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篷船、紅酥手,金龜換取紹興酒

作者: 商益棠

導讀《烏篷船、紅酥手,金龜換取紹興酒》 坐在紹興安昌古鎮的小酒肆裡,驚訝地看到店小二上善釀酒時還搭配著一小碟碎冰糖和話梅,師尊啞然失笑。“這便是文化逆輸入現像。”師尊頗有藤野先生的神韻,“當年運輸條件極其惡劣,紹興酒輾轉運到日本,一路顛簸,發酸難咽的居多。酒商便發明了加冰糖的飲法來掩飾酸味,絕大多數的日本酒徒至今仍蒙在鼓裡,以為紹興酒本 ...

《烏篷船、紅酥手,金龜換取紹興酒》

坐在紹興安昌古鎮的小酒肆裡,驚訝地看到店小二上善釀酒時還搭配著一小碟碎冰糖和話梅,師尊啞然失笑。“這便是文化逆輸入現像。”師尊頗有藤野先生的神韻,“當年運輸條件極其惡劣,紹興酒輾轉運到日本,一路顛簸,發酸難咽的居多。酒商便發明了加冰糖的飲法來掩飾酸味,絕大多數的日本酒徒至今仍蒙在鼓裡,以為紹興酒本來就該加冰糖喝。沒想到,這掩耳盜鈴的路數竟然蔓延回紹興酒的總本山來了。有趣!”

我釋懷了。因為每次上紹興酒時,總有既殷勤且勤快的人或加話梅或加檸檬或兌更絕的配方,在我的記憶裡,沒有一次我能如願以償地喝到常溫不加熱不加料的紹興酒。

“你是對的。”師尊但微頷首,“好的紹興酒,必須是酸甜苦澀諸味調和到最佳臨界點的。任何自作聰明的添加,都是畫蛇添足,都意味著你對這酒質不滿意,都是對美酒的大失禮。”

我心裡暗呼僥幸。因為我素來不喜紹興酒,倒不單單是因為老被聰明人添了話梅,而是總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

縱橫酒場多年,圈子內外多是豪氣干雲的酒棍,非52度以上的白酒不叫喝酒;沒有喝倒三五個,東道主一定滿臉羞愧地道歉說“沒有喝好”。彼時風頭正健,酒桌上按住高度白酒,如同手持丈八蛇矛,那氣勢直追當陽橋頭的張飛,豹眼環睜喝曰:“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一死戰?”如果換成紹興酒,便無如此氣概,只會招來一陣哂笑:“戰又不戰,退又不退,拿瓶燒菜的料酒算咋回事?打算把哥幾個都給燉了?”

師尊64歲高齡,尚能獨罄兩瓶茅台,在圈子內外便當仁不讓地德高望重起“酒仙”尊號。我則自號“酒針”,取“鐵杵磨成針,酒棍磨成酒針”之意。

我沒料到酒針也會指向紹興酒,那是去年底師尊遵醫囑戒煙,每天改喝一杯紹興酒。

師尊信服醫囑,因為紹興酒具有蒸餾白酒不具備的增加營養和調節營養的雙向功能。已知的20種氨基酸中紹興酒就有18種,其中人體無法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9種必需氨基酸紹興酒中都有。而且富含人體不可缺的賴氨酸,還有以琥珀酸為主的有機酸近10種、維生素多種。

我對師尊報出的毫克含量過目就忘,卻記得住剛游過的沈園裡放翁的《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

每次到紹興,總會一再驚訝,這麼一碗薄酒,怎麼會承載起那麼厚重的歷史典章與唐宋詩篇?

除了“傾家釀酒三千石”的陸游,和紹興酒有著不解之緣的,還有“金龜換酒”的紹興人賀知章與李白、“盡此盈樽酒”的紹興長史宋之問、徜徉會稽寫《醉時歌》的杜甫、“東越相逢幾醉眠,滿樓明月鏡湖邊”的張喬、紹興刺史元稹與“元白”買醉的白居易、“兀然落帽灌酒卮”的嚴維、以酒做利息的徐文長等等。而千古流傳《蘭亭集序》,更是王羲之“一觴一詠”乘著酒興寫下的紹興酒史上會稽山陰蘭亭“曲水流觴”熠熠生輝的一頁。

如果再論及近現代的蔡元培、魯迅、秋瑾、周恩來與紹興酒的瓜瓜葛葛,固然都是很好的下酒菜,但難免淪為掉書袋之嫌,就此打住。

論歷史,我賴以酣戰的白酒,明朝初期隨著蒸餾技術的發展才初露端倪,充其量不過600年歷史;而紹興酒,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余年的河姆渡文化,即使從《呂氏春秋》所載句踐“簞醪勞師”開始算起,紹興酒也至少是2500年前就單綱主角了。

紹興酒是足以用歷史下酒、以千載傳誦的酒事佳話下酒,這是文人騷客們特別青睞的。我乃饕餮之徒,大俗物一個,附庸風雅之余,眼風早盯上形而下的最好的下酒菜:紹興臭菜。

紹興的臭菜品種全、衝勁足,除莧菜梗、臭冬瓜外,尚有臭豆腐、臭南瓜、霉毛豆、霉千張、雪裡蕻鹹齏、臭芋艿蕻、臭筍根頭等等。

每每見烏篷船上烏氈帽的船公雙腳搖著櫓,單手劃著小槳舵,空出另一只手來時不時撮些臭菜有滋有味地咪抿著紹興酒,那景像簡直就是一幅最為明淨的水墨畫。

之所以撇開酒先寫下酒菜,是因為我是先喜歡上下酒菜,然後才順藤摸瓜領悟到紹興酒的妙處。有關臭菜的話題,我已在拙作《聞香識旅人》中闡述過,不多贅言,而臭菜與紹興酒的珠聯璧合,卻是來紹興才領略得到。

看過拙作啤酒篇與葡萄酒篇的網友,或許記得我的論調是:真正的好酒是該獨立於菜肴以外的。但紹興酒卻是異例。

從個人的品酒體驗來說,我的味蕾總能從紹興酒中品出泥土味來,但紹興臭菜不但鎮得住,而且將泥土味轉換成味醇濃洌、芳香幽雅、濃郁雋永的獨特口感,令人回味無窮。

這種妙合,宛如紅酥手與黃藤酒的搭配,無須臆造便使紹興酒憑添幾分神秘色彩。師尊頗欣賞我借用外來語將紹興臭菜統稱為“酒盜”的說法,確實,因為這些臭菜,眼前的酒不知不覺間消失殆盡,仿佛是被臭菜盜走藏在五髒廟裡。

回到紹興酒本身,它的起源、發展、分類和生產工藝等,在紹興直倉街的紹興酒博物館--黃酒館內都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到,用不著我來鸚鵡學舌,一概略過不提,僅說說純屬個人的感受。

紹興土著陸游所說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用在紹興酒的釀造上也極其貼切。“酒之血” 鑒湖水的四季水質變化、“酒之骨”小麥曲的糖化活性、“酒之肉”當年產原料糯米的品質、氣溫氣候、貯存條件、甚至包括陶制酒壇表面氣眼的大小,都直接左右著紹興酒的質量。

因此,紹興160余家大小酒廠酒坊,堅持生產力並不先進的手工釀造也好,釀酒工藝反璞歸真也好,嘗試著引進勾兌工藝也好,應該都是失敗、平庸、上乘之作兼而有之,沒有哪個品牌敢保證“釀酒壇壇香”的。這也極大地保障了紹興酒的獨特品位,每個人都無法找到最好的,但每個人都一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這或許就是紹興酒風靡千年興盛不衰的秘訣吧。

有的人依然很迷信紹興酒的老品牌。那就讓我舉個挺遺憾的例子吧。擁有330余年歷史的“沈永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實紹興市政府已於2002年將沈永和平地起高樓蓋成住宅區,沈永和的獨特品位也已隨之讓人產生物是人非的隔閡感。而紹興酒三巨頭的官司大戰,更讓人覺得“濁酒一杯喜相逢,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境界,真是神仙才配過的日子。

既然每一壇紹興酒都是無法復制的,那好,不管品牌,紹興酒的品質該如何甄別呢?

很簡單,倒少許在手心,好的紹興酒有十分強烈的滑膩感,干了以後非常粘手,洗手後手留余香,而勾兌的黃酒觸手就是水的感覺;品嘗時,口感應該是醇厚爽口,味正純和圓潤,無雜異味。而假劣酒一般口味較淡,用酒精配制的有較強的酒精味,以次充好者則口味不清爽,缺少優質黃酒應有的清爽和醇厚,常有其他雜味如酒精味、香精味、水性味、焦苦味。

我自己並不喜歡甜味太重的,但偶遇質愈厚味愈甜的紹興酒,那甜味之純和圓潤,非甜味素或冰糖所能比擬,讓我驚嘆《三國志》中“與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之暢快。

甄別紹興酒還有一個最有效的方法:“事後諸葛亮”。不好的紹興酒,喝高後翌日醒來那頭疼欲裂的難受勁,簡直是在地獄裡而且還住VIP。這時就該長點記性,下次再與這牛頭馬面打照面時及早閃。

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寫到:“紹興酒如清官廉吏,不摻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長留人間,閱盡世故而其質愈厚”。清官廉吏與名士耆英這年頭越來越稀罕了,可紹興酒卻該是庶民酒,一瓶數千元乃至上萬元的50年陳30年陳,那是噱頭。30年前的祖國是什麼樣?那年頭是北島高呼“我不相信天是藍的!”的年頭,難道您相信那年頭居然存得住酒,而且這莫須有的酒居然輪得上您來喝?

國人好面子,我也就“迫不得已”喝過不少20年陳的紹興酒。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8年陳的,那是力度與醇度最佳磨合點之上品,過猶不及也。我常對“只選貴的,不選對的”接待方說:“沒有人值得你流淚,值得你流淚的人不會讓你流淚。紹興酒也正是如此。”

不過,在紹興確也曾見識過真正的20年陳酒,主人家窖藏的二十五斤一壇的佳釀,據說與末代皇帝溥儀婚禮上所用的40壇紹興酒有點血親關系。壇子泥腦袋大肚皮,像煞貪官,壇子上的彩畫,已經非常黯淡,泥頭塵封,變成灰色,泥頭揭開後封口用的荷葉就像加勒比海盜中的藏寶圖,探頭往壇中一看,一壇酒剩了一半,而且滿長著白毛。

主人家邊點頭說是這樣子的,邊極小心地撇淨白花,然後沉穩地將酒緩緩倒出,留下沉澱不要。接著,主人家另開一小壇新酒注入,頓時酒香撲鼻,勾引人的喉結不斷在喉間作活塞運動,心裡癢得仿佛有十七八只小手在搔抓似的,真有煙視媚行之致。

主人家建議說:“要不要暖一暖再喝?”直咽口水的我忘乎所以地回答:“麻煩,三分熟”,惹來哄堂大笑。

我掩飾著顧左右而言他,說我其實只在兩種情況下加熱紹興酒。第一種情況是烹飪,紹興酒在烹飪中的主要功效為祛腥膻、解油膩。烹調時加入紹興酒,能使造成腥膻味的物質溶解於熱酒精中,隨著酒精揮發而被帶走。

所以,做菜加紹興酒,一定是所有調料中最早下的,否則酒精無法充分揮發,功效立減。酒精揮發後的紹興酒的酯香、醇香同菜肴的香氣十分和諧,用於烹飪不僅為菜肴增香,而且通過乙醇揮發,把食物固有的香氣誘導揮發出來,使菜肴香氣四溢、滿座芬芳。紹興酒中還含有多種多糖類呈味物質,而且氨基酸含量很高,用於烹飪能增添鮮味,使菜肴具有芳香濃郁的滋味。在烹飪肉、禽、蛋等菜肴時,調入紹興酒能滲透到食物組織內部,溶解微量的有機物質,從而令菜肴質地松嫩。

第二種情況是拿紹興酒當感冒藥。我從不吃感冒藥,我的感冒特效藥就是熱紹興酒蛋。

我的方法很簡單:生雞蛋邊攪拌邊加入兩三匙蜂蜜,放在小火上繼續邊攪拌邊加入紹興酒,最後加入一些生姜汁拌勻,不需煮得太熟透才好喝。熱紹興酒蛋可幫助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具有活血祛寒、通經活絡的作用,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治療感冒。繁體字的醫字下半部就是“酒”,可見以酒入藥在倉頡造字年代就很普遍。

就這麼邊閑聊著邊品著酒,主人家把喝這老酒稱為“咪”,講究的就是慢慢喝,需要細嚼慢咽才能品出真滋味的。這道理很像紹興酒的絕配----大閘蟹,光是剝蟹就得費不少功夫,但味道也就在細剝慢飲之中,這人間至鮮之物伴著這醇厚的酒液讓你的味蕾歡欣跳舞。如果先剝好一大碗蟹肉然後再一口氣吃下去,那是吃不出個中妙處的。淺斟慢飲紹興酒,不知不覺中進入微醺而陶然的境界,平時因心力勞頓而積澱於潛意中的睿智奇思、精論灼見、真知摯情就會源源而出。

主人家還介紹說紹興是著名的橋鄉,我趕忙套近乎說我的老家也是著名的僑鄉。細聽之下,才明白此“橋”非彼“僑”,鬧出個笑話。

據說紹興是世界上橋最多的水鄉,橋的密度是威尼斯的5.5倍。紹興酒,正如紹興繁若晨星、形態各異、別具風格的小橋,既能直接在您思緒的鴻溝間搭架通途讓您巧思迭出,又能在您與他人的思想情感間搭架通途,使溝通處處充滿韻致。小橋自有一段風光旖旎,它所帶出的別有洞天亦讓人沉醉無限。


精選遊記: 紹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