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履跡:興化剪影

作者: 醉翁之意

導讀八閩履跡:興化剪影前言“泉男化女”-以前經常聽老人們(泉州)說起這麼一句話。從字面上來理解,一是泉州男子變成女子。二是泉州男人“蒙拐”女人。實際上“泉男化女”指的是泉州的男子和興化的女子,意思是說這兩地方的男女長得特英俊、漂亮,是人們心目中的“絕配”,近似於戲曲所傳唱的“才子佳人”,不過這裡特指的是相貌相當。 關於“泉男”的傳說,唯 ...

八閩履跡:興化剪影前言“泉男化女”-以前經常聽老人們(泉州)說起這麼一句話。從字面上來理解,一是泉州男子變成女子。二是泉州男人“蒙拐”女人。實際上“泉男化女”指的是泉州的男子和興化的女子,意思是說這兩地方的男女長得特英俊、漂亮,是人們心目中的“絕配”,近似於戲曲所傳唱的“才子佳人”,不過這裡特指的是相貌相當。

關於“泉男”的傳說,唯一的證據就是保存至今的一條巷子-男俊巷,現已改成了“不知所雲”的南俊路,既然變“男”為“南”,何不索性改“俊”為“浚”,還更通些。這就像把好好的“文聖”巷(以前巷內有座文廟),文革時期改成了不倫不類的“文勝”巷(至今還叫文勝巷)一樣讓人無奈。當然把“狗母巷”、“狗屎巷”之類的不雅巷名,改成“講武”巷、“究史”巷(應該叫做“九士巷”,因為這條位於西街的巷子,出了九位進士)還說得過去,但是卻失去了原有的約定俗成和歷史韻味。正如溫陵路一樣,人們還不是習慣地叫它“東大路”。

而“化女”的印像(自從興化分離泉州轄區後),在泉州人的眼裡已經被“興化米粉”所替代了。不知是骨子裡對興化男人的“嫉妒”,還是什麼原因作祟?對興化人統稱為“阿少”(帶有貶意),時下我倒覺得是褒意的,或許舊時對“少爺”般“游手好閑”而“深惡痛絕”的時代特征吧。

對於來自興化的奇女子林默,依然五體投地般地奉若神靈,把她“救苦救難”的事跡,廣為傳播,並報送朝廷冊封,這就是(後來)聞名遐爾的“媽祖”。她的廟宇-天後宮,遍布世界各地,香火鼎盛。

忘了交待啦,古代興化指的是現在的莆田市,又名荔城(因城中遍種荔枝而得名),位於福建沿海中部的一座城市,北與省城福州、南與古城泉州、西與山城三明接壤、東臨台灣海峽。

一、 荔枝



(荔枝樹尾紅)

荔枝,是一種讓人想起來(除了楊梅外)就直淌口水的水果。在閩南人眼裡,是種好吃但不能貪多的東西(主要是怕上火),不像龍眼(又稱桂圓)那樣,可以“多多益善”的。所以在閩南人的喜好中,到處可見龍眼樹生機勃勃的情境,而荔枝樹卻“孤芳自賞”、煢煢孑立。

從小在“荔支紅阿紅”、“荔枝汁水滴”、“龍眼桂圓干”中長大的我們,除了把吃剩下的果籽,壘成一堆堆的“雕堡”,再來用另一顆“炮彈”彈射玩外,還把這些籽兒當作種子,埋進土裡,幻想著來年有更多的果子吃。大人們卻告訴我們,等有果子吃起碼要等上七年,於是誰也不再像剛開始一樣,來關注它們(誰還有耐心等下去)。第二年,還真長出了綠芽,若干年後,長成大樹的荔枝、龍眼,成了家門口夏天的一道道蔭涼的風景,當果實掛滿枝頭時,那份感覺別提多有成就感。

隨著城市道路的規劃,家門口以及北門周圍著名的“百樅”的荔枝樹、龍眼樹,都遭到了“滅頂之災”,現在泉州市區的荔枝樹,已經難覓蹤跡啦。而龍眼除了開元寺的“東壁”龍眼和華僑新村的兩旁外,大規模的也只有清檬農村才依稀可見了。

長大些念過這麼一首與荔枝有關的詩:長安回望綿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絕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其一)》一直不能理解,這麼近在咫尺的荔枝,為何要“興師動眾”地“一騎絕塵”,來博得“妃子”的歡心呢?

當讀到蘇東坡的: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才明白了身邊的荔枝,以前只有現在的廣東、海南一帶才有的,為了把新鮮的荔枝作為貢品送到長安,則要:十裡一置飛塵灰,五裡一堠兵火催。顛阮什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龍眼來。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采。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永元(漢和帝年號)荔枝來交州(今兩廣及越南北部。南越王尉佗,在漢高祖年間開始進貢荔枝),天寶歲貢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無人舉觴酹伯游。我願天公憐赤子,莫生此物為瘡痏。雨順風調百谷登,民不飢寒為上瑞。君不見,武夷溪旁粟粒芽,前丁後蔡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鄉品充官茶。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蘇東坡的《荔枝嘆》)

沒想到,這麼可口誘人的荔枝,在蘇老先生的嘴裡,竟然能嚼出這樣一股味道來!至於這種時令水果,何時傳入福建?而且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已難考證。當我年年吃著荔枝長大,越發對於它的來歷著迷,偶然之間翻到了一本蔡襄(宋嘉佑年間)的《荔枝譜》(作於公元1059年),書中記載了一株至今依然健在的古荔樹-“宋家香”。



(宋家香古荔樹)

“宋家香”位於莆田市區的英龍街(原宋氏宗祠遺址)中,是一棵植於唐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的高齡果樹。據《荔枝譜》記載:“宋公荔支,樹極高大,世傳其樹已三百歲。”

“宋家香”株高6米多,基干周長7.1米,樹冠覆蓋面積達65平方米。如今還仍然年年結果,據說豐年時產量高達352斤。果實呈卵圓形,色紅殼薄,肉厚多汁,甜蜜芳香,脆滑無渣,堪稱“奇香異味天下無”的果中珍品。(不知當年的楊貴妃盼的可是此尤物?) 走近一看,你會發現在樹的葉緣尖端的部位有處微凹的痕跡,這就是古稱“玉帶圍”的地方。相傳唐末黃巢起義軍經過莆田時,准備“伐樹為薪造飯”,當一士兵在砍伐“宋家香”樹枝時,主人王媼急來阻止,苦苦哀求,士兵方才罷手離去,而這一“斧痕之災”也就隨著時光定格在那個動蕩的年代。當我手提著這“千年樹精”的果實,嘴中除了不變的香甜之外,也吃出了一股酸楚的味道來。

二、梅妃荔城無處不荔枝,金復平疇碧復堤。 圍海作田三季熟,堵溪成庫四時宜。 梅妃生裡傳猶在,夾漈(鄭樵,字夾漈,南宋史學家)藏書有孑遺。漫道江南風景好,此鄉魚米亦如之。這是郭沫若先生1962年來到福建時的《途次莆田》詩。詩中的梅妃故裡,位於木蘭溪下游寧海橋南岸的莆田縣(現為荔城區,人們仍習慣地稱“莆田縣”)黃石鎮的江東村。梅妃原名江采蘋,唐玄宗時,作為秀女被選入宮,後封妃。因酷愛梅花,玄宗稱其為“梅妃”、“梅精”。“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攜楊貴妃倉皇出逃,梅妃則以身殉國,據說是全身裹白綾投井全節,時年36歲。一生著有《蕭蘭》、《梨園》、《梅花》、《風笛》、《玻璃杯》、《剪刀》和《綺窗》等詩賦。(梅妃圖)




(梅妃故裡-浦口宮)

回到長安的唐玄宗,在枯井中找到了梅妃的遺骸,悲慟的他含淚地在畫像上題寫了: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御得天真。霜綃雖似當時態,爭奈嬌波不顧人。

相傳,梅妃原是江東村裡的一位牧鵝女。唐玄宗開元年間,太監高力士出使閩粵,大選秀女。當時江采蘋正在家鄉的溪邊“鵝月豆 ”的土墩上牧鵝,被高力士派來的人抓住,經過挑選,她作為美女被選進宮。采蘋聰明賢淑,擅長文學,深得玄宗寵幸,被封為妃子。因她生性酷愛梅花,在居住的地方遍植梅樹,且建有一亭,取名“梅花亭”。每當梅花盛開,她便成天賞梅作賦。玄宗就戲稱她為“梅精”。楊玉環入宮後,“三千寵愛集一身”,江采蘋被遷於上陽東宮。有一天,她聽侍女說,有人給宮廷進貢了一籮筐荔枝,勾起了她對故鄉的思念。她問侍女:是不是莆田送來的荔枝?侍女說:是廣東嶺南送來的。梅妃一聽,獨自傷神。唐明皇不敢把荔枝分給梅妃,就偷偷封了一斛珍珠賜給她。梅妃知道了其中的原委,便寫了一首詩,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抑郁之情。這就是流傳至今的《一斛珠》: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濕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在江東村,人們把梅妃江采蘋稱之為“祖姑皇妃”,還在村裡建了一座占地1200多平方米的宮殿式廟宇,史稱“浦口宮”。宮內豎著一座郭沫若先生的《途次莆田》的詩碑。村邊的寧海橋附近有塊巨石,刻著“梅妃故裡”四個大字。1998年,江東村人在巨石邊樹起了一尊高大、威儀、秀美的梅妃石雕像。據《莆田縣志:大事記》記載,浦口宮創建於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後經宋翰林院學士吳孟慈等人重修。明萬歷四年、清康熙二十八年,乾隆二十一年等多次擴建修葺,至今完整地保持明清宮宇重雕風格,一切按帝王後妃的禮節建造。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999平方米,宮內殿堂高大,威嚴雄偉,金碧輝煌,門樓兩邊抬梁精刻“皇圖鞏固,帝道遐昌”八個大字楷書 。

浦口宮由照牆、門樓、廓房和拜亭組成,拜亭與主殿前檐連為一體,主殿為歇山頂帶兩披,面闊五間,進深四間,高大寬敞,極具特色的是屋面由100根木石柱抬梁穿鬥混合支撐,受力均衡,被郭沫若稱為百柱獨特建築的風格。

宮廟的大門上,高懸著雕有九龍八鳳的御賜“浦口宮”匾額,門前抱鼓石上的“雙龍戲珠”和“鳳穿牡丹”石刻,雕琢生動、細膩,宮裡的柱基、垂蓮、雀替、駝峰、護棚及木石件皆精雕細刻,尤其是神龕中的金漆木雕,漆色鮮艷,刻工藝精湛。還有那些花鳥蟲草、人物故事,形像生動,呼之欲出。正殿中央供奉著(仿舊塑成)的梅妃正像,慈祥俊俏、栩栩如生。東西走廊上有清代名家精繪的莆田廿四景水墨畫,和許多名人題匾,其中有郭沫若先生的“梅妃生裡”遺墨、有清代書法家伊秉綬的“貞烈垂芳”碑刻、有清代大理寺卿郭尚先的“澤潤生民”題書、有原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張群的“正氣浩然”題匾、有民國書法大師於右任先生撰寫的“明珠辭一斛,亮節足千秋”和“有懷期報國,所貴在無私”的對聯(此聯後因“十年動亂”遭受焚毀,幸得廈門大學教授余綱先生重新書就)、有詩人趙玉林先生書寫的“讀采蘋詩,效二南禮,奇志丹心唯報國;呈樓東賦,辭一斛珠,貞風亮節永流芳”的墨寶、有清代監察御史江春霖的“久藏勝境因人發,信知天地有精英”的名聯。

走在這座空闊的宮中,眼前的繁華已經超出了一位原來是村姑的“待遇”, 就因為她嫁入皇宮,被封為妃。雖然她錦食玉衣般的生活,並非所願,但是村民們卻為之感到榮耀。在這歡慶、熱鬧的背後,我感受到了一顆寂寞孤單(千年)心靈的哭泣:

玉鑒塵生,鳳奩香殄,懶蟬鬢之巧梳,閑縷衣之輕練,苦寂寞於蕙宮,但凝思乎蘭殿,信落之梅花,隔長門而不見。況乃花心恨,柳眉弄愁,暖風習習,春鳥啾啾。樓上黃昏兮,聽鳳吹而回首,碧雲日暮兮,親月而凝眸。溫泉不到,憶拾翠之舊游,長門深閉,嗟青鸞之信修。憶太液清波,水光浮蕩,笙歌賞燕,陪從宸旒,奏舞鸞之妙曲,乘匣之仙舟,君情繾綣,深敘綢繆,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無休。誇何嫉色庸庸,妒氣衝衝,奪我之愛幸,斥我乎幽宮?思舊歡之莫得,想夢著乎朦朧,度花朝與月夕,羞懶對乎春風,欲相如之奏賦,奈世才之不工。囑愁吟之未盡,已響動乎疏鐘,空長嘆而掩袂,躊躇步於樓東。-江采蘋(梅妃)所作的《樓東賦》三、譙樓回到莆田已是傍晚時分,慕名登上位於文獻路的古譙樓。這座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八年(公元983年)的子城城門的門樓,樓高三層,平面長方形,長約50米,高約25米,為重檐歇山式結構。中間門洞上,有“古譙樓”三個大字。兩旁分列兩副標語: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猛一看,還以為是天安門。



(譙樓)

站在城樓的回廊上,底下熙熙攘攘的街景,宛如一卷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只不過眼前的流光溢彩,替代了過去寧靜的夜空。過去悠哉游哉的舟楫變成了水泄不通的車流;以往行人眼中流露出的清純、天真、喜悅的心情,幻化為空洞、無神、冷漠的眼神,而且腳步匆匆……

後語

當我迷茫在暮色的人群中,阿輝打來了電話。阿輝是正宗的莆田人,卻娶了一位泉州女孩,演繹了一場別樣的“化男泉女”的愛情故事。我們由此成了朋友,即使他們最終還是“勞燕分飛”,現在依然是“相敬如賓”的朋友。也許是那根深諦固的“好女不嫁莆田夫”的“種族歧視”的緣故(人如果改變不了生活的環境,那只好改變自己),才走到了這一步吧。在我眼裡,莆田人是勤勞、節儉的,而且是一些勇闖天下的好漢。我們兒時熟悉的“綁蒸籠”的吆喝聲,就是出來“闖江湖”的莆田(手藝)人的縮影。而過去的歷史恩怨(影響),則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會消除的。至少我相信會有這麼一天的。

有時我覺得:這讀史(不光指書本上的)就如同吃柑桔,同樣一個桔子,有人幾口就囫圇吃完,酣暢淋漓。有人則先閉目嗅聞它的清香,提了提神,再剝皮,欣賞一番那優美的造型,才一瓣一瓣地掰開,剔除雜絲後,送入口中,慢慢地品,徐徐地嚼,舒緩地咽……

如果說有什麼收獲不同的話,應該從一個桔子的吃法中就能窺一斑了吧。

2007年6月修改、整理


精選遊記: 莆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