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青大宅門拾香

作者: 揚揚子

導讀知道楊柳青,大約是因為小時侯過年時那張家家牆上都會掛著的,懷抱蓮、魚的胖娃娃——“蓮年有魚”(連年有余)的吉祥年畫。長大以後就總會臆想著楊柳青一定擁有優美的環境、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築,那裡的人們生活安居樂業、富甲一方。於是,尋得一個周末,決定前去一探楊柳青,去找尋那些輝煌過往的歲月沉香。 (楊柳青古鎮商貿街牌樓) 天津西郊楊柳青,是座著� ...

知道楊柳青,大約是因為小時侯過年時那張家家牆上都會掛著的,懷抱蓮、魚的胖娃娃——“蓮年有魚”(連年有余)的吉祥年畫。長大以後就總會臆想著楊柳青一定擁有優美的環境、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築,那裡的人們生活安居樂業、富甲一方。於是,尋得一個周末,決定前去一探楊柳青,去找尋那些輝煌過往的歲月沉香。


(楊柳青古鎮商貿街牌樓)

天津西郊楊柳青,是座著名的千年古鎮,古時被叫做太平莊,後又稱為古柳口,直到清乾隆皇帝被“充軍”江南時,這裡才被正式更名為楊柳青。如今這裡還廣為流傳著“先有楊柳青,後有天津衛”的說法。在明清時期,楊柳青就是我國北方商貿、民俗文化集散地和漕運、航運業的主要地區。許許多多南北商貿往來、民間文化交流就是從這裡起始的,也正是由那時起,楊柳青人就過上了真正的富庶、優越的居家生活。在今天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的輝煌印記主要包括:“豪門大院”(數個)、“古運河”(御河)、“明清街”、“文昌閣”等主要歷史遺存。在楊柳青鎮、在這條緩緩流動了千百年的古運河邊的豪宅大院中,誰也說不清曾經發生過多少塵世因緣、多少人間悲喜……驚艷百年大宅門:石家大院說起“大院”,人們對山西的喬家大院並不陌生。在天津,提起楊柳青的石家大院,百姓也是如數家珍。這幾年,隨著一部部歷史影視作品的熱播,石家大院早已名聲在外,已然成為津門旅游的重地之一。其實,早在百年前天津地區就曾流傳有:韓、高、石、劉、穆、黃、楊、張等八大商家的說法。八大家的形成與出現,不得不說與明清時期天津海運的興旺有著密切關聯。糧米鹽業的發展使得早先祖輩從事漕運的船工,先後逐漸發展、發達起來。石家是當年天津八大家之一,祖輩販運糧棉,利潤豐厚,置房買地,重利盤剝,一度財勢顯赫,聲名遐邇。石家當時在楊柳青已有萬畝良田,遂有“石萬千”之名。坐落在運河北岸的石家大院原系天津八大家之一石遠仕的住宅,也稱尊美堂大院,號稱“津西第一宅”、“華北第一宅”。石家大院始建於1875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全宅共18個院落,278間房,修建時耗費白銀30多萬兩。石家大院以精美的磚、石、木雕特色最為精絕,在全華北也稱為“三絕”,這也是清代津沽豪富住宅常見的做法。目前,石家大院是迄今華北地區最好,規模最大的民宅建築之一,199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近代優秀建築。甬道錯落深遠,門樓風格各異入得大門,繞過影壁,透過門樓,一條幽長的青石甬道便呈現在眼前。幾座風格不同的門樓又把甬道逐段隔開,顯得甬路深遠而有層次,踏在甬道上的雙腳仿佛正穿行於時空裡一樣。據說,從前楊柳青幾乎每個宅院門前的正上方都懸著一塊刻磚,且刻磚圖案各不相同,似乎這刻磚是“門徽”一樣。人們只要對門前的刻磚看上一眼,就立刻會說出這家主人的姓氏來。應該說,楊柳青的確是一個風俗民居與大院藝術完美結合的一方寶地。這裡的甬道和石府的戲樓,最受影視劇制片人、導演的青睞,包括《刀、劍、笑》、《非常公民》等44部影視作品都特意在石家大院取景。電視劇《非常公民》裡,蔣雯麗飾演的“婉蓉”出嫁時,就是在甬道門樓取景拍攝的。石宅中的一座西式建築風格門樓尤顯突兀。門樓兩側的門柱上連接比較簡單的弧形雕刻,而門樓頂端一改中國傳統的瓦砌斜坡式風格,而是采取西洋建築中多見的花瓣式弧形圓頂。更令人稱絕的是,門樓頂端的圖案是兩面小旗交叉,依稀便是民國時期較為常見的五色旗和十八星旗交彙的圖案。在一條甬道上,同時展現了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建築風格,不同內容的影視劇組根據劇情,都能在石府找到自己需要的場景。美觀實用集一體,幾多京劇名家彙於此。大戲樓石家大院戲樓:建於1875年,主要用做辦堂會,整個建築為全木構造,建造時沒有使用1根鐵釘,這也堪稱“華北民宅一絕”。值得一提的是,石家大院戲樓是一處集南北建築風格為一體的古建築。它“冬天暖,夏天涼”、“樓裡唱戲,馬路上叫好”(因為它有回音壁),相比較而言,在全國來說中式戲樓當中也是保存比較好的一個。從甬道一側的小門進入,一間百十平米、兩層樓高的大廳裡,擺滿舊式方桌、靠椅,這裡就是石家辦堂會的戲樓,它可以同時容納200個人在這裡聽戲飲宴。此大戲樓建築之巧妙,布局之合理,功用之完備,堪稱石家大院精絕所在。辦堂會,是舊時風俗,也是豪門大家誇耀財富的一種方式。步入戲樓內,依稀還能體會到些許往日的華貴、熱鬧氣息。戲樓整體色調以黑、紅為主,輔以富貴的金色,戲樓內一應家什裝飾仍是按當時的規矩擺設。戲樓分上下雙層的中空式結構,全部是磚木抬梁結構。南北兩個雙脊大廳與中間大廳連在一起,立柱為上圓下方的通天柱,取其“天圓地方”之意。上層為回廊,也叫跑馬廊,是唱堂會時看家護院站立的地方。下為廳堂,分前後堂,設桌椅百余,均為古式見方桌椅。廳堂前部為男眷桌位,後部為女眷桌位,前後部之間設薄紗簾幕相隔。戲台上、下場門內為演員休息間,現存放有戲袍、頭冠若干,一側供奉著與“梨園行”頗有淵源的唐玄宗李隆基像。穿過紅彤彤的大紅燈籠向窗外望去,仿佛還能在空中尋得一絲悠遠的喧囂。感受整個大廳,似乎也彌漫著舊時封建大家族生活奢靡的氣息。戲台正中木椅上的坐客此時也顯得有些寂寥,因為偌大的戲樓只有我們幾個看客。當年孫菊仙、余叔岩、譚鑫培等著名京劇藝人都曾在此獻藝,場場必是燈火輝煌,熱鬧異常。影視劇組在這裡不但可以拍攝堂會的場景,也可以作為家庭大廳堂全景的拍攝場景。《金粉世家》中就有一組傳統結婚習俗的“婚宴”戲在這裡拍攝完成。

(石家大院古戲樓內)名門豪宅 庭院深深穿過戲樓的側門,眼前豁然開朗——假山、翠竹、小路、紅燭走廊映入眼簾,站立此處能給人蘇州園林的錯覺。一陣青煙罩在園林之上,恍惚中自己不禁構想著發生在大院中的那些故事,我想關於她的故事講也講不完……整個石家大院,院落布局和功用配套建築設置相當齊全、合理,如:帳房、戲樓、佛堂、私塾、主寢房、客寢房、會客廳、花房、花園、閨房、後宅家眷起居房、車馬廄等等私家配套建築一應具全。由此可以看出,石家興盛時期闊綽奢靡的居家生活狀態。津門民俗大開眼界石家大院內一個個“商俗”、“反腐”展覽室;燈箱畫展室;年畫展品陳列廳;影視劇拍攝展廳;漕運展廳;婚俗展廳;磚雕展廳……更是讓來此的游客目不暇接、一飽京津地區民俗文化精要。其中,當地有著“請娃娃哥”的民俗傳統。凡新人婚後兩年內無子者,家裡將恭請一個“娃娃哥”來到家中,以求能給新人帶來子嗣香火,再有小孩出生時,當初請來的“娃娃哥”將行大,而新生小孩只能行二。在石家大院最北面那套磚雕展廳又展示了“尊美堂”的一大特色——精湛的磚雕技藝。那些磚雕設計精巧,別具匠心,其外形多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福禽瑞獸,偶爾也有兼具實用的作品,譬如一座花籃狀的磚雕,細看竟是煙囪,著實令人拍手叫絕。此類磚雕作品在整個石家大院中的建築中為數不少。出得石家,仍對大院的欲望未能盡興。從商業、文化聚集的角度考慮,石家大院在當時不可能一枝獨秀,類比於山西喬家大院,其不遠就會有曹家大院。楊柳青想必也不應該只有石家一枝獨秀。詢問路人,方知安家大院、董家大院、鄒家大院等。安家大院與石家大院隔路而望,探之。趕大營第一人宅第:安家大院安家大院建於清代同治年間,已有150年歷史。宅院主人安文忠(1852-1942年),祖籍浙江紹興,是楊柳青“趕大營”第一人,也是古鎮楊柳青“小八大家”之一,是他帶動了“民助軍需”,以全新理念支援清軍左宗棠部遠征新疆平定叛亂,以維護中國統一。據說,至今,新疆尚有3萬余楊柳青人的後人生活在那邊。

(安家大院)安文忠後來回到楊柳青建起了安家大院。安家大院占地1345平方米,共三進三出,院院相通。院內房屋建築工藝精湛,房屋內部融合了南北部、東西方建築風格特點,整套院落是一座很典型的北方四合連套格局的大宅院:精美靈秀,人文氣息濃郁。如今,此院為天津收藏家劉女士所有。院內藏有大量精美、價值非凡之古物珍品。集中展示了百年前中國北方豪宅的盛景。其中清代家居陳設、海派家居陳設,以及歐式、日式陳設讓人回到百年之前的天津。“趕大營”展全國惟一所謂“趕大營”者,即隨清末左宗棠遠征新疆的商人。而在清朝後期出現的“趕大營”,就成為天津楊柳青人蜚聲國內的重要標志之一,更是楊柳青人走出天津,帶動一方經濟發展的勇敢睿智之舉,這不僅在百年前有創新意義,在今天仍具有時代精神。安文忠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帶動楊柳青人走出了清代的一條“絲綢之路”。大量軍需日用品支援了左宗棠統率的清軍,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同時也使華北文化風俗穿越了萬裡之遙的戈壁灘,到達了新疆;更重要的是通過“趕大營”,滾滾的銀兩也源源流進了這座千年古鎮——楊柳青。天津僅存最完整的“金銀庫”在整修安家大院時,意外發現了舊宅地下遺存——金銀庫。金銀庫,天津人亦稱作銀庫,是舊時有錢人家藏匿珍寶金銀的地方。安家大院“金銀庫”為地窖式建築,高2.2米,面積10平方米,頂部為清磚拱型,無一木石支撐,有通氣孔。至今封存最少60年以上,挖開後內中無水,干燥,是天津地區豪宅中僅存的一座金銀庫。個人覺得這金銀庫不應該這麼小,說不定摸摸哪裡,還會閃出一個密室或通道也說不定,呵。扇骨精粹全國首家折扇扇骨是文人書畫家及工藝匠人逞才鬥智的物件。收藏者在千余把扇骨中擇其精要,像竹骨中的玉竹、棕竹、梅箓竹、湘妃竹、佛肚竹等;木質的紅木、紫檀、雞翅木、烏木、檀香木等;材質包括像牙、獸骨、玳瑁、玉石、料器等。在雕刻的手法上有留黃、留青、貼竹黃及透雕、深雕、淺雕以及立體雕等。總計展有二百余柄扇骨,集扇骨精品之大成。

佳五矢疋。頓悟在前大院中央地上嵌有“佳五矢疋”四字,讓人費解。然而您若帶“口”一念——唯吾知足。恍然大悟,人生若能從恍然中頓悟乃至徹悟,實乃人生一大境界。整個院落宛如一件陽刻作品,主人座右銘居中,還以這種含蓄的方式,將中國的儒雅發揮到極致。歷代名家“安”字閑印安家大院的安字,乃居家生活之本。家安人心安,心安萬事安。院中有歷代名家閑章二三十枚,每枚印中皆含一“安”字在其中,刻於木石之上,散落各處,供人賞玩。詞句得人生哲理,蘊生命理趣,藏世理玄機,倘能細而品之,必得益無窮。回味無窮,暢游其中,如沐春風。墨水瓶·煤油燈18世紀到20世紀初葉的墨水瓶、煤油燈,也是安家大院的珍寶。來自歐美、中國等各地各式墨水瓶、煤油燈、燈具、桌椅、縫紉機等家居家什品種繁多、各具特色。其中有的已經有一兩百歲了,而最年輕的也有七八十歲了。見證歷史與今天:楊柳青明清商貿街石家大院東側高高豎立著楊柳青鎮的代表性古建築——牌坊,上書三個精妙優美的大字“楊柳青”。牌坊的後面便是楊柳青明清街(又稱民俗風情旅游街)。明清街采用長街和葫蘆罐式相結合的建築模式,依照“明清營造法”設計建設,東高西低,整體二層局部三層。街內主要建築為磚木結構,青磚青瓦,磨磚對縫,整個建築群錯落有致,讓人賞心悅目。明清街街面寬處不足十米,窄處7米,折線曲街,為求得聚財之意,並參照明式建築特點,大部分古建築以彩繪附面,其余建築則保持了棕粒、紫窗門的清式風格。明清街東西長156米,南北寬50米,類似於中國北方商貿老街風格。從前,每逢初一、十五日,整條街都充斥著叫賣吆喝和百姓的歡笑聲,一派繁忙商貿交易景像,而今天這裡依舊是熙熙攘攘、人流不絕,但走在這條街上的人,更多是來自各國各地的觀光游客,這裡的風味小吃、民俗貨品的攤位前缺更是人頭攢動。

(古商貿街的特色木建)功名源泉。文昌閣楊柳青“三宗寶”之一,運河明珠文昌閣,位於楊柳青運河南岸的文昌閣,始建於明萬歷四年(1576年),現存建築為清鹹豐八年(1858年)修建,與石家戲樓、明清街牌坊合稱為楊柳青“三寶”。此閣上下三層,閣頂呈六角形,閣中供奉有孔子、文昌帝君和魁星等古代文人學士敬畏膜拜的人、神,尤其是手握朱筆的魁星,相傳更是掌管著讀書人的富貴和前程。故而如今,逢香火日和中、高考前,這裡都會吸引眾多的文人雅士和莘莘學子前來憑吊拜祭、祈求金榜提名。鎮裡老人說,文昌閣是楊柳青代代人才輩出、知書明理的源泉。數百年間,楊柳青無論清平盛世,還是戰亂紛爭,從沒出過土匪強盜,但卻出過兩位翰林、數位進士和二十多位舉人。楊柳青文昌閣結構靈巧,造型別致,飛檐高翹,檐角各墜銅鈴,風吹作響。尤其當細雨霏霏之時,“崇閣朦雨”更像空中樓閣。楊柳青文昌閣是目前中國北方保留最完好、最有特色的明代建築之一。如有閑情雅致的游客,推薦登頂文昌閣遠眺楊柳青與古運河,妙事也。追憶。一去不返的古漕運御河楊柳青鎮前這條河就是著名的京杭大運河,河邊有個乾隆御賜園。沿著河邊走了走,環境不錯,只可惜,那條昔日熱鬧繁華、曾經昌盛千百年的運河漕運盛況早已一去不返,而今天只有那靜靜的河水、白色的拱橋和忽忽悠悠的人工碼頭還在那裡靜立不動。看那河水依然悠悠地流淌著,這清清的河水,記載了楊柳青過去的繁華與今天的勝景。雖然少了船來舟往、帆檣如林的場面,但卻多了許多已經富裕起來的楊柳青人的歡聲笑語。昨日的楊柳青,有數不勝數的民間藝人,將年畫、剪紙、風箏、磚雕、石刻、民間花會等民俗文化瑰寶一代代傳承下來,使今天的楊柳青成為“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獨具傳統魅力的千年文明古鎮。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更多原汁原味的古代民宅將呈現在這座飽經千年歷史滄桑的魅力名鎮之中。Tips自駕路書:北京——京津塘高速(天津宜興埠出口)——外環線(西行)——津同橋出口下外環——向楊柳青方向——西青區城關楊柳青鎮(單程136公裡)。公車信息:從天津火車站乘開發區至楊柳青的小公汽(3元/人),下車步行十五分鐘即到;或從天津西站乘公共汽車153路至楊柳青,票價:2元/人。其他:1、石家大院門票20元,安家大院門票20元;2、楊柳青鎮除石家大院、安家大院以外,還有董家大院、鄒家大院和曹家大院,也即將向游客開放游覽;3、楊柳青周邊景點:報恩寺、關帝廟、御河人家、安氏祠堂、峰山藥王廟、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等;4、楊柳青民俗紀念品:除楊柳青年畫以外,楊柳青的剪紙和風箏同樣是這裡著名的民俗特產,在明清街上有售,且價格不貴,推薦關注;5、欲前往楊柳青游覽,推薦以2日游計劃為佳。楊柳青旅游中心賓館(停車場),雙人標准間:120元/天,住宿標准:有空調、熱水、可洗澡,訂房電話:022-27391616。MSN切磋: nickcui2000@hotmail.com更多關於《楊柳青大宅門拾香》的圖片和旅行攻略,歡迎請訪問我的個人博客:http://blog.***/c_3000/


精選遊記: 天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