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撫山雲施異彩,不費筆墨亦丹青——張家界四日散行選美(景觀簡評+路線建議)

作者: Frankel

導讀撩撫山雲施異彩,不費筆墨亦丹青 ——張家界四日散行選美 在張家界,最廉價的是美麗,最昂貴的是世俗。追溯兩千年,歷數文人墨客的典籍,也很難找到和張家界有關的文字。張家界,承載著它的美,已經沉默了許久。沒有了先人們留下的優雅文字,現代人在這目不暇接的美面前,已經無語無措。我們不敢欣賞這美景,因為它不存在於我們曾經的記憶,陌生的美總會殘留� ...

撩撫山雲施異彩,不費筆墨亦丹青

——張家界四日散行選美

在張家界,最廉價的是美麗,最昂貴的是世俗。追溯兩千年,歷數文人墨客的典籍,也很難找到和張家界有關的文字。張家界,承載著它的美,已經沉默了許久。沒有了先人們留下的優雅文字,現代人在這目不暇接的美面前,已經無語無措。我們不敢欣賞這美景,因為它不存在於我們曾經的記憶,陌生的美總會殘留一點危險;我們不敢贊嘆這美景,因為我們的詞彙已經蒼白無力,只有感嘆之後的沉默和忙碌,能夠讓我們感到安全。美景面前,我們的眼睛是懦弱的,只有相機的取景框才真正可以貪婪享受這盛筵;美景面前,我們的四肢是勞累的,因為時間在不停牽動我們的肌肉;美景面前,我們的耳朵是疲憊的,導游的串詞和商販的叫賣聲掩住了另一個世界,…… 張家界之美,唯復以嘆息;或許再一個千年之後;張家界仍舊只能依賴於這天生的姿色,而無法成就豐韻幽存之魅力吧!

張家界四日自由行,給了我不少時間和空間去瀏覽那難以盡數的景點;但等到要離開的時候,才發現那些旅行團所盛譽的景點,有近一半我卻沒有到過。離別的回眸,眼神勾連在一起是戚戚的牽掛,雖然未曾吻遍你身上的每一寸肌膚,卻已將你的心融化在我的心。

用迷茫的標尺,來評選我所曾游歷過的張家界美景,暢游四日,本欲選出二十景,無奈選出第十九景之後再沒有什麼中意的選擇,寧缺勿濫,就對這十九處景色稍做點評,作為張家界之行的文字。其景觀順序,並沒有刻意排列,就隨游覽的先後,但最終附以游覽建議供參考。

第一景“烏龍寨之三道門”,風景可觀度★★★,勞累度★★★,非參團游覽處

烏龍寨在楊家界景區,本為當地苗人依山而建的寨子,易守難攻。三道門是指進入寨子要經過的三處狹險之處,屬於小景觀,頗有一些趣味,體型稍微有些膨脹的人,過這三道門自然要費些功夫。在眾多山水景區都有這樣類似“一線天”之類小景觀,只是在我游走過的張家界裡卻並不多見。這三道門,足以讓游客體味往昔那守寨人的小心翼翼,以及為了保全族人的良苦用心了。

第二景“天波府景觀台”,風景可觀度★★★★,勞累度★★★,非參團游覽處

從烏龍寨向下幾十米,即可到達天波府景觀台,眼前光景豁然敞開,讓壓抑在石板路上的呼吸瞬間釋放,呼吸暢快之時,也不禁驚呼眼前的美景。三道石壁,層層排列,猶如城牆一般,細細觀看,似乎連城牆上的垛口也歷歷可數。最可慨嘆之處,乃是這石壁,厚不過數尺,卻高幾十丈,我甚至懷疑大風湧起都可以將它推倒。然而那堅毅的姿態,卻又不容懷疑它已經屹立與此千百年。

第三景“烏龍寨之南景觀台”,風景可觀度★★★,勞累度★★★,非參團游覽處

並沒有誰給這個景觀台命名,從烏龍寨下來走另一條繞過山脊的下山路線,最南端夾角突出的一塊巨石便是這觀景之處。雖說眼前矗立的石壁並無太多傳神之處,但面前開朗的風景,卻不僅包容著張家界特有的石壁石柱,也有典型的綿延青山,更可貴是蜿蜒的公路包圍著的恬靜村莊,整幅美景和諧自然。只有走過張家界山山水水,對平台石柱般的景觀已經有些審美疲勞,才能忽然感受到這和諧之美並非隨處可得,才能視之珍貴。這也是為什麼我將這處無名的景觀納入十九美景之一的原因。

第四景“大觀台之全景”,風景可觀度★★★★,勞累度★,非參團游覽處

初到大觀台,不禁驚呼視野之開闊,足以鼓暢天機。層層峰林,疊疊致遠,無法揣測它的盡頭。然而,所有峰脈,綿延至中心線上,無不悄然俯身下去,在大觀台的正前方形成一個蜿蜒的峽谷,不知其幾千裡遠。近處翠色欲滴,中遠處似乎散發著陳年的墨香,極遠處卻濕漉漉的,如覆一層剛剛浣洗過的青紗。洋洋大觀台,蔚為壯觀景,我都有些疑惑,如此唾手可得的美景,為什麼卻被旅行團拋棄在一邊呢?或許吧,沒有“撩棄千金全無用,安守畝田可養神”的心境,又如何與此浩瀚美景產生共鳴呢?

第五景“神雞啄食”,風景可觀度★★★★★,勞累度★★,非參團游覽處

我極少用“憎恨”這個詞來描繪自己的感受,但我卻想說我憎恨那個給這個景點命名的人,他那簡單而幼稚的想像力,徹底扼殺了品味這勝景的感覺。張家界絕不乏“抬頭可望巔峰,俯視可觀石林”的觀景之處,然而能“近可欣賞郁郁蔥翠,遠可感慨蒼茫霧海,逼真於觸手可及,開闊處極至千裡,蒼松相伴鄰,遙望天子閣”的境地,卻值此一處。這裡,也是我唯一離開了之後又返回再度身臨其境,品味山川美景的地方。同一處山川,在“大觀台”處,身置其外,只可觀看,不能品味;在十裡畫廊裡,嘈雜做作,只有盛名,不能品味;而在此,饕餮美景不問價,轉念靜心已無言,……

第六景“點將台之全景”,風景可觀度★★★★★,勞累度★,非參團游覽處

臨近天子山停車場,絕對是舉步可及之處,然而售賣亭卻已破敗不堪,可見來的游客並不多。少卻了噪雜,恰容我去傾聽感悟這凄然之景的嗚咽。以我之言,為此處命名的人只觀其形,未見其神。此處確實是“點將之台”,只是兵敗之時,孤身面對殘兵弱旅,唯已一人尚可征戰,無奈向天問神助。側耳於山谷之風,凜凜如冰,蕭瑟游絲;俯觀於山谷之石,面無猙獰,胸無鬥志!其觀不整,其勢委頓,待至日晦西沉,嘆息之聲四起,暗中起傷悲。點將之台,尷尬無助,不恨天意,唯憐惜我眾將士!天不容,何苦連累弟兄!忽想起唐代李華的《吊古戰場文》,“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

第七景“天下第一橋”,風景可觀度★★★,勞累度★,非參團游覽處

天下第一橋,本屬於袁家界景觀之一,但因其名氣太大,更因其景觀特點與袁家界其他地方不盡相同,遂獨立出來,作為單獨一處景觀評說。濱臨絕壁,天生石橋,這樣的景觀在張家界裡也有多處,論規模,論幽險,這裡都算不得第一,但因為它所處恰是袁家界景觀峽谷之首,扼守要津,游人眾多,且附會以各種紀念鎖於其上,所以名聲大振。稍有可惜,天下第一橋,規模的確不小,只是觀賞角度受環境制約,豪壯之感大打折扣,且因設置欄杆與其上,灌木叢生,竟顯得與人造石橋沒有太多分別了。

第八景“袁家界峽谷景觀”,風景可觀度★★★★,勞累度★★,非參團游覽處

袁家界峽谷裡景觀紛紜,沿著在峽谷北側開發出的游道,從天下第一橋到後花園,一路觀賞過去。游道雖有不少台階,但高低起伏不大,游覽起來相當輕松。峽谷之內,奇石林立,當景奇石附以像形傳說,便形成了眾多景點。在峽谷對岸山障的映襯下,袁家界的眾多景點如同平鋪於一幅悠長的畫卷之上,濃淡有別,疏密有致。擎天巨石,在別處即可獨立成景,在這裡確平淡無奇,非得使出渾身解數,造型出眾,方可博得游人一觀。袁家界奇景眾多,只是作為背景的崖壁平淡無奇,讓整個景觀缺乏了層次感,很快便產生了一些審美疲勞,左景點,右景點,最終分不出左右了。信步觀景,多少也有些愜意,只是游人太多,摩肩接踵,感覺有些雜亂。細細觀察,卻也能發現,同行的游客當中,竟多半是韓國人,難怪臨街商鋪都貼滿了韓文標識。一邊行走觀景拍照,一邊感慨張家界景區在韓國宣傳的得力,贏來不少喝彩。路行至半,有一中韓友誼亭,亭中屋頂、牆壁以及懸掛的燈籠,都貼以韓國游客的名片,倒別有一番風趣。

第九景“空中田園”,風景可觀度★★★★,勞累度★★★★,非參團游覽處

田園風光,在石峰林立的張家界公園裡,本就是翡翠般的點綴,盡覽風景之余,瞥一眼這與山林全然不同的綠色,清幽閑適之感立刻浸透全身,不由得呼吸一口久違了的清新空氣,愜意如是。恍惚間,恰似自己也變成那田園的主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這雲霧之間修養性情,粗茶淡飯,麻布棉衣,全不問人世間諸事繁雜,今夕是何年?忽然醒來,卻又感嘆這田園真正主人的神奇作為,一方梯田蜿蜒出去,竟自延伸至懸崖邊上,與那高聳的峽壁相映成趣,一唱一和,宛若仙界的飄帶,悄然眷顧這農家的小院落。

第十景“神兵聚會”,風景可觀度★★★★★,勞累度★★★★★,非參團游覽處

崢嶸如此,凜然如此!冒著雨,踩著濕滑的泥巴路,步行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到了這處渾然天成的觀景大台;不算很大的岩石景台錯落三層,最外層竟稍有一些延伸,探於崖壁之外。峽谷幽深不可測,後來曾在山下再度觀看此景,當初在崖壁上可以俯瞰的高大石柱,竟已經算是高聳入雲,而那天然景台,早以沒入雲霧深處去了。此處景台,沒有任何斧鑿的痕跡,沒有欄杆,也沒有景點標識。然而到了此處,即刻便能聽到那威武之聲,面前的峰林,神色英武,雄壯之氣魄難以抑制,好似體內蘊含著萬斤的氣力,縱然悄悄私語,亦能振耳發聵,回蕩於這山林峽谷之中。何處有征戰,當我做前鋒,不敗敵十萬,雖勝不請功!如此場面,讓我激動萬分,忽覺內心又湧起一陣衝動,這種感覺十年前在匡廬五老峰曾經有過,今日再生。那便是縱身而去,魂蕩青山雲宇間!在此觀看,有如此景觀已經驚嘆不已,然則可以同時欣賞那貼崖壁而建的百龍電梯,又是一番壯觀景像。跋涉數十裡,得此眼界,縱然勞累一些又何妨?

第十一景“御筆峰”,風景可觀度★★★,勞累度★,參團游覽處

喧鬧聲中,從人群裡擠出一個縫,才把眼睛和相機都湊到了欄杆邊上,得以一睹“御筆峰”的威容。可能但凡來過張家界的游客都會游覽這個地方。御筆峰果然了得,纖直尖細的石柱猶如利劍刺向空中,頓然間生出一股帝王霸氣。雖不甚高大,但依然傲視群峰,這“御”極為妥當,只是我不太明白為何取名“御筆”。或許吧,以劍治國者得一時,以筆治國者得一世,中國自古至今都有“重文輕武”的傳統。

第十二景“天台”,風景可觀度★★★,勞累度★★★,非參團游覽處

從天子閣向下步行,遇到一塊木牌,上書“不上天台,等於白來”,對照一下地圖,此處確有一個觀景台,於是又向旁側爬了幾十級的台階,登天台一觀。峽谷絕壁,奇峰怪石,和張家界別處的風景並無太多不同,俯看西海峰林湧,北望天子閣接天。我還饒有興趣的在西海、天台兩個人工照相點上付費留影,立存此照,算是作為一個普通游客來過張家界的證明。

第十三景“十裡畫廊”,風景可觀度★★★,勞累度★★(★),參團游覽處

雖然聽當地以及游覽過的朋友說這裡景色一般,但“十裡畫廊”這個名字太有吸引力,如同“桂林山水百裡畫廊”一般,讓人不能不去觀看,心想即便風景不甚秀美,也不至於沒有觀看的價值吧。十裡畫廊,如果不抬頭觀望那些富有性格的山峰,我幾乎無法想像這裡是張家界。這裡如同一個普通的公園,漂亮的小火車不斷穿行,游路兩旁載滿花草,小商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導游像幼兒園阿姨一樣教導我們應該如何發揮想像力,用別人的大腦和自己的眼睛去欣賞這美景。如果拋卻了這些,單純欣賞這裡山形變換,十裡畫廊也顆算是可觀的美景。

第十四景“天子山索道風光”,風景可觀度★★★,勞累度★,參團游覽處

坐索道觀景,本就與眾不同,從飛鳥的角度來巡禮大自然的風光,每每如此,總有片刻間希望自己長有翅膀,即使沒有天使的魔力,也擁有可以翱翔的眼睛。天子山的索道不算短,沿著山谷向上滑去。山谷裡林木茂盛,偶爾可以看到溪流穿行,沒有什麼味道,只是西側不斷變化的岩壁、石峰,饒有可觀。與在觀景台上看不同,石峰從高不可攀,很快便到了腳下,繼而成為遠去的風景;岩壁上的松樹不遠也不近,恰如其分的吸引著我的關注;粉色的映山紅點綴著突出的岩石,也相當漂亮;此時,我想像自己站在高聳獨立的石柱之上,如一只雄鷹,目光如炬,審視自己的天與地,……

第十五景“百龍電梯”,風景可觀度★★★,勞累度★,參團游覽處

作為人類鋼鐵藝術的傑作,矗立在大自然傑作中間,本身就顯得突兀。這百龍電梯作為張家界最值得炫耀的游覽便捷工具,也被指摘為虐待世界遺產的最典型案例,集愛恨於一身,讓人有些不敢輕易贊嘆其背負的多項世界之最。在我看來,百龍電梯的設計者已經費盡心機,盡量不讓這鋼鐵玩意驚嚇了大自然的靈魂。張家界不是自然保護區,而是地質公園和風景區,從實際效用來看,百龍電梯很好的平衡了景觀開發和自然保護兩個主題。作為人造景觀,卻也值得一看。不過,從百龍電梯上欣賞風景,的確不是一件很讓人欣喜的事情,不足一分鐘的時間,或許還在和同行游客擁擠之時,或許還沒有找到空中田園和四十八將軍岩的方位,美景便從眼前離去。好在我乘電梯之時,恰與大部客流方向相反,獨自一人,靜靜欣賞這閃瞬即逝的空中水墨。

第十六景“四十八將軍岩”,風景可觀度★★★★,勞累度★,參團游覽處

百龍電梯的下站平台,便是欣賞四十八將軍岩的最佳位置。四十八將軍和神兵聚會相聚不遠,風格非常接近,詭異而英武的柱狀山峰,參差於視野之中。雲霧繚繞變換於其間,反倒湮沒了原本那種堅硬剛強之美。若待雨後晴日,看蒼岩金壁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看翠松紅花點綴高天流雲似旌旗,威武挺拔的將軍岩,又該是如何的讓人痴醉的景色呢?

第十七景“鷂子寨”,風景可觀度★★★★,勞累度★★★★★,非參團游覽處

在我眼中的鷂子寨,風景算不得與袁家界、將軍岩等景觀平級,因為我登鷂子寨的時候陰雨濃霧不僅掩去了所有的風光,也把我累的狼狽不堪,叫苦不迭。入寨門之時,看門人用詫異的眼光看我,問我是不是來探險的,因為自從開發了金鞭溪游路,建了電梯索道之後,便很少有游客來這裡了。一路上看到不少已經破敗的售賣小屋,十幾裡的山路,只有一家客店還在慘淡經營著。然而,這裡的路卻是最為多彩的,路上有很多將軍和歷屆林業部門領導的題字、有很多搞不懂含義的石刻撲克牌、有很多介紹動植物的石碑、以及各式各樣梅花樁式游戲設置,這些都讓行走變得輕松而好玩。金鞭溪裡也有類似的所謂“保健游路”的設置,但很顯然沒有鷂子寨路上的設置做的用心。鷂子寨最動人的風景在山頂,如果我看到了,或許會給它評五顆星,只可惜天公不作美。來此處的游人本就稀少,我已來過,卻依然錯過此緣。

第十八景“金鞭溪”,風景可觀度★★★★,勞累度★★★,參團游覽處

因為有猴子,我給金鞭溪的評級多了一顆星。一條平淡無奇的溪水,只是比人造小溪多了幾分靈動和自然,或許是沒有到豐水季節的緣故吧。平整的游路走起來並不勞累,但總長十多華裡,也算需要些體力。奇峰異石被屏蔽在茂密山林之外,偶有現身,即成為一個景點。山野樹叢間的獼猴,才是金鞭溪點睛之筆。小小的獼猴或許已經意識到了這些來來往往、穿著艷麗的異類們,並不是他們的天敵,便小心奕奕的與人接近,討些東西吃。雖然這些獼猴是這裡山林原生的,但每天朝九晚五來此尋覓各種高級食品,也算是上班一族了;我甚至猜測這片富饒的領土,已經被少數幾個有實力的家族占領,它們已經成為獼猴中的金領階層。它們如此接近人類,吃著各種高營養的食物,會不會有朝一日,進化成與山林裡那些依舊原始的猴子不同的種類呢?

第十九景“森林公園廣場”,風景可觀度★★★,勞累度★,參團游覽處

這裡其實並非什麼景點,只是因為視野開闊,可以欣賞到四面不同形態的山峰,如果進入張家界景區第一眼看到這奇峰環繞的世界,自然也會贊嘆不已,如果再有些雲霧繚繞助興,這水墨畫絹絲毫不比在金鞭溪、天子山看到的景致遜色。春末夏初的季節,深山中茫茫的綠色只有偶爾粉紅色小花的點綴,多少有一些單調;而這裡卻是多彩多姿,顯得更加活潑。不過,除卻四周的山,這裡仍將還原成一個普通的公園。

到處可見一則廣告“不上黃石寨,枉到張家界”,然而這幾乎背負整個張家界盛名的黃石寨我卻沒有去,後悔麼,當然不後悔。那是旅行團必到的景點,據眾多去過的人講,那裡的風景沒有什麼特別,比袁家界的都不如,考慮到所謂“精華線”的金鞭溪、十裡畫廊景色的水准,我對黃石寨也就沒有什麼興趣了,即使看到了,也頂多給評個四顆星吧。

四天散行於張家界內,閑適而勞累,雖然仍舊與時間賽跑,但那絕不是在小喇叭的鼓舞之下。為了自己的眼睛,為了自己的心,我寧可選擇疲憊。偶爾和幾個萍水相逢的朋友一同感慨震撼心神的美景,大多時候則是獨身一人徜徉山林,隨著山風的曲調呼吸,輕輕撫摸有千萬年造化的石壁,對著山谷大聲呼喊,美景四溢而舍不得眨眼,用心為一朵無名的小花留影,對著遠處的流雲微笑,品嘗山泉的味道,……

難道我已經不是普通的游客了麼?因為我分明感覺,到這裡的山神、樹神、水精靈、花仙子紛紛出來與我交談,贈我禮物,他們擁抱我,我也擁抱他們…… 夢醒的時候,重重的行囊讓肩膀有些酸痛;月台之上,離行的火車已經拉響汽笛。

“撩撫山雲施異彩,不費筆墨亦丹青”,以此紀念07年4月張家界四日散行。

附:

推薦張家界最佳賞景路線(三日兩晚,D1上午抵達,D3下午離開)

D1:張家界森林公園門票站入,游金鞭溪至四水繞門(2.5小時),乘百龍電梯上行至山頂,從後花園站游袁家界(晚5:30之前游完),晚宿山頂客棧(楊家界等地均可住宿)

D2:早起,必須有當地導游帶領游老屋場(神兵聚會,空中花園,3.5小時),出來後游大觀台(大觀台、神雞啄食、一步難行,合計1小時,如至天子座,往返則需2.5小時左右),午餐,稍作休息後游楊家界(烏龍寨、天波府、一步登天,3小時),晚宿山頂客棧

D3:天子山景觀區(神堂灣、點將台、賀龍公園、御筆峰、天子閣等,2小時),乘下行索道,游十裡畫廊(2小時),從武陵源門票站出景區注:D2對體力要求很高,如果第三日較晚離開,可以將大觀台游覽放置D3早晨,因D3對體力要求不高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