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炳靈寺

作者: 煙柳斜陽

導讀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消息:《我國最早的臥佛將重現炳靈寺》,不禁想起前年冬天的炳靈寺之游。炳靈寺地處甘肅永靖縣西南35公裡的小積石山中,距蘭州也有70多公裡。天還沒亮,就和幾位朋友一起乘車從蘭州出發,開始時路況尚好,進入山區後,公路也變得窄小、坎坷。西北地區常年缺水,山上植被稀疏,在這個季節更是只能看到一層薄薄的晨霜。一路顛簸,總算到了劉家� ...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消息:《我國最早的臥佛將重現炳靈寺》,不禁想起前年冬天的炳靈寺之游。炳靈寺地處甘肅永靖縣西南35公裡的小積石山中,距蘭州也有70多公裡。天還沒亮,就和幾位朋友一起乘車從蘭州出發,開始時路況尚好,進入山區後,公路也變得窄小、坎坷。西北地區常年缺水,山上植被稀疏,在這個季節更是只能看到一層薄薄的晨霜。一路顛簸,總算到了劉家峽水庫。水庫的游艇碼頭門可羅雀,一片冷清。打聽之後,才知此時這裡幾乎無人游覽,船大多數都不開了。同行的幾位當地朋友,百般努力,軟硬兼施,最後總算是租到了一條小游艇。

初見有名的劉家峽水庫,覺得不怎麼樣,看起來面積也不是很大,四周山峰還算多姿。由於地處黃河上游,水質清澈,全無經過黃土高原之後的那種混濁。當游艇駛出一個山口,眼前豁然開朗,煙波浩渺的高原平湖撲面而來,乘船的人也為之精神一振,紛紛爬出艙外,飽覽這湖光山色。激情過後,便感受到水面上朔風凜冽,寒氣逼人。只得拱回艙內,透過船窗向外窺視。穿越五十多公裡的湖面,閱過姊妹峰的風采,終於來到了炳靈寺。

炳靈寺始建於西秦,後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歷代擴建,至今已有約1600年的歷史。炳靈寺最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藝術,與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甘肅的三大石窟。當年眾多工匠和藝人懸掛在繩索上,在60米高的懸崖上,利用懸崖的天然凹凸,修建了大量的佛教洞窟。現在因修建了劉家峽水庫,水位上漲了不少,原來那種瀕臨黃河、居高俯視的氣勢所剩無己。

炳靈寺分布在大寺溝兩側的紅砂岩上,登岸後,沿小路前行,再走就上了棧橋,只見洞窟層疊,棧道曲折。導游小姐頂著寒風,向我們介紹著炳靈寺的歷史和一些著名的佛像。炳靈寺所在的積石山山岩的地質結構,雖然易於開鑿雕造,但卻不耐風化和潮濕。峭壁的高處,常有岩層伸出,形似屋檐,為一些佛窟遮擋了不少風雨和驕陽,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但許多歷經千年的窟龕造像,仍是滿面滄桑,只能依稀看出當年的風采。因褪色、風化而顯得暗淡的壁畫,只能讓人遙想昔日的輝煌。在這裡,我們至今仍未看到有什麼像樣的保護,問導游小姐,回答是由於當地這種砂岩結構,很多其他地方的保護措施在這裡不但無用,反而有害,故只能任這些千年老佛爺繼續經風雨,見世面。泥塑的佛像則更是四肢不全,首級常無。除了自然因素對佛龕的毀損外,人為破壞也很嚴重,這當然少不了上世紀60年代的那場浩劫,還有就是歷史上的戰亂造成的破壞。當地的朋友告訴我,這些戰亂,大多是當地回漢兩族之間的紛爭,因各自的宗教信仰不同,得勢者往往要摧毀對方的宗教崇拜偶像。唉,凡人之爭,佛亦遭難。172號窟的佛像高達27米,是炳靈寺石窟中最為高大的一座,如今雖已是遍體鱗傷,卻仍默默地注視著溝對岸的那座寺廟——炳靈寺,在他們之間,有一座石橋相聯。寺廟顯然是經過重修了,如今可算是光彩照人,與這邊的佛龕相比,真可謂是天上人間。

站在石橋上向下俯視,能看到一條不深的山溝蜿蜒伸向水面。如果沒有劉家峽水庫,水位會下去很多,站在此處,看到的則是黃河在山腳下流過。河上的行船人駛經此處,抬頭仰望,應可見半山之上炳靈寺巍峨的身姿。晨鐘暮鼓,悠悠揚揚,那是何等的氣概。現在帶著幾分荒涼的小積石山,在隋代曾是一個繁榮的商船停泊之處,也是古“絲綢之路”南去吐蕃的必經之地,經濟發展和不同文化的交溶造就了炳靈寺。隨著古“絲綢之路”衰亡,炳靈寺也漸漸地失去光彩。貧困和戰亂,更是幾乎毀滅了這裡。

1967年劉家峽水庫開始蓄水時,對炳靈寺石窟構成了威脅,有些石窟只能長埋於水下,在棧橋上游覽時,常看到石壁上刻有字樣:此處往下××米,為××窟。現在估計也被泥砂淤積的差不多了,不知還有沒有重見天日的一天。當時只將16號窟的一尊8.6米長的大臥佛大卸9塊遷移保存,這一卸就是30多年,直至1999年,炳靈寺文保所騰出原來的辦公室,在炳靈寺的一側,修建臥佛寺,大臥佛的九塊肢體總算可以九九歸一了。水庫的修建,雖然給炳靈寺帶來了難以挽回的損失,但也為開發黃河,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眾多長沉於水下的佛龕,是不是也可算做佛家的舍己普渡眾生呢?


精選遊記: 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