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臨風司馬台

作者: 木吉他

導讀 司馬台號稱中國長城之最,不是最美,而是最險。這是我第二次從密雲的小村唐家寨走上司馬台,去朝拜司馬台的精華段落——只是朝拜而已,我從來也沒想過要嘗試極險的司馬台單邊牆。 從唐家寨上山的路,連棵像樣的樹都沒有,人只能暴曬在陽光下,喝下去的水分被迅速蒸干。頭頂那一面崢嶸絕壁上的城牆和敵樓,在雲端戍守了數百年,在這個夏日的午後,引領著我們� ...



司馬台號稱中國長城之最,不是最美,而是最險。這是我第二次從密雲的小村唐家寨走上司馬台,去朝拜司馬台的精華段落——只是朝拜而已,我從來也沒想過要嘗試極險的司馬台單邊牆。

從唐家寨上山的路,連棵像樣的樹都沒有,人只能暴曬在陽光下,喝下去的水分被迅速蒸干。頭頂那一面崢嶸絕壁上的城牆和敵樓,在雲端戍守了數百年,在這個夏日的午後,引領著我們虔誠、沉重的腳步。

繞過望京樓腳下的百丈懸崖,山路終止於一座無名的敵樓,由於這座敵樓距望京樓最近,且地勢相對比較開闊,適合宿營,於是在網上被稱為“接待樓”。

敵樓規模不大,南北兩面各有二眼瞭望口,本為上下兩層結構,但上層已經全部坍塌,只剩下一小段一米高的殘牆。從這裡向西,便是司馬台最高的望京樓,向東很快會遇到斷崖,長城暫告一段落,但遠方仍可看到零星敵樓分布在崇山峻嶺中。

接待樓附近可供扎營的地方不多,我們的四頂帳篷分布在樓子前後,餐廳設在樓中,晚餐安排了正宗的京式火鍋,各式涮品和酒水擺了滿滿一地,有點窮奢極侈的感覺。

長城上靜到只有蟬鳴的聲音,與山下的點點燈火簡直是存在於不同的世界。在這萬籟俱寂的夜晚,站在樓頂仰望著點點星光中的望京樓,把酒臨風,人生的自由和快意都在這清爽的山風中點滴步過。

據說8月是流星雨高發的季節,這一個夜晚,為了捕捉那些瞬間消逝的星火,我們排排坐在樓頂,為了每一顆流星的出現而喝彩。

我一共看到了八顆流星劃過夜空,有隊友看到了三十顆。

每一顆流星,像遠方黑暗中點亮的火柴,在燦爛的銀河中留下短暫的印記,我發現,所謂在流星出現的時候許願,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清晨,有三人從司馬台景區方向走來,他們是全程翻越單邊牆過來的,而且通過速度很快,堪稱勇士。

所謂單邊牆,是指長城在地勢過於狹窄險要的地方,無法按照通常的方式建造兩面城牆和之間的甬道,只能建起單面牆體,用以拒敵。司馬台單邊牆起於第13樓,止於第16樓(望京樓),最險處有從西向東登臨15樓(仙女摟)必經的陡峭“天梯”,以及連接仙女樓和望京樓的“天橋”,這裡位於崖頂最窄處,單邊牆旁並無道路可以幫助通行,只剩下純粹的“牆”,要穿越長城必須登上牆頭,並且逐級攀登那些一米多高的階梯。

瀕臨絕壁在那窄如刀刃般的城牆上爬高爬低,確實需要相當的勇氣。

其實當我這一次看到單邊牆的時候,覺得在牆上穿越也並非是不可完成的任務了。哪怕是最危險的天橋,也讓我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

這天下奇險的司馬台是聽起來最險,看上去其次,若是真的走上城牆,可能反而不會怕了。這本來就是考驗心理素質的一項挑戰。

算了,這種念頭還是趁早打消的好。不僅如此,我還要勸說隊友不要登上單邊牆。畢竟是團隊活動,還是不要讓其他隊友擔心吧。

我帶領大家從山體北側繞過“天橋”,來到了秀美的仙女樓。

由於所處地勢險要,仙女樓樓體極窄,顯得身姿飄逸而挺拔。樓西側牆上有數個腳窩,可以從此登入樓中。從這裡向東望去,可以看到單邊牆扶搖直上,高聳的望京樓傲立群山之顛,樓內涼風徐徐,又與景區互不相聞,有著難得的清靜,宛如世外樓閣。

離開長城前,我們從接待樓揀走了一百多枚煙頭,還有煙盒、易拉罐拉環、膠卷盒等垃圾,希望登上長城的朋友至少把自己產生的垃圾帶走,還長城一個清潔的環境吧。

其實司馬台景區對長城的維護已經算是相當出色了,我尤其認同當初開發、修繕這段長城時“修舊如舊”的理念。但司馬台長城只是萬裡長城中最為著名的段落之一,而甘肅、山西、內蒙等地的很多“非著名”長城卻長期無人過問,已經或即將消失了。

長城作為一個整體,作為建築史上不可再現的奇觀,早已超越了建築的普通意義,成為了人文精神層面的神話。前段時間看到網上熱炒新七大奇跡的投票事件,我認為簡直是窮極無聊。長城作為勿庸置疑的經典,哪裡還需要通過參加什麼評選的方式來證明呢?長城需要的不是宣傳,與其為長城搖旗吶喊,不如為保護長城做點實事。比如我一直期望有人能搜集散落民間的長城磚,以原始的工藝修復一些即將消失的長城段落,好讓我們的後代仍然能夠觸摸到那些真實而厚重的歷史,而不是僅僅在攝影作品前長吁短嘆。

我相信,愛長城的朋友都應有同感吧。



(在望京樓上遠眺金山嶺)



(仙女樓)



(望京樓)


精選遊記: 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