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山印像(之一):丹山赤水不了情

作者: 老煙鬥趕海

導讀四明山印像(之一):丹山赤水不了情7月22日,應邀同游四明山,途中第一個景點就是“丹山赤水”。站在景點入口處,左顧右盼、翹首觀望著迎接我們的,是景區內一家土菜館的老板娘。說是老板娘,其實就是一個道地的村姑,從她見到我們起那份勁頭十足的熱情來看,我們無疑已經成為她生財計劃的一部分,但人卻是極具鄉土型的憨直。 了解景區情況、購買景點門票是必� ...

四明山印像(之一):丹山赤水不了情7月22日,應邀同游四明山,途中第一個景點就是“丹山赤水”。站在景點入口處,左顧右盼、翹首觀望著迎接我們的,是景區內一家土菜館的老板娘。說是老板娘,其實就是一個道地的村姑,從她見到我們起那份勁頭十足的熱情來看,我們無疑已經成為她生財計劃的一部分,但人卻是極具鄉土型的憨直。

了解景區情況、購買景點門票是必不可少的程序,而土菜館的村姑老板娘便成為我們當然的引路人——老煙鬥無論趕海到哪裡都能及時找到合適的引路路人哦!

進入景區大門,沿著蜿蜒曲折的盤山路,驅車不過十分鐘就來到了我們一路企盼神往的首選景點——“丹山赤水”: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坐落在群山環繞之間小山村,村子看上去很小,不過幾十戶人家,但卻能夠令人明顯地感受到一種賓至如歸的親切;村前有一座古老的石橋,橋身不是很長,但橋面卻很寬闊,兩邊的石欄杆也很大氣,謂之“赤水橋”;橋下蜿蜒纏綿著流水金沙,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錯落其間,嘩啦啦的溪水歡快的從腳下穿過,一路執著地去尋求回歸大海的浪漫和情懷;放眼望去,是連綿不絕、峻偉挺拔、景色秀麗的巍巍群山,而“丹山赤水”四個大字就鑲嵌在正對面的懸岩峭壁上。小憩於“赤水橋”邊的亭閣長廊,宛如置身於山水畫坊之中,當真是人景合一、如詩如畫,引人留連漫想……

小山村是古老的,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居住的房子都是清一色用石頭堆砌而成,村中的小路也同樣是以碎石鋪就,其中清泉、古井隨處可見,雞禽、狗畜悠閑漫步,令人不由自主就想起了“故人俱雞黍,邀我至田家。開軒面場鋪,把酒話桑麻”的絕美意境。

景點導游就是村姑老板娘的丈夫——一個四明山老游擊隊員的後代。與其攀談得知:所謂“丹山赤水”,指的就是到了秋冬交際之時,登山放眼滿山盡紅葉,俯首葉流溪水過眼前。如此看來,這個名稱真個是恰如其分的總結和表達哦。

拾階而下,“清涼洞”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兩個洞口都不大且並處於山腳之下,卻有意想不到自然清涼之風從洞中吹出,堪稱天然空調,著實奇妙無比;“夢溪草堂”是必游之處,相傳沈括便是在此完成了《夢溪筆談》的早期創作;赤水橋頭是留戀忘返的駐足之地,拍照留念此處最佳——長蛇般的隊伍由此便分為兩批:一批大部隊停留溪中玩水休整,另一支小分隊吵著鬧著要去登山“打游擊”。哈哈!關鍵時刻我向領導主動請纓並得到首肯,擔任“游擊隊”臨時小隊長職務。登山的過程和其中艱辛自不必說,登頂後的喜悅和放飛心情的美妙也不用提,反正我老煙鬥顫巍巍的兩條老腿終於爬上了頂峰,卻差點一口氣就沒接上來,下山之前還依舊沒有忘記給山下的妹妹帶一束野山花作為禮物,並留下了一張“山頂野花白不采”的像片——“登山小分隊”隊員名單:老煙鬥趕海、日本友人增川先生夫婦、穎兒和崢崢(兩個絕對的美女哦)共五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離開景區前往四明山莊的盤山公路上,我還在對村姑老板娘的那桌獨具風味的農家菜土菜贊不絕口,尤其喜歡的是那份鄉土味特濃的農家土豆。不知是由於旅途奔波還是登山疲累,反正我是一口氣連吃了十二只,臨走時還帶上了村姑老板娘特贈的一大包,連當天晚上的夜宵錢都一並省下了。

有詩為證:攜手同游四明山,丹山赤水是首選。奇山異水留不住,相約重逢續休閑。


精選遊記: 余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