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行第三篇-漁梁,新安江山水畫廊

作者: 快樂的貓咪

導讀徽州行(三)大年初六,4:35分,2521 績溪縣-歙縣行程:鬥山街-太平橋-漁梁壩-新安江-漁梁村-回績溪縣3:50 趕火車在黑燈瞎火的凌晨醒來,利索地帶上昨晚已整理好的包包,在夜色的籠罩下趕往這個冷清小縣的火車站,半小時後就把我們帶到28公裡以外的歙縣。似乎來得太早一些,不知幾點才會天亮。6:15 鬥山街半小時後踏上鬥山街的青石地,霧已散去,已經能在黛青 ...

徽州行(三)大年初六,4:35分,2521 績溪縣-歙縣行程:鬥山街-太平橋-漁梁壩-新安江-漁梁村-回績溪縣3:50 趕火車在黑燈瞎火的凌晨醒來,利索地帶上昨晚已整理好的包包,在夜色的籠罩下趕往這個冷清小縣的火車站,半小時後就把我們帶到28公裡以外的歙縣。似乎來得太早一些,不知幾點才會天亮。6:15 鬥山街半小時後踏上鬥山街的青石地,霧已散去,已經能在黛青色天空下很清楚地看見這個小巷裡鱗次櫛比的馬頭牆了,三天來這裡的白牆黛瓦是徽派建築最為集中的地方。售票處自然還沒上班,我們就像造訪裡面的居民一樣自然踱進了小巷。鬥山街建於明清,因有一定坡度,並且巷街構造形似星鬥而得名。其牆皆高大,間距相當狹窄,平行只能容三四人並排行走,站在街中仰望當頭林立的馬頭牆,有種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大感,一個連一個呈“凸”字型的馬頭牆由近及遠慢慢小去,立體感強烈。小巷的星鬥狀不知是何種星鬥,以至於走到後來竟差點走入民宅而找不到出口。6:35 許國牌坊鬥山街外面類似很多明清小街,石板路兩旁都是明清建築的房子卻掛著現代招牌的小店。走到來時的入口,天空已露出魚肚白色,才看清門口的許國石坊,這座仿木構造建築由前後兩座三間四柱三樓和左右兩座單間雙柱三樓式的石坊組成。使它不同於一般的平面牌坊,而呈現一個立體的四方體。許國牌坊建於明朝萬歷年十二年(公元1584年),南北長11.54米,東西寬6.77米,高11.4米,如此規模宏大、呈八腳結構的牌坊舉世無雙被稱為“東方凱旋門”。牌坊上書“大學士”,下行是“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許國”,是許國的的全部頭銜。牌面上方還有窗棱、屋檐,建成房屋狀,四面棱角兩兩對稱,石坊雕飾藝術更是巧奪天工。每一方石柱、每一道梁坊、每一塊匾額,每一處鬥拱和雀替,都飾以精美的雕刻。支撐牌坊的12道柱子上的12只獅子,前後各四,左右各二,雄踞於石礎之上,形態各異,栩栩如生。7:00 太平橋太平橋在漁梁村一頭,是一座十三孔石橋,高約十米,長近百米,橫跨江面,每兩孔間都有巨型石橋墩,氣勢恢弘。從橋這邊過到對岸,便縱觀了整個漁梁村的全貌,江一邊是村莊,另一邊是山頭。此刻日頭自東邊村落後探出頭來,因霧氣的籠罩而顯現一輪渾圓的金黃,天空被渲染成橘黃,尚未散去的薄霧還在日邊似余韻纏繞。這一場日出奇景絲毫不遜於任何一個山頭。7:30 漁梁壩昏黃天空籠罩下的村莊就這麼被慢慢催醒,經獅子橋進村,略有坑窪的石板路和兩邊的房屋構成了整個村莊。從屋邊沿石階而下就來到江邊,洗淘聲不絕於耳。但見一道長百米石壩攔江而築,奔騰的流水從壩南端的決口處洶湧而下――這就是號稱江南都江堰的漁梁壩了。漁梁壩是歙縣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據考證,早在唐宋年代,人們就曾在此壘石為壩,現在的古壩為明代重建。漁梁壩為當地蓄上游之水,緩壩下之流用,並兼有灌溉、行舟、放筏、抗洪之多重功能。壩長138米,底寬27米,頂寬4米,全部用青一色的堅石壘砌而成,由於流水長年累月的衝刷,石塊表面呈不同的流線型,起伏不一,優美流暢。它們壘砌的建築方法科學巧妙,青石上下層之間用堅石墩如釘插入,稱元寶釘。石塊之間互相銜接,極為牢固。長壩一端決口處,江水噴刷而下,形成雪白長緞,飛濺起無數水珠,湍急水流的聲響不絕於耳。站在石壩上,舉首四望,正值清晨,江面煙波浩淼,遠山蔥綠、江面泛舟,盡收眼底。返回岸上,我們找到網上推薦的一戶農家,吃過簡單的早餐,熱心的女主人把我們帶到她家二樓曬台,這是個天然的觀景台,太陽毫無保留地普照在大地,綠色的山,清澈的江,泛黃的竹筏,紅色的燈籠,剛才昏灰的天地頓時各色繽紛起來。10:00 新安江山水畫廊趁著難得灰常灰常好的天氣,我們離開漁梁趕往新安江的源頭,坐船瀏覽十裡畫廊的美景。坐車到南源口,換車上高速來到深渡。碼頭上停著一排渡船,十幾分鐘便發一趟。在碼頭上,面前的新安江還是一條細狹的銀鏈。平靜如鏡的江面上,一艘渡船開過,後面留下了一束花束般的漣漪,閃著粼粼波光,遠處的江面漸漸開闊,被l兩岸山坡隔為彎彎的水廊,渡船沿著水路一路開來,背後便拖出一條又一條之字形的水紋。船一開,我們便迫不及待地鑽出底層的船艙,爬上約三四米寬的“甲板”,觀賞這條艷陽下波光粼粼的山水畫廊。這條道峰回路轉,繞過一排山,水路便伸長一截,常給人以柳暗花明之驚喜。於是一幅連著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卷便接踵而止,此處的山皆百米左右,倒映在江裡,還能清晰看到鑲嵌其中的白牆黛瓦的村屋。未值油菜花開的時節,只見每個山頭的蔥綠。經過綿譚的時候,船老大說這裡五月盛產枇杷,到時成熟的枇杷掛滿枝頭,便是深綠中片片紅色的景觀了。綿譚諧音“免談”和“免彈”,枇杷又和琵琶同音,綿譚枇杷又作免彈琵琶,讀起來別有小趣。12:00 漳譚村班船不時停靠新安江岸邊的一些小碼頭。我們在一個漳譚村的碼頭下船,上去看一棵百年老樟樹,十幾人才能圍成的樹干,頂部的枝杆仍然蒼勁,彎曲延伸出很遠,像一條長龍盤踞纏繞,為保護它不受枝葉壓力破壞,枝干分別由幾根水泥柱支撐,稍有破壞整體景致,卻是必要的。進到漳譚村裡,新居舊宅雜存,色調造型卻全是簡潔明快的白牆黛瓦。人們有圍著飯桌談笑,有坐在門外閑聊,也有爬在屋頂修繕自己的住宅。小貓在太陽地下打盹兒,小狗悠閑地從腳邊踱過,每屋每戶門口都有大片農田隨意種植各類蔬果,門口的排水溝細密布局,站到小山坡上遠望就能看到長長的新安江在門口流淌而過,對面的山頭在陽光下郁郁蔥蔥,這不是我們心底最最盼望的桃源生活麼?從村莊另一頭出,坐小擺渡船五分鐘到對岸,爬上山坡,就有汽車載我們沿著新安江回漁梁。我們得以在岸邊看到很長一段新安江風貌。在一處水庫攔截地,明顯看到了十幾米的落差,但新安江之水,不論深淺,都清澈見底、皎潔如鏡。這條條山江河流穿行於錦峰秀嶺、山鄉古建築之間,無限風光綺麗,嬌柔嫵媚,令人久久難以忘懷。13:00 漁梁村回到漁梁村,從大門口重新進入,從頭到底細讀這個古村落。漁梁村不似周莊、同裡、西塘的是,它幾乎沒有商店,這裡絕大多是普通民宅。自始至終,只看見一小爿對本村供應雜貨的煙紙店和一個一人經營的歙硯鋪子,所以原生態保持得相對完整。相比鬥山街馬頭牆的簇簇聚集,這裡的房屋大方地延綿一公裡,足夠飽眼福,加之新年每家每戶不同的紅色春聯和紅燈籠,一派喜氣祥和的農村圖。坐在早上那戶農家,等待女主人做午飯。廳堂寬敞,天花板高高在上,正午的陽光穿過紅漆大門斜射進來,在木桌上投下一片暖暖的金黃,我的手指漫無目的地劃著桌上的木紋,望著門外空無一人的青石板路,我整個人似乎被這個世界遺忘了,並且很願意一直被這麼遺忘下去,一直被這樣的暖陽包圍著,慵懶地坐著,什麼都不用想,不用做,舒服得全身毛孔都張開了。我想我真的體會到地上蜷著的貓咪的幸福了。吃過飯參觀村裡兩座保留著明清風味的古屋。一處是居民集會的大屋,裡面還保留著紙粘的獅子、大魚,是在節日裡人們躲在裡頭撐著竹竿舞的,大堂裡靜臥著好幾排長條木凳,分明能想像出當時座無虛席、人頭攢動的熱鬧景像。另一處是民宅,灶頭、鬥笠、長明燈,積滿了灰塵,一個小屋裡還有鐘表的滴答聲,不知為何,冷颼颼的令人不寒而栗。14:00 紫陽橋,紫陽山與漁梁村對望的,是西岸巍然屹立的紫陽山,得建於明代的紫陽橋才能到達。此橋長140米, 高14米,寬10米,橫臥清波上。它在歙縣城的三座古橋中最高、最寬,因橋的上游即為徽商行舟的碼頭,所以橋孔建得比一般橋要高大得多,以便行舟過帆。但因為年久失修,並且不限制任何車輛過往,橋面已有多處破損,碎石到處都是。紫陽山林木蔥郁,集中了大片農田。從山頂俯瞰,漁梁壩和漁梁村,連及兩頭的太平橋和紫陽橋,盡收眼底,大片的江水把這個一千戶人家左右的村落包圍成一座半島,馬頭牆建築密密麻麻整齊排列在江邊,藍天掩映下江水與村莊,村莊與遠山互相緊扣,構成一幅和諧的鄉村晚景。下山穿過一片竹林,繞過叢叢蘆葦,可以到達另一端的漁梁壩,坐於壩上,洶湧的江水就在腳底咆哮而過,連說話的聲音都被淹沒了。日頭准時地緩緩下落,藍色帷幕漸漸降下,我明白,三天的徽州尋跡也在此降下帷幕了。

後記一直以來,安徽,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現代城市,它更多的與農民工聯系在一起。其實我們的眼光如此狹隘,它自然湧出不少農民工,但也出了商賈官吏、文人墨客。平時,他們的語言在我聽來是很容易分辨的,但在安徽那麼多天,我卻聽不到安徽話,因為每當我用普通話問路,得來都是普通話的回答。他們保留了自己的風俗、語言、建築、甚至堅持著自己的足跡,但從不對外炫耀,直到我們的探訪,才發現它如此博大和寬容,無論是景觀還是人,都有一股道家風範,超然而又尋常,大氣而又內斂。我會再次造訪徽州,以淘淨自己的心胸,洗滌自己的靈魂。



(煙波浩淼)



(徽派馬頭牆)



(漁梁村落)



(新安江碼頭)



(山水畫廊)


精選遊記: 歙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