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浪漫小鎮之藍白小鎮

作者: 行者洛藝嘉

導讀無論何時,西第布薩伊德總是那麼多人。白天,是游人;晚上,多為當地居民。 再多人,這裡的調子還是舒緩的。 開滿龍舌蘭、巨大仙人掌的小山上;曲致寧雅的小公園裡;彎彎曲曲的石徑小路上;俯瞰下面港口的咖啡館裡,散步的,聊天的,閑坐的。 小廣場上,總聚著那麼多人。一杯阿拉伯咖啡或薄荷茶、一份阿拉伯點心、一份閑適的心情,沐浴在地中海的微風中。 ...

無論何時,西第布薩伊德總是那麼多人。白天,是游人;晚上,多為當地居民。


再多人,這裡的調子還是舒緩的。

開滿龍舌蘭、巨大仙人掌的小山上;曲致寧雅的小公園裡;彎彎曲曲的石徑小路上;俯瞰下面港口的咖啡館裡,散步的,聊天的,閑坐的。



小廣場上,總聚著那麼多人。一杯阿拉伯咖啡或薄荷茶、一份阿拉伯點心、一份閑適的心情,沐浴在地中海的微風中。白色陡峭的台階之上,便是Café

des Nattes,一個百年老咖啡館。古舊、晦暗,卻最吸引人。Café Sidi

Chabaane,則透亮、陽光。它分幾層,或坦陳在北非的陽光下,或躲在濃密的樹蔭下。它俯視腳下的港口、被碧水環繞的沙灘。雲朵漂浮於晴藍天空,游

艇、帆船在海面上緩緩而行。北非太熱了,所以把涼席鋪在石頭台上,權當椅子。小圓桌,藍桌面,白腿。平台,藍圍欄,白牆體。



和地中海對岸希腊那些島一樣,高居於突尼斯海灣的小山之上,這西第布薩伊德的調子也是藍白。所有的房屋都是白色的,所有的門窗都為藍色。人們稱它藍白小鎮。

和巴黎郊外的楓丹白露一樣,這裡迷人的景色也吸引來眾多畫家。有突尼斯本土的,有來自敘利亞等阿拉伯國家的,也有來自意大利和法國的。和法國、意大利、

西班牙街頭畫攤一樣,這裡的畫也多取材於現實風景。三角梅掩映的漂亮門;幽曲、靜謐的小徑;Nattes咖啡館;清真寺旁的眾生;浪漫的濱海……迷人的小

鎮,藝術家的天堂。

街巷兩邊,是一家家店鋪。橄欖木做的鳥籠、銅盤、皮墩、精油、首飾、來自撒哈拉的“沙漠玫瑰”……一律阿拉

伯風情。能有半年花期的茉莉花,花朵比中國的要大很多,被當地人摘下,綁在一起做成一大朵。插在草編的大托盤裡,由身著傳統服飾的小伙子或老頭來賣。也有

串成串賣的。買者便無須抬手聞香;只一低頭,那濃香便沁入心扉。



“維納斯之星”,坐落在小山之上。這是Rodolphe男爵在1912到1922年間建立的。這是阿拉伯、地中海音樂的中心。幾乎彙集了突尼斯的所有樂器。

一直不太感冒於阿拉伯音樂。對音樂不甚敏感的我,倒是聽出了阿拉伯音樂中的印度成分。理所當然地以為它受印度音樂的影響。某大使告訴我,恰恰相反。

Anouar Brahem值得一聽。他是當代最傑出的烏德琴演奏家之一。他把阿拉伯傳統民謠Nihawend

Lunga改編為爵士。將爵士、吉普賽音樂、弗拉明戈等多種音樂因素完美地融入到阿拉伯音樂中,將我們帶入佳音妙境。在這異國的景色裡,聽一曲“阿斯特拉

罕咖啡”,那異域的感覺就更徹底了。來袋水煙也未嘗不可。

拉提法,則更現代一些,更受年輕人追捧。這突尼斯最著名的女歌星,在2004年世界音樂頒獎儀式上,獲非洲最暢銷藝人獎。

被西方視為思想知識界的斯芬克斯,謎樣的福柯曾在此生活過。他的房子,是不起眼的小房。一個非歷史的歷史學家,一個反人本主義的人文科學家,一個反結構主義的結構主義者。生於法國的當代哲學巨人,曾在這桃花源,這異域,和他的同性戀人共享美好風光、共度恩愛時光。

13世紀,神秘家卡拉夫。本在這小山上建起他的房子。這該是最初的西第布薩伊德。為對神聖的人表示敬意,現在每年8月,都有Kharja。當地人列隊,載歌載舞,去清真寺朝聖。 

我知道在當地語中,西第是港口的意思,薩伊德是你好的意思。那西第布薩伊德,便是你不(布)好港?問了幾個當地人,原來是“爸爸的港口”。可是,過一

陣,突尼斯一個文化官員卻告訴我,西第布薩伊德,是布薩伊德聖人的意思。因為那卡拉夫。本,也叫阿布薩伊德。可叫“爸爸的港口”,也有道理。因為今天的西

第布薩伊德,確實是一個古老美麗的港口。大概是官方和民間,各有叫法吧。





精選遊記: 突尼斯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