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京都行--伏見稻荷大社

作者: 阿巍正傳

導讀8月夏末,依然酷暑。 想著三月的大阪,京都行還有些遺憾,決定再用青春18重返關西。 一樣的出發時間,一樣的換車次序,窗外熟悉的風景仍記憶猶新,不再需要換車時刻表,就像坐著回鄉的列車,睡覺,看書,看著窗外發呆,或者閉上眼睛專心想念也想念我的人。。。 夏日的旅途好在車內永遠涼爽,車窗外的色彩也是綠色為主色調。 下午2點一刻順利抵達京都站,旅行� ...

8月夏末,依然酷暑。

想著三月的大阪,京都行還有些遺憾,決定再用青春18重返關西。

一樣的出發時間,一樣的換車次序,窗外熟悉的風景仍記憶猶新,不再需要換車時刻表,就像坐著回鄉的列車,睡覺,看書,看著窗外發呆,或者閉上眼睛專心想念也想念我的人。。。

夏日的旅途好在車內永遠涼爽,車窗外的色彩也是綠色為主色調。

下午2點一刻順利抵達京都站,旅行,同一處景點,第一次旅行,故地重游,與不同的人同游都會有著不同的感覺。故地重游,沒有了第一次的匆忙,緊張,多了一分隨意。故地重游,總希望看到熟悉的地方有沒有新的變化,然後回想自己上回來時的樣子;故地重游少了些驚嘆,多了些感慨,照片少了,看到的卻多了。

回想3月的關西行:大阪城,神戶港,姬路城,奈良公園,京都的鴨川,清水寺,金閣寺,龍安寺,二條城。。。匆匆忙忙,還趕上大雨。。。發誓不會再用同樣的方式來關西了,沒想到5個月後,我又回到當初離開的車站,還是同樣的方式,只不過天氣從寒冷變成炎熱。

最後一天離開的時候,提前了2小時,是一個突然的決定,走出三十三間堂突然不想再去其他地方了,只想回家。感覺就像阿甘跑著跑著突然停下腳步扭頭回去一樣。。。看來就算多麼喜歡旅行,也需要一段時間的間隔,人不能永遠在路上,心會疲倦的。。居家與旅行是兩種生活,相輔相成,互為調節。

也許將來不會再到關西旅行,因為覺得沒有再去的動力,可是將來的事又有誰能說清楚呢,保不齊哪天。。。

天漸漸涼了,沒有什麼出行計劃。。不時地回顧一下這次故地重游:

大阪的環球影城

京都的苻見稻和大社,嵐山,哲學大道,三十三間堂

神社照片見: http://***/wangwei1982

帶著對枯山水庭—龍安寺,鹿苑之光—金閣寺,幕府遺址—二條城,京都第一—清水寺的美好印像,開始我的第二次京都行。

京都站內通往各地的線路很多,去伏見稻荷大社則要到開往奈良方向的站台,一般站台上會有2種車,快車到奈良以及更遠的地方,慢車適合京都到奈良中間的小站,車行兩站,到稻荷站,古香古色的山下小站,每小時只有兩次車經過,出站就是神社。

稻荷,日語裡是狐狸的意思,狐狸是日本稻荷神社的神物。為什麼呢?

人相信,當太陽下山的時候穿上新的草鞋的話就會變成狐狸,這種迷信廣泛地散布在日本各地。所以不論是拖鞋或是皮鞋,如果要穿上新鞋一定要選在早上的時候,傍晚時分是不可以穿新鞋的,假使非穿不可,要記得在鞋底塗上一成煤灰或是沾上了墨汁等到干了之後才可以穿。另外,專門祭祀狐狸神的稻荷神社在日本各地相當普及,所以狐狸神又稱作稻荷神,被當作祈求商業繁盛(鴻運昌隆)的神明來信奉,就好像我們這裡的土地公廟一樣,到處都可以看得到,原本狐狸神具有農耕神的特質,農民向來祈求賜予五谷豐收。

伏見稻荷大社依山而建,是遍布日本全國3萬余座稻荷神社的總社本宮,在綠色的山林中紅色的神社甚是醒目。日本標志性的紅色牌坊在這裡可以看個夠,從山頂到山下到處都是,其中最為有名的當屬“千本鳥居”,舉目望去,連綿百米,氣勢不俗。為什麼會這麼多呢?

因為日本自古以來就有向神社捐鳥居來還願的習慣,越捐越多,就形成了今天的千本鳥居。游人可穿行於其中,就像是走在紅色的長廊裡,陽光透過縫隙與微風一起鑽進來,鳥居外“沙沙”的竹林聲更顯的神社清幽,古樸。

大社小鎮—稻荷的稻荷神社。


精選遊記: 京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