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游白山黑土間......集安:雨中高句麗王朝遺跡速記

作者: 海硯

導讀閃游白山黑土間......集安:雨中高句麗王朝遺跡速記 最早知道“高句麗”是在報上看到集安將高句麗王城“申遺”成功,那時還不能正確的把“句”讀成“勾”。我每年出門旅行,每到一處必看當地的古代遺址,還真是不知在集安這個東北“荒蠻之地”有這麼古老的遺跡。當然,對東北的古跡是我的孤陋寡聞而已。 到集安後,我們就迫不及待的去看高句麗的王城和古墓遺址。 ...

閃游白山黑土間......集安:雨中高句麗王朝遺跡速記

最早知道“高句麗”是在報上看到集安將高句麗王城“申遺”成功,那時還不能正確的把“句”讀成“勾”。我每年出門旅行,每到一處必看當地的古代遺址,還真是不知在集安這個東北“荒蠻之地”有這麼古老的遺跡。當然,對東北的古跡是我的孤陋寡聞而已。

到集安後,我們就迫不及待的去看高句麗的王城和古墓遺址。朋友熱情相陪反到讓我們不好意思,原本三十元的門票因為“申遺”成功漲到了六十元。我們先去的是好太王碑。該碑自清朝末年發現於今集安市區之東4公裡處,是中國東晉時期高句麗第19代王談德(374—413)的記功碑。現在這裡已是一處專為好太王碑而建園林,在青山綠水環繞中的古城集安,仿佛湖水中一片靜立的荷葉,而城中佇立了1500多年的好太王碑則似荷葉上的一滴露珠,璀璨奪目。好太王碑由一塊巨大的天然角礫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體呈不規則方柱形,高6.39米,底寬在1.34—1.97米之間,碑底以花崗岩石為座,長3.35米、寬2.7米,為不規則長方形。碑文自東南面開始,四面環刻,計44行1775字,全部為隸體漢字,古樸方正,被稱為“海東第一碑”。由碑文得知,該碑系公元414年高句麗第20位王長壽王為其父第19位王好太王所立。碑文第一部分首先追述了高句麗的創世傳說和前三位王的承襲關系;第二部分為碑文主體,具體記述了好太王一生的攻伐業績;第三部分的是對守墓人的規定。該碑是研究高句麗歷史的非常珍貴的文字資料,發現之後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極大重視。出於對石頭和玉的喜歡,我們還買了一大塊玉刻的仿好太王碑的紀念品。

因為小雨始終伴隨我們左右,我們離開好太王碑,只去了另一有代表性的古跡:高句麗將軍墳和好太王陵。

好太王陵是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口"的陵墓 , 始建於公元 391年。是現存高句麗王陵中唯一確知年代、葬者的典型墓葬。好太王陵是一座大型方壇階梯石室墓 , 早年被盜 , 幾經兵燹戰亂 , 階壇傾頹。光緒年間 , 墓上出土大量的蓮花紋瓦當和文字磚。磚的側面有模壓陽文“願好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好太王名安 , 亦稱談德 , 公元 391 年即位 , 公元 412 年棄世 , 在位 22 年。好太王統治時期是高句麗國家政治、經濟、軍事重要發展時期 , 好太王碑記載 : □恩澤洽於皇天 , 威武振被四海 , 掃除不佞 , 庶寧其業 , 國富民殷 , 五谷豐熟。口好太王一生東征西討 , 開拓疆土 , 是高句麗歷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代表性人物。難怪韓國人視為鼻祖頂禮摩拜。我們在雨中看見,除了我們一行四人,就只有一隊隊興致勃勃的韓國人了。

集安高句麗將軍墳比好太王墓要大,而且氣度不凡。將軍墳北依龍山 , 西靠禹山 , 東南有鴨綠江 , 前面是開闊的坡地 , 朝向好太王碑 , 遙望高句麗王都國內城。地勢優越 , 建築恢宏。據文獻記載 , 高句麗共經 705 年,28 代王。其中,應有18座王陵分布在集安洞溝古墓群中。將軍墳是現已確認的王陵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屬於方壇階梯石室墓。外觀呈截尖方錐形 , 故有“東方金字塔”之稱。將軍墳是用精琢的花崗岩石條壘砌。底部近於正方,邊長 31.58 米, 以上有七級階梯 , 由 22 層石條逐層內收構成。墓高 12.40 米。用石條1100多塊。墓室從第三級階梯築起 , 墓道口開在第五級階梯。方向 230 度 (西南)左右。墓室長寬各 5 米 , 高 5.5 米 , 室底順置一大一小兩座石棺床。蓋頂石為一塊巨大的花崗岩石板 ,重約 50 余噸。墓頂部邊長 13.2-13.7 米 , 每邊有 20 余個孔洞 , 原有欄杆及墓頂建築。於土中曾清理出一批筒瓦、板瓦、 蓮花紋瓦當和鏨有“條一”“條六”字樣的鐵鏈等建築構件。將軍墳系用巨大石條中間填充河卵石構築 , 自身重量產生向外的張力。為抵消張力,保證其穩固,每面由重 10 余噸的3 塊巨石倚護, 現存 11 塊(後面中間缺少一塊 ) 在墓葬四面32-36米開外,有一周石牆似的礫石堆積,平面呈方形,應是墓域的殘跡。墓葬東北面緊靠墓域石牆外,原是四座(五座)呈東南-西北方向排列的陪塚,現僅存一座,為方壇階梯石室結構。最感奇怪的是這麼宏偉的大墓沒有文字記載。 將軍墳是否是長壽王陵?長壽王十五年 (公元 427 年)高句麗都城南遷平壤。我們在將軍墳旁的紀念館中的資料中得知:高句麗王陵建築樣式 , 形制演變規律及出土的瓦、瓦當、鐵鏈等文物 ,均可證明將軍墳為公元 5 世紀初建造。高句麗王是在即位後修建陵墓的 , 長壽王亦如此。高句麗遷都是由於高句麗勢力的發展趨向 , 經濟、文化重心的轉移所至。長壽王遷都之時, 將軍墳已然竣工,不會再起陵墓 , 只好死後歸葬。

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真是見多識廣,不亞於開卷有益.看了集安的高句麗遺跡,我對朝鮮國的歷史的悠久才真的有了一個深切的認識,敢情做為有悠久文化的中國,其周邊的國家也不含糊.歷史是全人類的歷史.


(雨中高句麗王朝遺跡速記)



(雨中高句麗王朝遺跡速記)



(雨中高句麗王朝遺跡速記)



(雨中高句麗王朝遺跡速記)

(雨中高句麗王朝遺跡速記)



(雨中高句麗王朝遺跡速記)


精選遊記: 通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