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行流水日記——丙安古鎮

作者: 好兵帥克1

導讀第四天,我們一早從赤水出發,導游說這一天不會太辛苦,就是坐車從赤水按原路返回到遵義,一路只有應我們的要求在當年四渡赤水的紅軍指揮部所在的丙安鎮做了短暫停留。 距赤水市區12公裡的丙安古鎮,是個陳舊的地方,多年來只有一條水路可到城堡腳下,少了外界的紛擾,整個古鎮基本保持了明清以來赤水河谷的古城堡原貌。 丙安歷來為川南入黔的古道上一重要場鎮� ...

第四天,我們一早從赤水出發,導游說這一天不會太辛苦,就是坐車從赤水按原路返回到遵義,一路只有應我們的要求在當年四渡赤水的紅軍指揮部所在的丙安鎮做了短暫停留。 距赤水市區12公裡的丙安古鎮,是個陳舊的地方,多年來只有一條水路可到城堡腳下,少了外界的紛擾,整個古鎮基本保持了明清以來赤水河谷的古城堡原貌。 丙安歷來為川南入黔的古道上一重要場鎮。從明清時代起一直為上下客商歇息之地,因而丙安場上客棧、飯店、茶館比比皆是,鎮上多數居民以此為業。外來商賈也相繼在場上開店,湖南、湖北人還在此修建禹王宮,即兩湖會館。自清乾隆年間赤水河進行大規模治理後,丙安成為來往鹽船、商賈停泊過夜之地,場市更加繁榮。史料記載,1936年1月紅軍四渡赤水時,紅一軍團第二師和師團部曾在丙安扎營。



丙安是個典型的川南黔北交界的古老場鎮,三面瀕臨滔滔東去的赤水河。距河灘10余米高,兩座保存完好的石門把守著東西場口。兩寨門旁,各有一株蒼勁古樸的大黃桷樹,沿崖壁掏出一條凹槽,錯錯落落地建有許多吊腳樓。這些年代久遠的老樓多掩映在綠樹叢和芭蕉林裡,沿崖壁修築的石階延伸到河灘邊。古鎮只有一條窄窄的石板街,長約400米,從古至今一直是周圍幾個村寨商品交易的重要場市。腳踩著這條帶有青苔的石板街,眼看著不見油漆印跡的木板牆,陽光從兩邊瓦屋滴水檐之間撒下來,像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這裡的舊屋、舊瓦、舊牆飛檐中,都透著歷史的滄桑。沿著這條舊石板路走下去,你就會走到過去,走到遙遠的明朝清代。



(丙安)

袖珍小城特別值得細細品味:我們仔細觀察著每座小樓的構造,木梁柱巧妙的搭接,花飾和木格精彩的組合,屋頂青瓦排列的節奏。想想吧,在時間緩慢的流逝中,這每一個細節都曾被一雙雙手耐心地切削,捆扎,打磨出來,經過年代的選擇,不結實的已經坍塌,不靈巧的已經磨鈍,不耐久的已經褪色,而建造之初的那份細致,卻傳遞過百年,余音渺渺,暗香陣陣,驅走我們旅游中的燥氣。



丙安,這個不大的小鎮給我的映像很深,一條小街5-10分鐘就可以走到頭,可小鎮的那份寧靜讓人很舒服!這一天正好是周末吧,大人孩子都坐在小街的兩邊,沒有汽車沒有自行車,真正的步行街道因為昨日的雨水街道被洗刷得干干淨淨。 如此袖珍的小城又有濃濃的生活味。定型化的生活空間,使得富有特色的衣,食,住的傳統還在延續著。在這一片小天地中,沒有急急忙忙趕時間的必要,沒有了堵塞,嘈雜和急躁,生活顯示出它樸素,自然的一面。難怪不論是散步的老者,煮飯的婦人,還是游戲的兒童,人人都露出安詳的神情。可能你會想現代的高效率,快節奏觀念什麼時候才會“提升”他們對財富積累的認識,但你真正的心情卻相反是羨慕,羨慕人們的生活如斯,單純如歌。



那裡還能尋找到紅軍當年渡江的痕跡呢?

長征的紅軍來到這裡時,正是前後受敵的情勢;後退決不可能,而向北方重慶方向去,將與迎侯多時的國民黨大部隊正面交鋒;向南方雲南方向去,地方勢力又正虎視眈眈。最天才的計策,當然是分頭行動,聲東擊西,攪亂敵人的布局。問題是戲要演像,演好,於是便有了四次強渡赤水而行走川黔滇的急行軍。一支軍隊,一個政黨,一片土地的命運,就在這裡交彙成一河滾滾江水,無法阻擋地向遠方奔騰而去。 照片中這座碑,記錄了紅軍四渡赤水的歷史!



(紅軍碑)


精選遊記: 遵義

評論