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樓閣記:悠悠千載的白雲

作者: 醉翁之意

導讀亭台樓閣記:悠悠千載的白雲【題記】 (此地空余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 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顥 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不但令一代詩仙李白,放下了手中的筆,而且連續用三句的篇幅點出了黃鶴,手法實屬罕見,成為了黃鶴樓的千古絕唱,同時還把黃� ...

亭台樓閣記:悠悠千載的白雲【題記】



(此地空余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

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顥

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不但令一代詩仙李白,放下了手中的筆,而且連續用三句的篇幅點出了黃鶴,手法實屬罕見,成為了黃鶴樓的千古絕唱,同時還把黃鶴樓的聲名,傳唱得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巍峨聳立於武昌蛇山的黃鶴樓,歷史可追溯到三國時期的東吳,據說在(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為實現孫權的“以武治國而昌” 的“遠景目標”,(武昌地名由來於此。令孫權沒想到的是,一千六百八十八年後,孫文多次革命末果的“三民主義”,終於在這塊土地上,偶然性地成功了,史稱:辛亥革命。由此中華民國從武昌走出、誕生了。)不但在這九州通衢的地方,“規劃”築城布防,而且出於軍事目的修建了嘹望樓,用來觀察寬闊的江面水域的“動態”。

遙想當年的孫權“工作之余”,或許乘興約上“三兩知己”,來登高覽勝、極目抒懷。偶爾也會在江風徐徐、明月高懸下,把酒言歡、快慰人生……

直到唐朝,其軍事的作用才逐漸演變成文人墨客們,游覽、登臨的名勝古跡。因此,黃鶴樓和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且各領風騷,鶴群獨立。

黃鶴樓的原址位於現在的武昌蛇山之顛的黃鵠磯上,自從三國(吳)黃武二年始建以來,一千七百多年來屢建屢毀,又屢毀屢建。最後一次毀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的大火,最後一次重建(落成)是1985年。

關於黃鶴樓的故事、傳說,在坊間、野史、典籍中比比皆是。在我從南京走水路到武漢的旅程中,隔床的大爺給我講了許多武漢三鎮的小吃和黃鶴樓的故事。當我從漢口碼頭上岸的一刻起,聽得最多的,依然是這座重建的黃鶴樓,盡管它焚毀、遷移了多次,如今又不算古老。

這,或許就是佛家所說的“涅磐”吧!起碼那悠悠千載的白雲,就像縈繞在它周圍的魂靈一樣,見證了黃鶴樓的前生今世,一直不肯隱去,仙氣氤氳。

【辛氏酒肆】

黃鶴樓的蜚聲中外,本來就具有濃厚的神仙色彩。據《報恩錄》說,黃鶴樓原為辛氏開設的一家酒肆,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牆壁上畫了一只仙鶴,讓它來起舞助興,招徠食客。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十年後,道士復來,取笛吹奏,跨上黃鶴直上雲天。辛氏為紀念這位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

關於這則美麗的神話故事,歷來有不同的說法,我在一本《黃鶴樓的傳說》小冊子中,讀到的或許更有警世意義。至於這位道人(仙翁)身份的相爭,目前有三個版本:一是,認為這位仙人是黃子安。依據是《南齊書·州郡志》記載:「古代傳說,有仙人子安嘗乘黃鶴過此,故名。」;二是,認為這位道人是費袆。根據是《圖經》的記載:「昔費袆登仙,嘗駕黃鶴還憩於此,遂以名樓。」然而,《太平寰宇記》則說:「蜀費文袆登仙,嘗駕黃鶴憩此。」兩種相近的記載中,姓名上相差一個「文」字。我曾經翻閱過《三國志》,其中有關費袆的記載是,費袆,字文偉。不知是否同指一人?但由於是神話傳說,總會有一些出入。現在來“考究”的意義,在於盡可能地還原“真實”,而非獵奇也,只是希望從中得到一些人生的啟示罷了;三是,跟大家熟悉的八仙中的呂洞賓有關。

據說,那時候的蛇山是一直延伸到長江裡的,臨水的石壁像刀削般筆直,非常險要,人稱:黃鵠磯。古時候的人,喜歡到這磯上觀賞風景。

附近村莊有位辛氏寡婦,捕捉到了商機,東拼西湊些本錢,張羅了一間酒肆,供游人們一邊飲酒,一邊欣賞江面上的白帆出沒、彩雲飄飛的風景。雖然陳設簡陋,倒也有如天助,生意興隆。

一天,來了一位老道,對她說:“貧道又冷又餓,但身無分文,請來一壺熱酒和上幾個好菜,充飢去寒。”辛氏本想拒絕,但見他骨瘦如柴,破衣襤衫,便動了惻隱之心,於是笑臉相迎,端上好酒好菜。老道隨即狼吞虎咽,走時連聲謝謝也不說,揚長而去。

第二天,老道又上門來,同樣要好酒好菜。辛氏二話不說,還是給盡量滿足他。從此以後,他每天必來,大吃大喝後,依然揚長而去。辛氏習以為常,毫無怨言。

不知不覺中過去了一個多月,一天老道突然對辛氏說:“我要到遠方雲游,就此告辭。”臨走時,見桌上有一塊桔子皮,便撿起,來到迎門的粉牆上,塗抹了一番,不大工夫畫就了一只活靈活現的仙鶴。他說,“我把這只黃鶴送給你,它能聽你吩咐跳舞助興,幫你招徠顧客。”又朝屋後的水井一指,說:“那井水裡有你取之不完的酒。”說著說著,一眨眼間,老道忽然不見了。

從此粉牆上會跳舞的仙鶴,和水井裡噴香的美酒,讓辛氏生意紅火,財源滾滾。剛開始,她難免有些惴惴不安,覺得有神仙相助,應該保持勤儉,多行善事。可是天長日久後,辛氏賺得財大氣粗,就不再把窮苦人放在眼裡,而且越來越貪心。

一天,老道再次走進辛氏的酒店,雖然鋪面還是原來的樣子,但是已經新掛了不少的名人字畫。店主也穿綢著緞,掛珠戴翠的,和從前大不一樣了。一番寒喧後,辛氏趕忙上了一桌豐盛的酒席。生怕老道一轉眼又不見啦,連忙說:“我這小店客人很多,也不愁沒酒賣,這倒是好。不過,可惜那口井只出酒,卻不出糟。請道長再做一做法,好讓我再養些豬,多賺些錢啊!”

老道聽後,哈哈大笑,連連招手,喚下牆上的黃鶴,騎了上去,說:“此地不能再呆啦,我們走吧!”

黃鶴展開雙翅,飛上雲天,一會兒就不見蹤影了。

貪心的辛氏叫苦不迭,非常後悔,為彌補過錯,便使盡家財,在這黃鵠磯頭修建了一座高樓。既紀念那位仙長和黃鶴,又供游人登高賞景。可是已乘鶴而去的仙人,再也沒有來過,此地就這樣,空余下這千載悠悠的白雲,和那屢毀屢建的黃鶴樓。

依我看來,辛氏的穿綢著緞,掛珠戴翠和“附庸風雅”,是在生活條件允許的時候,並不違背常理。還有那並不過份的要求,應當被看作,是想勤勞致富的典範呀,況且酒用來賣人,酒糟總不該白白浪費吧,喂喂豬還是挺“環保”的嘛!

瞧這神仙糊塗的,起碼也是個不開化的老頑固。

【石照仙洞】

相傳在黃鶴樓的崖下,有個大石洞,洞口的石壁平整光滑。據說呂洞賓曾在這裡,題過

一首著名的《黃鶴樓石照》詩(我查來查去,總沒翻出來),後人就把這洞叫做石照洞。

石照洞對面住著一位勤勞的老人,無論春夏秋冬,不管刮風下雨,總是到對門的石洞裡去看看,打掃塵土,收拾雜草,把石洞弄得整潔、干淨。

一天夜裡,老人在睡夢裡被讀書聲吵醒。仔細一聽,讀的是《黃鶴樓石照》。他透過門縫,只見月光下三位白胡子老道,正對著石壁吟詩。老人生怕他們被夜風凍著,趕緊拿了幾件衣裳,想讓他們擋擋風寒。

當他走來時,老道們正轉身進洞。老人擔心這又黑又冷的洞中,他們如何行走。趕緊前去勸攔。不料洞內卻亮如白晝,珍珠、玉石、瑪瑙、金銀,琳琅滿目,連平時的山石都變得晶瑩剔透,閃閃發光。他感到蹊蹺,正想扭頭回家,三位道人忽然出現在他的前面,面帶笑容地說:“承蒙你多年來的照料,我等多謝啦!你不必害怕,這裡到處是珍寶,你隨便拿吧。”

老人搖了搖頭說:“我只靠自己的力氣,就能養活自己,這些財寶我不需要。”

三位道人相視一笑道:“同舟共渡只因前生有緣,能在這裡相遇,是很不容易,這三塊石頭就當作紀念吧。”說著每人各揀塊石子,遞給了他。

老人見確實是三塊石頭,心想:禮輕情義重,連忙收下。轉眼間忽起一陣清風,三位老道都不見了。洞內又變成了漆黑一片,到處是冰冷的石頭。他以為是做夢,摸摸口袋,那三塊禮物還在閃閃發亮,便斷定八成是遇上了神仙。

第二天,老人拿著最小的一塊,到鎮上去請人辨認一下,恰好碰到當差的,看出這是地地道道的黃金。就一口咬定他是偷的,帶回官府審問,東西是哪來的?老人受不了酷刑,只好一五一十地說明當晚的奇遇。起初他們不相信,就跟他回家,拿出另兩塊來。他們把三塊黃金裝進了自己的腰包,還貪心不足,暗暗躲在附近,等待奇跡的再次出現。

果然在一個月色朦朧的夜晚,那三位神仙又出現在石壁前吟詩,當仙人轉身入洞時,他們也偷偷地跟隨了進去,忽然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洞門轉眼就合上了。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開過。卻留下黃鶴樓下面是座寶藏和住著三位神仙的傳說。

你瞧瞧,又是一群老糊塗的神仙,既然知道黃金害人,干嘛不送些實用的,比如糧食什麼的。明知道送黃金不但幫不了老人,還讓老人家受了一頓皮肉之苦,而且“引誘”一群貪心之徒喪命。這神仙不要也罷!也難怪後來的佛家那麼受歡迎,因為佛講究的是慈悲為懷,只要放下屠刀,回頭便是岸,還能立地為佛。

【棗樹仙亭】

從前,在黃鶴樓東邊長著一棵彎彎的老棗樹,樹身長滿了許多疙疙瘩瘩,像老態龍鐘

的老者。但是卻枝繁葉茂,經常雲遮霧繞的,人們都說是棵祥瑞的仙棗樹。

相傳有位江夏太守,總想著得道成仙。他聽說呂洞賓曾經把拂塵插在黃鶴樓旁邊,隨即長成一棵桃樹,結了仙桃,有個凡人吃了,長生不老,羽化成仙。就經常來到黃鶴樓旁,等待奇遇,不料每次都失望而歸。

一天,太守帶著隨身小童來到黃鶴樓尋仙,無聊時和老道擺出棋局,來消磨時間。誰知棋子還沒動,就聽到耳邊有人說話:“太守輸棋,太守輸棋!”,卻不見人影。不料一局下來,還真是輸了,一連下了三局,還是一樣輸,他覺得蹊蹺,心想也許是呂仙人在捉弄我,一定要會會他,討個仙桃什麼的。當晚便在黃鶴樓住下。

到了半夜,忽然被一陣悅耳的笛聲吹醒,連忙跳下床,大聲請道:“仙人,我一心向道,誠心求仙,請賜我一枚仙桃吧!”

仙樂停了,也不見仙人露面,正想回去繼續睡覺,小童驚叫了起來,“大人,你看!”,借著月光望去,旁邊的山中嘩啦啦地響個不停,有棵嫩芽兒正輕輕地從裂開的山土中冒出,一瞬間長成二尺高的小樹,還開出了許多枝椏,萌生無數嫩葉,仿佛撐開了一把的小雨傘,太神奇啦!太守嚇壞了,轉身想跑。小童扯住他說:“也許是呂仙人,賜給你的仙樹呀,看看去。”太守連忙返身,伸開雙手撲了過去,不料感到一陣疼痛,雙手被刺得鮮血淋淋。原來長出的是一棵布滿棗刺的樹,而不是什麼仙桃樹。一怒之下令小童把棗樹砍掉。

挨罵的小童說:“我聽說,那個吃下呂洞賓仙桃的人是個孝子,那是善有善報,這棵棗樹說不定也是棵仙樹,可不能亂砍。”

太守只好作罷,還是不死心,依然每次來到黃鶴樓,做他的神仙美夢。而小童每次上來都帶些肥土、草灰來照料棗樹,太守嫌他多事,說:“這樹只長刺不結果,何必白費工夫?”

小童說:“常言道: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盡管沒吃到果子,能讓它長高些,給別人乘涼也好。”還是盡量抽空來為它松土、除草、澆水。

說來也怪,那棗樹似乎很為小童爭氣,一年就長得合抱不攏,二年已高過黃鶴樓,三年開滿了花,花香撲鼻,引來了蜜蜂、蝴蝶。不過,花開花落,一年又一年,卻總不見結出一個棗子來。太守常常笑話小童的白費勁。

一天晚上,又是半夜,黃鶴樓周圍又響起了悅耳動聽的笛聲,太守正好睡,叫醒小童去看看,如果是呂洞賓來種仙桃,再來叫他。

睡眼惺忪的小童出門來,既沒有看見神仙,也沒有見著仙桃,只見那棵棗樹正迎著皎潔的月光,開花結果,開始像綠豆,漸漸地一會像杏子,一會像梨子,一直長得如西瓜一樣大,顏色也由青變黃、由紅變紫,濃香四溢。小童輕輕地爬上樹去,摘了一個吃下去,頓覺得身輕如燕,慢慢地就飛了起來,上天成仙了。而太守還在睡夢中。

後來,這棵棗樹又活了很久很久,只是不再結過棗子。後人就在這裡建了一座亭子,取名:仙棗亭,又叫呂仙亭。

看來這要成為神仙也很簡單,只要平時多做善事,多存善念,踏踏實實地做事,終能修成正果。如果像這位太守放著自己的職責不做,成天幻想著成仙,往往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他們倆的遭遇,正應了那句老話: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石塔明燈】

來到黃鶴樓的人,都會看到在樓旁聳立著一座石塔。這石塔原來是由整塊雕成,呈下大

上小的圓鼓形狀,頂端琢就一顆滾圓的珠子,看上去像個葫蘆,又像只燈籠,當地人都叫做孔明燈。

相傳三國時期,曹操率八十三萬人馬撲向江東,想把孫權、劉備一並吞滅。大兵壓境之際,孫劉結成聯盟,在南屏山和烏林磯之間的大江兩岸擺開戰勢,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

劉備方面,關羽率領的水師此時還遠在樊城,一時難以及時趕到前線。劉備急令關羽日夜兼程,一定要如期趕到。關羽覺得,漢水水流尚利於日夜行軍,可順流放船。而一旦進入長江,就急流浪高,還要逆流行舟,白天都寸步行難,何況晚上要轉舵換向,如果遇上風雨天氣,要過黃鵠磯,實在是沒有把握,搞不好船翻人亡。

諸葛亮早就做好了准備,便笑道:就是夜黑如墨,刮風下雨,黃鵠磯上我會讓人給你們點上一盞明燈,使江面上如同白晝,保管船只暢行無阻。

關羽將信將疑,世上哪有那麼亮的燈?又能風雨不熄?看孔明說得那麼有把握,也就回到夏口,率領兵將連夜起航,到了半夜時分,忽然夜色漆黑,又逢狂風暴雨,江面上驚濤駭浪,軍心驚恐,這時黃鵠磯上果然出現了一盞明亮的燈塔,好像是漆黑夜空中的一輪明月,直照得大江上一片通明。關羽官兵一片歡呼,驚嘆軍師的神明。他們順利地通過了黃鵠磯,趕到了預定地點,配合大軍打了個大勝仗,從此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

而諸葛亮點燃的這盞明燈,從此就沒有熄滅過,時時為過往船只照明指路,還供住在黃鶴樓的道士們,炒菜的用油,永不枯絕。奇妙的是,道士們每拔亮一次燈,就冒出一些油來,舀出來,恰好夠他們吃上一天的。所以他們也就自覺不自覺地,天天去拔燈,年年去揩油。直到有一年,有了個偷懶的小道士,想多弄油來,省得天天來舀油拔燈。就用個鐵夾子捏緊燈捻兒,邊用力往外拉,邊念叨:“冒油,冒油,多多冒油!”。果然油如泉湧,嘩嘩直流。不料他用力過猛,燈捻竟被拉了出來,燈立刻就熄了,油也不冒了,這時明燈隨即變成了石頭,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後人為了紀念諸葛亮,還是一直稱作:孔明燈。

印像中的“孔明燈”是一種可以升到空中,照亮夜夜的發明。其實諸葛孔明不去當那個勞什子軍師的話,專心於發明創造,依然是能夠流芳萬世的(比如“木牛流馬”、“獨輪車”、“強弩連射器”等),而且更能造福百姓,功德無量。也不至於“鞠躬盡瘁”於“五丈原”,死後依然保不住自己為之“嘔心瀝血”的“蜀漢大業”。

再說“赤壁之戰”的勝利,對於“江東集團”和“劉備集團”是好事,對於江東及後來的蜀漢百姓,卻未必是好事。而“曹魏集團”的失利,對於曹魏百姓是不幸的,往大的說,對於整個中華民族是個大不幸,“三分天下”的格局,從此連年征戰,生靈塗炭。

【尾聲】


聽了這麼多的神仙故事再來登樓,走在樓梯上都有些飄飄然。到了頂樓,極目遠望,透過“煙波江上”的那層薄薄的雲霧,“歷歷晴川”的“漢陽樹”裡傳來了一位大師的“天籟琴音”,和一位樵夫的“感同身受”: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游山之陰,卒逢保育,止於岩下心悲,乃授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午後,一陣江風吹進樓來,也吹醒了我的“千年奇遇”。眼前的滾滾紅塵,催促我像鐘子期一樣,在一番“高山流水”之後,照樣還是要砍柴去。當然無法如“衣食無憂”的陳子昂的境界和抱負,歌出那千古絕唱: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

1991年10月游歷2007年6月整理自《旅行日記》


精選遊記: 武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