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且大且美(3)

作者: 大笑的孩子

導讀這一天是趙師傅最辛苦的一天。 早晨8點,我們就餓著肚子離開了富蘊縣城,這個鐘點在內地也就是相當於5、6點的樣子。一路無話,中午1點的時候,我們到達了哈巴河縣的邊防派出所。 整 個的大喀納斯地區是由3部分組成的,自西北往東南,散落在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邊境的阿爾泰山深處,分別是白哈巴村、喀納斯村和禾木村,國內僅有的2000多 名圖佤族人就生活在這裡。雖 ...

這一天是趙師傅最辛苦的一天。

早晨8點,我們就餓著肚子離開了富蘊縣城,這個鐘點在內地也就是相當於5、6點的樣子。一路無話,中午1點的時候,我們到達了哈巴河縣的邊防派出所。



個的大喀納斯地區是由3部分組成的,自西北往東南,散落在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邊境的阿爾泰山深處,分別是白哈巴村、喀納斯村和禾木村,國內僅有的2000多

名圖佤族人就生活在這裡。雖然現在有一個阿勒泰地區直屬的旅游公司承擔著大喀納斯地區的景區管理職能,但是實際上從行政區劃上來講,他們卻屬於兩個不同的

縣。白哈巴屬於哈巴河縣,而喀納斯和禾木歸屬布爾津縣。因此景區裡存在著嚴重地方保護主義。比如,從白哈巴方向到喀納斯,是允許自駕車進入的,而從喀納斯

到白哈巴,則必須乘坐景區提供的區間車,往返各需要一個小時,中間留出一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整個費用是210元。

我們當然願意選擇先

到白哈巴去,因為可以看到最美麗的日出和日落,還可以在圖佤族的小木屋裡住上一夜。但付出的代價就是花上至少4個小時的時間,走107公裡的崎嶇山路,翻

越至少3座大山,而這些山路屬於國防公路,又是地圖上找不到的,很多司機都不願意去,他們多數會以哈巴河的邊防證難辦為借口而推薦游客先從喀納斯進入景

區。而實際上,邊防證的辦理非常簡單,只要出示個人的身份證就可以。我們連派出所的大門都沒有進,一切都是趙師傅代勞,前後不過一刻鐘。

辦證容易,進山的過程卻是真的很辛苦。

每次我們問師傅,是否走了一半時,師傅都笑而不答,他是不忍心打擊我們的一腔熱情。我們看漫天的烏鴉,看滿山的羊群,看星星點點的哈薩克族蒙古包,以此來分散對渺渺前路的注意力。

終於,山腳下出現了河——哈巴河——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界河。

終於,賣門票的木屋出現了,60元,記者免費,竊喜。而此時,我們距離白哈巴村還有36公裡,又是1小時車程。

終於,砂石土路變成了柏油路,邊防站就在眼前,而村子就在藏在邊防站的後面。那一剎那,我們就像見到了親爹一樣激動。

可是——天卻陰了。半個小時後居然下起了雨,一直到第二天早晨都沒有停。這就是看不到日出的第二個理由:下雨。昨天是第一個:多雲。





哈巴被稱作“中國西北第一村”,村子很小,只有7、800人,哈薩克族和圖佤族各占一半。村裡所有的房子都是木質結構的,尖頂是為了防止冬天的積雪壓壞房

子。看景色,你會覺得自己不是到了瑞士山區就是到了倫敦郊外,而物質生活的落後卻時刻提醒你這裡是老少邊窮的中國西部邊疆。




哈薩克人不會做生意,山外的人到村子開了旅館。村子裡雖然可以看到電線杆,但實際卻是擺設。電要自己燒柴油來發,水也只夠早晚洗個臉。“燒蓮白”已經漲價到了28元一份,帶肉的則都是48元起價。



們之前在攻略上知道有個姓曲的老板開了一個“白哈巴山莊”,是惟一有室內公共衛生間的。按圖索驥找了過去,這讓曲老板非常高興,自己的名聲都傳到了祖國的

心髒。興奮之余,曲老板晚飯送了我們一斤半的白酒,一份爆炒羊肝、一盤涼拌西紅柿,總價比我們點的大盤雞可貴多了——估計第二天早晨酒醒後,腸子都毀清

了。

曲老板很會來事兒,和邊防站的頭腦私交很好。第二天一早他還主動提出帶我們去看了5號界碑,這可是花錢都看不到的景色啊。哈巴河就在

身後流著,嘩嘩的水聲清清楚楚。中國這一側的河畔上有一處樹林,俯瞰就是一個中國版圖的輪廓,當地人因此管他叫做“中華林”。更加神奇的是,有一塊形如台

灣寶島的小林子是長在河中的,但距離經過測量仍偏於中國這一側,所以“台獨”注定是沒有好下場的。只可惜我們的角度不利於拍攝,所以沒能把“中華林”的全

景攝入鏡頭。





精選遊記: 布爾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