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一級方程式

作者: 商益棠

導讀《美食一級方程式》 美學定理之“距離產生美感”,用在美食上同樣精妙。專業老饕的我,對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的傳統名菜“佛跳牆”誤會最深,深到深惡痛絕的程度。 之所以深惡痛絕,是因為它名聞遐邇譽滿中外,名氣大到高規格宴席上必不可少,然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往往淺嘗輒止流於形式,獲得由衷嘆服的概率極低;之所以深惡痛絕,是誤以為佛跳牆集山� ...

《美食一級方程式》



美學定理之“距離產生美感”,用在美食上同樣精妙。專業老饕的我,對生於斯長於斯的故土的傳統名菜“佛跳牆”誤會最深,深到深惡痛絕的程度。

之所以深惡痛絕,是因為它名聞遐邇譽滿中外,名氣大到高規格宴席上必不可少,然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往往淺嘗輒止流於形式,獲得由衷嘆服的概率極低;之所以深惡痛絕,是誤以為佛跳牆集山珍海味之大全,極盡奢侈之能事,仿佛很霸道地衝食客說,如此豪奢的用料,你敢說不好吃?!頗有逼迫要挾之味道,讓我很不爽,總想頂嘴一句:這算什麼本事?!之所以深惡痛絕,是每每所上的首席菜佛跳牆,僅僅是一道徒有其表貌合神離的“壇燒八味”。

被各地烹飪界列為閩菜之首的龍頭老大,有百余年歷史的龍頭老大,你真的老了嗎?

誤會的消除,依然是拉開距離。

首先是時間距離。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我拒絕吃佛跳牆,並巧舌如簧地說服來榕貴賓取消品嘗佛跳牆的念頭。雖然他們為無法實現夙願而略感遺憾,但最終接受我的“抱缺守殘”與“把最美好的留給想像”等故作高深的老莊美食哲學。

其次是空間的距離,背井離家漂洋過海多年,在舊金山、洛杉磯、香港乃至橫濱中華街,我都被東道主要求品賞當地閩菜館的佛跳牆,才知道什麼叫東風西漸。特別有意思的是在曼哈頓,大街小巷竟然充斥著福州話,老鄉們蠶食鯨吞西西裡島黑手黨地盤的速度驚人,所帶來的代表作佛跳牆之美味更加驚人。

打小耳濡目染的佛跳牆,外婆土法燒制的佛跳牆(詳見拙作《榕城年景追昔》),現如今滿街濫竽充數的佛跳牆,重新喚回我的濃厚興趣。

粗淺分析的結果讓我大吃一驚。佛跳牆淋漓盡致地身體力行著一道美食一級方程式。當然,所謂“美食一級方程式”,是我自己歸納總結出來的,如要引用我的理論,要付我知識產權稅的了。

先讓我們來看看這道一級方程式吧。

美味成分的3大要素是:谷氨酸、肌苷酸和鳥苷酸。這正如三原色的紅、黃、藍,經過相互搭配,可以得到各式各樣不同的顏色。一等色、二等色如何搭配,搭配比例多少,產生的顏色千變萬化。美味成分三要素也是如此。

不同的是,美食一級方程式有個“相乘效果”,三要素搭配得好的話,不僅僅是美味成分相加,而是相乘,其最高境界是乘方,美味效果以幾何級數乘方飛躍。

所以,在頂級菜館,我們常常被美味震驚得目瞪口呆就是這個道理。因為有三要素的相乘效果,我們無法具體說出美味是由哪一種素材帶來的,無法想像美味能帶領我們攀登到何等境界。乘方右上角的小數字略有差異,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答案。

方程式看起來很簡單,但要實現三要素的最佳相乘效果,卻是廚師們皓首窮經畢其一生所孜孜以求的。這就好比同樣的調色板,到一般人手裡那叫塗鴉,畫家卻能創造出傾倒眾生流芳百世的佳作來。

接下來,我們就用佛跳牆作為MBA案例,分解這道一級方程式吧。

先看看佛跳牆菜的原料:海參、鮑魚、魚翅、干貝、魚唇、花膠、蟶子、火腿、豬肚、羊肘、蹄尖、蹄筋、雞脯、鴨脯、雞肫、鴨肫、冬菇、冬筍等等。餐館不同,佛跳牆的原料也各有千秋,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一定同時具備美味成分三大要素。這就是:富含谷氨酸的海帶與水產類、富含肌苷酸的火腿與肉類、富含鳥苷酸的干香菇類。

當然,絕不是說同時具備美味成分三要素的菜肴就能好吃。三要素有其相生相克、此長彼消的矛盾點與最佳結合點。這又好比中藥的“君臣佐使”,同樣是這幾種藥材,如何配伍,配伍的成敗,決定著修合出來的是毒藥還是靈丹妙藥。

這就接著要說到烹調工藝。佛跳牆的烹調工藝非常繁復:先把十余種原料分別采用煎、炒、烹、炸多種方法,炮制成具有它本身特色的各種菜式,然後一層一層地碼放在一只大紹興酒壇子裡,注入適量的上湯和紹興酒,使湯、酒、菜充分融合,再把壇口用荷葉密封起來蓋嚴,放在火上加熱。用火也十分講究,需選用木質實沉又不冒煙的白炭(如聲名赫赫的備長炭),先用高溫燒沸,後在文火上慢慢煨燉數小時,然後自然冷卻不去動它。過夜後翌日重新文火慢慢煨燉數小時,然後自然冷卻。如此反復數日這才大功告成。

所以,要吃佛跳牆,至少得提前3天預定,好酒樓甚至只接受一周後的預約。現點現做的佛跳牆都不能稱其為佛跳牆,那只是裝在一個壇子裡的大雜燴。比較厚道的酒樓稱其為“壇燒八味”。有什麼區別呢?區別大了去了。一級方程式是否在其中發生杠杆作用,決定著美味層次是在哪個等級。

烹調工藝中,火候的掌握、每次文火煨燉時間的長短與調整、對密封壇內相乘效果的精准判斷,完全不亞於藝術的再創造。如同鋼琴家要想演奏好肖邦作品,除了精湛的技巧、音樂的感悟力,更需要個人綜合文化涵養與滄桑孤獨的藝術氣質。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不說太玄的,我們管中窺豹,只說說最不起眼的炭火有多玄吧。

選用的木炭,必須是堅質無煙木炭,炭素純度極高,段面呈金屬光澤,敲擊時會發出“擎擎”的重金屬低音。優質木炭在產生不亞於任何火源的千度以上高溫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能產生遠紅外線,這是煤氣瓦斯、燒柴或電磁灶等單調熱源所無法望其項背的。優質木炭無與倫比的火舌柔和卻能均衡持續高溫,再加上遠紅外線效果,就能讓食材內部能到足夠的火候,將內部分解成富含美味成分的三要素,並促進蛋白質更好地分解成氨基酸。簡單地說,優質木炭對美食一級方程式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非木炭不可的原因在於其他單調熱源容易造成蛋白質的凝固,無法得到佛跳牆所需要的足夠多的美味成分三要素。木炭非優質不可的原因,在於劣質木炭無法達到柔火高溫與充足的遠紅外線。

您看,單單是木炭這道門檻,都會將多少餐館關在佛跳牆的牆外。`

柔火高溫與遠紅外線帶來足夠美味三要素,為什麼還要停停打打整治3、4天才算好呢?這就牽涉到一個美食專業術語叫“熟成”。

我最反對故弄玄虛地示人以晦澀的專業術語了,但是“熟成”,我無法通俗地加以解釋。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好比新車的磨合期。磨合需要假以時日,還有磨合得好不好的問題。佛跳牆須要整治數日,也就是美味三要素在磨合。磨合得接口圓潤了,氣缸活塞配合融洽了才行。

具體說來,第一層次的相乘效果出來後,在冷卻收汁期內,配伍出來的美味又被各種材料吸收回去。重新煨燉時,又配伍出更醇厚的美味,並再次被更深入吸收。如此反復,相乘效果造成的醇厚美味便能層層加碼,吃起來軟嫩柔潤,濃郁葷香,又葷而不膩;各料互為滲透,味中有味,妙不可言,達到無法想像的超一流境界。

世人對佛跳牆感觸最深的,是覺得這個菜,准備的功夫遠大於燒的功夫,認為暗合人生厚積而薄發的道理,其實不然。從上文可以看出,佛跳牆燒的功夫遠大於准備的功夫。准備費工,無非是魚翅海參鮑魚干貝進貨好壞的鑒別、正確的水發與處理程序須得當;而煨燉的功夫,直接左右著美食一級方程式分解得如何,左右著佛跳牆的生死成敗。

再說說為什麼要放在盛酒的酒壇內煨制?

酒香撲鼻使菜越發葷香可口、酒壇肚大口小濃香不易飄出等等道理大家都想得到,也都對。

需要點明的是,其實真正的佛跳牆,酒壇只能煨制一次。除了熟成過黃酒的酒壇本身獨特的香味外,黃酒能將素燒的酒壇裡所含的礦物質有效析出,煨制佛跳牆時,這些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參與到美食一級方程式中,讓味道更加圓潤渾厚,底蘊充足。

更深一步的是,熟成過黃酒的酒壇本身所帶的酵母與微生物群,能為佛跳牆帶來別具一格的風味。可惜的是,酒壇往往流於形式,徹底執行一壇煨一次的又能有幾家?簡單到竹筒飯,都沒辦法領會到竹筒的原味清香,竹筒僅僅成為帶點野趣的可以反復使用的容器。更何況熟成過黃酒的酒壇想做到一次一換,實在有點為難酒樓老板們。我想,即使鄭春發在世,他的聚春園菜館能否堅持做到都很難說。

您看,酒壇又是一道門檻,又將多少餐館關在佛跳牆的壇外。

佛跳牆的名稱由來、歷史典故以及招待過裡根、西哈努克、伊麗莎白女王等等逸聞趣事這些內容,我就不在這人雲亦雲了。最後說說我所吃的佛跳牆究竟有多好吃?

以舊金山唐人街的佛跳牆為例。我首先吃的是佛跳牆裡最不起眼的鵪鶉蛋。沒想到吧?

其實敢往佛跳牆裡頭放鵪鶉蛋或鴿蛋的,不是傻瓜就是極端自信的高廚。

因為,白煮鵪鶉蛋鴿蛋本身沒有任何味道,它就像佛跳牆的寒暑針晴雨表,能直接反映佛跳牆味道的所有缺陷。所以,傻瓜才把自己的命門直接暴露給對手。當然,如果能連白煮蛋都能“醞啟葷香飄十裡,佛聞棄禪跳牆來”,那麼其他的材料之味美就不用說了。這是藝高人膽大的頂尖大廚夠牛之處。

牙尖咬破溫潤的鵪鶉蛋之後5秒鐘,我就已經拜倒在佛跳牆的石榴裙下了。煞是奇怪:只是白煮蛋而已,到了佛跳牆這,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我根本無從琢磨這三十多味料是如何調和的。最奢侈最高檔的材料不難入手,相生相克的火候不難掌握,但是,拿這三十幾種味道雜耍,調和出“此曲只應天上有”的綜合美味來,要沒有美食一級方程式,是無法理解無從想像的。小小的鵪鶉蛋,從外到內、由表及裡,一直到蛋黃最後融化,一層一層美味的細膩變化,既層次清晰又過渡自然,既有不同的突出點又有貫穿始終的主旋律。就好比百老彙的音樂劇,每一幕都各有特色,主題又能持續升華。

再吃到其他的,我明白了魚翅鮑魚並非以身價高貴逼人就範,而是以佛跳牆為舞台進行著與平常截然不同的演出。這就好像優秀的演員,在每部戲裡都有截然不同的精彩閃光點。佛跳牆也需要這樣的男女主角。

綿長的美味無聲嘶力竭之虞,直覺入口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不禁暗暗叫絕。哪知這美味攀登到極高的地方,尚能回環轉折。峰回路轉之後,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如同京劇名角的水袖,盤旋穿插千徊百折,輕舞靈動,極富表現力。

再往下就吃到配角了。原來是天涯海角、全不相干的東西,而偏偏有注定的緣分,結成了天造地設相得益彰的組合。好的配角既不與主角搶戲又能出彩,相和相合,猶如花塢春曉百鳥亂鳴,共同完成美味珍饌的美的創造與美的歷程。用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或是孔子的“三月不知肉味”來形容亦不為過。佛跳牆就是一種一貫的多元,調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乘相濟,變作可分而不可離的綜合體。

我雖然看不見佛跳牆中美食一級方程式的身影,但它就像指揮家手裡那根細細的指揮棒,將美食演繹得令人如痴如醉。它的魔力無處不在,卻絕非菜譜食經所能說得清道得明的。這,也正是美味佳肴與藝術的共通之處。

現在,您可以對別人所說的“佛跳牆不就是一鍋煮得稀巴爛的高級大雜燴嗎” 放聲冷笑了。至於我本人呢,努力奉行豬八戒對南山大王手下小妖說的話:“不要拉扯,待我一家家吃將來。”


精選遊記: 福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