段宣傳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文字,那應該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遺留。在有關三民主義的下方,並存著剛出現的宣傳禁毒的紅色大字標語。正好一女童走過,脖子上鮮艷的紅領巾與這面曾記載了百年風雲的牆相映,“喀嚓”一聲,我留住了這個瞬間。後來遇見一位國家文物局的人,給他看了這張照片,他認為這面牆應該是文物,屬於“革命歷史文物”。 五、深巷中的背影古城巷深牆高,我在這些巷子裡漫步了幾天,那幾天或晴或雨,也使我領略了深巷的不同格調。晴天,陽光穿過高牆的阻攔,在巷子的石板路上投出亮亮的一道,有些眩目。雨天,深巷裡的色調倒是相當的統一,陰冷低沉,濕漉漉的青苔將牆面貼得更顯斑駁,使人無端生出一絲悶意。巷子裡的行人一般很少,常見的主要是老人,他們或者倚門枯坐,或者慢慢地走著極熟悉的老路。再就是孩子們,他們構成了另一道風景,他們的童裝是鮮艷的,他們的行走是連蹦帶跳的,無論什麼路對他們都是新鮮的。年輕人則極少見到,其實在我走過的這些老街古鎮,都是難得一見青春的氣息,他們為了生活而遠去,只留下老少守家園。偶爾見到一位姑娘,當她的身影孤寂在石板路上時,你總會聯想起《雨巷》中那丁香般的姑娘,只是缺了那把可以使她朦朧的油紙傘。我用相機捕捉了不少行走在深巷中的人,在高牆的壓迫下,人總是顯得局促。我喜歡那離去的背影,他(或她)漸行漸遠,在行進間將他們定格,而他們的前方,總會有著明亮的前景。六、靚麗的一道風景在古商城中游蕩,往往看見的都是老人稚童。可是,就在我准備離開這裡前,一道靚麗的風景出現了。一群青春的女孩,喧鬧著出現在古城的中心小場地上,原來她們是職校的畢業生,准備成為古商城的導游,在這裡試穿導游的新衣。這些新衣顏色艷麗,是民國初年的式樣。已經泛黑的青磚,粉壁脫落,襯著面容的青春、身影的婀娜,那件近百年前樣式的服飾更添加了一種古典的感覺。她們在高牆下行走,衣裙擺動,青春搖曳,色彩恍惚,鮮艷的衣著與陰冷的深巷形成明顯的衝突,若不是少女的活力是那樣的鮮亮明麗,倒仿佛身處百年之前。美麗的身影,青春的生命,能否給這百年古商城帶來新的活力。眼下,就在洪江附近,高速路正在施工。這條新世紀的新動脈,將給這裡注入新的動力。也許,不要多日,在黃金周裡,我們就能看到這番景像:自駕車族們從高速路上源源不斷的駛入洪江,用他們的世界品牌車,將這古商城的周圍,泊滿。高牆下的窄巷裡,人頭攢動,度假旅游的人們,湧進窨子屋,擠進前青樓,去看那些中國曾經擁有的,而如今離我們遠去的,只能在洪江再見到的,老屋。老宅裡的老人們,再也不寂寞了,雖然他們曾經的空間變小了,他們習慣的生活節奏被打亂了,可他們的生活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也許。新商機會給古商城帶來新的財富,當然。聶先生,你滿意嗎?附:古村高椅在洪江南邊幾十公裡的巫水邊,有一個侗族村莊,名為高椅。村子三面環山,一面向水,還真有幾分像一把高椅子端坐在巫水邊。村裡的明清古建築保存較多,引得一些人前去探訪。這村子雖然是侗族所居,但也歷史久遠,習俗尤其尚文,以讀書為好。如村中有座宅子,冠名“清白堂”,在此教授學生,出了若干進士、拔貢、秀才。所以從這裡出了些為官的,他們又回鄉興建房舍,教育子弟,煙火相續。聶先生幫我找了輛摩托前去,省了在那裡住宿(那裡有小客棧可住)。我在村裡轉了半天,去看那散落在村中的老屋和人。村中人大都務農,但祖傳的讀書習慣依然,常見門上橫額寫著“關西門第”、“清白家聲”、“耕讀傳家”。你可以看見從這些門裡走出人來,他身披蓑衣趕著牛前去下田。看著那些當年的豪宅,花窗雕刻精美,如今蛛網密布;匾額題字猶在,卻被煙火熏黑。正所謂福不過三代,望鑒之。



(窨子屋)



(走過歷史)



(孤寂雨巷)



(恍惚百年)



(耕讀人家)


精選遊記: 懷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