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勝—在播種與收獲之間

作者: 生滾魚片粥

導讀從三江出發去龍勝時,原來一行六人只剩下我們兩個。三江到龍勝兩小時,龍勝到大寨轉中巴再兩小時,上山還要走一個半小時,雖然這些天來,已頗有點把車底坐穿的精神,聽到這樣的路線,多半的人還是打了退堂鼓。沒時間吃午飯,提著剩下的一袋小面包和牛肉干衝上了車,他們是再也不需要了,對於我們還是珍貴的戰略物資,車開動的時候,幾乎感到些悲壯了。 龍勝,並不在計劃之內,這� ...

從三江出發去龍勝時,原來一行六人只剩下我們兩個。三江到龍勝兩小時,龍勝到大寨轉中巴再兩小時,上山還要走一個半小時,雖然這些天來,已頗有點把車底坐穿的精神,聽到這樣的路線,多半的人還是打了退堂鼓。沒時間吃午飯,提著剩下的一袋小面包和牛肉干衝上了車,他們是再也不需要了,對於我們還是珍貴的戰略物資,車開動的時候,幾乎感到些悲壯了。

龍勝,並不在計劃之內,這一帶,有山的地方幾乎都有梯田,其實也不怎麼希罕,可還是想去,就算來回要花一天時間也願意。對於爬山,開始有些恐懼,漸漸向往安逸,只是心裡總有個聲音提醒自己,要趁年輕時,去看最遠處的風景。

在貴州還需要外套,到了廣西,連短袖都覺得多余,臨近的地界,卻有兩樣的天氣。貴州稻田多半收割完畢,連扎起的稻垛也燒成灰,重回到泥土裡。光禿禿的田野,不算甚麼誘人的景色,到廣西終於看見綠色的田地,原來也多虧了這酷熱的天氣。略略放心,又聽前方來報,龍勝尚未收割,那裡更是特殊,放水和收割都比別處晚一些,並不全看天氣,更要逢迎長假中游客的光臨。

一路上,看到苗家女子平時也做節日的盛裝,處處頂著沉重的銀飾,看到侗族的小孩面對鏡頭,就順從的擺起姿勢,就會莫名感覺歉意。我一直想做默默的旁觀者,看那裡的人們,生活的願意,不料看到的,不過是場精心准備、限時上演的好戲。在別處,游客是經濟,而在龍勝,游客竟能主宰播種和收割,簡直變成上帝。

國慶的人流終於走在了前面,這一天,去大寨的中巴上只有幾個游客,才到停車場,立刻有背著竹簍的瑤族女子堵住了車門,爭先恐後的要替我們背包,一下車更是陷在人群裡,敵眾我寡,招架無力。

我們也有手有腳,並不缺背包上山的氣力,有些瑤女年紀看來已不小,要老人家替我背包,更不能忍心。可她們鍥而不舍,眼裡閃動殷切之情,今天游客大減,一輛巴士也帶不來多少生意,也許她們等一天,也只能等到一單生意。我很怕這樣的場景,不敢看她們的眼睛,借去洗手間的名義,避開這難題。

回來的時候,看到紛爭已平昔。同行的男生說,他索性讓她們自行分配,眉宇間很是得意。據說這裡的背包女分小組,也算是一種共產主義。在觀景樓定過房,老板娘已到停車場接應 。

龍勝分龍脊,平安和大寨三個景區,旅行團多半去山下的龍脊,平安寨梯田中有燈光,而論景色壯觀卻還是大寨。

所謂的1,2,3號景點,是群山梯田間三個制高點。梯田俱是綠意昂然,連綿不絕,可畢竟有橫看成嶺側成峰的說法,錯過哪裡都心有不甘。

可惜這裡常常是晦澀的天氣,即使艷陽當頭,空氣中仍有薄薄的霧氣,揮散不去。層層的梯田,近處綠的明朗,線條清晰;遠處綠的朦朧,淡成寫意。三面群山環繞之間,本來就是數不完的梯田,又因為這點霧氣,這分看不清,層疊的梯田,更變得無窮無盡。

聽說越是貧瘠的地方,越愛開墾梯田,把每座山頭,每一寸平地,一鋤一鋤變作衣食來源,最初因為無奈,後來卻變成奇跡。看這滿眼的梯田,便知道甚麼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全是可能的事情。在人的持之以恆面前,再險惡的自然,也有挽救的余地。

綠色的田野之間,偶有紅影閃現,那是埋頭勞作的瑤女。這裡的瑤族,被稱為紅衣長發瑤,可見對紅色有種余生俱來的熱情。一路上,也見到有婦女在織機前紡制紅衣,可一旦將成衣捧在手裡,雙層厚實的布料上,花紋如此細密,不漏一絲破綻,突然又疑心這只是機織品。我們平日用的都是流水線上的復制品,來得太過輕易,所以面對手工時,總要習慣性的懷疑,等到省悟時,才發自內心的尊敬。

紅衣有正紅和粉紅,全是艷麗的顏色,艷麗到令人穿著都覺得尷尬。可那些瑤女穿梭在田間,紅和綠變得理所當然,相映成趣。

剛過國慶最黃金的那幾天,有人開始收割,再也等不及。一個人,對一片田,一把一把割,緩慢的。然後抱一把稻重重敲打,要多少下,稻谷才能全落下去。他繼續動作,我呆呆看著,只覺得漫長,時間凝固在這重復的畫面裡。

在這重山間,局促的梯田裡,一片田能有多少面積,沒有機械,即使有,也無用武之地。無數年前,他們的祖先和自然鬥爭,創造出這片讓後代得以繁衍的田地,在許多年後,他們的子孫是否還要重復這樣的際遇,全靠雙手才能自足自給。

聽說一個人,能耕種的不過一畝多地,一年的辛勤,也只能換溫飽而已,我看著他耕作,只覺得絕望的要死去。

照片也許比現實美麗,可現實永遠比一切更有震撼力。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前背過默過,後來就變成說說而已。如果我是老師,我就帶小朋友到這裡,只有親眼所見,才會變成心中不能磨滅的畫面。

住山上的觀景樓,在這裡俯瞰,正是一號景點的絕佳處。

簡樸的木樓,和半山一些旅館相比有些寒酸,老板還是自豪的說,這旅館才造了兩三年,每年攢下一點錢,就做些改善,去年造了浴室,今年新修了觀景平台。

房間裡木頭的味道;洗澡時讓皮膚爽滑的山泉;在平台上看漸漸隱沒在黑暗中的梯田,又要收獲的季節,好收成總會帶來好的轉變,這一切令人愉快。

聽說梯田最美的是放水的時候,水面的明亮讓梯田的輪廓更明顯,還能忠實的倒影藍天和白雲,日落和晚霞,會讓人沉迷於光與影的變幻。

播種前的期待,和收獲時的欣慰,是梯田最好的時節。

那晚住的驚險,山上多的是蚊蟲飛蛾,房間裡一開燈,滿屋都是群蟲亂舞,很有一些匪夷所思的品種,仿佛誤入昆蟲博物館。我們是過客,它們卻是常住,想來還是我們不該。

不敢上床,床上停著不少飛蟲,就算暫時離開,恐怕不久也會回來。前天住過的人說這裡一翻身能壓死蟲子,我以為是玩笑,原來是精辟的總結。要不是同行的男生已經大無畏的睡下,我恐怕要尖叫發狂,逃到屋外,在黑暗裡躲一整夜。

熄燈,用被子,連帽衫和眼罩,把自己裹的嚴嚴實實,還是心驚膽戰,不敢動彈。從前也去過不少艱苦的地方,以為再沒有什麼能讓我慌亂,原來最壞的,永遠還不曾到來。

也問自己,為什麼要選這樣的路,舒適的安逸的假期難道我不喜歡?可是我答應自己,要看不一樣的風景,我知道總有一天,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會對辛苦的旅行恐怖厭倦,我只能趁現在,要更多的體驗,像當地人那樣生活,往往會有最驚喜的發現。

我希望現在,心是一片平靜的水面,忠實的倒映出經歷過的畫面。旅途給我的苦澀和美好,我都微笑的道謝。記得的,忘記的,總會有些種子慢慢發芽長大,將我的人生改變。等到不能走,只能回憶的時候對自己說,你看,那些路,這些年。。。


精選遊記: 龍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