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游朝鮮之第二天板門店萬景台地鐵阿裡郎

作者: shairmao

導讀4/30 羊角島飯店顧名思義是在羊角島上,位於大同江心的一個角狀島嶼。要走出這個島需要步行20分鐘。飯店當然不能阻止你離開,但也不鼓勵外國人跑到街上去亂逛。所以到了晚上,路燈全部熄滅,道路一片漆黑——照朝鮮方面的解釋其實路燈是開著的,但是平壤電力不足亮不起來也沒有辦法。 所以要自由活動只有早上天亮之後到發車之前的一小段時間,抓緊時間跑到外面� ...

4/30

羊角島飯店顧名思義是在羊角島上,位於大同江心的一個角狀島嶼。要走出這個島需要步行20分鐘。飯店當然不能阻止你離開,但也不鼓勵外國人跑到街上去亂逛。所以到了晚上,路燈全部熄滅,道路一片漆黑——照朝鮮方面的解釋其實路燈是開著的,但是平壤電力不足亮不起來也沒有辦法。

所以要自由活動只有早上天亮之後到發車之前的一小段時間,抓緊時間跑到外面遛了一圈。

正好是大家上班上學的時間,馬路上巴士不少都是從日本進口的二手車,屁股後面的“JR”標志還留著,就這樣滿大街跑來跑去。人來人往,和中國的80年代一樣自行車大軍。大家的衣服顏色都挺深,只有胸前的金日成徽章一點紅色。感覺好像在看70年代以前的老電影。

所以一個外國人,即使是人種差不多的中國人,一個人跑到街上未免太扎眼了。你比誰都高,比誰都胖,衣服的樣式顏色和誰也不一樣。面色紅紅白白,一頭黃毛,甚至你的走路姿勢,左顧右盼,脖子轉動靈活自如,都叫人一目了然這是個怪怪的外國人。

連穿黃褐色制服的人民軍也盯上我了。努力微笑得自然一點向他們點個頭,他們也笑一笑向你點點頭。好,安全無事。

不過聽說過以前有游客晚上還跑出來到處亂轉結果被警惕性高的市民送到了公安局。語言又不通,最後要導游過來領人,回了飯店還要連坐整個團的人寫檢查。

基本上來說,外出還是聚眾的話比較好一點。

這一天的行程是開城板門店。今天金恩惠小姐穿了白底桃紅花朵的民族服裝,拍進照片裡非常漂亮。(從其他團隊的導游也是民族盛裝打扮來看這是朝鮮方特意安排的,考慮得很周到)

平壤至板門店160公裡,車行約2小時。高速公路路況大概相當於中國的二級公路,一路暢通,因為尤其是中午之前幾乎見不到其他車子在路上開。

似乎這條公路真的很少有車子經過,公路不是全封閉的,很多人走著走著就上到路面上來啦。我們的大巴經過時,路邊的農民往往會停下手頭的活看看我們,而且在一些偏僻的地方,會看到有人蹲在路邊——大便>_<“。

車過半途以後,路上的崗哨就開始多起來,李導提醒我們因為鄰近與韓國的軍事分界線,軍人的警惕性比較高,所以盡量不要亂拍照以免引起誤會。

非軍事區一般朝鮮老百姓是不能來的(話是這麼說,區內雙方都有自己的村莊:韓國的大成洞 (自由之村) 和朝鮮的宣傳樣板"和平村",在生活耕種,種的還是最最優質的開城人參),韓國那一邊也是同樣,作為一個對外國游客開放的著名景點,本國人卻不能輕易涉足。

李導辦手續的時候大家就先在外面的一個沙盤前上課,講的是何謂“非軍事分界區”,區內各主要建築的由來等等。和我們差不多同時的有一個老年團看上去好像日本人,叫我頗感意外。在旁邊注意聽了一下,發現他們原來是朝鮮系的日本人,或者說旅日朝僑。不過他們許多已經不會說,也聽不懂朝語了。

兩位人民軍上了我們的大巴,終於通過最後一個崗哨進入非軍事區了。兩邊有反坦克障礙物,就是把巨大的水泥塊用鋼索固定在道路兩側的矮牆上,如果非常事態發生,截斷鋼索障礙物就會滾落下來封鎖道路。雖然在現代化戰爭中這種設置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但從中可以感受到邊境上緊張情緒和濃濃的火藥味。

1953.7.27朝鮮停戰協議談判會議場、停戰協議簽字場。,簽字場是當年一夜之間由朝-中方建成的,屋檐上還繪著和平鴿,如果這也是當年一夜之間繪成的話真是驚人。和平,大家都宣稱熱愛和平,同時又說決不害怕戰爭。大家都宣稱熱愛和平,但又都為了在停戰之前多撈取一點談判的籌碼,使得這場戰爭在1951/1,中國“志願軍”將戰線推到原來的“三八線”之後,仍然持續了2年又六個月。

志願軍因為基於志願參戰的原則而非中國參戰,躲在幕後,由彭德懷在後方簽署。在會場還保留著停戰協議副本和當年的聯合國旗,只是旗幟原來的淡藍色亦完全褪去了。

金日成的親筆碑。是1994/7/7,金日成去世前最後簽的名字.。據說金日成最後還在修改一份關於南北首腦對話、促成半島統一的文件。文件上的簽名一周年後刻成紀念碑。“金日成的逝世,是朝鮮民族5千年歷史上第一次遇到的最悲痛的國喪,是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金日成略傳》

似乎偉大的金日成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都在思考著民族統一的大業。但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在1987年,朝鮮要制造爆破韓國民航客機的恐怖事件?為什麼要置包括韓國同胞在內的115名無辜者於死地?真的只是單純出於南韓申請舉辦奧運成功的嫉妒嗎?這不過是韓國根據金賢姬的口供作出的單方面推測。金賢姬,以及當場服毒自盡的金勝一不過是在第一線執行長官命令的棋子而已。朝鮮從事這樣的恐怖活動究竟目的是什麼? 到今天還不得而知。

關鍵詞:1987年大韓民航空難事件。金賢姬。

以及由金賢姬口供牽出的韓日人質綁架——即“拉致”問題,直至2002年朝日會晤時金正日坦白承認這是“一些特殊部門實施的國家犯罪”。但到今天仍未得到最後解決,成為朝鮮為國際主流社會接受的最大障礙。

沒有直接證據證實這些行動是由金日成親自下令指使的,但也沒有任何理由相信金日成對此竟毫不知情。

軍事分界線是一道高出地面的水泥塊,有六幢平房橫跨分界線,一半屬於南方一半屬於北方。當中一間藍色的屋子屬雙方共有,只有在這裡能夠實現某種意味上的“朝韓一步跨”。當然兩邊的旅游團都特意錯開時間安排,不會產生同一時間兩方的人員都進入這個屋子發生接觸的機會。房間內北側是朝鮮國旗,南側是美國,以及朝中方稱為“美帝國主義走狗”的英國土爾其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泰國希腊荷蘭哥倫比亞埃塞俄比亞菲律賓比利時盧森堡新西蘭南非日本的國旗。

有一隊人民軍在站崗。其實他們並不是老站在那裡的,平時雙方都有電子探頭互相監視,只有旅游團來到時雙方才有各自的士兵出來。

從這一邊有一個露台可以俯瞰到分界線的全景,對面的崗哨和太極旗清晰入目。到這個角度就可以看出明顯的對比:韓國那一邊馬路干淨平整,劃著黃線。朝鮮這一邊的路面裂成一塊一塊的了。

盡管這個半島被鐵絲網分割成了兩半,但在我們經過的公路西側,從1951年之後就被切斷的朝韓鐵路已於2003年重新連接起來。就在我們回來後的2個星期,5/17,兩列列車分別從韓國和朝鮮出發,沿朝鮮半島東西海岸兩條鐵路線,先後跨越韓朝軍事分界線,進入對方境內。完成了56年後首次試運行。

具體來說開城是朝韓邊境上的一個城市,而板門店是開城一個村莊的名稱。開城曾是高麗國(918年-1392年)的首都,又稱“松都”。另外,這裡也是高麗人參的產地。現今這裡主要因為有開城工業園區而為人所知。

但我並沒看見印像中工業區那樣一排排整齊的廠房。這裡像個內地小鎮。進“鎮”第一眼看到的朝鮮各地都有的紀念金日成的永生塔。

因為這裡是曾經的京城,所以午飯是宮廷飲食文化——全套銅質餐具的“十三碗”。

午飯後參觀高麗博物館(成均館),這是14世紀高麗時期的國子監大學的舊址,是朝鮮最早的高等學府,當時只接納皇室貴族的子弟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在韓國首爾就有成均館大學十分著名。

應該說“博物院”比“博物館”更貼切些。因為在這裡看到的主要是當初的建築格局。顯然不可能是14世紀的原建築,但到底是什麼時候的重建,又或者是朝鮮戰爭後的完全重建(從建築舊的程度來看不大像),不得而知。

中國文化最早傳入朝鮮半島,直至6-7世紀再間接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在東京國立博物館看到的飛鳥時期的朝鮮瓷器、佛像雕塑,已經有非常高的造詣。這是一個文化起點高於日本的國家,但殖民時代珍貴的古代文物大量流失於日本,光復之後又有長達3年的戰爭將整個半島化為一片廢墟,能夠保留下來的只有很少一部分而已。今天能夠在朝鮮看到的又是少之又少,因為沒有條件像韓國那樣不遺余力的從日本等海外搶救回失散文物。

因為可看的展品太少了,大家對旁邊專賣局的正宗開城高麗人參、牛黃救心丸的興趣要大過成均館景點本身。

萬景台金日成故居

萬景台位於平壤市區西南部,途中見到一支打著旗子的大學生隊伍。不知是因為他們的黑色校服的原因,還是有外國人圍觀之下他們拘謹一些,總覺得他們的表情就年齡來說嚴肅些,不像我們的學生好像走到哪裡都在傻笑。李導介紹說他們是附近萬景台革命學院的學生。那是只有祖輩或父輩是為祖國做出過重大貢獻的英雄、烈士的孩子才能進入的大學,半軍事化管理教育,畢業後也是分配到國家機關工作。金正日4/15光榮節大閱兵時,有一支制服褲子上有兩條紫色豎杠的就是他們的隊列。

金日成生於平壤郊區的農家,當年自然周圍有一大片村落,但為了修金日成故居把其他農家全部遷走了。結果就看見大片的綠樹蔥蘢,春花爛漫中有一所修葺精致的小茅屋,讓人覺得金正日的家十分的田園風光詩情畫意。李導介紹說因為“五一”,一天裡來參觀這裡的人數能達到20萬。

大家一起抗議:“不可能!”

20萬人是個什麼樣的概念?2004我在香港隨眾參加元旦游行,在一個路口靜等觀察了一下。大隊人馬一步不停的走過,全部走完大約需3-4個小時。那一天參加游行的總數,據報導為10萬人。

李導想了想,笑道:“我也覺得20萬人太多了點。”

地鐵

平壤地鐵由60年代中期開始修建,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陸續通車,現有東西向和南北向兩條線路。從西往東,站名分別是:光復站、建國站、黃金田野站、建設站、革新站、戰友站、戰勝站、三興站、樂園站。從北向南則是紅星站、(戰友站)、凱旋站、統一站、勝利站、烽火站、榮光站、復星站。平壤地鐵的特點是深,平均深度達100米以上,據說一部分是由於特殊的地下花崗岩層構造,一半是考慮了防核武器標准來修造的(不過若真的發生核戰爭,地下鐵能供多少人容身避難?這還未考慮到出口被阻,通風設備停轉等必然出現的情況)。

自動扶梯向下,需要足足2分45秒。

Puhung(復興站)站有漂亮的樹形吊燈,像莫斯科地鐵的風格。遠處的壁畫是“偉大領袖金日成主席與工人們在一起”,看上去非常的眼熟,似乎看到過類似的“列寧和XXX在一起”、“毛澤東和OOO在一起”。

混在普通乘客中上了車,其他乘客們大概見慣了外國旅游團,並沒有大驚小怪的樣子。車廂據說是購自德國的退役列車,車門不會遇障自動開啟幾乎頭被夾住,不過感覺十分整潔。車中照例掛有金爸爸和金兒子兩人的畫像。

一站後Yonggwang(榮光站)下(所有旅游團都是固定這兩站上下,可以猜想這是平壤地鐵最好的兩個站台)。立柱被設計成火炬的形狀。樓梯頂端的壁畫描繪的是朝鮮族起源的聖山,也是金正日的出生地白頭山(=長白山)。

根據朝鮮當局的官方資料,金正日在1942年2月16日出生於兩江道三池淵郡的白頭山密營,而蘇聯檔案顯示他是1942年8月在蘇聯哈巴羅夫斯克附近的維亞特斯科耶軍營出生的。幼年時的名字是尤裡·日成諾維奇·金,朝鮮名為金正一,後改為金正日。

這不僅是金正日到底是1942年的2月還是8月,在何地出生這樣簡單。這關系到當時的金日成究竟是在朝鮮邊境領導他的人民革命軍抵抗日本人,還是1940年開始在蘇軍遠東第88步兵旅——一支收留中朝散兵的部隊做一名管理幾百人的朝鮮營營長,關系到直至朝鮮半島光復,金日成始終在為祖國解放與敵人作直接鬥爭,還是僅僅在蘇聯的土地上遙遙觀望。

甚至關系到金正日究竟是不是金正日,真的是傳說中的抗日英雄,還只是蘇聯培植的傀儡,33歲就被扶上朝鮮最高寶座的金成柱。(盡管不管是金日成還是李承晚,都很快證明了自己絕不甘於為大國的傀儡)

初讀到這些資料時,我幾乎寧願相信這些是西方世界捏造的誹謗,但它遠比朝鮮自己宣傳的“金日成16歲就受到共產主義者和人民群眾就由衷的擁護,希望他成為朝鮮革命的向導星。18歲同志們和廣大群眾對他的英明偉大有了更深切的感受,把自己的命運完全寄托給他,並且一致認為金日成是引導朝鮮前進的偉大英明的領袖”雲雲更具可信性。這代表了60多年來整個朝鮮的2000萬人生活在一個大得令人不寒而栗的謊言裡,並在這個謊言上建立了今天的一切。當這個謊言被揭開的那一天,又會造成怎樣巨大的崩潰。

建黨紀念塔

平壤市內這一類的紀念塔、紀念碑、大型雕塑大型建築太多了。

與蘇中共產黨的鐮刀鐵錘標志不同的是,朝鮮勞動黨的黨徽是鐮刀、錘子,再加一支毛筆,表示重視知識分子。由於朝鮮數十年日本殖民的歷史,知識分子幾乎全部接受的是日式教育。光復之後,大批知識分子為避免迫害逃往南部。金日成意識到知識階層的流失導致國家建設停滯不前,於是提出了重視、優待知識分子的政策。

至少在朝鮮沒有發生過中國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浩劫,沒有過對本國傳統文明文化的野蠻破壞和對知識分子階層從精神到肉體上的迫害、清洗。

阿裡郎

阿裡郎的團體操自然是整次朝鮮旅行之中的重頭戲了,

從距離很遠的地方就開始看到浩浩蕩蕩的人流湧向會場的方向。朝鮮各地的老百姓穿著民族盛裝,有許多還是包車,把觀看阿裡郎當作很隆重的慶典。我們作為“外賓”比別人優先入場。慚愧的是我們在本國多不過是些小人物,因為付得起50美元的門票,就搖身一變而成“貴賓”了。不過素質不見得有貴賓身份,平壤市民看我們大驚小怪大呼小叫的樣子,大概等於80年代我們看“台巴”、“港巴”。

五一體育場——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體育場,有15萬座位。不知除了每年兩次的阿裡郎表演期間之外,這裡還能有什麼用途。整個體育場啟動消耗的電力太大了。

我們的50美金門票是三等席,雖然“三等”,但也是非常當中,靠前的位子。我們的前面明顯是本地觀眾,不知是不是文化部門的贈票。

號稱總共10萬名參加演出者當中,有1萬2千是充當背景的平壤小學生。他們進場時,只看到黑黑的人形像螞蟻一樣不斷從座席下面湧出來。他們翻牌拼出的背景圖畫,每次場景變換都整齊劃一,最不可思議的是背景為松林時,他們竟能制造出樹枝樹葉被風吹拂的浮動效果。

金恩惠小姐說自己小時候也在阿裡郎上翻過牌,還有司機金師傅的兩個女兒,今天也在這1萬2千小學生當中。

還有台上數千人同時翻筋鬥,在短短幾十秒的黑暗裡迅速的退場進場變換服裝,雜技表演裡在百米高空表演空中飛人,自由落體。

這是一場宏大的演出。以慣用人海戰術著稱的張藝謀也要自嘆弗如的。難以想像為了這一個半小時的表演,10萬人需要付出多大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排練。而他們不是為了報酬,完全是懷著一份熱忱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場演出中來。很難描述作為一個觀者的感受,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概括的話,大概可以用“心悸”這個詞。抱歉不是“感動”,而是心悸。


精選遊記: 平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