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相寺

作者: tanshan0221

導讀寶相寺原名昭空寺,始建於唐代太和年間(公元827年)。當時規模宏大,占地40余畝,是汶上佛教活動的主要場所。宋真宗鹹平五年(公元1003年)禪封泰山時曾住蹕於此。他看到整個寺院結構嚴謹,呈現富態寶相,遂改名為寶相寺。太子靈蹤塔建於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2年建成,距今891年。寶塔為八角磚塔,底層呈蓮花狀,整體宏偉壯觀,巍峨挺拔,充分體現了宋代建築風格� ...

寶相寺原名昭空寺,始建於唐代太和年間(公元827年)。當時規模宏大,占地40余畝,是汶上佛教活動的主要場所。宋真宗鹹平五年(公元1003年)禪封泰山時曾住蹕於此。他看到整個寺院結構嚴謹,呈現富態寶相,遂改名為寶相寺。太子靈蹤塔建於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2年建成,距今891年。寶塔為八角磚塔,底層呈蓮花狀,整體宏偉壯觀,巍峨挺拔,充分體現了宋代建築風格,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1977年公布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1994年春,寶塔維修工作開始施工。施工人員在清理古塔塔基時,在正南方向,意外地發現了通往塔宮的隱門。打開隱門後,裡面是隱藏近千年的甬道,進入甬道,就可以看到佛龕,佛龕上方擺放著石匣,石匣裡有金棺,金棺被放在銀質的棺架上,金棺前有銀質水月觀音菩薩一尊。金棺上面蓋有黃綾和108顆水晶摩尼珠,金棺內有銀槨,銀槨內有檀香木盒,木盒內有佛牙一支,舍利數百顆。


精選遊記: 濟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