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沿著水道到古鎮

作者: 見龍

導讀一早起來,窗外的陽光被濕濕的空氣壓抑地有點透不出氣來。吃了早飯開車上路,經過了一段高速公路後轉入318國道,路面明顯地蹦蹦跳跳起來,但車窗外的風景也明顯地親切起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在濕潤的空氣中愈發鮮嫩,車身左邊的大運河也讓逼仄的公路有了伸展的空間。順著路標一路尋來,中午時分到達了南潯,但古鎮之外漫天飛揚的塵土有點讓人心情不悅,繞著古� ...

一早起來,窗外的陽光被濕濕的空氣壓抑地有點透不出氣來。吃了早飯開車上路,經過了一段高速公路後轉入318國道,路面明顯地蹦蹦跳跳起來,但車窗外的風景也明顯地親切起來,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在濕潤的空氣中愈發鮮嫩,車身左邊的大運河也讓逼仄的公路有了伸展的空間。順著路標一路尋來,中午時分到達了南潯,但古鎮之外漫天飛揚的塵土有點讓人心情不悅,繞著古鎮彎彎曲曲的小巷,卻因古鎮水道縱橫而無法到達我們預定的穎園賓館,路邊的三輪車夫熱心地為我們指點了方向,在鎮旁的稻田轉了一大圈後,終於入住了穎園。房間的設施略顯簡陋和陳舊,但也干淨,其好處是是賓館地處古鎮的中心,旁邊還有一個幽靜的花園,古樹蔥郁,窗格古樸優雅,中間的一彎池水讓園子有了靈性。經賓館服務員的指點,我們順著沿河的老街一路走去,不知道為什麼,在這樣的季節裡,街上居然厚厚地鋪著一層落葉,一陣陣風吹過來,它們便漫天飛舞著。扇扇古舊的門板裡都是一家家土生土長的土產店和經營土菜的飯館,挑了一張靠河的桌子坐下,點了半斤當地人自釀的黃酒和臭豆腐、大頭菜、熏青魚幾樣清爽的小菜,一段閑適的午後就這樣開始了。吃飯的時候,突然發現我們碗裡的菜居然會越吃越多:岸邊的柳絮和挑花在春風裡散散地飄落下來,粉粉的紅和嫩嫩的綠掉在碗裡煞是好看,倒讓人有幾分不忍下筷。酒足飯飽之後,便去到被稱為南潯“四像”之首劉鏞的莊園小蓮莊。小蓮莊位於鎮南萬古橋西,始建於是1885年, 後經劉家祖孫三代四十年的經營,由劉鏞的長孫於1924年落成。因慕元未大書畫家趙孟頫建湖州“蓮花莊”,故名“小蓮莊”。小蓮莊建築、園林兼勝。群體建築由劉氏義莊、家廟和園林三部分組成。園林分外園、內園。外園的主體是占地十畝的荷花池、又稱掛瓢池。雖然不是荷花綻放的時節,但池中一杆杆殘敗的荷葉也風情別樣地搖曳在風裡。內園有一座用太湖石疊成的假山,仿唐詩人杜牧《山行》的詩意構築,拳石玲瓏,古木森然,似隔非隔,互為借景。園中還有百年瓊花,木瓜樹等名貴花木。沿池有碑刻長廊,由《梅花仙館藏真》與《紫滕花館藏貼》組成。池畔有西洋式建築“東升閣”,俗稱“小組樓”,獨具異國風情。旁邊有一座獨特建築“淨香詩窟”,其內天花藻井,一為升狀,一為鬥狀,故又為“升鬥廳”,是海內孤本。劉氏家廟含豐富的宗祠文化,廳堂三進氣宇軒昂,後廳走馬樓名“馨德堂”。家廟門前有兩座東西相對的清光御賜、建於宣統年間的石碑坊,雕縷精巧、典雅古樸。西面為義莊,又名桂花廳,現為“菽平獎學金成就展覽館”。小蓮莊的間壁就是江南四大藏書樓之一的嘉業堂藏書樓,建造於1920至1924年,因清帝溥儀所贈“欽若嘉業”九龍金匾而得名。藏書樓主人劉承干是個酷愛藏書的世家子弟,辛亥革命後,劉乘大批古籍流散之機,大量購書,他自稱歷時二十年,費銀三十萬,得書六十萬卷,在藏書樓全盛時期的1925年至1932年間,藏有宋元刊本155種,地方志書一千余種,及不少明刊本、明抄本,大量的是清人文集和各種史集。藏書樓不僅以收藏古籍聞名,而且以雕版印書蜚聲海內。刻印書中,有不少是清政府禁書,刊刻甚精。1933年以後,劉氏家道中落,大量古籍“自我得之,自我失之”,直至1951年浙江省圖書館接管時,藏書只有十一萬冊左右,宋元刊本蕩然無存,明刊本只剩下幾種。1951年11月,劉承干將書樓及庭園全部捐獻給浙江圖書館,現為浙江圖書館古籍書庫的一部分。書樓是一座磚木結構、中西合璧的兩層樓房,平面呈口字形,之間正方形天井,占地約二畝。底層正廳為“嘉業堂”,懸掛清宣統皇帝御賜“欽若嘉業”九龍金匾一塊,樓上為“希古樓”,樓下窗格都用“嘉業堂藏書樓”字樣裝飾,廊外鐵欄用“希古”兩字作花飾,巧思匠心,殊饒別致。坐在園中的紫藤架下,要了一杯當地特有的熏青豆茶,聞著空氣中似有若無的書香,看著天色也漸漸地暗下來,身上還有了些許的寒意。從來時的路慢慢地踱回去,順道也到張靜江故居、劉氏梯號等處看了一下。想步行去百間樓,但沒走出幾步,就有大顆的雨點開始落下來,不一會兒就被淋了個渾身透濕,不巧的是還走錯了路,只能到路邊的屋檐下等三輪車。過了好久才來了一輛三輪車,車夫怯生生和我們商量:“下這麼大的雨,可不可以多給一點辛苦費,兩個人給6元吧。”倒把我們講得有點發楞。大雨中的百間樓顯得愈發地冷清,據車夫講,這裡尚在開發之中,所以沒有任何一家店鋪。

暮色中,熙熙攘攘的游客慢慢散盡了,我們又回到老街,找了一家裝修得古色古香的飯店,點了土雞煲、白絲魚、繡花巾(當地特產的青菜)、老豆腐、萵苣,燙了一壺酒,和著窗外蒙蒙的雨絲,享用了一頓安靜又愜意的晚餐。

回到賓館,雨越下越大,好久沒有這樣親近地細聽雨聲了,枕著一池的漣漪,這個夜晚一定有好夢。2005年4月9日(周六於上海)



入住的穎園,是南潯俗稱“八牛”之一清朝陳熊的住宅花園



窗欞裡的小蓮莊(木刻PS效果)



嘉業堂藏書樓一樓珍藏刻版



南潯是上世紀30年代“輯裡湖絲”產地,當時該絲身價與黃金齊,故與洋行做絲生意發財人眾多。其建築風格也是一半中式徽派(安徽移民多),一半法式風格(張靜江就是中國人在巴黎開店的第一人)



枕著一池的漣漪,這個夜晚一定有好夢


精選遊記: 南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