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履跡:尋訪“半畝方塘”

作者: 醉翁之意

導讀八閩履跡:尋訪“半畝方塘”【題記】一副對子!——眼朱子,鼻孔子,朱子大孔子;——眉先生,須後生,後生長先生。迄今能夠與孔子“相提並論”的,先秦的諸子百家外,後來者中除了南宋的朱熹,還真不多見。即使是提倡“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漢朝)、明朝“鑽研理學”的一代大師蔡清,也夠不上“子級”。看來沒有在先人的傳承上,有所“發揚光大”� ...

八閩履跡:尋訪“半畝方塘”【題記】一副對子!——眼朱子,鼻孔子,朱子大孔子;——眉先生,須後生,後生長先生。迄今能夠與孔子“相提並論”的,先秦的諸子百家外,後來者中除了南宋的朱熹,還真不多見。即使是提倡“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董仲舒(漢朝)、明朝“鑽研理學”的一代大師蔡清,也夠不上“子級”。看來沒有在先人的傳承上,有所“發揚光大”的話(即創新理念,或稱與時俱進),是難有“集大成”者的。古時如此,現在亦然。這也是如今真正的“大師”級人物,不能湧出的症結所在。雖然家中有冊《朱子集注》藏書,我也曾經在閩北游歷過朱熹的武夷精舍、考亭書院、楠木廳、紫陽樓,乃至他安息的地方――大林谷,但是對這位一貫倡導“存天理而滅人欲”的夫子,我並不怎麼地“感冒”,也就不懂“程朱理學”到底是啥“東東”?(倒是聽說過“程門立雪”的典故)

正如“北大醉俠”所講的,沒有系統讀過人家的專著,光道聽途說,是不能夠胡亂評說的。於是,我翻開了塵封的書籍,一位長袍素衫的夫子,便飄然地從歷史走來——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別號晦庵、晦翁和雲谷老人,又稱紫陽。籍貫徽州騖源(現屬江西),出生於福建尤溪(隸屬三明管轄),成長於崇安五夫裡(也就是現在的武夷山市五夫鎮)。自幼師從“武夷三先生”,紹興十八年(公元1149年)考中進士,官至同安主簿。後拜南平李侗為師,專心理學,遂著書立說,創辦學院。卒後葬於建陽黃坑(宋稱塘石裡)大林谷。後世尊稱為“程朱理學”的“一代大儒”。使我重新對這位曾任老家“同安主簿”的晦翁,“另眼相看”(仰視)的則是讀到他一首《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由此,我踏著這汪“源頭活水”,追尋他的“半畝方塘”......【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位南宋亂世(或許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往往需要亂世的洗禮和戰爭的鍛造吧。從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到中華民國時代的“八年抗戰”,概莫如此)的老夫子一生的腳步,竟然經常奔波在八閩大地的崇山峻嶺之間,尤其是任職的閩南和生長的閩北。從崇安的武夷精舍,到泉州的小山叢竹;從建陽(原建陽地區,現屬南平)的考亭書院,到安海、水頭(泉州安平橋所在地)的朱子祠;從書坊(現屬建陽)鄉裡的楠木廳,到永春(泉州屬縣)的陳休宅。朱子“過化”之處,無不學風鼎盛,書聲朗朗。至今在閩南的方言俗語裡,依然保存有“朱熹探陳休,稠糜(音kuome,即稠粥)配鹹姜(音kiamkiu,即用鹽、糖、醋將生姜切片腌制的小菜)”的典故——相當於“君子之交淡如水”(詳見《泉州俗語故事》)。如今在閩北建州(就像安徽省是由安慶、徽州各取一字組成的一樣,福建省也是得名於福州和建州。而現在“建”字頭的縣市有好幾個,比如建寧、建陽、建甌,其中建陽曾經是地區行署,一般被認為這就是古代的建州。我則比較傾向於尚存古城牆的建甌,理由是“州”、“甌”同音,文化氣息也較濃)朱子晚年棲息的地方——考亭書院,也像弘一法師的晚晴室一樣,除了一座殘遺的石牌坊外,一切的建築全歸寂於歷史的長河之中了。原書院的舊址,已經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修建水電站熱中被淹沒。要不是搶救下來的這座舊牌坊重修,也許沒多少人記得,考亭村還曾經有座名躁一時的書院。

幾次路過建陽,經常會看見在西門,有一座仿古的門坊上書“南閩闕裡”,以及一塊位於西門外的廣告牌“考亭村葡萄示範基地”。第一次走進建陽城,是近年來探尋書坊太陽山革命根據地時,聽說城裡的潭山公園有處雕塑群和革命紀念碑。與我同去的是麻沙岱歷山人兄(一位熱心傳播傳統書法的老師,他的岱峰書社曾創辦於水南蔡氏地主的老宅),我們在西門下的車,他提起了考亭書院的牌坊。這座為宋理宗皇帝老兒御筆的“考亭書院”,可能只是一座學堂的緣故,要不然在建水電站的時候,早就像貞節牌坊的下場一樣,被“不破不立”啦,而不是原樣移建。邁過這方幸存的、恢宏的古牌樓,撫摩著生滿蒼苔的石柱,百級石階上的山巔,似乎傳來了亙古的朗朗書聲。進入重修的書院大門,一尊手持書卷,面目慈祥的干瘦老兒的座像,屹立大堂,微笑地凝望著稀疏的游客。匾額上的鎏金大字“大儒世澤”顯得有些俗氣,倒是兩旁的對聯依然在熠熠生輝——誠意正心闡鄒魯之實學,主敬務理紹濂洛之心。一座牌坊隱藏著一段記憶,一座祠堂重拾的是一種情懷,一種對先賢的景仰,而空曠的學堂卻已聽不見歷史的回音。這座創建於朱熹晚年的考亭書院,起初只是維系朱子精神寄托的“竹林精舍”。公元1194年因生員日增才擴建,爾後易名“滄州精舍”,垂垂老矣的朱熹自號滄州病叟。數年後書院聲名鵲起,曾一度成為當時的“四大書院”之一,我們的朱老夫子也漸漸地走完了他人生的歷史使命。走出祠堂,我記住了他的一段名言:讀書起家之本(跟現在的“知識改變命運”類同),和順齊家之本(與如今的“創建和諧社會”類似),循理保家之本(同“科學發展觀”沾邊),勤儉治家之本(跟“八榮八恥”掛靠)。

回頭一望,他竟然笑啦。不承想,這會心一笑,引發了我後來的一系列對朱熹遺跡的追尋,真可謂: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的《春日》【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五夫裡,我尤取喜歡這樣來稱呼的地名,現在改裡為鎮,也由隸屬建陽地區的崇安縣,改為聲名顯赫的武夷山市(原崇山峻嶺,安居樂業之縣)了。從地理位置來看,五夫鎮位於縣城的東南方向,離市區約50多公裡。“地主”阿東,上回陪我去了趟下梅古村,這次也非常熱情地接待,我婉謝了他深深的情誼,約好下次一起去革命老區大安、坑口——閩浙贛邊區的紅色首府,方志敏烈士戰鬥過的地方。

這回我向他借了輛不知多久沒騎的單車,到修車鋪拾掇一下,自個上路啦。經由武夷鎮的赤石村、角亭村虎山廟(說起“赤石暴動”大家也許耳熟能詳,而虎山廟就耳生了許多,其實這是同一“事變”的另一個地點,那些沒逃掉的“皖南事變”的新四軍們,全被殺害於此廟,另文記述)、茶亭鎮(武夷機場所在地)的武夷桃園(這是一片廈門人開發的樓盤,離景區3公裡,市區10多公裡,很符合我心目中的世外桃園,可惜現今也熱鬧了起來),再拐向前往高爾夫球場的水泥大道,可直通下梅古村(有興趣的話,可看拙作《心瓣茶韻:鐵觀音和大紅袍》一文)、和上梅革命老區(這是福建省大革命時期的四大農運武裝暴動地之一的“上梅暴動”,其他三個是泉州的“惠安暴動”、漳州的“平和暴動”、閩西的“永定暴動”,另文記述),從上梅村南下20多公裡就是五夫鎮啦。五夫裡,自古就應該是“藏龍臥虎”之地,至少在南宋之前。後來朱松臨終前托孤的籍溪、屏山、白山三先生,就是滿腹經綸的飽學之士。劉子羽、劉子翚(hui,古書中指具有五彩的雉)兄弟,是抗金名將劉韋合之子。劉子翚早年效命疆場,“靖康之難”後悲極成疾,歸隱山林,自稱“病翁”。因在屏山下創辦家塾“六經堂”,人稱屏山先生。他和家兄不但在劉氏莊園的潭溪之畔,為投奔而來的孤兒寡母建了一座保存至今的棲身之所——紫陽樓,而且是朱熹的精神啟蒙導師。他的理學道統、佛老學說,深深地影響和奠定了朱熹後來集大成之系統化的理學體系。還曾一度使他沉迷於佛禪和老莊之道,這個期間他編摹了一本《圖說太極》,直到拜入李侗門下,才專心於儒學,成為繼程頤兄弟之後“集大成”的理學大儒;而劉勉之,即籍溪先生,則是早年游學京師,超凡脫俗,終身不仕的山林隱士,除了憂國憂民、潔身自好外,他還是學問齊天,詩書精通的大師,為朱熹鑄造了立尊理學,信奉大儒的道學立場。在朱熹考取建州鄉試貢生的第二年(南宋紹興十八年)正月,劉勉之把女兒劉清四許配給他.三個月後,朱熹考中了進士,第二年任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主簿;朱熹自幼師從的“武夷三先生”的另一位,是白水先生胡憲,胡憲是一代儒學大師胡安國之子,曾名震朝野,位列當時的“五賢之一”,學問博大精深,擅長書法詞賦。由此在“武夷三先生”精純紛雜的調教下,一個博覽眾采的偉大思想家的學說,終於誕生於那個並不光輝的年代,但並不為那代人所接受,被誣蔑為“偽學”而遭到“通緝”。散去歷史煙雲的今天,除了那很少人光顧(台灣錢穆老先生稱其為自堯舜以來的“孔子第二”,無第三人也)的光輝學說外,五夫裡還保存有紫陽樓和朱子巷。踏著朱子巷那斑駁的鵝卵石,我走近了朱熹故居紫陽樓。紫陽樓內的廳堂,敞亮而又雅靜。八仙桌上的紫砂壺,在窗欞透入的陽光裡,仿佛升騰起裊裊的氤氳,難道是熱情好客的主人,用那靈泉,或是五夫井的水沏泡的大紅袍嗎?而那人兒,莫非還在自家的菜園裡施肥栽種,抑或是在那一間間的齋堂裡揮毫潑墨。門外那棵枝繁葉茂的大樟樹,歷經數百年的風風雨雨,依然熱情地伸出蒼健的臂膀,迎來送往。站在樓畔,那方秋波蕩漾的池塘裡,仿佛映現出了一位青年才俊的詠嘆: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朱熹的《偶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黃坑是建陽市的一個鄉鎮,以盛產毛竹聞名,位於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的中心地帶,號稱“天然物種基因庫”,因有古人“葉黃落地滿坑金”的詠頌而得名。黃坑還是一處革命老區根據地,前國家主席李先念曾贊嘆道:這裡是個好地方!800多年前的朱熹也來過黃坑,親自勘察過這塊“風飄羅帶”的風水寶地,並把仙逝的劉氏葬在此地。公元1200年(南宋慶元六年)3月,朱熹病逝於建陽考亭書院,弟子們遵其遺囑,與夫人劉氏合葬於大林谷。

光陰穿梭,歲月流逝。如今知道黃坑,知道朱熹墓的已寥寥無幾了。有一年,我在搜尋八閩革命老區時,於一本袖珍的《福建省地圖冊》裡,發現了這處標識有朱熹墓的黃坑,就牢記在心。念叨了幾次,方於2005年5月5日,在書坊學校陳老師的陪伴下,冒雨造訪了大林谷的朱子墓。

黃坑鎮離麻沙鎮約40多公裡,每天有多趟往返縣城的班車路經麻沙,這得益於“麻黃國防”公路的修建,以前崎嶇不平的山路,全線築成了寬闊的水泥大道。這次途中雖然遇到了山石滑坡,到了黃坑鎮也才一個多鐘頭。說來也怪,剛才上車還雨兒纏綿的,這會則沒了蹤影。也許是信佛的陳居士,一路的虔誠念經所致吧!

在郵局“例行公事”——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我總是像“地下黨”人尋找組織一般,尋找郵政局加蓋日戳。望著我這本有如“過關文牒”的郵戳集,一位新分配的漂亮女生熱情地接待了我們,讓我“受寵若驚”。正“暇思無限”中,這位女生認出了陳老師,便真誠地拉我們去她家吃飯,那架式是盛情難卻(實誠的老區人民喲,真像歡迎游擊隊一樣的)。

意外收獲的是,她家門口有座橫山廟,供奉著一位已不知名的將軍,具有文物價值的是廟門口的那對古樸的石獅。讓我感興趣的倒是旁邊的一座媽祖廟,這種在沿海港口屢見不鮮的信仰,還是首次在山區見過,或許這裡的先人是從山外遷徙而來的吧。

飯後,我們告別了熱情的主人,和那位陳老師的女學生,由鎮西向大林谷走去。大林谷距離鎮區兩公裡,一路上散落著幾個小村莊,沿著革命老區的路牌一直向前,拐入一條泥濘的山路,在一個叫後塘的村子,幾只家雞“自由散漫”地在一座亭子前覓食,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朱子墓的“幸如”亭?其實村口的墓道碑,村中的“朱子林”碑,已經告訴我們,朱文公的陵墓,就在這半山腰上。村裡的這些碑亭,據說是韓國的朱姓宗親祭拜時捐建的。

由此進入竹林,拾級而上的當口,天空又下起了雨,幸好細心的主人看過天像,估計會有雨,拿了兩把雨傘讓我們帶上。轉過一道山梁,陡峭筆直的台階上方,隱現出一座圓拱的陵寢——心心念念的朱子墓到啦,這座看起來並不氣派的圓形墓寢,外用鵝卵石圍砌,墓牌上兩排寫著:宋先賢朱子、夫人劉氏之墓。墓前設長方形石供桌一塊,石香爐一個,兩旁矗立著一對石燭,周圍還有小型華表兩對。站在坪前,我們默默地焚香、鞠躬,為了一位書本上認識的古人,和一些道聽途說來的這位南宋先賢。

舉目四望,惟余茫茫青松和那蔥蘢的翠竹,據說這處風水寶地,還是朱夫子生前所選。相傳某天夜裡朱子夢見了一位異人相告:虎入後塘,乃先生歸藏之所也。醒後牢記於心,擇日與高足蔡元定一起踏訪,來到黃坑(宋稱唐石裡),見大林谷左側是鯉魚崗,右邊乃唐石山,前臨虎山雄踞,背靠九龍崗,遂感曰:真乃“風飄羅帶”之地也。

眼前晰晰瀝瀝的小雨,更凸顯出這山谷朱林的凄涼和凋零,也少了孔林熱鬧的祠堂與題刻,但是這種空谷幽蘭般的淡泊,倒多了份人間煙火的真實。正如辛棄疾吊朱文公祭文之言: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800多年後的今天,剛好也是五月,不禁使我想起了他的《題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後記】說來,建陽莒口(我曾在金門太武山上的摩崖石刻中,看到蔣中正的“勿忘在莒”題字。這“莒”念ju 三音,特指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天的山東莒縣一帶。而當地人大多以訛傳訛地直呼其“呂”,)的馬伏、東山,我並不陌生,當年曾在這一帶“賣過藥”。卻錯過了朱熹母親賀氏的陵寢和寒泉書院,以及東山雲谷的晦庵。

今年國慶節再到閩北,在麻沙岱峰書社和國香蘭園裡泡茶,與岱歷山人兄聊起晦庵,他說現在也只遺一塊石頭地基而已了。看來還是“相見不如懷念”,不如去朱老夫子的《雲谷記》裡 “懷念”一番的好——

雲谷,群峰上蟠,內寬外密。白雲坌入,則咫尺不可辨;眩忽變化,則又廓然莫知其所如往……此谷地高氣寒,又多烈風,飛雲所霑,器用衣巾皆濕如沐。非志完神王氣盛而骨強者不敢久居;非雅意林泉不憚勞苦者亦不能至也……東寮之西折,旋南入竹中,得草堂三間,所謂“晦庵”也……草堂前,隙地數丈,右臂繞前起為小山,植以椿桂蘭蕙。峭茜岑蔚,南峰出其背,弧圓貞秀,莫與為擬。其左皆茂樹修竹,翠密環擁,不見間隙,俯仰其間,不知身之高,地之迥,直可以旁日月,面臨風雨也……我想,置身於“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裡“舉鋤種菜蔬,挑燈約知音”(據說他和蔡元定,均在東山結廬讀書,所在的山谷相對能見,卻需一日路程。如需“學術研討”,晚上舉燈為號,相約來往。後蔡元定成了朱熹的“首席高足”),或許就是朱子心目中的那“半畝方塘”吧。即便時人誣蔑他是“偽學”,辭官歸隱(有另一版本的說法是他為了躲避官府追殺才逃入東山雲谷的)的他,照樣勤奮耕耘——著書立說、傳道授業,終究有了“桃李滿天下”的“天道酬勤”。這些學生當中,浦城的真德秀(另文記述),官至泉州知府,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正如岱歷山人的書社裡,那些稚嫩的描紅,也像國香蘭園裡還沒有開花的蘭草一樣,假以時日,定會姹紫嫣紅的。我相信——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僅以此篇紀念這幾年來閩北游歷的蹤影,兼懷我理想中的“桃源小鎮”!也為了岱峰書社,及國香蘭園的蕙草們!

2007年10月17日初稿 2007年10月21日修改


精選遊記: 南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