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歸來,在潿洲的那段日子

作者: zuma007

導讀偶然在網上看到了一組很美的婚紗照,照片中美麗的海岸、神秘的教堂、茂密的香蕉樹讓我不禁想去探求這張照片的出處。原來這組照片出自一個年輕而又古老,自然而又神秘的小島——潿洲島。於是我在網上搜集了大量關於潿洲島的信息,並准備親自去感受一下北海帶來的夢幻般的色彩。 (桂林——陽朔——北海——潿洲島) 我們的行程是先從桂林、陽朔游玩一圈再去潿洲 ...

偶然在網上看到了一組很美的婚紗照,照片中美麗的海岸、神秘的教堂、茂密的香蕉樹讓我不禁想去探求這張照片的出處。原來這組照片出自一個年輕而又古老,自然而又神秘的小島——潿洲島。於是我在網上搜集了大量關於潿洲島的信息,並准備親自去感受一下北海帶來的夢幻般的色彩。

(桂林——陽朔——北海——潿洲島)



我們的行程是先從桂林、陽朔游玩一圈再去潿洲,桂林和陽朔的那段行程沒有什麼特別可以記錄的地方,因為去過的人也太多太多了......我們就從桂林到北海這段說起吧!我們買了晚上十一點從桂林到北海的大巴,之所以選擇乘這趟大巴,是因為之前在網上了解到這趟車是臥鋪車,而且是晚上開車早上到北海。但上了車才知道原來是普通的軟座大巴,在無奈而又失望中我們將就在大巴上度過了難熬的一晚,次日凌晨6點左右我們到了北海,剛一下車就被當地的司機盯上了。我們計劃當天就去潿洲,因為據了解北海市內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傳說中的天下第一灘——銀灘的口碑也不怎麼樣,我們迫不急待的想趕快到夢幻中的潿洲去,所以就讓司機把我們拉到北海碼頭。聽碼頭的工作人員說去潿洲的船只有五一和十一的時候票會比較緊,其它時候當天來買票都沒有問題的。而且從潿洲回北海的船票甚至都不用買的,直接上船回來再補票,這樣還比直接買票便宜很多,呵呵,有些跑題了。好了言歸正傳,我們坐的是飛躍168,兩個小時到達潿洲。第一次坐輪船的我們都被折磨的夠戧,早上的食物就這樣都傾瀉了出來。當潿洲島在遙遠的海面上出現在我們視線中的時候,難以抑制心裡的激動,還不禁向島上招手歡呼。

下了船我們就被當地的居民包圍了,問我們要不要叫車游島,問我們要不要住宿......在掙脫了他們的糾纏後,我們准備自己去南油賓館,也就是當地人說的觀海樓住下來。這時一個開雙人摩托車的人湊了過來,我們好像在船上就見過這個人,他說他是當地人,可以開車送我們到我們想要的地方,而且說只收兩元油錢。這位大哥姓陳,我們都稱呼他老陳,上了車他就不停的推薦讓我們住在當地漁民的家裡,還說了一大堆住在漁民家的好處,說的我們也動了心,就來到一戶漁民家,這家非常干淨,房間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無敵海景房,總高四樓,但不是獨立的衛生間,70元/天。我們要求找一家獨立衛生間的住處,於是老陳又把我們帶到滴水丹萍附近的一家住戶,一樓住宿,雖說是獨立的衛生間,但一樓看不到海景,衛生條件也比較差。於是我們決定還是找一家正規的賓館住下,這時老陳向我們強烈推薦潿洲上最好的賓館——金蓬萊賓館,也就是矗立在山頂那座白樓。進了金蓬萊的房間,一股衛生間的臭味撲鼻而來,雖然海景不錯,但陳舊的設施加上濃重的鄉鎮招待所的感覺,這所謂的島上最好的賓館真的好讓我們失望。後來才知道他不帶我們去南油賓館是因為那裡是公家的,不給他們提成。最後我們又回到我們去過的第一家漁家(金海灣漁居 鄭君安 0779-6102848 13321792398 經過幾天的接觸,鄭大哥一家人的樸實和熱誠使得我插個小廣告進來,想去潿洲的朋友可以與他們聯系,如果他們直接去碼頭接你們住宿還可以便宜些,因為沒有給導游的提成,另外他們的廚藝也超贊!)住下,雖然不是獨立的衛生間,但衛生間就在同一層,這一層總共有三間房間,因為剛好是旅游淡季,其它兩間都沒人住,也算是獨享衛生間吧!

(潿洲島的住宿——金海灣漁居)


我們留了導游老陳的電話,說好休息一下就讓他帶我們到島上去玩。說實話這島上必須有個開車的導游帶著玩,很多都是山路,另外各個景點離的都挺遠的,靠走是不行的。我們洗了個澡,吃了點隨身帶的零食,稍作休息就坐著這位老陳的車去島上游玩。臨出發之前我們跟鄭大哥預定了晚餐,來到這裡當然要痛快的吃幾天海鮮,我們選了賴尿蝦和大螃蟹,現在回想起來都要流口水了,呵呵......

第一站,石螺海灘。下午2點,老陳帶我們來到帶我們去潛水,這似乎是很多旅游團以及這種當地的導游帶游客來的第一站。在這裡潛水是150元/人,其中導游可以提成100元/人,真的很黑啊!雖然自己來潛水也要150元/人,但後來得知真相還是會覺得很不爽......最關鍵的是下午的時間並不適合潛水,因為海水已經漲高了3米多,不經常潛水的人的耳膜在6米左右就會感到疼痛和不適,上午沒漲潮前潛5米就可以看到海底的小醜雨和海綿;但下午要潛到8米左右才能看到。所以我們那天潛到水下剛要看到海底的生物的時候耳朵就疼痛不已,最後只能放棄了,也就更加憎恨那些為了錢而不顧游客的感受的那些沒有道德的人......

第二站,火山公園。大家都知道潿洲島是中國最年輕的火山島,島上也隨處可以見到火山岩的地質。這個火山公園就是可以觀看到火山口的地方,但非常不巧,我們去的時候火山口那部分正在整修,走到一半的時候路就被封了,害的我們失望而歸......

第三站,滴水丹萍。這裡就是可以與大海零距離接觸的地方。我們脫了鞋,不顧海灘上珊瑚石硌腳的疼痛,盡情地享受著海水與肌膚的親近。我們沿著海岸走了很久,貪婪地揀著海浪上岸留下的小貝殼......時間已經要接近黃昏,朦朧的光籠罩著這片寧靜的海灘,此時的感覺不僅是用浪漫可以形容的......突然我們想起來與鄭大哥約定的晚餐,於是馬上打電話給老陳讓他接我們回去吃飯。

回到旅館,大哥已經把飯准備好了,碩大一盤賴尿蝦端了上來,我們便大開殺戒,新鮮香辣的大蝦確實與我們在城市裡吃到的不一樣,本來想再給大螃蟹拍張照的,但第一道菜一上來就顧不得那些了,據說這些蝦和蟹是漁民剛從海裡打來的。大姐為了給我准備這頓晚餐還特意在門口一直等著漁船的歸來,好讓我們吃到最新鮮的……一切都是那麼新鮮和淳樸,一切都是原汁原味,這些就足夠讓我們懷念和回味了,也是這些讓我們產生了那種不想再回到塵世的衝動。美餐過後更愜意的是可以坐在漁民的家門口與大哥和大姐聊他們的漁民生活,他們也會好奇的打聽我們的生活,一直聊到很晚……這些熱愛潿洲的漁民,在靠他們的雙手創造自己的生活,一代又一代......

(寧靜海岸)



第四站,天主教堂。按照原計劃老陳一早就帶我們去了島上的天主教堂。這樣一座古老的教堂更是給潿洲增添了一份神秘。我們在教堂還沒開門的時候就在門外等待了,看到教堂對面都很多賣香蕉的大姐,早就聽說潿洲的香蕉很好吃又便宜,於是上前去3元買下了一大串香蕉,足足有10斤!因為這香蕉還要放兩天才能熟了吃,所以後來這串香蕉跟著我們乘船去了北海,又坐飛機到了上海,它也算是與其它香蕉有段不同的經歷了。我們都是無神論者,也都是第一次進入到教堂的內部,古老的氣息與神秘卻讓我感到混身的不自在,於是草草的參觀了下就離開了。倒是清晨路邊沾滿露水的野花;背著書包沿著山路小跑的上學的小朋友;那些剛從香蕉地裡摘完香蕉出來的村民;趕著牛兒耕種的潿洲農民;滿地亂跑的雞;還有潿洲那長的都差不多的黑色和黃色的狗狗,這些畫面都讓我們興奮不已,讓我們感到無比的自然而親切。

第五站,豬仔島。摩托車順路直下,經過一段非常陡峭的山路之後我們來到了豬仔島的入口。清晨的海邊,海水退潮後留下了很多海螺和貝殼,我們像兩個幼稚的小孩又拾起貝殼來,都忘記了我們是要去豬仔嶺的。沒想到天公不做美,天空中飄來了一片烏黑的雲,頃刻間一場瓢潑式的大雨讓我們措手不及,急忙跑到海灘附近的山洞去避雨,就在我們正發愁怎麼離開那裡的時候,大雨忽然停了。我們便順著路准備返回,路過市場的時候我們決定在那邊的飯館吃些東西,早上起的那麼早,肚子開始叫屈了。我們在一家掛著川菜招牌的飯館點了兩個菜,結果又讓我們失望了。不但分量小,味道也不怎麼樣。本姑娘應該都比他做的好吃,鄙視一下。

第六站,海灘游泳。我們兩個都是汗水鴨,但還是擋不住想與海水的親近的衝動。換了泳衣戴著泳圈就下海了。海水很藍很清,戴著游泳眼鏡把頭扎到水裡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底,時不時的還能揀到活的海螺,期間我還俘虜了一只小水母。我們在海水裡折騰了整整一下午,皮膚也被海水泡的感覺不適了。衝了淡後我們做在海邊的沙灘椅上,再次靜靜的聽海的寧靜,這種感覺怎是用愜意可以來形容的......聽著海聲,踏著那些靜靜躺在海邊的珊瑚石,沿著海岸尋覓那些遺留在海邊的海螺和屬於海的神秘,手拉著手直到看著太陽緩緩的落去,這將成為我們之間永遠的記憶,直到我們也老去,再拾起這份回憶的時候它將永遠都是幸福和甜蜜的......

(浪漫海灘)



晚上回到住處,鄭大哥早已准備好了晚餐。今天的菜單是干貝海鮮湯,還有老公要吃的蛋炒飯,看著遠處漆黑的大海,喝著味道鮮美的海鮮湯,與大哥大姐閑嘮著家常,才發現自己真的深深的愛上了這個島,這片海,和那些人......

第七站,芝麻灘。為了去芝麻灘看日出我們凌晨5點就出發了,看到朝霞已出現在天邊,我們像在與太陽賽跑似的,催促著老陳的步伐,以最快的速度沿著盤旋的山路來到芝麻灘。果然灘如其名,海灘上沒有沙,都是由一些大大小小的岩石構成的,石頭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海螺。一不小心就會踩死它們,這些可憐的小生物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一大早可能還沒睡醒就受到了我們的迫害,讓我們心裡充滿了愧疚。這時太陽已經冉冉的從海岸線升起,濤聲很響,我穿過海浪聲大聲的祝福老公生日快樂,這是個特別的日子,這份初升的光明也將再次見證我們的幸福。

(芝麻灘看日出)



下午我們就要離開潿洲了,到下午還有段時間,所以就決定去附近的海灘再走走,與這片寧靜的大海說再見:再見了笨魚,再見了受傷的小螃蟹,還有傻傻的小海螺......我們約定以後再見,再見這個夢幻中的天堂......


精選遊記: 北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