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味采石磯——泡澡、美食篇

作者: 彼岸花的狂想

導讀徜徉在一半是山水,一半是詩歌的城市 1500多年前,中國山水詩的鼻祖謝朓在其《游青山》中喻馬鞍山為“山水都”;中國“詩仙”李白一生游歷中華的名山大川,最後把大青山作為自己生命的歸隱。此後白居易、劉禹錫、杜牧、蘇軾、文天祥等300多位古代著名詩人為馬鞍山留下了大量的錦繡篇章。 如今富有浪漫情懷的馬鞍山人又在這片詩性的土地上連續創辦了17屆“中國國� ...

徜徉在一半是山水,一半是詩歌的城市

1500多年前,中國山水詩的鼻祖謝朓在其《游青山》中喻馬鞍山為“山水都”;中國“詩仙”李白一生游歷中華的名山大川,最後把大青山作為自己生命的歸隱。此後白居易、劉禹錫、杜牧、蘇軾、文天祥等300多位古代著名詩人為馬鞍山留下了大量的錦繡篇章。

如今富有浪漫情懷的馬鞍山人又在這片詩性的土地上連續創辦了17屆“中國國際吟詩節”和首屆“中國詩歌節”。

詩歌就是流淌在這個城市中殷殷的血脈,而“九山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的山水形勝,更彰顯著“東邊山林西邊江,半城湖光半城山”的獨特風采。

馬鞍山是一個時尚的休閑宜居城市。很早以前,她就是一個較為完全的移民城市,從古當塗的遷徙,到建設馬鋼時的人才集聚;從古代“詩仙”李白移居並終老馬鞍山,到當代“草聖”林散之歸屬采石磯。這種群體結構使得她所形成了中華文化心理具有顯著地開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相比之下,那少一份羈絆,多一份時尚。伴之優美的自然環境,開放的文化氛圍,閑適的生活節拍以及國家衛生城市、園林城市、優秀旅游城市、環保模範城市、最佳人居城市等一頂頂現代人溢美桂冠吸引大批都市白領層,情牽馬鞍山。近年來,馬鞍山又把休閑旅游業作為城市的三大主導產業之一,更是凸顯了這座城市的人本和環境意識。

馬鞍山,因文化而興,因名人而傳,因歷史而盛,一步一景,每個景就有一個動人的傳說。不信就隨我走走看看吧。

翠林,澡堂的終極夢想

溫婉翠林

車子趕著夜色,越開越是偏遠,四人越發惴惴不安了起來,朋友一路興奮地向我們介紹翠林的種種,使得我們也不免漸漸地心向往之了。看看,立場從來沒有堅定的。30分鐘後,我們就這樣被誘惑到了一片耀眼的所在:翠林的門面很是堂皇,闊大的停車場,八千多平方米的營業區,著實讓我們吃了一驚。澡堂子開到這個規模還真讓人望而卻步啊。

泊車的服務員很體貼地為我們開了車門,並且附上一句:需要洗車嗎?我們對這裡先有了一個好印像,走進大堂,寬敞典雅的大廳裡,濃郁的咖啡醇香伴隨悠揚的鋼琴聲歡快地四處飄逸,客人川流不息,不時還傳來服務員悅耳的招呼聲:N位女賓/男賓入場。

朋友迅速地填了單子領了服務牌分發給我們,然後就是一句好好享受,便閃進了男賓室的大門,留下眾人當場傻眼。在其後的享受過程中,我們才漸漸體會到了翠林的無障礙服務。原來不論你是獨身前來,還是招朋喚友來到這裡,從脫鞋開始,就有專門的引導員引領著你完成全套的洗浴過程,不必擔心會和朋友走散,引導員會將一個單子上的客人最後集中到一處,很是貼心。隨身帶的包和換下的衣物妥善地放置在櫃子中,服務人員拿來尺寸合適的浴衣和拖鞋,替我們將整套洗浴的行頭准備好,我們就開始享受了。

被引領進彌漫著蒸氣的浴室中,所有的洗浴用品一應俱全,池水也做到了隨洗隨換,流水不腐,根據顧客的要求和適應程度不斷地調節水溫。翠林的服務真是讓人稱道,服務員會在你洗得口渴的時候適時地出現,為你奉上一杯清水,並會不斷地咨詢,根據顧客的需求和實際情況提出建議。

溫度適宜的熱水和每一寸皮膚親密地接觸,刺激著所有的毛孔都肆無忌憚地張開再張開,此前的種種疲憊隨著水流被洗刷下去,腦子裡一片空靈,只願細細去品味都市生活中難得的輕松和閑適,天地之間似乎只有自己的存在。

閑適翠林

舒舒服服地洗了個熱水澡,又蒸了個桑拿,不覺有些餓了,服務員周到地引領我們到了二樓的中西自助餐廳。謔,人滿為患啊。不斷更新的菜式彙聚了淮揚菜、粵菜,川菜等全國知名菜系,放眼望去大概有百余種,更主要的是在自助餐廳吃飯是免費的。美眉宋和我殺將過去,盛了滿滿一盤子吃食,在找座位的時候看到角落裡一個酷似Fior的小小身影正和FL埋頭苦吃,於是我們奔了過去朵頤成了一團。

酒足飯飽只差沒打嗝了,四人相攜來到了棋牌、游戲室,在玩川式麻將還是京派麻將上FL和美眉寧產生了分歧,最後只好捧著橋牌鬥地主了。其實在翠林,還有很多更好的游樂選擇,環境優越,設備良好的網吧、閱覽室、電影休息室、KTV包廂、乒乓球室……可以滿足顧客不同的需求。因為是24小時營業,人們無需擔心玩樂的時間限制,在每一間游樂室,你都能見到玩得盡興,玩得忘我的人。

在鬥倒了FL這個地主之後,終於感覺慢慢消化掉了胃裡的積存,這個時候就可以隨著引導員去享受最徽派的翠林按摩服務了。按摩,聽起來難免讓人想入非非,但是當我們扭捏地被領進按摩室的時候,才慚愧地發現自己真是“以淫者之心度仁者之腹”,按摩師穿得真是太正派了。從洗臉-護膚-頭部按摩-頸部按摩-背部按摩-手部按摩-腿部按摩-足療-踩背-泡腳,我們從未這麼徹底地體驗過如此全套周到的按摩服務。

這裡需要各位看官特別注意的是:千萬不能錯過翠林洗浴的特色單杠踩背,踩背人員可以完全依托單杠控制,顧客伏在按摩床上,按摩師傅手扶單杠,踩在顧客的背上,輕重緩急隨身體在單杠上自由調節。背部承受的力量時而似有似無,時而又堅定有力,輕重結合,讓人通體舒泰,在松馳和快樂中,130分鐘的全過程竟不覺一點無聊。況且還有按摩師溫柔的提醒你現在是幾點幾分,你的服務時間是多長,於幾點結束。等按摩結束後,你會發現分毫不差,打心底就對這份誠信嘆服起來。

靜謐翠林

按摩出來在休息室看到了許多眼熟的面孔,原來許多是下午一同乘坐南京至馬鞍山汽車的乘客。打了招呼才知道,周末開著私家車呼朋喚友,或者結伴乘車“到馬鞍山洗澡吃飯去”在南京市民中已成習慣。不少到安徽江蘇旅游的團體也把馬鞍山的翠林洗浴當作旅游項目之一,且旅客都非常滿意。在這裡只要享受了全套服務,晚上就可以免費住宿,想想玩了累了一天,在翠林洗個澡,吃頓大餐,做個按摩,再美美地睡上一覺,就是神仙也羨慕吧。

休息室裡等待我們多時的朋友也湊上前來,在接受土鱉的我們真誠的感謝後,朋友很驕傲地說,現在馬鞍山要大做水文章,翠林已被列為市裡第三產業的重點扶持品牌,連安徽省的旅游規劃,也將其列為重點發展項目。現在翠林憑借健康文明的水文化,特別是耐心、細膩和周到的服務真正使馬鞍山翠林洗浴聞名全國。他們已經把這種模式沿用到了南京、陝西、上海……並且開一處火一處。像翠林這樣的洗浴中心如今在馬鞍山已有七十多家儼然形成了一個休閑產業。

翠螺山——碧水東流至此回

綠意流淌的萬竹塢

穿過采石鎮那道古老的牌坊,經過唐賢街,走上鎖溪橋,長江三磯之首——采石磯就在眼前了。一連串泛著古意的地名讓人浸潤在一種莫名的感懷裡。從鎖溪橋上往左右看去,靜靜流淌的鎖溪河將采石磯溫柔地擁抱起來。這條開鑿於北宋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的人工河,首尾與長江相通,從東、南、北三面護佑著采石磯,只留西面使其絕壁臨空,扼據著大江要衝。

過了橋,便是真正踏在這“千古一秀”的采石磯的土地上了。左轉,沿著臨河的太白路漫步,左邊是砌著馬頭牆的基督教會和人家,右邊,筆直的水杉密密匝匝地鋪展在路旁。再往裡走,就是萬竹塢了。“龜節”、“金鑲玉”、“紫竹”、“龍鱗”……雖然同是竹子,卻形態各異。在這滿目的青翠中,一個非常明晰的感受就是——綠。綠,當然江南名勝的共性。萬竹塢的綠,靈動而極具張力,在這盛春時節,這綠濃得似乎要流淌起來,而徜佯其間的我們,似乎也因這蓬勃的綠而活潑起來。穿過竹林,一道拱形的小橋——博彩橋彎於一泓碧水之上,橋首是一派“粉牆黛瓦馬頭牆”的徽派建築;岸邊,有不少寫生的學生。道路兩側,還有一叢叢盛放的不知名的純白色的花朵,花開得恣意盎然,片片如飛雪漫天,連灑落在茵茵綠草間的殘瓣,都還是那麼玲瓏嫵媚。

翠螺出大江

從萬竹塢穿林間小路直抵翠螺山腳,據說從前此山上巨石嶙峋,不利民居。後來明朝工部右侍郎周忱巡撫江南時,愛此間山水,命人在山上植了萬株松樹,以隱蟾岩。日久樹茂葉盛,四季蔥蘢,猶如一只碩大的螺浮於江上,翠螺山也因此而得名。

山腳下,便是聞名遐邇的太白樓了。采石磯的極負盛名固然因其自身的秀美,但與“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那剪不斷的淵源更是其名揚四海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采石磯的山水成就了李白不朽的詩篇,他是這采石磯上惟一的,也是最崇高的神靈。采石磯也不曾虧待李白,在他逝世之後,將采石磯因之得名的一塊來歷神奇的五彩石頭供奉在太白樓側紀念他的青蓮祠中,可惜這五彩石卻在後來的戰火中遺落了。

三台閣的往事

偷個懶,坐纜車登臨山頂。山頂上一處開闊的平台,中間一幢恢宏的建築,便是三台閣了。這座閣始建於明崇禎年間,曾毀於戰火,後來得以重建。登上五層高的樓閣,南望天門中斷,西眺大江奔流,東睹采石古鎮,北看九華風光。著名學者余秋雨說過,采石磯是萬裡長江的結穴處,而三台閣是采石磯的制高點,一語道破了三台閣的風情。

猶記唐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從宣城初過天門山,在采石磯上吟出可那首七絕《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下得閣來,站在山頂的平台之上,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惟見峭壁下驚濤拍岸,山頂樓閣山風浩蕩。凝望水天一色,兩岸青山聳立,一抹落日斜掛,頗有些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之慨。

極目遠眺,對岸寬闊的江心洲把長江一分兩支,可惜天公不作美,薄薄的霧將江心洲隱約起來,若是天晴,便可望島上的阡陌田野和錯落屋舍,還有臨江勞作的生活,那又是另一番說不出的寫意吧。

捉月台的那夜

沿著輾轉的盤山石階下山,來到蛾眉亭。憑高而望遠,江水雄渾而緩慢地東逝,探身崖外的古木在拂面的風中發出陣陣的嗚咽。亭前左前方臨江之處是捉月台,傳說李白就是在這裡跳江捉月,騎鯨上天的。細瞧此石,嵌在蔥郁陡峭的絕壁上,伸向江中,險峻異常。

暗暗思量那驚心動魄而又神秘莫測的一夜,李白醉酒來,踩著青階綠苔,俯望浩瀚的長江之水,聆聽拍岸的驚濤聲,再詠一遍“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的詩句,一生飽經風霜的他寂寞銷魂,環顧四周,難覓知己,惟有這一尊江月。

於是半山腰就有了李白墓。青石壘砌的墓,山草已經漫過了當年的小徑,不過這只是李白的衣冠塚,他的屍骨掩埋在十幾裡外大青山的腳下了。

三元洞的濤聲

在蛾眉亭西面的岩石下,臨江崖壁間,有一座天然石洞,下落無地,如蓮花自水而出,這就是三元洞了。這是翠螺山上五六處石洞中最大的一處,傳說從前有三個秀才進京趕考,行船途經采石,聽到崖邊有人呼喊他們的乳名,便循聲而去,發現岸壁間有一洞口,遂進洞觀察。這時,忽然江面狂風大作,暴雨傾盆,其他船只均被風浪吞沒,只有這三人幸免。後來這三個人皆得高中。為感神靈搭救之恩,遂捐資修建洞閣,稱“三元洞”。

三元洞是翠螺山上觀長江的絕佳地點,江水拍著洞邊懸崖,卷起千堆雪,探身俯視,似登危樓一般,令人目眩。立於洞口,看江上百舸爭流,聽汽笛聲聲,喟然世事的瞬息萬變。滾滾東逝水,浪花淘盡幾多英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水岸餐桌“鮮”境傳奇

長江三“鮮”客

小歸小,馬鞍山的飲食業還是很紅火的,這一點,從馬鞍山遍地的飯館就可以看出來。而馬鞍山也著實有幾樣拿得出手的好東西。首當其衝的,便是這魚。

馬鞍山靠著長江邊,近水樓台的,長江魚就成了飯桌上常見的熟客。李白有首著名的詩《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這其中的“楚江”,指的就是西來的長江在天門山受到阻礙轉而北上的這一段。這段南北走向的江水還因著名的長江三鮮——鰣魚、刀魚、河豚而名聲大噪。

螃蟹也稱王

江裡除了魚,自然也少不了蝦兵蟹將。當塗石臼湖的大螃蟹,曾經被那個六下江南到處吃吃喝喝的乾隆皇帝封為“蟹王”,成為貢品,受古人追捧,一度有“到了當塗不觀采石辜負目,不食石臼湖螃蟹辜負腹”的說法;現在卻“養在深湖人不識”,無聲無息起來——看來美食也需要作秀。

秋高氣爽之時,恰是江南桂香蟹肥的季節。這時候你就深刻體會到生長在長江邊上的好處了。蝦紅、蟹熱,一鋁鍋蓋翻過來當盤子用,吃三五根蟹腳肉,就一口采石磯老酒,慢慢地、細細地在這秋日的午後,盡把江南人的斯文咀嚼個它干干淨淨,徹徹底底。

土菜的精氣神兒

但凡美食,在我眼裡,只分兩種,一種是上得台面的,一種是上不得台面的。上得台面的就是飯店裡那些個主廚精心調制出的菜肴,必是色香味俱全,先哄了眼睛;上不得台面的,往往是鄉野小菜,色、甚或香往往倒人胃口,但真要吃起來,這個“味”必是絕好的,而且沒有那種刻意的雕琢,吃起來摞胳膊挽袖子,美得暢快淋漓——竊以為,這種上不得台面的,才最討舌頭的歡心。

馬鞍山的土菜分兩種,一種是徽菜,因為馬鞍山地處安徽,有本地菜之意,這是上得台面的;還有一種上不得台面的,就是農家菜了。

說起農家菜,許是成天守著反不稀罕,馬鞍山人現在不興吃大魚大肉,倒是愛吃亂七八糟的小雜魚。至今記憶猶新的是那回我們上了一位漁民的船准備渡江,當時船老大的老婆正在船的另一頭燉小雜魚。香味飄出來,這個誘惑人哪,我們同行的一位饞貓竟然趁人不備掀去了人家的鍋蓋!這一瞅不要緊,一大鍋咕嚕嚕直冒著熱氣肆意飄香的小雜魚擺在面前,我們誰也挪不動步了。於是那晚在船老大的船上,一鍋真正的河鮮端上來,雖然烹調很粗糙,只放了些蔥蒜和辣椒,但鮮美的本味卻非常突出,那些叫不出名的小雜魚肉質真叫鮮嫩,讓人領會到什麼才叫人間美食,鮮絕人寰。

還有魚雜,吃過牛雜羊雜的人多,吃過魚雜的肯定少見。其實就是魚鰾和魚子的大雜燴,帶點辣味和原始的鮮香;配著農家自栽自種自養的土菜,沒受過什麼污染,像那薺菜,普普通通卻不同凡響;要是在就著米飯稀裡呼嚕地吃下去,保准你一碗不夠。

說了不咬文嚼字,還是博古論今羅裡羅嗦地拽了這許多,真是改不了的文人惡習,看官莫怪。不過我相信,在這林林總總的美食中,總有一種食物,可以讓我們感動。

詩城的三種混搭樂趣

太白酒,解憂的掃帚

酒不醉人人自醉,李白用一生完成了關於“忘憂”的故事。他是一個酒池肉林的繁華舊夢。這夢,泡在太白酒裡面,醉了一千年。

這樣的酒當然只能叫“太白”,它借一縷浸透了琥珀美酒的詩魂發酵,用中國最錦繡的時代作窖,配料中還添加了采石磯打撈上來的濕潤月光,一杯掃愁,二杯啟顏,三杯縱情,四杯五杯下肚,乘鯨跨豹浩歌歸去,何似在人間?

茶干,釣詩的鉤子

憂煩的日子喝酒,心滿意足的日子嚼茶干。

品采石磯茶干如品人生,不過是壓扁了的人生,濃縮過的人生,滋味濃得不可言喻。

洪濱,花月鑒的絲畫

面前有花,鮮妍明媚,可是不會凋謝。

面前有月,晶瑩皎潔,可是不會圓缺。

洪濱絲畫的巧妙在於每幅畫都是純手工制作,不用粘膠劑,全憑手工摩擦產生的靜電使線與線緊密結合,堪稱一絕。

畫中有絲,絲中有畫,它用一卷絲線,懸掛在藝術與技術的接角處,用材料和完美的表現形式演出了一場鮮艷的糾纏。

交通:

馬鞍山——上海:340公裡(滬寧高速——南京繞城公路——寧馬高速)

馬鞍山——南京:45公裡

旅游線路推薦:

A線:湯山溫泉、采石磯、明文化村二日游

B線:采石磯、翠林、園藝村鮮桃采摘二日游

C線:尋訪課本裡的名勝——采石磯、醉翁亭、褒禪山三日游

D線:魅力安徽——采石磯、天柱山、包公祠、巢湖三日游

地址:馬鞍山市采石鎮唐賢街1號(采石風景名勝區)

電話:0555—2100531

傳真:0555—2101062

聯系人:楊洋13965382603趙燕瑾13955558887

唐藝13965384096阮華13855561290

MSN:yychianyy@hotmail.com


精選遊記: 馬鞍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