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五一探訪黔東南苗侗古村寨2

作者: 追光逐影

導讀2007年5月4日 星期五 探訪古老侗寨由於晚上下了一夜的雨,是否還能去增衝看鼓樓成為了懸念。早餐在縣城裡早市的飯館裡隨便的吃了些,順便逛了逛早市。經過和司機的商量,團隊還是一致決定按原計劃去增衝。讓我們立刻興奮了起來。從榕江縣出發去往增衝的道路確實不好走,還趕上了道路塌方搶修。一路上的風景很美,層層疊疊的山,依山而建的侗家村寨,梯田隨處可見 ...

2007年5月4日 星期五 探訪古老侗寨由於晚上下了一夜的雨,是否還能去增衝看鼓樓成為了懸念。早餐在縣城裡早市的飯館裡隨便的吃了些,順便逛了逛早市。經過和司機的商量,團隊還是一致決定按原計劃去增衝。讓我們立刻興奮了起來。從榕江縣出發去往增衝的道路確實不好走,還趕上了道路塌方搶修。一路上的風景很美,層層疊疊的山,依山而建的侗家村寨,梯田隨處可見。在經歷了2個多小時的顛簸之後,我們到達了早有耳聞的增衝侗寨。增衝鼓樓增衝離榕江縣縣城37千米,侗語稱為“九洞”的往洞鄉增衝寨。寨子周圍三面山環水繞,有一條河蜿蜒著從寨中川流而過,這裡的人就在河邊上洗衣做飯。鼓樓居於其中,寨上數十棟飛檐翹角的古老印子屋襯托著鼓樓如碧中一桅獨起,進寨時一眼即能看到。增衝鼓樓目前是貴州省境內規模最大的、保存最為完好的侗家鼓樓。增衝鼓樓建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杉木結構,樓內有樓梯曲折而上直到置放樓鼓的一層,樓梯為花格欄杆。鼓樓的最底層有大門,正中設一火坑,火坑四周嵌有條石,地面全用青石板嵌砌。寨中的人們大多到此集會、聊天,小孩子們大多在這裡玩耍。我們到的時候,看到許多穿著侗家民族服飾的小孩子聚集在那裡領我們帶去的學習用品,鼓樓中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團裡的伙伴紛紛拿出相機拍下著感人的場景。看該鼓樓最主要的是看它的結構,因為整個鼓樓用石鼓作柱基,不用一釘一鉚,而且年頭夠久。四壁掛有各個時期書寫的對聯和詩歌。1988年,增衝鼓樓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車江三寶侗寨車江侗寨 也稱“千戶侗寨”,是全國侗族人口居住最密集的地方。離榕江縣城5千米左右,大門口看到一座木結構寨門,上面寫著“天下第一侗寨”,這是較有規模的古榕群景區。景區由章魯、寨頭、莫堂三個村組成,共800余戶,3000多人。進寨後來到都柳江沿岸可看到一大群古榕樹。這些榕樹大概植於清代乾隆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現有古榕38株,彼此之間根系相連,枝葉相接,像一個綠色天蓋。在古榕群間有一條鵝卵石鋪成的街道,當地人叫花街。這條街大概0.5千米長,鵝卵石鑲嵌成了十二生肖的圖案。走到路的盡頭還能看到一座雕塑,由一男一女組成,男的叫珠郎,女的叫娘美。門口的車寨鼓樓,始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至今有120多年歷史。近年新建的更是侗寨鼓樓之最。除了鼓樓外,在“三寶”侗寨見得較多的就是聖母祠,侗家人稱為“薩瑪祠”(薩瑪是大祖母的意思),祠廟內都有用磚瓦蓋成的小屋,屋中央用石頭壘成石堆,中間插一把半開的紙傘,周圍有12或14個小木椿或小石堆。紙傘和木椿上披掛剪紙。這些木椿、石堆表示“薩瑪”之位。祠廟外都種植有一株常青樹,像征聖母“健康長壽”。沿著河堤走可到車江河大橋,旁邊有一棵榕樹包著一塊石碑。這裡原是一個渡口,都柳江的支流寨嵩河從侗寨旁緩緩流過,江面寬闊,江水清澈,可以看到婦女們在江邊洗菜、洗衣服、洗頭,男人們挑著稻谷從木板橋上走過。而寨子的另一面就是公路,車流不息。旅游資訊:交通:榕江縣-增衝侗寨:絕大部分盤山公路,砂石路面,路況很不好,尤其是下完雨,基本上是不能進入增衝的。沒有長途汽車進入增衝,背包客要搭乘農用車,不過一般要等。車江三寶侗寨就在榕江縣城邊生,交通很方便,包車、打車均可。榕江縣-車江三寶侗寨:離榕江縣很近,路況良好。景點點評:增衝侗寨由於有座百年歷史的全貴州省最大的侗家鼓樓而遠近聞名,由於位於深山中,道路又很難走,進入寨子是比較困難的,所以這裡的侗族原生態保存的還比較好,沒有什麼商業氣息,大部分民居比較破舊。到這裡主要就是看鼓樓。要想看到寨子全貌,建議到正對鼓樓和風雨橋的對面的半山上,角度很好。增衝侗寨近寨費12元/人。車江三寶侗寨已經開發成公園了,門票30元/人,在鼓樓裡有侗族歌舞表演,都柳江的分支寨嵩河沿岸的風光還不錯,有榕樹群、車江大橋,江上可以劃船,不時還能看到婦女在河邊洗衣、洗菜,小孩子們在河邊玩耍。看點:增衝鼓樓、車江榕樹群工藝品價格:到了增衝可以從當地人那裡買到銀飾,銀手鐲:50元/個;耳環30~50元/對;繡帶寬的3元/米,窄的2元/米。車江三寶侗寨裡的工藝品價格比其他地方的貴,小布背包15~20元/個,布錢包25元/個,建議不在此購買。不過老板娘是位長得很漂亮的姑娘。2007年5月5日 星期六 神秘的槍手部落清早沿都柳江前進,中途有個叫八吉的侗寨,位於河南岸,有個渡口和一條擺渡用的船往返於江兩岸。從江對岸看過去,寨村口有棵碩大的榕樹,村子裡種植著很多的芭蕉樹。到達河對岸,沿著村子的青石板路很隨意地走走,看看當地人的生活和周圍的景色,有種很舒服的感覺。從村子中出來過江的時候,與當地人同乘一條船,女人們看到我們的鏡頭都很害羞,紛紛低下頭。雖然語言上很難很她們溝通(當地的婦女大多不會說也聽不懂漢語),但當當我們把剛拍下來的照片給她們看時,她們都感覺很新鮮,臉上露出微笑。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看來我與這裡前生有緣。繼續沿321線前行,到達了巨洞,這裡也是侗族村寨,江對岸寨子裡的鼓樓很高,遠遠的都能看到。據說侗族村落主要是由吊腳樓、鼓樓、花橋(風雨橋)、寨門等要素構成,而且侗寨全都是依水而居,都建在山下距離水很近的地方。所以有侗寨的地方就會有鼓樓和花橋。快到從江縣城的時候,我們參觀了路邊上新修建好的從江鼓樓,很高、很大、很氣派。進入從江縣,用過午飯直奔神秘的槍手部落-芭沙苗寨參觀。芭(bia)沙苗寨岊沙最有特色的是男子留的“戶棍”發髻和古代部落武士形像:岊沙男子剃光頭,只有頭頂處留頭發,而且都挽著一個模式的發髻,同時隨身必佩火槍、腰刀,身著自織自染自制的無領右開衽銅扣青布衣,直筒青布褲,褲管很大,看上去讓人想起遠古時代的武士。表演從寨門開始,開槍,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隨著當地導游的一路引導,經過寨門、廣場、樹林、吊腳樓、祖母石、禾晾、祭東方坡,到達了最後集中表演的樹林廣場。沿途都有芭沙武士扛槍與我們同行。旅游資訊:交通:榕江縣-從江縣-芭沙:主要沿321線行駛,一直沿都柳江前行,路況較好,沿途風景也很不錯,千萬不要睡覺。從江縣城距離芭沙有8千米,盤山公路,路況較好,雙向2車道,車程約30分鐘。芭沙-肇興:大部分路段是搓板路,路況極差,行程約2個多小時。景點點評:芭沙現在已經成為了商業味道很重的景點,不過由於當地的男子的服飾獨具特色,還是可以去參觀一下,但千萬不要在寨子裡購買任何東西,又貴又不是當地特產。門票30元。



(增衝鼓樓)



(增衝鼓樓2)



(車江三寶侗寨的古榕群)



(流經車江三寶侗寨的都柳江)



(芭沙男子戶棍發髻)


精選遊記: 凱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