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行(二)

作者: appleworm

導讀10月1日星期一一覺起來,車已穿過半個河南。火車上沒有我想像的那樣不安全,也可能是我碰到的人都不錯吧。 越往西走,就會發現山上的土越來越多,最後基本上就是土山了,還能時不時的從車上看到一兩孔窯洞,有的還能看出是一直有人居住的。不知到了西安我還有沒有機會看到窯洞,要是能遇到的話,一定要進去看看,我還從來沒有進過窯洞呢,一定很有意思。 在路� ...

10月1日星期一一覺起來,車已穿過半個河南。火車上沒有我想像的那樣不安全,也可能是我碰到的人都不錯吧。

越往西走,就會發現山上的土越來越多,最後基本上就是土山了,還能時不時的從車上看到一兩孔窯洞,有的還能看出是一直有人居住的。不知到了西安我還有沒有機會看到窯洞,要是能遇到的話,一定要進去看看,我還從來沒有進過窯洞呢,一定很有意思。

在路上,我還看到兩邊的土山上有一些小孔洞,看上去就像微型的窯洞,不知是作什麼用的。後來一個從三門峽上車的婦女告訴我那是墓。再後來,在車開的慢的時候,我仔細看了一個洞的裡面,果然有一個牌位,看來確實是墓。在那邊立在地上墓碑也很有意思,除了墓碑外,還在外面蓋一個小房子,好像一個小土地廟。

下午4:10分,火車准點到達了西安。

終於到了,經過了二十多個小時的顛簸,當我真正踏上西安的土地時,心裡早就沒有出發時那樣的興奮了。出站以後,就急急忙忙找接站的同學,見面後一陣寒暄,我們就提著行李往住處走了。同學家在南郊,從火車站坐46路公交車要四十多分鐘,等到安頓下來,已經是五點半了,天已經暗了下來。她們打算讓我們休息一天,明天再開始玩,但我們覺得在這裡時間不多,要看的東西又不少,還是馬上動身吧。別等到最後,有太多的好景沒有看,帶著太多的遺憾離開西安。

坐車到鐘樓時,已經是六點多了,這裡臨著西安最繁華的商業街——東大街。我們今天晚上就是要逛逛這裡。

東大街上第一座大商廈是開元商廈,朋友介紹說這裡是裝修剛剛後開業的,還不錯。進去後,發現這裡和青島的商廈差不多,不過好像賣的東西更全一些。我印像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一層賣的大碗茶。一個水井似的大水壺,幾個方向的水龍頭裡流出的是不同風味的茶水。旁邊的牌子上寫著這衝茶的水取自西安西南角的一口名叫“甜水井”的井,也是有點歷史的,後來看西安地圖的時候,還發現在西南角那裡,還有一條街的名字就叫“甜水井”。

出了商城,天已下起了蒙蒙的細雨。真是不趕巧,我們來西安前,這裡已經斷斷續續的下了一個星期的雨了,現在還沒有轉晴。只好安慰自己說,這是在給我們洗塵呢。不過,雨中逛街也挺有意思的,又逢國慶、仲秋雙節,出游的人也不少,還是蠻熱鬧的。

在商場門口留影後,我們沿著東大街接著往前走,不到一刻鐘,就來到了久聞大名的“老孫家牛羊肉泡饃館”。來西安之前,就有朋友囑咐有幾樣東西不可不嘗,這老孫家的泡饃便是其中之一。既然已經走到門口了,哪有不進去嘗嘗的道理呢,正好還沒吃晚飯呢。:)

這家飯店一共有三層。一樓全是牛肉泡饃,二樓是小包間,三樓是羊肉泡饃。因為樓下全滿了,我們就只好上三樓了。剛坐下,服務小姐就給我們每人端上來兩個饃和一個大碗。第一次吃泡饃,還不知道要怎麼下手呢,只好再把服務員叫來,給我們詳細的講一講這泡饃的吃法。吃泡饃先要掰饃,把七成熟的饃用手一點一點地掰成黃豆大小的顆粒,然後再送去廚房,用湯煮一下,就做好了。我們倆差不多用了半個多小時,才把手裡兩個巴掌大的饃掰完,還好,廚房的動作挺快,送去不久就煮好了。一端上來,我就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嘗一下這西安的名吃。一口吃下去,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不過是把面泡在湯裡吃罷了,味道也一般,沒有想像中的好。不過有一點是很明顯的:這一碗饃比泡之前的體積大了許多。一開始的兩個小饃,現在已經成了滿滿的一大碗,倒是容易填飽肚子。我和同學一邊吃,一邊討論陝西人為什麼要這樣吃饃,最後得出了一個基本合理的答案:以前的生活不好,這樣吃可以用最少的面,得到最飽的感覺。:)吃完飯後,我們下樓時又仔細參觀了一下這家飯店。二樓的裝修很是古樸典雅,古香古色的。一樓的一面牆上貼滿了國家領導人在此就餐的照片,還有泡饃的歷史和吃法等等。(早知道就在這裡看完了,再上樓去吃了。)

出門以後,已經九點多了,我們沿原路返回。回家後商量了一下明天的行程,就匆匆的睡下了,明天還有好多地方要去呢。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